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垂无钩之钓,于时间之河

文简字轻

铅华非我所爱,光圈亦非我所喜。尘嚣为我所厌,机巧亦为我所弃。所欲并非很多,一切自可从简。倘因爱静而孤独,也不过求仁得仁。上善若水是为心,真水无香以作文。

垂无钩之钓,于时间之河

    水光,曾经映照我的影子,也任由她消失。

    她对这世界,始终无所用心,不知所得,不知所失。

    她素手如莲,扬起放下,光阴,不知所终。

    她钓起无形之梦,交与不定之风。从虚空到另一个虚空,从清明到另一个清明。

    不能说明,不用证明,她也曾钓起星光,还给夜空。



2010-08-21

捕 风

      如果说,文字对我有何意义,那也只是它们记录下生命中某个瞬间的心情。欢喜或者忧郁,感到幸福或者觉得悲哀,但是都很无谓。那些悲喜很快都被抛弃,像余光中说的那样“即渡的我将异于未渡的我,彼岸的我不能还原未此岸的我”,我既然已经不是故我,我的那些笑和泪,也早已与我分开。摄录装置记载人的影像声音,文字描画人的内心,都愿把生命固定,但是留下的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幻影,真实的生命早已又匆匆向前,有谁能够抓住指间的风?

      生命乃是一个不断消逝的过程。而且它消逝得那么快,我们很难记录它的所有。我们所能存留下来的记录,也很难将它还原。影子能给人的,其实只是一个轮廓。借这个轮廓,我们似乎可以知道,一个人的人生可能是什么样子的。但是既然轮廓里面尚有一些无法看清的细节,我们能够确认的,也只是一种可能。

      从这一点来说,眼睛似乎不是很可靠的。眼睛虽然可以尽可能的明亮,但是它看不见风。它当然可以看到风吹过的痕迹,树的舞蹈或者草的挣扎,江海的浪涛,但那些只属于草和树、江和海,人生所留下的印迹不等同于真实的人生。


      而看不见的东西我们可以感觉到。风吹过我们是有感觉的,对岁月中经历过的一切悲欢我们都曾感觉,即使眼前没有草和树在不停摇晃,一些画面已经消失,我们仍然可以感觉到风,凌利或者柔软,暖和凉。

      那么我的写作,记录下自己人生的点点滴滴,原来竟是这样一件捕风捉影的事情。真是很无谓,但是又真的是很有趣。如同我喜欢拍照,喜欢把自己放入一幅幅的风景当中,真实的人生当然远比那些优美风景中明亮的笑要黯淡乏味得多,但是为快乐计,我们可以选择把有些瞬间当作永恒,如果它们有足够的美妙和动人。



    2007-09-07

关于读和写

有人曾经说过阅读好比面前打开了一扇窗子。屋子里的空间自然是有限的,闭塞的,打开窗子便有新鲜的空气,也有着种种新奇的发现,生活于是多了趣味。而于我,读书更可以比喻为心灵的飞翔。好的书籍是清新强劲的风,可以送人去高飞远飏。你在空中看世界,当然更是辽阔和丰富。如一切飞行都要落地,畅游之后你也终究还要合上书本回到现实中来。你仍然是蹒跚在路上的你,但是和从前的你已经有所不同。读书和思考的意义往往不是你可以停留在什么样超凡脱俗的高处,而是你曾经到达什么样的高度。
   
    我的朋友大雁曾经说“人是一根梁柱,每一次阅读都收到一笔雕刻。”这说法也很让人入耳。他接着说“知道自己或许要雕刻别人,就不得不更加慎重。”这就又说到了写,写作的意义和写作的原则都在其中。
   
    一切文字中,我所偏爱的是真诚、美好、坚定,带给人希望和信念的那种。宣泄情绪的垃圾,庸俗无聊的善祷善颂,阴冷厌世的悲观主义,对世间丑恶的自然主义的津津有味的描述,这些东西我或许会秉持着“存在即合理”的想法予以宽容的一笑以及厌倦的转身,只是我绝对不会让这些东西出自我的笔下。往大里说,这也是我对人生的态度。
   
    曾经我坚定地认为我的写作仅对我个人是有意义的。文字记录的是一个人心灵成长的历程。一个人在拿笔思考的时候比之平常似乎有所不同,这就好比平时的胡思乱想是漫溢的水,写作的过程是把水纳入河道,它的奔腾有了方向,会更有力和久远。或许我是天性孤独的人,写作也使我不再那么的以孤独为苦。对孤独的人赐予人群的欢闹并不相宜,而读和写的过程却能使人坦然地面对自己。
   
    写作的确是对个人更有意义的。然而有时候我也会欣慰的发现,那些文字有时候也会对他人产生过一些影响。某些论坛,曾有一些人读过我一篇文章或诗歌,就把所有的帖子都翻出来看。有人说我的文字使他们内心感受到了安宁平静。博客上有些不知名的朋友始终默默来读,给我善意的提醒,真切的关怀。这些都令我由衷感动。也遇到过改头换面的抄袭,先有些不快,随之也便释然。写,算是我的一种生活习惯吧,还算不上是生活方式。文字倘若用以谋利,算是最费力不讨好的法子。倘若为求名,我还真不知道拿那些虚名来做什么。我喜欢我的日子是宁静的,名利既然都可以看淡,也就不必太关心那些文字的命运。谁爱抄便抄吧,字可以拿去,这颗心,播下种子就能长绿开花的心,谁拿得走呢?
   
    艾米莉·狄金森,是我喜欢的作者。我最喜欢的是她那样安静的生活和老去。但那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凭自己的意愿去生活。生活中还有无数的责任,使人在一切选择之中,将自己的喜好放在最后。但这也没有什么,在一切为生活的碌碌奔忙之后,偶尔可以让心灵到高空一望,看清了来路和去路,这就够了。人生虽然有种种角色可演,然而角色不过是一件件的外衣。重要的,是做好里面的那个人。
   


    2009-01-22

图文 | 凤舞

世界之大,人海茫茫,

有缘相遇,认识一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假如我们不曾遇见
【美文欣赏】温柔的袭击
一场寂寞凭谁诉
忽而断想
心安是归处
坦然面对孤独,才有真正强大的力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