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慈湖诗词选

宁波市慈湖中学校史办公室编

目录

 

慈溪

 

仲和亲迎慈溪                             宋? 葛绍体

寄答翟彬文中时避慈溪                     元?  

县治风景                                 元? 孙子良

菩萨蛮 ? 八月朔日启缆别慈溪二尹、三尹、冯、袁诸君(六首选二)   明? 霍与瑕

城游歌                                  明·  

北城楼眺                                明·叶 

 

浮碧山

 

赠毕令公读书浮碧山亭诗                明?冯元仲

县山诗(四首)                        明·王 

浮碧山晚望                             

登浮碧山                             清? 张懋延

浮碧山晚眺                            ?  

 

阚峰

 

阚峰                                  ? 乌斯道

 

慈湖

 

慈湖(六首选三)                     宋?杨 

泊慈湖北岸                           宋?陈 

慈湖                                 元·翁传心

慈湖感怀                               ? 张仲深

慈湖阻雨                              元? 张仲深

行阚湖                               明? 夏时正

游慈湖                               明·  

春日偕沈章山、周西峰过王松涧宅,同游慈湖  明·陈茂义

和渠阳龙公同屠赤水、顾草堂游慈湖          明·颜 

慈湖                                      明·杨 

宴北湖                                    明·张 

阚湖古意                                  明·桂茂枝

北湖宴余僧杲                              明·冯叔吉

阚湖浮碧                                 明·陈茂义

秋霁,同刘仰之、张成叔北湖游览           明·罗 

慈湖                                     明?屠玉衡

北湖吟                                   明? 陈宏烈

阚湖即事                                  明? 刘振之

阚湖行                                    明? 冯元仲

慈湖偶题                                  明·杨守勤

慈湖                                     明?钱文荐

泛阚湖                                   明?姚应龙

普湖钓月                                 明?沈大忠

                                                       清? 姜宸英

慈湖                                     清? 卢存心

北湖                                      清?  

慈湖春游杂咏                              清? 姚朝翙

北湖                                      清?  

游北湖                                     ?姚 

北湖闲眺                                  清·赵之壁

慈湖(二首)                              清·谢天愚

北湖新筑亭桥                              清·桂廷嗣

阚湖晚步                                  清·王 

清明游北湖                                清·冯鼎勋

慈湖杂诗                                  清·张翊儁

重游北湖                                   ?厉 

慈湖即景四首                               ?杨泰亨

慈湖后楼晚眺                               ?冯可镛

慈湖晚归                                    冯可镛

慈湖十咏 阚公湖采菱                          ?应梦仙

阚湖采菱曲                                  清? 裘庆良

慈湖                                        清?秦 

慈湖晚步                                     清?钱廷纶

题阁读洪君轩垂钓小影图(三首选一)          清? 李慈銘

浪淘沙 慈湖即景                                ?毛宗藩

暮游北湖                                      清?  

慈湖怀古                                       清?董承濂

慈湖                                           清?谢泰宗

庚辰之冬舟次阚湖访莲庵上人宿普济寺     清?释敬安

阚湖晚眺                                       清?姚朝翙

过慈湖偶成                                     清?魏锡蕃

题慈湖图                                       清?裘溥宗

慈湖饯别邑侯太原王兰圃明府                     清?王振纲

孙君寄龛以志事,联榻慈湖,见投二律,赋此为酬   清?林兆丰

题慈湖雅集图                                   清?何 

迈陂塘                                         现代? 洪曰湄

迈陂塘 ? 慈湖葑满,行将湮塞,润卿倡议疏浚,左湖有词促其成,邀余同赋                                            现代? 魏友枋

慈湖竹枝词(四首选二)                          现代? 魏友枋

 

慈湖书院

 

题慈湖书院壁                               元? 乌斯道

慈湖书院                                   明? 陈敬宗

慈湖讲舍友人招饮                                       清? 杨泰亨

慈湖书院访友                                ? 梅调鼎

 

杨文元公祠

 

杨文元先生祠                                元·福德庸

谒杨文元公祠                                明·李 

谒杨慈湖先生祠                              明·龙德孚

谒文元公祠                                  清·王治皋

本心书院                                    清·张 

四明怀古(选一)                            清·李翼鲲

慈湖先生                                    现代·张圣慧

 

涵碧亭

 

涵碧亭                                     明?  

湖心亭                                     明? 杨守勤

 

环碧亭

 

环碧亭                                     明?  

 

普济寺

 

游普济寺                                   宋?王 

咏慈溪普济寺古松                           宋?  

寓慈湖僧舍次龙子高提举韵                             ?丁鹤年

普济寺                                    元? 丁鹤年

宿慈湖石上人房                            元? 张仲深

与姚明山、陈闲山、王松涧、郑云川、周后溪、冯际明诸公会讲普济寺,寺倚山面湖也,触发道机而赋                  明? 冯光浙

阚峰普济寺                                  明? 钱希言

怀旧                                        明·桂彦良

普济禅寺                                     明·叶 

普济寺                                       明·姚 

普济寺                                       明·钱文荐

秋日普济寺同罗高君、王樵元、袁颐孺           明·林庭梧

阚公祠                                       清?桂廷骅

普济寺                                       清? 刘天相

普济寺访正上人(三首选二)                   清?  

普济寺                                       清·郑 

普济寺访正上人                               清·查 

偕冯筠芬、葛琴三、周聘园出北郊,微雨,憩普济禅院,后登阚峰

清·杨九畹

游普济寺                                   清·陈承祖

即事与正上人                                ?查 

 

龙虎轩

 

题东寺松石小轩呈同游关彦长明府             宋? 盛次仲

慈溪龙虎轩偶成                             宋? 吕祖俭

游慈溪龙虎轩                               宋?  

 

董孝子宅(祠)

 

谒孝祠追和杜石台先生韵                    宋·黄 

过董孝君祠                                宋?杜

过董叔达故居                              宋?王

董孝子祠                                  明·杨 

过阚峰董征君荒祠                          明·袁 

过董征君崇孝祠                            明·姚 

董孝子征君祠                              明·冯元仲

出北郊过董孝祠遗址                        明?姚 

过董溪访董云庄诗                          明?叶橹

拜董征君墓                                               清?全祖望

客有问慈溪古迹者,应之以对                清?董 

寻先征君故居                              清·董 

谒南城董孝子庙                            清·王 

董孝子故宅                                清?屠可播

浮碧山董孝子故宅                          清?魏 

 

抹云楼

 

满江红                                现代?魏友枋

满江红                                现代?洪曰湄

 

慈谿县立初级中学

 

慈中校舍被毁                           守拙子

灾后迁移校舍                            前人

募军士寒衣                               前人

本校迁芦山后书怀                        陈舜谋

春游偶成                                陈舜谋

慈溪县立初级中学校歌           魏仲车作歌 阚仲瑶制曲

抗战                                   陈夏常

 
 

附录:慈谿邑人诗作目录

 

慈湖诗词选

慈溪

 

慈溪历史悠久。春秋时属越,秦代设县,古称“句章”,至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始称慈溪(今慈城)。据《宋元四明六志? 延祐四明志》载:“汉句章董黯,母尝婴疾,喜大隐溪水,不以时得。于是筑室溪旁,以便日汲。溪在今县南一舍。故以慈名溪,又以溪名县。”

 

      仲和亲迎慈溪

       ? 葛绍体

(一)

灯火宗盟旧日寻,宜家宜室正如今。

春风苹藻慈湖上,琴瑟新调太古音。

(二)

万卷何如一寸心,心涵万卷自知音。

圣功不是寻常事,泰华高寒沧海深。

                                   ——选自《古镇慈城》第48

葛绍体,字元承,天台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家于黄岩。有《东山诗文选》十卷,已佚。

 

               寄答翟彬文中时避慈溪

元?张 

 

往年使过慈湖上,风景依稀可画传。

红叶树藏秋水寺,白头僧渡夕阳船。

竹林雨过山多笋,渔浦潮来海有鲜。

尔县公能爱客,不妨酬倡酒尊前。

——选自《蜕庵集》卷四

张翥(1287-1368),字仲举,号蜕庵,山西晋宁襄陵人。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不久退居淮东,起为国史院编修官,后迁太常博士,以翰林学士承旨致仕。著有《蜕庵集》。

注释:(1)此诗诗题,明宋公传(元诗体要卷十二作《述慈溪景》。翟彬:当即翟份,字文中,河南相台人。 2)藉:因。

 

                 县治风景

元? 孙子良

  驄马当年此地过,至今民俗尚弦歌。

山冈负屋成官舍,江渚分潮入市河。

 柳外尘声随驿远,云边野色上楼多。

 董溪渺渺慈湖阔,千古清风漾绿波。

——选自成化《四明郡志》卷十

孙子良,元明间慈溪人,生平待考。

注释:(1)驄马:指首任慈溪县令房琯,并暗扣桥名。宝庆《四明志》卷十六《慈溪县志第一·桥梁》云:“驄马桥:有屋三间,在县南一里,唐开元二十六年令房琯建。琯先是为监察御史,故邑人以是名之。”(2)驿:指凫矶驿。宝庆《四明志》卷十六《慈溪县志·第一·驿铺》云:“凫矶驿:县南一里,唐开元中令房琯建,以川多凫雁,故名。”(3)董溪,即慈溪。

 

菩萨蛮 ? 八月朔日启缆别慈溪二尹、三尹、冯、袁诸君

(六首选二)

明? 霍与瑕

 

(一)

         东风迢递江潮长,孤帆半挂随潮上。

晚稻散微花,秋原几百家。

 

 别离无限意,不语空流睇

天际度黄云,归鸿声乍闻。

 

(二)

         江边细草随时长,斜侵古路无人上。

何处更寒花,萧条十万家。

 

三年荼苦意,拭尽疮痍睇。

此去入云樵,蛩声夜夜闻。

 

——选自《全明词》第三册

霍与瑕,字勉斋,广东南海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当年即任慈溪知县。时慈邑罹倭祸,与瑕务休息之。为官三年,得到人民之爱戴。著有《霍勉斋集》。

 

注释:(1)启缆:解缆开船。二尹:明清时对县丞或府同知的别称。这里指县丞。三尹谓三度人令尹。(2)迢递:连绵不绝的样子。(3)流睇:转目斜视。睇,斜视。(4)荼苦:艰苦,苦楚。这里指慈溪遭受倭患,境内一片萧条。(5)蛩(qióng):蟋蟀的别名。

 

城游歌

明·  

 

联翩群袂炎风卷,五月城游意何远。

俯身净练拖长江,回首高莲叠晴巘。

九龙岩壑盘郁纡,浮碧累垂迸海珠。

此中奠治丽坤极,览之不异神仙居。

三孝之乡斗绝奇,阚相湖边扬子庐。

河山四塞千年界,风节文章世所须。

仙郎伟特尚书裔,南海明珠光照地。

登城总有苞桑虑,折简招邀踵而至。

衣冠樽俎会谈兵,却忆丙辰年间事。

定海关头昼吹角,檄言夜布飞星落。

阃外将军气自扬,天南蛇豕势愈恶。

此事沉吟已六春,风沙惨淡愁杀人。

一番整顿济时力,桑麻烟火仍比邻。

死者长已矣,来者犹可因。

礼乐常期盛际民,垂老兵戎不再陈。

青山落日平原色,月华冷浸慈湖碧。

拔剑茫茫抚今昔,空城何异无城棘。

桑土缺绸缪,沧海变朝夕。

天道阴晴固难料,人事悲欢安所极。

呜呼!人事悲欢安所极,停舟且问江楼客。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二

叶本 ,字敦叔,性至孝。嘉靖元年举于乡,授南乐令。(光绪《慈溪县志》卷二十七)

北城楼眺

明·叶 

 

飞阁层霄上,虚棂逗远天。

平湖双碧合,秋屿万青连。

鸟度残霞外,僧归落照边。

倚阑遥纵目,北极冥苍烟。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二

 
 
 

浮碧山

浮碧山,又名浮鳖山,在慈城镇慈湖边。光绪《慈溪县志》卷六云:“浮鳖山:在县治北。……北、西、东三面潴为湖,山浮其上,故名。唐县令房公迁治于此,形卑似鳖,故又名浮鳖。”

 

   赠毕令公读书浮碧山亭诗

明?冯元仲

 

方台名著令公香,久以雄文贮墨莊。

结绶靜看山县古,鳴炫清引绮疏涼。

浑同平乐翔风榭,可似齐安筑雪堂。

衙退便教联屐步,登登日倚读书牀。

 

兩湖北枕玉壶寒,群岫奔腾翠欲攒。

色映文章珠玓瓅,声传政治碧琅玕。

民间颂德唐元愷,天下称廉宋士安。

仲幸为农耕石戶,但甘含菽接余欢。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六

冯元仲(1557-1660),字次牧,一字尔礼,慈城人。明诸生,崇祯十二年(1639)征试策问,历诋内外大臣贿赂、养寇、干政之祸。主者怒其狂,授县丞以辱之,辞不受。归里,隐居汤山,以诗文自娱。有《天益山堂遗集》。

 

县山诗(四首)

明·王 

 

九岭环趋类九龙,青珠一颗正当中。

若非官舍来相压,抢入阳侯海藏宫。

 

琴堂突耸翠云高,四面江山尽作朝。

人道垂丝钓浮鳖,不知浮鳖是金鳌。

 

清清堂上倚雕阑,四面云霞翠紫环。

但愿官清民事少,琴边日日看湖山。

 

昔日琴堂旧印题,篆章原刻水边溪。

只因盗去无寻处,重铸新文改作谿。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六

王恂 ,公安人,字用诚,宣德进士,授检讨。博学工文,操行简素,后擢大理寺丞。

 

      浮碧山晚望

·  

 

春原无人烟暧暧,劳歌相答东峰内。

破寺撑空送雨声,坏云脱绿如萍块。

一双茧粟寝或讹,短笛无腔过荒埭

牧人即是宰官身,安得尺箠上牛背?

——选自《筼谷诗抄》卷六

查揆(1770-1834),又名初揆,字伯揆,号梅史,浙江海宁人。好读书,有大志,受知于阮元,尝称为诂经精舍翘楚。嘉庆九年(1804)中举人,官至顺天蓟州知州。著有《筼谷文集》、《菽原堂集》。

 

注释:(1)暧暧:昏昧的样子。(2)劳歌:劳作者之歌。(3)坏云:乱云,散云。脱绿:脱离绿山。(4)茧粟:形容牛角初生之状,言其形小如茧似粟。这里借指牛犊。寝或讹:语出《诗经·小雅· 无羊》,后以“寝讹”指牛羊的卧息与活动。(5)埭:堵水的土堤。(6)宰官:特指县官。(7)尺箠:短鞭。亦指严刑峻法。

 

登浮碧山

清? 张懋延

 

我到慈溪曾八九,来登此山特其一。

冈平野阔眼界宽,后有两湖前百室。

重峰复岭势蜿蜒,左回右抱云迎日。

神工不凿鬼不斧,千古何人此评骘

澄天一碧万籁空,俯瞰长江自洄潏

方春三月景物妍,山禽睍睆闲花茁。

紫陌红尘入画图,千村万舍烟横密。

环绕官衙念有依,横斜绣野观无逸

贤主招邀共一登,眼明心旷胸何窒。

弹琴余口溯流风,阚湖慈湖垂学术。

典型在望志高山,采得春花归秋实。

——选自《四明清诗略》卷十一

张懋延,字东贤,号双山,浙江镇海人。乾隆十八年(1753)拔贡。著有《求定斋诗集》、《蛟川诗话》。

 

注释:(1)八九:指八、九次。(2)后有两湖:作者自注:“阚湖、慈湖俱在山后。”(3)评骘:评定。(4)洄潏:水流回旋涌起的样子。(5)睍(xiàn)睆:形容鸟色美好或鸟声清丽婉转。(6)紫陌:郊野间的道路。(7)无逸:不贪图享乐。

 

浮碧山晚眺

?  

 

小屿浮湖面,登临惬素衷

水分秋色白,霞借夕阳红。

疏竹容栖鸟,归牛负牧童。

回环看不厌,身在图画中。

——选自《鹤麓山房诗稿》卷三

叶炜(1763-1821),字允光,号意亭,慈溪县鸣鹤场叶家岙人。嘉庆元年(1796)诏举孝廉方正,力辞不就,由监生官刑部安徽司主事,以母老归养,不复出。著有《鹤麓山房诗稿》六卷。

注释:(1)素衷:平素的心愿。

 
 

阚峰

 

阚峰,位于慈谿县(慈城)北郊,亦称阚峰山,相传吴国太傅阚泽曾居此,故名。

 

  阚峰

    ? 乌斯道

 

  春山花发雨霏霏,花雨曾沾阚相衣。

今日山花依旧好,东风吹雨湿僧扉。

——选自《春草斋集》卷五

乌斯道(1314 1390?),字继善,号春草。世居昌国(近舟山定海),父试吏慈溪,遂占籍慈溪,乌斯道遂为慈溪人。入明,征为石龙县令。洪武八年(1375)改为永新令。坐事调戍定远,不久放还。著有《秋吟稿》、《春草斋集》。

注释:(1)霏霏:形容雨浓密的样子。(2)阚相:吴太傅阚泽。

 

慈湖,唐开元间县令房琯开凿,以灌民田。以吴太子太傅阚泽(德润)曾居住过,因名之德润湖,又名阚湖。因宋宝谟阁学士杨简居住之,又名慈湖。以普济寺在其北,故亦名普济湖,又以其位于县东北,亦常称之为北湖。

 

慈湖(六首选三)

                          宋?杨 

 

嘉泰昭阳大渊献, 筑室董孝君祠之西,下有湖焉,某曰:“溪以董君慈孝而得名,县又以是名,则是湖宜亦以慈名。”作诗曰:

 

惜也天然一段奇,如何万古罕人知?

 只今烟水平轩槛 触目无非是孝慈。

 

惜也天然一段奇,如何万古罕人知?

只今弄月吟风处,孔子明言是孝慈。

 

惜也天然一段奇,如何万古罕人知?

只今山色连深翠,孔子明言是孝慈。

                ——选自《慈湖遗书》卷六

 

杨简(11401226),字敬仲,慈溪(今慈城)人。孝宗乾道五年(1169)举进士,任富阳主簿。时遇陆九渊过富阳,因发“本心”之问,与陆九渊思想默契,遂定师弟子之礼。光宗绍熙五年(1194)召为国子博士,不久因庆元学禁起,遭远斥,以祠官家居十四年。嘉定元年(1208),宁宗重新起用。累迁秘书省著作佐郎兼权兵部侍郎。最后以耆宿大儒膺宝谟阁学士,官阶至正奉大夫。晚年筑室慈湖,世称慈湖先生。卒谥文元。遗著有《慈湖遗书》。[注释]  ①昭阳:岁时名。十干中癸的别称,用于纪年。大渊献:亥年的别称。嘉泰昭阳大渊献,即嘉泰三年(1203)。②轩槛:栏板。

泊慈湖北岸

宋?陈 

 

坐觉江流平,漶漫裂三股。

舟子告风横,因循宿中浦。

慈湖古戍近,犹复小江阻。

渔翁家苇间,蜗舍无邻伍。

把酒讯三老,此宁泊舟所。

谂我今昔异,解带无所苦。

向来探丸徒,白昼犹旁午。

一自尚书来,此辈凛刀俎。

江山亘千里,有屋皆外户。

似闻襄江道,衽席过行旅。

翳公旧威爱,平宁尚如许。

两地好经行,为官喜欲舞。

倒床鼻雷吼,梦破闻船鼓。

受欺堕姑息,迂儒彼何取。

——选自《宋诗钞》卷三七

陈造(1133--1203),字唐卿,自号江湖长翁,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1175)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历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刊刻行世,陆游为之序,已佚。

 

慈湖

元·翁传心

 

好山四面绕青螺,十里慈湖胜事多。

阚相门前花似锦,杨公祠下水如罗。

人从碧玉壶中立,鸟向青铜镜里过。

买尽江南霜白纸,品题不了欲如何。

 

慈湖风景自霏微,半属琴堂半钓矶。

春满水塘花映带,秋多烟雨柳依稀。

房公官日青骢饮,杨子来时白鸟飞。

往事悠悠成感激,吟鬓捻断掩柴扉。

 

——选自雍正《慈溪县志》卷十六

翁传心,字君授,一字授道,元代慈溪人。从学程端礼。延祐七年(1320)进士,退休湖山,曾为慈湖书院山长。

 

注释:(1)青螺:比喻青山。(2)杨公:指宋代心学家杨简。

 

慈湖感怀

? 张仲深

 

十年不踏慈湖路,湖水湖山总旧遊。

老树尚能知客意,白鸥元不识人愁。

 漫需菽粟谋盤斚,尽使鉏犂化戟矛。

筑得长城为屏蔽,也应飞遁住沧州。

 

慈湖三月风物好,客子行吟遣日长。

 断浦草根科斗黒,隔篱櫩下來禽香。

家童解事故携酒,野鸟辟人低度墙。

今夜山中有风雨,何妨下榻赞公房。

 

——选自《子渊诗集》卷四

张仲深(1309-1360),字子渊,鄞人。一生未仕,曾漫游江南,与杨维桢、乌斯道等唱和。今传有《子渊诗集》六卷。

 

注释:(1)踏:踩。(2)斚:古代青铜制贮酒器。(3)鉏:锄。鉏犂化戟矛:指台州方国珍部进军宁波一事。(4)科斗:即蝌蚪。(5)櫩:同“檐”。(6)來禽:果名,即沙果。(7辟:通“避”。(8)赞公:唐代僧人,后借指高僧。

 
 

慈湖阻雨

元? 张仲深

 

我来三日无日晴,西风吹雨天冥冥

草虫切切语床下,庭树叶叶生秋声。

千忧尽付盃中物,一醉豈容身后名。

澹烟薄暮慈湖路,疑是山阴道上行

——选自《子渊诗集》卷四

注释: 1)冥冥 :昏暗的样子。(2)切切:形容声音凄切。 3)盃中物:指酒。 4)山阴道上行:典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云:“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行阚湖

明? 夏时正

 

雨后青山青不断,水田一望稻平铺。

画船载酒看秋色,未必西湖胜阚湖。

 

——选自雍正《慈溪县志》卷十六

夏时正 (1412-1499),字季爵,晚年自号留余道人。镇海区文溪(时属慈溪)人,少时随父居杭州。正统十年(1445)进士,授刑部主事。天顺元年(1457)为大理寺丞。成化五年(1469)任南京大理寺卿。引退后居杭州孤山西湖书院,常回故乡镇海小住。著有《留余稿》等。

 

游慈湖

明·  

 

青年尚奇伟,未篡竟沌邅。

出游访陈迹,历览愧前贤。

湖光纷荡漾,山色互澄鲜。

人以淑气钟,境由名德传。

我来值初夏,物竟盈化先。

渚蒲格曩悴,雨荷媚新妍。

披榛度南径,躧苔趋北原。

川岳无隐形,祠宇有余闲。

俯视渊底鱼,仰观天上鸢。

抚化心已惬,即物理自全。

舞雩记曾咏,濠梁忆壮言。

不见祠下人,感激为谁叹。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八

戴良,浦江人,字叔能,自号九灵山人。通经史百家。至正中以荐擢儒学提举。为诗风骨高秀,有《九灵山房集》

 
 

春日偕沈章山、周西峰过王松涧宅,同游慈湖

明·陈茂义

 

芳春忽报二月来,桃花李花随意开。

何处玉楼横翠管?几人芒屩步苍苔。

问奇偶过杨雄宅,览古远登阚相台。

纵目湖光吾漫醉,凭高能赋尔多才。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八

陈茂义,字喻之。嘉靖八年进士。授南京都水司主事,改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秩满升广西布政司右参议。(光绪《慈溪县志》卷二十七)

 
 

和渠阳龙公同屠赤水、顾草堂游慈湖

明·颜 

 

湖光晴带晓烟平,四面佳山翠绕城。

丛菊霜余呈晚节,宾鸿云表送秋声。

弦歌比屋仙人馆,兰芷同芳大雅情。

尽日胜游无限意,当筵迭奏紫鸾笙。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八

注释:颜鲸,字应雷,慈溪人。嘉靖三十五(1556)年进士。擢御史。

 
 

慈湖

明·杨 

 

开元凿后渐成规,几度乾坤气数移。

山自赤乌方姓阚,湖于嘉泰又名慈。

英灵旧著三贤迹,声画新传百咏诗。

对此忽思坡老语,淡妆浓抹似西施。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八

 

宴北湖

明·张 

 

为爱山中暑气微,杖藜得得扣禅扉。

清吟细酌延余景,又向湖堤缓策归。

 

阚峰高阁倚云深,万井人烟属俯临。

暑气不来尘坌绝,尚欠松籁杂清吟。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八

张鈇,字子勳,善属文。授南直隶武进县学训导。博学,工文词,尤严躬行。(光绪《慈溪县志》卷二十七)

 
 

阚湖古意

明·桂茂枝

 

十五贫家女,晨起弄机杼。

绿鬓理新妆,临流空自许。

前堤游冶郎,两两扬鞭去。

独对藕花眠,夜窗有风雨。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八

桂茂枝,字倩盈(《溪上逸闻》:字仲连,一字蒨盈。),号北海,万历元年举人。仕终毫州学正。

 
 

北湖宴余僧杲

明·冯叔吉

 

闲步出城闉,置酒会北麓。

湖水淡以清,湖山秀堪掬。

草与径回合,浪随地屈曲。

荷下鱼翻藻,松边鸟穿竹。

乍闻牧笛幽,又见樵歌续。

繁花媚涟漪,清音振林木。

追陪仰斗山,驻赏豁心目。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八

冯叔吉,字汝迪,年二十中举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任泰和县令。

 
 

阚湖浮碧

明·陈茂义

 

湖边石马欲销歇,阚相勋名亦渺茫。

惟有山云伴山翠,只今朝夕泛湖光。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八

 

秋霁,同刘仰之、张成叔北湖游览

明·罗 

 

何处揽素秋,眺赏北城曲。

湖水浩以澄,潆洄荡心目。

山当睥睨青,水染菰蒲绿。

竹树净郊埛,古寺见归牧。

凌编陟幽岑,苔滑竞踯躅。

修簿鷃雀諠,墟烟邈相续。

对景众辄投,任逸思转笃。

安事丛桂招,憬焉自超俗。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八

 
 

慈湖

        明?屠玉衡

 

澄湖一片太清涵,日照数峰展蔚蓝。

直破水痕看荡桨,飞来树色乍停骖。

蘅皋拾翠风鸣籁,兰甸搴芳月印潭。

却羡冰心在霞外,暂携斗酒醉黄柑。

 

——选自《甬上屠氏家集》卷三

屠玉衡,字仲椒,号紫玄,宁波人。屠隆次子。诸生。

 

注释:(1)蘅皋:长有香草的水边高地。拾翠:拾取翠鸟的羽毛以为首饰。(2)甸:田野,原野。搴:拔取。

 

北湖吟

         明? 陈宏烈

 

朝游北湖堤,暮登北山颠。

但将葱蒨供清眺,岂惜摩挲两屐穿。

春禽语滑柳花乱,策杖萦回穷壮观。

平岗或是五丁开,绝壁疑从女娲煅

水漾波文百雉摇,簇簇山峦拥花县

上有峥嵘之楼阁,下有迂斜之高岸。

缑岭仙人鹤乍飞,巫山神女魂方断。

纵令丘壑转深沉,自有藤萝相缱绻

丞相祠堂傍石崖,阚公绀宇撑天半。

元气盘来云似锦,翠微开处花为幔。

只争地僻歌舞稀,遂使苏堤名独冠。

嗟哉白首青山游,自知不及康乐侯

安得美人罗珍羞,散发一醉消我愁。

君不见子规昨夜声如捣,北湖四畔生青草。

湖上流波去不还,湖边年少成衰老。

莫教偃蹇负平生,白云深处无人扫。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八

陈宏烈,字伯襄,明代慈溪人。性恬退,不慕荣利。工诗,与钱文荐相唱和。

注释(1)葱蒨:形容草木青翠茂盛。(2)摩挲:与地相摩擦。(3)萦回:盘旋往复。(4)五丁: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5)煅:锻炼、烧制。(6 百雉:借指城墙。(7)花县:晋潘岳升任为河阳令,叫全县都种花。这里暗用此典。 8)峥嵘:高俊的样子。 9 缑岭:仙山。(10)缱绻:纠缠萦绕。 11)丞相祠:即袁少师祠,祀袁炜。袁炜(1508-1565),字懋中,明代慈溪县车厩(今属余姚)人。嘉靖十七(1538)年进士,授翰林修编。历官礼部尚书,改户部,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赠少师,谥文荣。著有《元峰集》。 12 绀宇:庙宇。(13)只争:只因。 14)康乐侯:指极好游览山水的谢灵运。 ( 15) 珍羞:亦作“珍馐”,珍美的肴。 (16) 散发 :指脱去簪缨,不受拘束。(17)子规:杜鹃鸟的别名。 18)偃蹇:困顿。

 

阚湖即事

明? 刘振之

 

彩笔愧潘江,诗魔未肯降。

登波流雁月,倒景荡虹窗。

翻雪凫疑乙,开笼鹤自双。

南淙隐漫叟,恐是鹿门庞

 

搴芳睥睨外,次第认青山。

草树离离绿,莓苔点点斑。

心随清梵寂,客共野僧闲。

独啸嗟无侣,浮云任往还。

 

湖光似相识,长伴白云招。

竹色兼烟润,枫声挟雨骄。

云看蜡屐,喝月挂诗瓢。

红友闲相过,尘缘等覆蕉

 

碧嶂迎人喜,云岚上翠裯

挫廉邀二仲,避世等三高

宿雨搜山骨,轻风动尘毛。

搔头舒啸罢,痛饮读离骚

清音迥望合,闲看水云蒸。

卧壑陈冰簟,耕烟触石稜21

狂呼月作伴,醉倚竹为朋。

身后各休恋,应同过耳蝇。

 

——选自《天启崇祯两朝遗诗》卷十

 

阚峰天外吐,双碧逗晴空。

山色清如洗,云岚淡转工。

半痕印水月,几阵信花风22

目送飞鸿下,烟霞满翠筒。

 

蝶影堕冰壶23,山光淡欲无。

空林偏爱月,高阁迥吞湖。

花醒莺如醉,泉深云自孤。

入林诗意动,俨对辋川图24

 

邱壑无余事,名山费品题。

人烟连刹外,树色野航西。

风送薇香细,蝶侵花梦低。

夕阳随鸟下,余影落前溪。

 

山色欲侵人,披襟爽气新25

行徐风解带,久坐雀衔巾。

钓月疑无夜,餐霞别有春26

醉来如蝶卧,芳草正如茵。

 

——选自雍正《慈溪县志》卷十六

刘振之(?-1642)字而强,号冰壶,家于慈城西镇桥青云坊。崇祯三年(1630)举人,署东阳儒学教谕,迁鄢陵知县。崇祯十四年(1641)十二月,城陷,不屈死,赠太仆寺卿。著有《画溪近草》、《冰壶先生遗稿》。

 

注释:(1)彩笔:江淹少年时,曾梦人授以五彩笔,从此文思大进。后人因以“彩笔”指辞藻富丽的文笔。潘江:典出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潘(岳)才如江”。  2)乙:燕子。 3)漫叟:放纵无拘束的老人。宋刘克庄《后村集》卷五《再和五首》云:“堪伴愚公居北谷,宜偕漫叟隐南淙。” 4)鹿门庞:鹿门山在湖北省襄阳县,后汉庞德公携妻子登此山,采药不返。 5)搴芳:采摘花草。睥睨:城墙上锯齿形的短墙。(6)离离:浓密盛多的样子。(7)莓苔:青苔。  8)清梵 :谓僧尼诵经的声音。 9)拏云:凌云。  10)喝月:呵令月亮,呵斥月亮。形容气概豪迈。诗瓢:典出宋计有功《唐诗记事·唐球》,后以“诗瓢”指贮放诗稿的器具。(11)红友:酒的别称。(12)覆蕉:典出《列子·周穆王》,后常比喻恍惚迷恋,如梦一般。 13 禂(dāo):贴身短衣。 14)挫廉:即逃名之意。二仲:宋马永易《实宾录》卷三云:“汉求仲、羊仲不知何许人,皆治车为业,挫廉逃名。蒋元卿之去兖州,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惟二人从之游,时人谓之二仲。”  15)三高:三名高氏。一指南朝梁何胤及其兄求、点,皆隐居不仕,世称何氏三高。一指越范蠡、晋张翰、唐陆龟蒙,皆为吴人,宋时以三人为三高,设三高祠祠之。 16)山骨:山中岩石。 17)搔头:以指甲或他物搔头部。舒啸:放声啸歌。 18)这句典出《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19)清音:清越的声音。 20)冰簟:凉席。 21)石稜:多棱的山石。 22)信花风:即花信风,应花期而吹来的风。历来相传花信风共有二十四番。 23)冰壶:指借月亮或月光。  24)辋川图:辋川在陕西蓝田县南,唐代诗人王维在此置辋川别业,并将辋川别业二十景绘为图画。 25)披襟:敞开衣襟。 (26)餐霞:餐食日霞。指学道修仙。

 

 阚湖行

明? 冯元仲

 

阚湖一曲山百叠,积翠烟鬟逻雉堞。

山云带雨落轻波,湖草随风引步屧。

草弱云秋相历乱,风雨欲来水平岸。

鱼婢斜翻荻影中,雁行群宿芦花畔。

芦花荻影两萧萧,城中日夕闻笙箫。

樵牧大都住溪口,楼台一半到山淑

二月三月多游客,短衣蜡屐穿芳陌、

古寺才惊柳叶青,荒祠又见李花白。

岂无少妇踏花行,岂无香花扑地生?

绣袷下窥虹影度,小车低拥马蹄轻。

亦有舴艋大于掌,孤屿前头晒渔网。

棹头齐发嫩莎里,浴童争立浅滩上。

我将卜筑水中洲,狎主湖山盟白鸥。

把酒卷帘挹空翠,此身长在镜清游。

     君不见春去繁华迹如扫,至今惟有牛羊道。

阚公高阁生绿苔,丞相孤亭委青草。

行游莫待春光歇,况是湖山相映发。

寄语桥上咏歌人,寄语堤边游侠客。

堤边桥下水深沉,昼行有山夜有月。

昼行有山夜有月,嘻嘻莫待春光歇。

——选自《天益山堂遗集》卷二,参光绪《慈溪县志》卷六

 

注释:(1 历乱:纷乱,杂乱。(2)鱼婢:鰟鮍鱼的俗称。亦泛指小鱼。(3)雁行:雁列队而飞,这里仅指雁。(4)山淑:山顶。(5)扑地:遍地。(6)袷(jiá):夹衣。(7)舴艋:小船。(8)狎主:交替主持。(9)挹:引。空翠:指绿色的草木。(10)镜清:洁净的水面。(11)丞相:当指袁炜。(12)嘻嘻:叹词,表示感慨。

 

慈湖偶

   明·杨守勤

 

湖光山色总堪题,万顷苍烟入望迷。

雉堞连云波岸迥,虹桥漾月水天低。

阚峰阁倚华岩畔,环碧亭开虎口西。

况有名贤遗泽在,漫将妆点羡苏堤。

 

倪仲权宅城北隅,鑿池植莲,环以翠竹。友人乌继善颜其斋曰:“花香竹影。”盖取慈湖杨氏之言曰:“花香竹影,无非道妙。”因赋十韵。

杨守勤,字克之,家于慈城三元坊。万历三十二年(1604)状元,授翰林修撰。后充东宫讲官,升侍读。著有《宁澹斋集》十卷。

 
 

  

 明?钱文荐

 

山影落空波,流光杳无定。

  1浮风带袅,松转霞纹映。

浴鸥避人迹,潜鱼习水性。

时有暮春游,因之发高咏。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八

钱文荐,字仲举,慈城人。居浮碧山麓,因自号浮碧烟叟。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知新野、宜春二县,入为工部主事。著有《力瞩楼集》、《翠涛阁集》。

注释:(1)荇: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具心形叶和香蕉似簇生块茎。

 

泛阚湖

明?姚应龙

 

云移洲渚树为湾,来泛湖光十里间。

逸客风流同白社,道人诗句说青山。

天留晚景平波上,鸥落渔家乱竹间。

此意与君须领略,菰蒲明月棹歌还。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八

姚应龙,字子翼,号升宇,慈城人。明隆庆元年(1567)举于乡,万历二年(1574)任萧县教谕。万历十三年(1585)任漳州海防同知。著有《雀巢楼集》。

 

普湖钓月

   明?沈大忠

 

白水兼天涌,洪涛拍岸寒。

玉钩垂碧落,金尺戏晴湍。

披雪鸥为伴,眠云虹作竿。

晚风吹铁笛,不减富春滩。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八

沈大忠,字成吾,万历五年进士。初任工部主事,迁刑部。

 

 

清? 姜宸英

 

吾家湖水上,来往阚湖旁。

鱼蟹四时有,菰蒲近日长。

何年成小筑,今夜落秋霜。

梦逐吴歌远,辉辉明月光。

 

——选自《姜先生全集》卷二十五

姜宸英(1628-1699),字西溟,号湛园,又号苇间,慈城镇人。康熙十九年(1680),荐充《明史》纂修官,与朱彝尊、严绳孙并称为“江南三布衣”。直至康熙三十六年(1697)七十岁时才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因卷入科场舞弊案,病故于狱中。著有《苇间诗集》等。

注释:(1)吴歌:吴地民歌,亦指江南民歌。

 

  

 清? 卢存心

 

谁挽青螺面面峰,阚湖水上影溶溶。

一行两行绿杨柳,八月九月红芙蓉。

苍茛屋矮谁所占,瓜皮舟小劣可容。

欲觅房相旧遗址,沙嘴鸟下云留踪。

 

——选自《白云诗集》卷六

卢存心(1690-1758),原名琨,字玉岩、敬甫,浙江钱塘(杭州)人。恩贡生。与桑调元为总角交。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宏词,不遇。工诗,著有《白云诗集》。

注:(1)苍茛(làng):幼竹。 2)劣:仅。 3)房相:唐相房琯。

 
 

  

  清?  

 

东风吹暮春,湖波泛新绿。

蒲柳拂长条,亭空花影宿。

四围列烟鬟,笑容如可掬。

山禽与水鸟,上下相争逐。

到此别有天,何必寻深谷。

坐我翠屏中,不知有城郭。

 

——选自《四明清诗略》卷十六

陈濂,字濂水,号稻村,清慈溪人。诸生,喜吟诗。以家贫,客乍浦历十余年。著有《耕雪堂遗稿》。

1 蒲柳 :水杨。(2)烟鬟:比喻云雾缭绕的山峦。

 
 

 慈湖春游杂咏

清? 姚朝翙

 

四季风光三月花,慈湖丽景斗春华。

山容水意都成画,结伴寻游兴倍赊

 

绿杨芳草冶春天,湖畔游人正少年。

逐队寻春春烂漫,野花开满北山巅。

 

一叶孤舟荡绿蘋,轻轻才受两三人。

风和日暖湖波细,绮棹中流下钓缗

 

寂寞文元旧讲台,春风四座长苍苔。

只今湖水年年涨,更有何人讲学来?

 

水满双湖草满堤,春游人过野航西。

依依阚相门前柳,日日飞来落孝溪

 

浮碧山前春水生,桃花人面两相迎。

东风尽日娇无力,不送花香入县城。

 

客向湖中次第行,湖分双镜一堤横。

忽闻南畔萧声起,知有人来唤卖饧

 

莲花刹拥阚峰云,宝篆香浮映夕曛。

日暮游人共归去,疏钟清梵隔湖闻。

 

湖中春水碧涟涟,湖畔垂杨绿荫天。

安得渭滨一竿竹,闲来把钓坐湖边。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八

 

姚朝翙,字于冈,号立庵,清慈溪人。诸生。著有《立庵诗草》。

 

注释:(1)赊:指情绪和兴趣高涨。 2)冶春:艳丽的春天。 3)受:容下。 4)缗:钓丝。(5)文元:宋代心学家杨简卒谥“文元”。 6)野航:桥名。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三云:“谈妙涧,慈湖之北,南流入湖,野航桥跨其上。” 7)孝溪:慈溪因东汉孝子董黯而名,故曰“孝溪”。 8)饧(xíng):用麦芽或谷芽等熬成的糖。 9 宝篆:熏香的美称。焚烧时烟如篆状,故名。夕曛:落日的余晖。(10 渭滨:渭水之滨,为生长竹子之地。《史记·货值列传》云:“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万户侯等。”

 

   

清?  

 

独速舞还歌,寻幽日夕过。

牛腰双笛挂,蜂背一花驮。

崖抱圆留磬,沙明浅让莎。

房公千载后,湖水阅人多。

 

——选自《筼谷诗抄》卷六

注释:(1)速:请。(2 房公:指唐慈溪县令房琯。

 

游北湖

?姚 

 

崇门通陵巘,纡步就林樾。

万翠晴敛空,湖光荡之活。

暂游虑已淡,旷领想逾阔。

虚响众壑沉,微应去鸥没。

偱梁赴水亭,缘磴度木末。

余晖足娱人,淹留坐晞发。

抚景惜流华,吾生信飘忽。

 

——选自《复庄诗问》卷四

姚燮(1805-1864),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镇海人。道光十四年(1834)中举。鸦片战争爆发后,全家颠沛流离,后终岁奔走于甬、杭、苏、沪等地。著有《复庄诗问》。

注释:(1)陵巘:陵峦。(2)纡步:曲折而行。就:趋。(3)虚响:回荡在空中的响声。(4)余晖:指夕阳的余晖。(5)淹留:久留。 晞发:晒发使干。(6)抚景:对景,览景。

 

北湖闲眺

清·赵之壁

山阳开一镜,清照静涵虚。

雨滴菰蒲响,风摇杨柳疏。

晚钟清野色,晨霭明廛居。

闲步高堤上,波开见跃鱼。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八

 

慈湖(二首)

清·谢天愚

二月江城草不芳,北门山色晚苍苍。

慈湖一碧清冷水,能几人来步夕阳。

 

湖壖云树有清阴,朱碧祠堂映水深。

先辈风流今不见,空留人鸟话胸襟。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八

 

北湖新筑亭桥

 清·桂廷嗣

祠外湖亭揽胜过,清涵峰影浸烟螺。

虹桥乍起天成渡,蟾镜重开月有波。

杨子宅边春涧合,董公溪畔白云多。

侬家遗泽江南重,秋水临风足歗歌。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八

桂廷嗣,字海州,号虚筠,祖芳,父滽,咸以诗名乡里,廷嗣秉承家学,辑先世遗诗为《清芬集》。

 

阚湖晚步

清·王 

 

曾陪高会逐张灯,雒诵旋知出郭行。

座有元机深柳伴,人联咸籍晚湖晴。

银华销歇云俱澹,疏影参差月共盟。

我亦良宵同彳亍,春光逼处梵钟横。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八

 

清明游北湖

清·冯鼎勋

 

百五风光乍到时,拱辰门外去迟迟。

石泉榆火髯苏梦,草色箫声小宋诗。

挑菜旧堤争唤卖,挂毬荒冢隐含悲。

年年记取清明节,儿女游纯插柳枝。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八

慈湖杂诗

清·张翊儁

 

芳草芊芊绕郭生,堤边惟有打鱼声。

清明寒食朝朝雨,十顷湖光绿进城。

 

彩虹桥外皺轻波,浮碧亭空对翠螺。

桃李种成人又去,年年攀折已无多。

 

北郊春暮看春回,天气蒙蒙近熟梅。

桑叶满林蚕满箔,更无游女钿车来。

 

涨痕渺渺荡晴空,一派菱歌入晚风。

莫问旧时吴相宅,野花开遍法王宫。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八

 

重游北湖

    ?厉 

 

城阙环高阜,开衢连远山。

去探北野胜,屡逢樵担还。

荒莽失彩翠,松柏悟孤單。

下窺楊公湖,渌波群鸭翻。

晴行负暖气,空亭独冷闲。

数来景知素,尘栖信此安。

有触目多致,客意况易残。

当待散密雪,持酒复回旋。

 

——选自《白华山人诗集》卷十

厉志(1783-1843)字骇谷,号白华山人。浙江定海人,久居宁波。补县学弟子员。工诗、书、画,与姚燮、叶元墀等唱和。著有《白华山人诗集》。

注释:(1)衢:大路。 2)楊公:指杨简。 3)渌波:清波。

 

慈湖即景四首

?杨泰亨

 

一鸟语苍翠,湖山深复深。

禅林隐修竹,流水淡人心。

物我各微妙,烟霞无古今。

迷离吴相宅,杖策独追寻。

 

山意入秋瘦,峰峰曲似屏。

回风薄城堞,落日下湖亭。

乌桕全遮白,虬松不断青。

野航桥畔路,依旧没烟汀。

 

西风动天地,百卉尽摧残。

满郭开秋霁,重湖生暮寒。

北门贫士感,南国美人叹。

流水高山操,朱弦强自弹。

 

清磬一声起,凄凉浮碧亭。

草心带秋绿,山气压楼青。

风日蝶团影,水花鱼吐腥。

文元栖隐处,渔唱答遥岑

 

—— 选自《饮雪轩诗集》卷一

注释:(1)迷离:模糊不明,难以分辨。吴相:指阚泽。 2)杖策:拄杖。 3)回风:旋风。 4)流水高山操:典出《列子?汤问》中的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后以“流水高山”为知音难遇之典。 5)遥岑:远处陡峭的小山崖。

 
 

 慈湖后楼晚眺

? 冯可镛

 

凭槛眺烟岚,乱山青几处。

夕阳明灭中,一鸟入林去。

 

——选自《匏系斋诗稿》卷一

 

慈湖晚归

? 冯可镛

 

迢递长堤过客稀,夜深风露湿人衣。

湖边杨柳湖心月,犹是多情待我归。

 

——选自《匏系斋诗稿》卷二

冯可镛(1831-1890),原名可钺,号舸月,慈城人。咸丰元年(1851)举人。八次上春官应考落第,晚年于德润书院讲学,编《句章征文》四卷,校刻《匏系斋诗稿》、《浮碧山房骈文》。

 
 

    慈湖十咏 阚公湖采菱

?应梦仙

 

烟痕一抹阚湖波,菱叶菱花香气多。

采采不辞风露重,越人犹爱唱吴歌。

 

——选自《宁波耆旧诗》

应梦仙,号醉石,慈城人。监生。著有《百一庐诗草》。

 

阚湖采菱曲

清? 裘庆良

 

湖水染于碧,湖船捷似梭。

相约采菱去,微风动绿波。

 

采菱不采菱,只为莲心苦。

一声欸乃里,棹入垂杨浦。

 

今日采加多,昨日采较少。

多少漫相争,镜借花光照。

 

采采不盈筐,忽见山欲暝。

湖心荡桨归,纳凉师古亭

 

——选自《慈溪横山裘氏宗谱》卷二○

裘庆良,号小峰,洪塘裘市人。

注释:(1)漫:莫。 2)采采: 采了又采。 3)师古亭:尹元炜《溪上遗闻别录》卷一:“师古亭,在北湖心。乾隆初,令胡公观澜所题。”今存。

 

  

 清?秦 

 

茅店青旗酒可沽,慈湖风景似西湖。

桥边疏柳横渔艇,山外斜阳入画图。

云影荡开双镜碧,水光照出一僧孤。

神仙楼阁参差起,丘壑胸中写得无?

 

—-选自《薿薿室诗话》

 

秦淦,字少湖,清代慈城人。诸生,嗜吟咏,著有《琴月楼诗抄集》。

 

 慈湖晚步

清?钱廷纶

 

夕阳全在水,人影不离湖。

秋色一天净,凉风四面俱。

泉清鱼可数,山暝鸟相呼。

不觉留连久,归来日已晡

 

——选自《四明清诗略》卷二十八

钱廷纶,字掌史,号卢叔,清代慈溪人。诸生。家素丰,遭乱中落。著有《玉丁东馆诗集》一卷。

注释:(1)晡:傍晚。

 

题阁读洪君轩垂钓小影图(三首选一)

清? 李慈銘

 

慈湖清映阚峰低,风物犹存太傅居。

最是春深山笋脆,柳花吹雪上银鱼。

 

——选自《汉唐洪氏宗谱》

李慈銘(1830-1894, 清文学家,字炁伯,号莼客,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光绪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其诗形式上模拟唐人,也吸取宋诗特点。亦能词及骈文。室名越缦堂。所著以《越缦堂日记》较著名,另有《白华绛跗阁诗集》,《越缦堂词录》、《湖塘林馆骈体文》等。

注释(1)洪君轩:洪九章(1831-1888),字子黼,号芸轩,又号云轩,洪塘人。同治四年(1865)补本省乡试举人,同治十年(1871) 援例捐内阁中书,次年奉派方略馆校差。(2)太傅:三国时,吴中书令阚泽。

 

 浪淘沙 慈湖即景

?毛宗藩

 

一幅米家图,秋树萧疏。

湿云笼岫淡疑无。

旷望荒汀烟霭里,村舍模糊

 

细雨洒青芜,水涨平湖。

湖边瑟瑟战寒芦。

对此不堪摇落恨,独倚修庐。

 

——选自《峡源集》

毛宗藩(1869-1913),字价臣(一作介臣),号馥棣,学者私谥贞介先生,鄞县人。光绪间贡生。好诗文,对数学亦有钻研。曾襄办郡师范及慈溪慈湖等学校。著有《萍乡演算》、《代数难题演算》、《峡源集》。

注释:(1)米家图:北宋文人画家米芾所创的山水画。米芾山水画不用勾勒渲染法,而是用笔蘸水墨,侧笔横卧,纯用横点叠染,画出烟云出没、朦胧温润的江南山景。(2)模糊:原文作“糢黏”,落韵,当为“模糊”之误。(3)摇落:凋残,零落。

 
 

暮游北湖

清?  

 

细风吹透薄罗裳,青草湖堤一道长。

远树云昏归鸟乱,遥峰日落暮烟苍。

背山楼阁孤鈡出,隔水帘栊一笛凉。

去去不知天欲暝,深林新月露微黄。

 

——选自《妇学斋遗稿》

俞因(1871-1911),字季则,慈城小东门人。岁贡俞斯媛女,训导冯幵之室。在操劳家务之外,兼教女弟子十余人。后患腹患疾卒,年四十一。平时笃嗜吟咏,著有《妇学斋诗词》。

 

注释: 1)帘栊:窗帘和窗牖。也泛指门窗的帘子。(2)去去:远去。

 
 
 

慈湖怀古

清?董承濂

 

湖光绕郭树参差,妙涧谈玄得所师。

四面好山开卷后,一溪流水抚琴时。

无边风月情兼景,不尽烟云画有诗。

想像石坡心契古,咏春坊外夕阳迟。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八

董承濂,字荘溆,号蜨巢,慈溪人。清嘉庆时诸生。

 

  

清?谢泰宗

 

二月江城草不芳,北门山色晚苍苍。

慈湖一碧清泠水,能几人来步夕阳?

湖壖云树有清阴,朱碧祠堂映水深。

先辈风流今不见,空留人鸟话胸襟。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八

谢泰宗(1598-1667),字时望,别号天愚山人,镇海城关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授广东番禺知县,历官至兵科给事中。明亡后奉父避于柴楼。著有《天愚山人诗集》等。

 

庚辰之冬,舟次阚湖,访莲庵上人,宿普济寺。寺即吴相阚泽读书处,后舍为伽蓝

     ?释敬安

 

为访幽栖子,烟波泛野航。

芦飞两岸白,霜打一林黄。

古寺经尘劫,孤钟扣夕阳。

灯昏禅影痩,云卧衲衣凉。

阚相名空在,吴王国已亡。

惟余湖上月,曾照读书堂。

——选自《宁波耆旧诗》

释敬安(1851-1912),俗姓黄,字寄禅,湖南省湘潭县石潭村人。同治七年(1868)投湘阴法华寺出家,后行迹吴越,参禅学法十余年。光绪三年(1877)秋,在阿育王寺佛舍利塔前烧二指供佛,因号“八指头陀”。光绪二十八年(1902)起主持天童寺10年。曾任中华佛教总会首任会长。圆寂于北京,归葬于天童寺。著有《八指头陀文集》、《嚼梅吟》等。

注释: 1)庚辰:光绪六年(1868)。(2)伽蓝:梵语,“僧伽蓝摩”的略称,意译“众园”或“僧院”。佛教寺院的统称。(3)尘劫:佛教称一世为一劫,无量无边劫为尘劫。后亦泛指尘世的劫难。

 

 阚湖晚眺

清?姚朝翙

 

阚相门前暮雨收,夕阳斜挂古林幽。

湖边翠绕群峰净,山外波涵两镜浮。

翻影探巢归宿鸟,招群炊火集渔舟。

偶来凭眺清幽客,拟谱新图志雅游。

 

注:姚朝翙,字于冈,号立庵,慈溪人,清诸生,著有《立庵诗草》。

 

——选自《宁波耆旧诗》

 

过慈湖偶成

清?魏锡蕃

 

长堤夹明镜,人似镜中过。

水落荒塘浅,天高远岫多。

昏鸦喧木杪,寒雁聚芦窝。

吴相留遗迹,空山尽薜萝。

注:魏锡蕃,字子晋,号雪帆,慈溪人,诸生,著有《寄鹤山房诗钞》。

——选自《宁波耆旧诗》

 

题慈湖图

清?裘溥宗1

天然留的此林泉,近水遥山一色妍。

师古亭前风景好,公余临眺忆前贤。2

 

注:(1)裘溥宗,字淇水,号荠生,慈溪人,道光丙午举人。官钱塘教谕,著有《慎余堂诗文集》。(2)乾隆间邑侯胡公观澜重浚是湖,筑亭其上,颜曰师古。

        ——选自《宁波耆旧诗》

 

慈湖饯别邑侯太原王兰圃明府

清?王振纲

留公不住送公行,此去绵绵无限情。

但看绕舟山色好,满江秋水一帆轻。

 

吾宗槐荫本长留,况复清名动海陬。

从此苍生遍霖雨,岂容私与一方求。

注:王振纲,号荪墅,慈溪人,诸生,著有《留香馆诗文稿》。

 

       ——选自《宁波耆旧诗》

 

孙君寄龛以志事,联榻慈湖,见投二律,赋此为酬

清?林兆丰

 

仙乐奏璈琅,诵之真口香。

菁英包六籍,文字溯三苍。

漫以词章重,应推学识长。

此才吾不信,犹自善刀藏。

注:林兆丰,字玉如,慈溪人,贡生。

 

——选自《宁波耆旧诗》

 

题慈湖雅集图

清?何松1

 

清风吹客出城去,正是风光最胜处。

青林红叶待游人,适有游人来问津。

苕溪逸客新到此2,争先快睹慈湖水。

张子风流绝世无3,眼花落水影模糊。

倚柱静听何郎语4,指点东溪与西屿。

王生年少例居后5,踯躅桥边看秋柳。

欻然回首望桥南,剩有寒梅无与偶6

人生聚散偶然耳,身外浮名亦何有。

少文爱山常卧游,绘影绘声倩画手。

长使蓬庐聚故人,一画一诗悬座右。

注:(1)何松,字崃青,慈溪人。同治己已岁贡,保举训导,著有《梦璞居诗钞》。(2)谓吴石涛。(3)谓张菱洲。(4)谓何芝舲。(5)谓王瑶尊。(6)谓梅友竹。

——选自《宁波耆旧诗》

    迈陂塘

  现代? 洪曰湄

 

莽萧条,云岚烟岫,夕阳黄过城堞。

称名德润文元古,揽胜双湖浮碧。

游钓客,叹水落荒矶,芦苇都昏塞。

青山一发,话荪草香湮,梅花绿杳,余恨几遗迹。

 

真愁绝,郭外螺鬟尘黑,佳人临镜无色。

忽然消息传来,好慰我梦魂饥渴。

新涨泼,待满泛银澜,添个瓜皮拨。

陶然共酌,看鸥浴潭深,鱼依藻浅,容与水乡阔。

——选自魏友枋《端夷阁近三年诗词》、《端夷阁六十年后诗词》

 

洪曰湄(1871-?),幼名鼎和,字左湖,号蜕庐。洪塘人,廪贡生,候选训导。与近代钱业巨子秦润卿、北大教授魏友枋关系密切。民国十二年(1923),编纂有《汉洪塘氏支谱》。

 

注释:(1)此词为秦润卿倡议疏浚慈湖而作。本事见魏友枋词之小序。 2)德润:慈湖又名德润湖。文元: 指杨简。此湖因杨简居之,因名慈湖。 3)一发:一钱。 4)作者自注:县东荪湖以产香荪得名,今废为田。(5)作者自注云:县西云湖梅花之盛甲于四明,今渐湮为田,梅亦尽矣。 6)螺鬟:形容深碧色的山石蟠旋似螺髻。借指青山。 7)瓜皮:即瓜皮船,亦称“瓜皮艇”,一种简陋小船。 8)容与:悠然自得的样子。

 

迈陂塘 ? 慈湖葑满,行将湮塞,润卿倡议疏浚,左湖有词促其成,邀余同赋

 

       现代? 魏友枋

 

近城闉,波光一片,零烟断水如许。

旧时游钓经行地,三两闲鸥占住。

君听取,有浅渚荒滩,芦苇萧萧雨。

湖水谁主?恁败柳堤倾,残枫岸侧,风月自凄楚。

 

横塘路,不是少游心苦,何人成此豪举?

两湖风景从来美,低映螺鬟无数。

宜古今,忽明镜开奁,携个同心侣。

扁舟无阻,在浮碧亭前,垂虹桥畔,桃李看新补。

 

——选自魏友枋《端夷阁近三年诗词》、《端夷阁六十年后诗词》

魏友枋,慈城人,清举人,曾任北大教授。著有《端夷阁近三年诗词》、《端夷阁六十年后诗词》。

注释:(1)葑:葑草。(2)恁:任凭。(3)少游:宋代秦观之字。秦润卿晚号抹云老人,即来自秦观《满庭芳》词之“山抹微云”。此处“少游”代指秦润卿。

 

慈湖竹枝词(四首选二)

   现代? 魏友枋

 

无鱼弹铗此经过,水面竿纶密似梭。

不信萧条城市外,湖心亭子钓人多。

 

古庙红墙大树遮,粼粼田陇走轻车。

长堤辟作公园路,流水如龙趁晚霞。

 

——选自《端夷阁六十年后诗词》、民国《慈溪县新志稿》卷十九

注释:(1)弹铗:弹击剑把。典出《战国策·齐策四》,齐人冯谖寄食孟尝君门下,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这里以“ 弹铗 ”谓处境窘困。(2)竿纶:钓竿和钓钱。

 
 

慈湖书院

 

慈湖书院,在慈城东北角,原为杨简居所,后即其居建慈湖书院。

 

题慈湖书院壁

元? 乌斯道

法坐千年有哲人,考钟伐鼓荐蘩蘋

腾腾车骑门前过,谁识慈湖二月春?

——选自《春草斋集》卷五

乌斯道(1314-1390),字继善,号春草。世居昌国(今舟山定海),父试吏慈溪,遂占籍慈溪,乌斯道遂为慈溪人。入明,征为石龙县令。洪武八年(1375)改为永新令。坐事调戍定远,不久放还。著有《秋吟稿》、《春草斋集》。

注释:(1)考钟伐鼓:敲钟击鼓。蘩:植物名,即白篙。

 

慈湖书院

明? 陈敬宗

 

青山郁郁树苍苍,中有慈湖旧讲堂。

庭草尚含书带色,壁尘犹护墨花香。

三秋霁月海天渺,千古清风云水长。

留得遗书传后学,几回中夜仰奎光。

——选自成化《四明郡志》卷十

陈敬宗(1377-1459),字世光,号淡庵生,慈溪(今江北区慈城)人。永乐二年(1404)进士,为庶吉士。后授刑部主事、翰林侍讲等职。宣德二年(1427)转南京国子监司业,宣德九年(1434)升祭酒。景泰元年(1450),与尚书魏驥同引年致仕。著有《淡然文集》。

注释:(1)书带:束书的带。兼指书带草,叶长而极其坚韧,相传汉郑玄门下取以束书,故名。

 

  慈湖讲舍友人招饮

清? 杨泰亨

 

欲访太湖石,旋过浮碧亭。

炊烟满城白,秋草四山青。

文字因缘在,炎凉世味醒。

酒酣思踏月,微雨夜冥冥。

 

杨泰亨,(1826-1894),字履安,一字问衢,号理庵,慈城赭山杨村(今乍山杨家村)人。杨庆槐之子。同治四年(1865)进士,官翰林院检讨。历主月湖书院、余姚龙山书院讲席。著有《饮冰雪轩诗文集》、《佩韦斋随笔》等。

 

——选自《饮雪轩诗集》卷一

注释:(1)此诗作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

 

慈湖书院访友

? 梅调鼎

 

步出北城外,意属书院中。

书院访何人,年少文坛雄。

读书会心处,各用向上功。

我年四十八,此心犹带童。

行过彩虹桥,顾盼湖西东。

便就师古亭,颓然卧春风。

忽忆我何来,扶杖起相从。

行行至宇下,寂寂无影踪。

惊心问都养,开言陪笑容。

不知何兴会,屡如鸟逃笼。

从知天下事,有始难为终。

我亦不自知,忽焉成老翁。

归来莫踌躇,普济寺晚钟。

 

——选自《注韩室诗存》

梅调鼎(1839-1906),字友竹,号赧翁,慈城人。年轻时曾补博士弟子员,后因书法不中程见黜,不得与省试,从此发愤习书,绝意仕进,以布衣终其一生。著有《赧翁集锦》、《注韩室诗存》。

注释:(1)都养:替学生管理伙食的人。

 

杨文元公祠

杨文元公祠,县北慈湖滨,宋宝庆间(1225-1227),即杨简故宅建慈湖书院。祀杨简其中。

 

杨文元先生祠

元·福德庸

 

湖光潋滟草毿毿,想见文元德化覃。

派衍濂溪通海宇,源分洙泗过江南。

一官政事三朝最,百岁仪型万代瞻。

遗像凛然人未死,清风明月满香龛。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八

福德庸,济南人,至元二十五年宰慈溪。(光绪《慈溪县志》卷二十三)

 

 谒杨文元公祠

· 

 

门外苍烟草色深,丹青剥落小溪浔。

百年气数归兴废,一片湖山自古今。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十四

 

谒杨慈湖先生祠

明·龙德孚

 

鹤骨苍颜伟丈夫,讲堂灌木傍慈湖。

江南学士推夫子,海内经生诵大儒。

万叠晴岚飞绛帐,一潭明月浸冰壶。

清光皛皛无今古,留取骊龙颌下珠。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十四

龙德孚,明代慈溪县令。万历十七(1589)年以本府同知署任。

 

谒文元公祠

清·王治皞

 

乡国隆祠庙,郊圻洁藻蘋。

从来礼乐大,不必帝王尊。

儒服仍周冕,遗书自孔门。

山川盘閟宇,孝友泽余昆。

文在名何籍,风传教已存。

湖明松桧静,瞻拜肃心魂。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十四

王治皞,字白民,号隱庐,康熙朝诸生。姜宸英称其治经有法,澹于进取。以诗称江淮间。

 

本心1书院

 清· 

 

能以心为本,悠然见性天。

   慈湖传绝学2,濂洛共真诠3

  山斗尊千载,风云护一椽。

肯堂谁是任,桑梓景前贤。

——选自《宁波耆旧诗》

张晟,字性庵,清鄞人。

注: 1)榜曰“本心”,慈湖之旨也。(2)绝学:全征士叔和四子并从陈侍郎和仲受慈湖之学。(3)朱陆虽有异同,本心实圣学之宗旨,故文参政亦以此名斋。

 

四明怀古(选一)

清·李翼鲲

 慈湖1讲舍集群英,陆学从兹在四明。

遗像拜瞻齐赞叹,秀眉明目郑康成。

——选自《宁波耆旧诗》

李翼鲲,字瑶臣,鄞人,晚清诸生。

注:(1)谓杨慈湖。

慈湖先生

张圣慧

理学承传陆子静,禅师其内外名儒。

迢迢六百余年事,先哲慈湖知我无?

 

逝水参来共此心,亭名师古意何深?

峰头一片清空月,曾照慈湖屐齿临。

                                        —— 选自《烟水集》

 

张圣慧(19001969),名汝钊,字曙蕉,号张曙蕉,浙江慈溪人。慈湖中学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教师。皈依太虚法师后,赐法名圣慧。祝发为比丘尼后依根慧法师,赐法名曰本空,字又如,号弘量。出家前著有《绿天簃诗词集》、《海沤集》等。《绿天簃诗词集》线装1册,民国14年(1925)排印本,民国16年铅印本;《海沤集》二卷,民国23年四明印书局排印本。

涵碧亭

 

涵碧亭,在慈城镇东北普济湖屿中,旧名清音,宋天圣九年(1031),孙知古建。大观二年(1108),县令唐昌期改名涵碧。屺废已久。

 
 

涵碧亭

明?  

 

一池新水碧于苔,构得幽亭傍水开。

六月不知天有暑,四时更喜地无埃。

倚阑下看星芒转,卷幔先迎山翠来。

何用别求仙药去,此中风景即蓬莱。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三

 

屠滽( 1440-1512),字朝宗,鄞县人。成化二年(1446) 进士。弘治中历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后官吏部尚书。武宗立,以忤刘瑾归,卒谥襄惠。

注释:(1)星芒:星的光芒。

 

 湖心亭

明? 杨守勤

 

孤亭面面俯中流,缥缈疑瞻海蜃楼。

万叠烟峦平槛入,一天晴色倚阑收。

长虹倒跨冰壶影,雉堞遥连水镜秋。

快赏莫嫌归路晚,沿堤萧鼓系兰舟。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三

 

杨守勤,字克之,家于慈城三元坊。万历三十二年 (1604) 状元,授翰林修撰。后充东宫讲官,升侍读。著有《宁澹斋集》十卷。

 

环碧亭

环碧亭,在原慈溪县城之北,临湖而建,久圮。

 

 环碧亭

明?  

 

檐角俯沧州,烟波数点鸥。

地从阶下断,天向槛前浮。

柳影当帘夏,蘋香入座秋。

百年清景绝,谁放彩船游?

 

——选自雍正《慈溪县志》卷十六

普济寺

普济寺,在慈城镇慈湖址。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太子太傅、都乡侯阚泽舍宅建寺,后废。唐大中二年(848),县令李楚臣复建,因阚泽字德润,故以“德润”名寺。乾符年间(874-879)敕赐“应天德润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赐“普济教寺”额。后毁。遗址今存。

 

游普济寺

宋?王休

 

排险凌空入磴斜,参差金碧倚烟霞。

一山门里分三刹,万柳湖边带几家。

世上无人吞粟棘,国中有佛吐莲花。

凭栏凝望遥天表,数点青山似乱鸦。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

王休,生卒年不详,字荪渚,一字叔宾,慈溪人。庆元二年进士。以文学著称,晚岁益进。《全宋诗》卷二八○ 五录其诗二首。

 

咏慈溪普济寺古松

宋?朱翌

 

三国名臣宅,千楹释子宫。

但求除橘籍,不见老松公。

怀抱凌云上,规模偃盖同。

须防雷雨际,恐复化为龙。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

朱翌(1097-1167 字新仲,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号潜山居士,又号省事老人。政和八年(1118)同上舍出身。南渡后,为秘书少监、中书舍人。绍兴十一年(1141),因忤秦桧,责授将作少监,韶州安置。秦桧死后,充秘阁修撰。后知宣州,移平江府,授敷文阁待制。存词三首,风格自然清逸,有《潜山集》、《猗觉寮杂记》和词集《潜山诗余》。有《潜山文集》四十卷(《宋史?艺文志》作集四十五卷,诗三卷),已佚。

 

 寓慈湖僧舍次龙子高提举韵

?丁鹤年

 

迢递过兰若,淹留为竹林

疏钟云峤迥,孤烛雨窗深。

长啸非怀昔,狂歌岂避今。

秪缘诸漏尽,不受一尘侵。

——选自《鹤年诗集》卷一

 

丁鹤年(1335-1424),字永庚,号友鹤山人。回族,武昌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至正间避地四明,直至元亡后十二年才由四明归武昌。著有《海巢集》。

注释:(1)龙子高:即龙云从(或作从云),字子高,江西永新人。元末曾任都事,佐江浙行省左丞杨完者。历官福建儒学副提举。杨战死后,云从避居慈溪,名居室为“钓鱼轩”。有《钓鱼选诗集》未传。 2)淹留:长久停留。(3)云峤:高而尖的山。 4)漏尽:佛教语。谓烦恼为“漏”。至三乘的极果,以圣智断此种种烦恼,称为“漏尽”。

 

普济寺

元? 丁鹤年

 

阚峰深隐梵王家,山色湖光引兴赊。

石磴高盘松顶出,瓦沟低亚竹枝斜。

潮生沧海杂清梵,云净遥空坠宝花。

徙倚不知归路晚,满堤杨柳集昏鸦。

——选自《四明古迹》卷三

注释:(1)梵王家:指佛寺。 2)低亚:低垂。

 
 

宿慈湖石上人房

元? 张仲深

 

晓钟度东壑,客子酒方醒。

残灯耿疏窗,西月澹孤影。

偶地成安居,澄心惬幽境。

风松响箫韶,危枕满清听。

余音久回复,鸟啼山更静。

杲杲日东升,归心又驰骋。

——选自《子渊诗集》卷一

注释:(1)箫韶:舜乐名,亦指美妙的仙乐。(2)危枕:高枕。(3)杲杲:明亮的样子。

 

与姚明山、陈闲山、王松涧、郑云川、周后溪、冯际明诸公会讲普济寺,寺倚山面湖也,触发道机而赋

明? 冯光浙

 

七贤萃古刹,禅堂作讲堂。

经书并子史,所言各一方。

要归无异指,斯道自有常。

吾侪出所见,淆乱相参商

虚怀折诸圣,去短从其长。

倦余玩景物,回麓侵沧浪。

连山垂倒影,一碧含岚光。

月沉波底壁,风度花里香。

茅亭隔松坞,芦丛隐钓艎

一鹤从东来,上下鸢翱翔。

牣渊鱼跃,恍然蛟龙骧

满目皆化育,万象昭文章。

顿觉胸次豁,真空不累良。

乐山又乐水,仁智两相忘。

行歌且互答,携手任徜徉。

荒村不知漏,慈灯照石床。

 

———选自《冯北湖先生鸣春集》卷一

冯光浙,字邦镇,号北湖,慈城人。嘉靖十八年(1539)岁贡,二十四年(1545)授石埭训导,迁福建怀安学教谕。平生学宗程朱,反对王阳明的良知之说。嘉靖三十六年(1557)归,逾年而卒。著有《冯北湖先生鸣春集》八卷。

 

注释:(1)姚明山:即姚涞(?--1537),字维东、遂东,号明山,慈城人。正德十一年(1516)中举,嘉靖二年(1523)进士第一(状元),授翰林修撰。次年为“大仪礼”事受廷杖下诏狱。后复官,寻充经筵讲官,迁左春坊左谕德,晋侍读学士。 2)指:同“旨”。 3)参商:参星与商星。两星在星空中此处彼出此没。喻彼此对立。 4)钓艎:钓船。 5)於:叹词。牣:满。 6)骧:马抬头快跑。(7)胸次:胸怀,胸襟。(8)漏: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9)慈灯: 寺院的灯。

 

阚峰普济寺

明? 钱希言

 

   阚公山绕阚公湖,舍宅年犹记赤乌

 寂寂寺门霜叶里,水禽飞上石浮屠。

———选自《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三十二

钱希言,字简楼,江苏吴县人。著有《戏瑕》等。

注释:(1)赤乌:三国时孙吴年号。赤乌二年(239),阚泽宿舍建寺。

 

怀  

明·桂彦良

 

石壁山房景最佳,一湖晴水带烟霞。

绿杨阴外斜桥畔,谁向沧州种藕花。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一

 

普济禅寺

明·叶 

 

琳宫依翠巘,风物似丹邱。

雉影当窗漾,湖光入座流。

润涵岚欲暝,绿净雨初收。

遥忆繙经处,闲情与白鸥。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一

 

普济寺

明·姚 

 

山城北上招提境,金碧飞翬俯阚湖。

僧磬出云知路近,禅灯漏树觉林疏。

楼台射日开天镜,花柳明堤拥画图。

每为寻幽纵吟屐,直令尘虑坐来无。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一

 

普济寺

 明·钱文荐

 

碧峰邀远瞩,朱槛寄闲凭。

幽取竹松抱,胜留龙虎称。

是波皆拂镜,何代不传灯。

幡影逗云湿,磬声穿竹增。

抚今端有感,追往岂无凭。

园布俨金届,殿窥低玉绳。

施基持鼎杰,遗蜕吐莲僧。

名在皎如昼,貌存清似冰。

几经天运否,谁见宰官矜。

持咒侣难得,破禅魔易兴。

势忧颓栋础,魂駭失冈陵。

宾坐乱蒿占,佛衣荒藓登。

榻虚狐共宿,厨扰鼠相仍。

衰气与时尽,慧轮随日升。

造成台九品,谈罢法三乘。

空趣扫坛箨,净几萦壁藤。

悟身分骨相,观病切眉棱。

青眼入林喜,白髭临水憎。

乍过神爽豁,将别意沉凝。

犹恐懒残笑,世缘辞未能。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一

 

秋日普济寺同罗高君、王樵元、袁颐孺

明·林庭梧

 

为爱青莲宇,因赓白雪歌。

避嚣逢寺静,得句对僧哦。

落日依清磬,浮云淡碧波。

山容秋正好,不厌数相过。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一

 
 

       阚公

        清?桂廷骅

 

年纪赤乌埯苔碣,书灯想像照岩壁。

门前孝水德面邻,佛地清凉乘莲菂

庙食于今房相同,笙歌城市喧西东。

馨香姓氏真千古,人仰湖中共月中。

 

注释:①阚公:阚泽,字德润,三国时东吴孙权称帝,任中书令、太子太傅,世居慈湖。②赤乌:三国吴年号(238251)。③乘莲菂 :多莲荷。乘,多。④ 庙食:人死后立庙以享受祭祀。⑤房相:房琯,唐玄宗时为相,曾任慈溪县令。

 

普济寺

清? 刘天相

 

闲寻春色叩禅扃,绕砌幽花万籁停。

尾尾竹梢摇瓦脊,重重松影度窗棂。

霞归远岫峰犹赤,水咽危桥藻自清。

钟磬依然阚相渺,与僧且说佛前经。

         ——选自雍正《慈溪县志》卷十六

刘天相,字吉士,号拙翁,慈溪人。诸生。乾隆间诗人,著有《鼠余集》。

注释:(1)扃:门。(2)瓦脊:瓦片覆盖的屋脊。

 

          普济寺访正上人(三首选二)

清?  

 

 荠花未老晚风和,三版城根浸渌波

闲煞故乡文长老,白鸥背上往来多。

 

本分家风菜味香,松声吹得道衣凉。

朝来一钵桃花水,倒卷春湖入讲堂。

——选自《《筼谷诗抄》卷六

注释:(1)三版:即三板桥。光绪《慈溪县志》卷十一:吉庆桥,县南三里,旧名三板桥。(2)渌波:即绿波。 3)桃花水:春汛,名“桃汛”,“桃花汛”、“桃花水”,汛期带该在清明节后二十日。

 

普济寺

清·郑 

 

北郭春色本相家,赤乌弹指已年赊。

回环屋外群山拱,迤逦湖旁一径斜。

片瓦神君皈下庑,朵莲老衲吐空花。

朋俦乘兴余偏懒,独坐城隅数暮鸦。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一

 

普济寺访正上人

清·查 

 

景祐残碑藓字肥,阚公舍宅尚翬飞。

阿师养得云如鹤,朝上松梢夜守扉。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一

 

偕冯筠芬、葛琴三、周聘园出北郊,微雨,憩普济禅院,后登阚峰

清·杨九畹

 

联襼出郭门,细雨衣上洒。

踯躅翠微间,征鞍息未解,

山川开画图,造物绝模楷。

萧寺清自幽,小憩尘缘摆。

凉风自西来,驱雾归溟澥。

重登阚峰麓,手攀松枝矮。

青山坐招人,只惜无钱买。

身贫骨愈坚,路滑足未惫。

容我发狂言,山录莫怪駭。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一

 

游普济寺

清·陈承祖

 

北郭探奇胜,双湖境界宽。

普门瞻法相,济世乞灵丹。

吴相当年宅,梵王此日坛。

可堪诗客至,香气散旃檀。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一

 
 

即事与正上人

?查 

 

架上楞严手自抄,纸窗当午竹风敲。

溪云雨后懒不去,挂往一枝新笋梢。

——选自《筼谷诗抄》卷六

注释:(1)楞严:即楞严经,佛经名。

 
 

龙虎轩 

元袁桷延祐《四明志》一八云:龙虎轩,(普济)寺东冈,有松如龙,有石如虎,元丰中(10781085),县令盛次仲题诗,因以“龙虎”名轩。

 

题东寺松石小轩呈同游关彦长明府

盛次仲

一松偃蹇苍龙蟠,一石巉岩怒虎踞。

漫来题作龙虎轩,便恐风云卷将去。

—— 选自宝庆《四明志》卷十一,参延祐《四明志》卷二O

盛次仲,河南开封人。嘉祐六年(1061)进士。元丰初年知慈溪县。元祐元年(1086)为秘书省校书郎。

注释:(1)偃蹇:高耸。

 

慈溪龙虎轩偶成

                    ? 吕祖俭

 

老松偃蹇卧江滨,风月烟云寄此身。

不羡参天二千尺,低徊欲对小峨岷

 

苍然暮色已峥嵘,姑射山头卧玉鲸。

墨客强生龙虎想,我来犹自怯威名。

 

            龙蟠虎踞秣陵城,甬上苍官亦强名。

独占高峰傲千古,夜深月照落潮声。

 

仙都石笋似天成,凫水松龙是弟兄。

走遍游人与行客,未知谁可寄深情。

 

尚书风节映鄞川,人物萧然又几年。

世路逶迤虽已极,轩前龙虎尚依然

年来世路转蹉跎,正大中庸论愈多。

出本无心归亦好,何须胸次自干戈。

——选自至正《四明续志》卷十二

吕祖俭(? 1198)字子约,自号大愚叟,浙江金华人。淳熙九年(1182)监明州苗米仓,著有《大愚叟集》,已佚。《全宋诗》卷二五三五录其诗二十六首。

注释:峨岷:峨眉山与岷山的并称。

 

游慈溪龙虎轩

宋?陈 

 

坐曹可胜劳,出郭复行役。

半年定海令,三度慈溪客。

慈溪足胜处,出秀江缭碧。

终然萦梦寐,遑此事游历。

高轩閟龙虎,表表市闤侧。

得兴不暇慵,徙倚且数刻。

洞户初推敲,阶除旋登陟。

向来攫怒势,枯干抱顽石。

乃知名实间,未易胶今昔。

尚喜诗翁碑,不受苍藓蚀。

可但神所护,人未忘翁德。

非使老眼明,斯游竟无得。

                                     ——选自《宋诗钞》卷三七

 
 

董孝子宅(祠)

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三云:“董孝子宅:县北慈湖书院谈妙涧东,宅东数十步即普济寺。”

 

  谒孝祠追和杜石台先生韵

宋·黄 

慈溪一派挹清涟,庙貌重新远近传。

天锡甘泉流不竭,仇歼霜刃血弥鲜。

清风振古渐乡俗,高节于今迈等贤。

近附张公臭味合,一堂俎豆果畴肩。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十四

 
 

过董孝君祠

宋?杜 

湖环阚麓任清涟,古庙尘埋自汉传。

剑吐寒芒愤已雪,碑刊轶事墨犹鲜。

芳名百世留青史,至行千年启后贤。

  爵禄可辞甘海曲,富春耕钓与骈肩。

 

杜醇(生卒年未详),字石台,宋慈溪大隐(今属余姚)人。以孝友称道乡里,躬耕养亲,明经行修,学者以为楷模。

注释:①“阚麓”两句:阚麓,阚峰之麓。②“愤已雪”两句:董黯一剑复仇,故事已过去好几百年,但碑刻依旧清晰可见。③至行:卓绝的品行。④爵禄可辞:语出《中庸》“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意谓董黯至行合乎中庸。⑤海曲:偏僻的海滨。慈溪(句章故地)近海。⑥富春耕钓:指汉代高士严子陵,隐迹山林不愿为官。

 

过董叔达故居

宋?王  

短石拂荒阡,诵君孝行全

甘泉潜易地,至德上通天

明诏再三下,承欢八十年。

草堂遗址在,溪水绕涓涓。

注释:①荒阡:荒芜的小路。②孝行全:指董黯完全符合儒家孝道。③甘泉潜易地:传说董黯孝感天地,于是地涌甘泉。④通天:既指感天动地,亦指感动皇帝。⑤明诏:皇帝下诏,让董黯做官。汉代有“察孝廉”,一种选官制度。⑥“承欢”句:董黯活了八十岁,终生与慈母墓相伴,所谓“生死依母孝子心”。

王休,字荪渚,一字叔宾,生卒年不详 。慈溪(即慈城)人。庆元二年进士,教授湖州,改徽州。绍定六年,以奉议郎差充秘阁校勘。端平元年,与在外合入差遣。累官判枢密院事,立朝侃直,无所附丽。后与权臣不合,谢事归。以文学著称,晚岁益进。《全宋诗》卷二八○ 五录其诗二首。文收入《全宋文》卷六八七七。事迹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宋元学案补遗》卷七四。

 
 

董孝子祠

明·杨 

事君为易事亲难,孝子名留覆载间。

一剑复仇天亦快,寸心为母石同顽。

遗风凛凛慈溪水,高节堂堂大隐山。

不独邑人知向慕,树边枭獍也惭颜。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十四

 
 

过阚峰董征君荒祠

明·袁 

征君能养孝,舍下水犹漫。

乡邑因慈重,丛祠锡类宽。

饥乌号夜月,衰草冷阑干。

相阅尘埃里,临风起予叹。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十四

袁炜,字懋中,以学行闻。人称端居先生。撰修《永乐大典》,充总裁。书成,特进少傅,兼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

 
 

过董征君崇孝祠

明·姚 

朝议崇纯孝,乡评溯淑贤。

冤凭三尺雪,慈赖一溪传。

古木风无力,庭花白可怜。

乳鸟仍绕树,亭午噪哗然。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十四

姚梧, 字文阳, 嘉靖二十年进士。知嘉鱼县,升工部知事,后成为名将,在任多斩获功。

 
 

董孝子征君祠

明·冯元仲

大隐泠泠醮墓烟,至今溪锁万山颠。

报仇热血藏工市,誓墓圆颅落几筵。

俯仰无惭辞奉诏,膻芗已合荐加笾。

累朝申锡征君古,家井犹存孝感泉。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十四

 

出北郊过董孝祠遗址

明?姚 

 

汉代遗祠何处寻,阚峰回首碧云深。

千年邑为仁人号,一脉溪流孝子心

废苑残碑横绿草,空阶古树集寒禽。

延光盛典依然在,几度经过思不禁。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

 

姚涞,字维东,号明山,慈溪人。明世宗嘉靖二(1523)年进士第一。著有《明山集》。

注释:①汉代遗祠:汉代建的董孝子祠。该祠究竟在哪里,自古有不同看法,但姚涞显然认为遗址就在慈城北郊阚山脚下。②仁人号:慈溪县因董黯仁孝而得名。③孝子心:涓涓溪流见证了董黯孝心。④延光:指“东汉延光三年(124年),和帝敕封董黯为孝子,并命有司在故宅立祠为祀旌

其孝行。”

 

过董溪1访董云庄诗

叶橹

阚山山下董溪滨,古屋清幽事迹陈。

遗泽至今称孝子,儒林从古出高人。

一簾草色书香旧,半榻云光鹤梦新。

病起扶筇偿宿约,莺花缭乱正逢春。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九

注:(1)董溪,即慈溪,源出谈妙涧。(光绪《慈溪县志》卷九)

 

拜董征君墓

清?全祖望

 

 郊行再拜征君墓,埏道长怀季海碑

妙墨已随灰劫尽,寒泉犹泻墓庐悲。

望云不隔慈湖水,考异谁来楚客疑

密迩先茔余丙舍,年年瞻拜酹新醾

 

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鲒埼亭长,学者称谢山先生。鄞州(今浙江宁波)人。雍正七年(1729)贡生,三年后中举。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同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即返里,后未出仕,专事教育与著述。著有《鲒埼亭集》内外编等。

 

注释:①征君墓:指董黯墓。董黯墓在何处,历来说法不同。但既然董母墓确定在鄞县祖关山附近,那么孝子墓也应在此,这样比较符合情理。②埏道:墓道。③季海碑:指《纯德真君庙碣铭》,唐明州刺史崔殷撰,徐浩(字季海)书。④妙墨:谓佳妙的书法。书法碑刻见不到了,但董黯故事仍在流传。⑤楚客疑:湖北孝感属楚地,那一带也有董黯墓。

⑥密迩:贴近。⑦先茔:先人之坟,指董母墓。⑧丙舍:停放灵柩的房屋。⑨醾:酒名。

 

客有问慈溪古迹者,应之以对

       清?董訚

在昔汉孝子,奉母大隐溪。

溪水如厓蜜,疗疾胜良医。

疾退与母返,筑室湖之西。

荷耜阚峰麓,湛然泉涌畦

天心感纯孝,潜使地脉移。

至今慈水曲,犹有慈乌啼。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九

 

董訚:癸丑进士,江南吴江人。生平不详。

注释:①疗疾:指大隐溪水治好了董母的疾病。 ②泉涌畦:指董黯在阚山脚下锄地,忽然地涌甘泉,泉味与大隐溪水不差。③地脉:此指地下水。④慈乌:乌鸦的一种,相传此鸟能反哺其母,故称。

 

寻先征君故居

清·董 

慈湖西去阚峰西,踯躅斜阳问旧蹊。

芳草莫留高士屐,飞泉犹涌汉时溪。

一庭聚顺春常在,两诏旌贤地不迷。

记取碧山樵汲处,夜深还有乳鸟啼。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三

 

谒南城董孝子庙

清·王 

没世何人最不忘?惟公纯孝冠伦常。

承欢绿涌门前水,泄恨青飞匣里霜。

庙食汉唐碑焕彩,溪环城郭邑留香。

我来凭吊寒松柏,犹听乌雏噪夕阳。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十四

王焯, 清嘉兴人,字少恺,号内庵,乾隆举人。官镇海县教谕。著有《白华堂集》

 

董孝子故宅

  清?屠可播

孝子当年宅,寒烟一迳浮。

翠无慈竹护,红有万花留。

寺老秋归鸟,山空昼放牛。

路人遥指点,曾此卧羊求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三

屠可播,字嘉谷,号法田,又号梦墟。鄞人,乾隆时附贡生。著有《梦墟诗草》。

注释(1)慈竹: 竹名,又名“义竹”、“慈孝竹”、“子母竹”。丛生,一丛或多至数百干,根窠盘结,四时出笋。竹高之二长许。新竹、旧竹密结,若老少相依,故名。(2)羊求:汉高士羊仲、羊求的并称。

 

浮碧山董孝子故宅

清?魏 

故宅临流在,寒烟绕麓浮。

碧山今雨歇,清磬暮云留。

树老长呼鹤,溪清不饮牛。

春风堪作伴,千载独相求。

——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三

魏基,字光初,号敬亭,清代慈溪县人。穷老不遇,诗多愁苦之音。有《有竹轩诗集》、《蜀游草》等。

 

抹云楼

 

抹云楼位于慈城学宫之侧。1931年,近代钱业巨子秦润卿(1877-1966)为奉老母而建起二层花园洋房,悬母亲像于中堂,同时把起居室以外的房屋作为藏书之用,陆续购置中外书籍,名“抹云楼”。1954年,秦润卿将该楼捐献作公,命名为“抹云楼图书馆”。1947年,元旦起公开阅览。1952年,秦润卿将抹云楼图书馆全部藏书及其财产捐献给浙江省人民政府。1991年,在扩建一所小学时抹云楼被无端拆毁。

 

满江红

现代?魏友枋

润老建抹云楼奉母以居,母殁,曾作《感事》诗,余依韵以和。今斯楼议捐作图书馆,爰叠前韵,以杨盛举,写寄润老,且邀左湖同赋。

广厦千间,顾安得、眼前突兀?

惟有此,慈云笼护,小楼朱碧。

他日图书开馆舍,藐躬河海输涓滴。

愿摩挲手泽世长存,萱堂北。

 

翻旧史,怀明哲。

人世事,浮沤灭。

况三椽小筑,匆匆鸿雪。

  一样湖山吴相宅,几行风木孤儿血。

照人间物我大公心,长无极。

——选自魏友枋《端夷阁六十年后诗词》

注:(1)左湖:洪曰湄之字。(2)藐躬:孱弱的躯体。 3)摩挲:用手抚摩。 手泽:先辈存迹。 4)萱堂:母亲的起居室。 5)吴相:指阚泽。

 

满江红1

现代?洪曰湄

坐拥书城,消磨我、半生傲兀2

最好是,晴和佳日,迎阶草碧。

牙签芸香3开卷读,胆瓶花露研朱滴4

倘倦时高卧好风来,窗之北。

 

杜陵厦5,仗贤哲。

故乡念,何时灭?

看通明楼阁,如临雪晴。

奉母犹临堂背6草,急公费尽针头血。

料有人溪上补遗闻,垂无极。

——选自魏友枋《端夷阁六十年后诗词》

注:(1)此词乃叠魏友枋之作,当作于1945年。(2)傲兀:高傲不屈的样子。 3)牙签:古书的标签。 芸香:古人藏书时用来避蠹虫之物。(4)瓶胆:长颈大腹的花瓶,因形如悬胆而名。研朱滴:即“滴露研珠”之省略,滴水研磨朱砂,指用朱笔评校书籍。(5)杜陵厦:杜陵即杜甫,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句,故云。(6)背:北堂。古制北堂为主妇之居室。这里指母亲的居室。

 

慈谿县立初级中学

 

1934年由邑人秦润卿、杨敏曾等创建慈溪县立初级中学。陈谦夫先生任校长。陈校长艰辛筹划,严谨治校,办学三年,初见成效,慈湖堤畔,朝诵夜读,弦歌不绝,闻名四邑。19396月,新建校舍遭日机炸毁,学校无奈迁往南乡芦山寺赓续授课。19414月,日军占领慈城,慈中被迫解散。1942年秋,为抵制敌伪奴化教育,校长胡绳系等在县之东、西、北三区四点分散办学,师生团结一致,敌忾同仇,一面坚持教学,一面参加抗日救国活动。

 

 慈中校舍被毁      

守拙子

铁鸟逞强结队飞,晴空霹雳日沈辉。

何因三月三遭刼,蔓草荒园面目非。

 

 灾后迁移校舍    

前人

嵯峨黉舍付烽烟,稚子何堪撒管弦。

卿可安身求进业,有时习静学参禅。

青山四合凝无地,绿竹千寻别有天。

夜半钟鸣听佛号,喜同僧侣缔良缘。

 

募军士寒衣  

       前人

沙场喋血夕阳斜,苦战三年敌寇哗。

我帅指挥皆有定,虏军奔溃乱如麻。

枕戈野外风霜烈,鼓角营中雨雪加。

太息征人身上冷,却寒还欲拜君嘉。

 

本校迁芦山后书怀 

陈舜谋

漫天烽火避芦山,寂寂禅门隔世间。

青磬红鱼忘俗虑,晨钟暮鼓惊夷顽。

请缨投笔良非易,礼佛讽经转觉艰。

如我愚才何所用,蹉跎岁月鬓将斑。

 

 春游偶成

  陈舜谋

佳日游兴起,寻芳到隐矶。

烟凝香径合,雪拥碧山肥。

泉脉出幽壑,松阴覆紫扉。

深溪春水暖,鱼鸟自依依。

 

慈溪县立初级中学校歌 

魏仲车作歌 阚仲瑶制曲

 

慈湖湖水清且涟,阚峰罗列高插天。

下有文元旧讲所,教泽留存数百年。

泰西新学日东渐,莘莘门子伙且贤。

朝起闻诵读,暮来动管弦。

弦歌兮不绝,精进兮无前。

愿地灵兮人杰,为国事兮着先鞭。

努力!努力!誓无辜大好之山川。

 

抗战        

    陈夏常

卢沟启衅已三秋,烽火连天四海仇。

铁鸟横空惊野鸽,巨艋入海逐沙鸥。

鲸吞大陆贪无已,蚕食中华计莫酬。

我国齐心驱劲敌,山河未复不言休。

 
 
 
 
 

附录:慈谿(今慈城)邑人诗作目录

按:附以下慈城人历代诗作目录,供对慈湖诗词爱好者参考。

 

宋代

  亶《懒堂诗集》;

严羲民《草堂诗集》三十卷;

  简《慈湖诗集》二十卷;

裘从仁《西涧诗草》。

 

元代

黄叔英《诗文杂著》二十卷;

  庚《雪玑集》;

  玠《唐诗选》。

 

明代

  桓《和陶诗》;

桂彦良《春和詠言》、《山西集》;

  权《后轩集》;

  慎《驸马集》;

  恂《恕斋诗稿》二卷;

  亨《梦陶诗文集》十卷;

  壈《桑榆稿》;

乌斯道《春草集诗》五卷;

董仲瑞《厚德堂诗集》二卷;

陈宗敬《澹然集》十八卷(其中诗三卷);

  绪《抱拙生集》、《谿上诗辑集》;

  楷《和选诗》、《和唐诗》二十八卷、《和李杜诗》十二卷、《和许丁卯诗集》、《和高季迪缶鸣集诗》、《和释中峰梅花百咏》、《和草堂诗余》、《蒲东珠玉诗》一卷;

  濂《芝兰诗稿》;

  玉《屡典文衡诗》;

夏时正《余留稿》、《梅花百咏》、《拾穗三咏》;

顾幸孙《拙庵诗草》;

  记《琴清轩诗草》;

  程《理庵集》;

  淮《大媿集》十卷;

  昈《真静诗稿》;

  民《惜阴集》;

锐《止斋集》;

王子澄《憨斋集》;

  源《西屿稿》;

杨子器《柳塘先生遗稿》、《詠史诗》、《早朝诗》三卷、《慈溪诗稿》;

  术《玉林诗草》;

  旋《西溪小稿》、《东湖闲居倡和诗》;

  昙《月篷轩诗集》;

  锦《和梅花百詠》;

  鍊《西坡集》;

  谐《克谐诗钞》;

  辅《宝慧斋诗集》;

  津《南湖诗稿》;

刘宾铎《草亭学诗》;

  昌《半隐诗稿》;

  本《方游集》、《鸣秋集》、《清源集》;

  南《何楼诗文集》八卷;

陈茂义《木石山人诗草》、《古今诗选》;

  谦《六朝诗汇》一百十四卷;

  炜《文荣诗略》二卷;

  交《类编唐诗绝句》二卷;

  召《律赋存稿》四卷;

陈茂礼《梅花百韵诗》;

冯嘉言《小菊山人诗集》;

  筹《南浦诗草》;

  樟《碧溪诗文集》;

袁宗泗《竹江诗集》;

  柯《古律绝诸诗》;

周家声《梅花百詠》;

王荁《王太史诗草》一卷、《季孺诗选》;

杨守勤《宁澹斋诗集》八卷;

  廩《句雅》;

袁宏勳《竹江诗后集》;

陈宏烈《休道人诗集》;

董德彰《琴川诗草》五卷;

周士昂《玉绳堂诗稿》;

冯士选《唐诗汇选》;

董若舒《晚香轩诗稿》;

董昌祚《石眉诗集》二卷;

赵日玙《万里社诗草》;

冯元飏《和杜诗》、《和和陶诗》;

  珽《王溆诗文稿》二十卷;

刘尹聘《阚湖说诗》四卷;

刘振之《画溪近草》;

桂一章《纪游草》;

沈宸荃《彤庵遗诗》;

  溱《书带草堂诗选》十二卷;

秦祖襄《二岳游草》;

叶国桢《诗集》;

钱昌龄《元益诗钞》;

钱昌谷《元嘉诗钞》;

  适《晴簔集》;

裘永明《玉湖楼诗集》;

刘应期《瑞当遗诗》;

魏耕《吴越诗选》;

  潜《芦槎诗稿》二卷;《历代诗选第一》四卷、《补选》四卷、《才子名家诗选第一》四卷;

冯恺愈《西江録》、《涉江録》;

叶进达《花月连珠诗百首》;

董又嘉《抱膝斋诗选》六卷;

  迈《皆舫焚牍》;

张鸿道《谈香亭稿》;

  塏《堂卿诗文稿》四卷。

(光绪《慈溪县志》四十六卷至四十七卷)

 

清代

 煜《在兹轩诗稿》;

柳梦桂《辟尘集》;

赵之壁《三径斋诗艺》七卷;《诗余》一卷;

胡亦堂《二斋诗集》八卷;

陈中立《中立诗稿》;

  茁《学心堂诗稿》;

  蘅《归园诗钞》;

  书《吟啸诗镜》;

  傅《樵风山人诗集》;

  吟《三秋诗》、《采菊词》一卷、《银河词》一卷、《酹月词》一卷;

叶兆翔《二韩草堂诗稿》二卷;

钱元则《元甫诗抄》;

叶振用《田阳余草》;

赵汉章《汉章诗草》;

沈光珏《始言堂诗集》;

  谦《狼籍在诗文初编》;

董文成《清涟斋诗文稿》十卷;

  梁《五丁集诗》、《安庸集诗》、《还朝存诗》一卷、《高州诗集》二卷、《尚息编诗文》四卷、《四大家诗钞》;

  嵋《远山草堂诗集》;

  俶《朗仲诗集》;

姜宸英《苇间诗集》五卷;

姜宸萼《望云诗稿初集》一卷、《二集》一卷;

冯逊庸《冯子诗存》

魏辅明《乐农诗文集》五卷;

王象治《石鱼山房诗文稿》;

董元翰《花仙词》一卷;

董一聪《況居诗稿》四卷;

  昌《鹤山诗草》;

  枢《无税乡诗钞》四卷;

冯方平《不厌楼诗集》;

郑羽达《怀远堂集》;

  亮《和陶诗》;

袁象玑《宛中诗草》二卷;

翁冯渊《翁山诗草》;

宋日达《蓝水堂诗文稿》;

  琏《玉湖诗余》九卷;

  璜《西屿山人诗草》;

张蘭佩《兰佩诗稿》;

桂时飏《天香书屋诗钞》;

桂兴宗《冷香堂诗集》;

魏士傑《言志斋诗余》二卷;

  銘《客窗杂咏》;

魏晋聪《止斋诗文稿》二卷;

俞肱赞《最高轩诗集》;

董来朝《长啸诗草》;

林弈埰《奚襄诗稿》;

沈友唐《诗稿》一卷;

董元吉《吴门杂咏》;

魏克介《鹤山草堂焚余稿》一卷;

魏克聪《静坐轩诗草》八卷;

郑景会《海门集》;

乌思道《游梁草》;

陈象犠《风月斋诗集》二卷、《晓窗诗集》一卷;

  濂《《周溪诗草》;

周忠孚《药房诗草》;

郑大节《箨坨遗稿》;

钱秉钺《巽行诗草》;

冯金澎《自得楼诗稿》;

费士桂《丹林诗文钞》;

张声远《鸣冈诗集》;

  鼎《问月楼诗(初)》二卷;

陈于宾《雨钞堂诗稿》一卷;

陈于宣《尺五楼诗文钞》;

冯绍枢《反左堂诗钞》一卷;《续钞》一卷;

秦大育《苍崖诗钞》;

钱秉宗《黄初词稿》;

  湻《文恪诗文集》;

桂成章《燕植堂诗稿》;

周应垣《海日楼诗集》;

  岳《青崖诗稿》一卷;

  楷《雪江吟》、《春江草》;

陈同文《味经堂诗稿》二卷;

桂廷嗣《印月草堂诗初刻》四卷;《续刻》二卷;《三刻》一卷;

  棡《伴梅草堂诗存》十二卷、《绿崖诗钞》一卷、《伴梅草堂诗余》一卷、《残影词》一卷、《慈湖耆旧诗》二十四卷;

  炳《爱日楼散余诗稿》一卷;

周思椿《望云诗稿》;

  江《醉云楼诗稿》五卷;

  竺《野云居诗文稿》二卷;

袁玉麒《畴三诗草》;

  辰《十二古铜鉤斋诗稿》二卷;

  纲《心竹诗文稿》;

叶宗舒《四明诗存》;

  闳《粤游诗文集》四卷;

  开《容匏集》;

  憬《佩韦斋诗文集》一卷;

秦树谟《东山夏课诗》;

  泰《不远山楼诗草》;

严绍基《云亭诗草》四卷;

裘治音《得树庭诗草》;

董华钧《梅坡诗文集》十卷;

习戴高《约山诗稿》;

蔡调元《萍游草》;

董有恒《逊敏斋诗文集》二卷;

  基《有竹轩诗集》二卷、《诗余》一卷;

  檀《闻见前后集》三卷;

董桂芳《醉兰草堂诗稿》;

裘开学《环竹楼诗集》;

  岳《老槃居诗》一卷;

叶声闻《守瓶斋诗稿》一卷;

  勳《二砚窝诗存》三十八卷;

  燕《白湖诗集》八卷;

  燦《星五诗草》一卷;

  炜《鹤麓山房诗稿》六卷;

俞挺芝《守约轩诗文集》;

  观《兴到吟草》;

方钦华《竹南诗稿》一卷;

董明伦《留香斋诗稿》四卷;

冯光域《画舫阁诗稿》;

  增《煮梦轩诗稿》一卷;

罗有道《松影楼诗钞》二卷;

盛植麒《藕塘诗稿》一卷;

袁大猷《覆瓿诗稿》四卷;

  匡《是吾庐诗稿》三卷;

  澜《听雪轩诗稿》;

姚朝翙《立庵诗草》;

  照《溪上诗草》五卷;

尹元炜《清风轩诗文稿》十四卷、《溪上诗辑》十四卷、《续编》二卷、《补编》一卷;

俞鹏程《轶亭诗稿》;

杨源来《睡余诗草》;

陈一章《屋后轩诗稿》;

翁星六《思永堂诗稿》一卷;

董景沛《春晖堂诗稿》六卷;

  盈《对山草堂诗稿》一卷;

裘琨鸣《萍聚词》一卷;

董承濂《柔全诗草》一卷、《睫巢诗余》一卷;

秦士豪《凝神草堂诗存》二卷;

虞廷宷《小林诗稿》;

杨九畹《巽峰草庐遗稿》一卷;

  鳞《云波仙馆诗词草》;

冯应翱《竹所诗文钞》四卷;

袁鼎勳《师山纪游诗》;

  奎《是亦诗稿》二卷;

  信《万卷楼诗文稿》;

张廷辉《萼楼诗文稿》、《病头陀六十生日倡和诗》一卷;

叶锡风《珠渊诗稿》十卷;

沈启宇《弗措斋诗稿》二卷;

  琅《养拙轩诗稿》二卷;

  鉴《雪香园诗稿》一卷;

  鏊《惜阴轩诗稿》一卷;

  欣《晚香堂诗集》;

赵纯涵《鸿莊景物诗》一卷;

杨春如《紫蟾山房诗草》;

  芬《涌清室诗文稿》;

张广埏《万里游草诗》一卷、《荔乡吟稿》四卷;

虞廷宣《缄石斋诗存》四卷;

叶元基《闲园诗草》;

叶元坚《平桥诗草》;

叶元塏《睿吾楼诗集》二卷、《续白湖竹楼词》二卷;

阮福瀚《补兰轩诗草》;

叶元封《湖海阁诗稿》;

叶元墀《海蒳轩诗稿》三卷、《海蒳轩词稿》三卷;

  瀚《亦园诗稿》;

  阶《叶嶴杂詠》一卷;

冯茂椿《交红馆诗稿》;

尹嘉年《培荆草堂诗稿》;

葛培元《寒灯吟》、《归余草》、《东粤吟》;

冯日彩《惜分阴斋诗文稿》;

郑尔毅《清芬阁诗稿》;

  观《秋华馆诗存》一卷;《题画诗》一卷;

叶元堦《鹤皋诗传》;

叶元壁《喻指轩诗酌》十一卷;

叶元圻《二铭草堂诗集》;

叶元垚《听秋吟馆诗集》四卷;

叶元坊《意云楼诗》一卷、《寓青阁吟草》二卷;

冯鼎勲《锄月隐居诗钞》、《溪上耆旧诗》;

杨庆槐《一阳轩诗文稿》;

  滨《梦六筹馆诗钞》六卷、《续钞》四卷;

冯汝霆《循陔书屋吟稿》二卷;

冯本怀《抱珠山房诗存》一卷;

王肇枚《松鹤轩诗钞》;

郑元祁《詠史诗汇编》八卷;

裘兰衮《醉兰居诗钞》;

  杞《聊复尔斋诗集》一卷;

孙康友《雪斋诗稿》;

  钟《宜雨斋诗草》;

裘傅宗《慎余堂诗文集》;

魏凤林《饭余诗文钞》二卷、《别録》一卷;

叶金铿《鞠斋诗稿》六卷;

王谔言《养浩堂诗草》;

  涵《漱石居诗草》;

  棻《晚晴楼诗稿》;

王景曾《瓶室诗存》;

潘亦涵《赋梅书屋诗钞》四卷;

  敏《荪香草堂诗稿》;

王振纲《留香馆诗文》;

  筠《听鹤山房诗草》;

徐廷镛《毋自欺斋诗草》;

叶之蕃《茝田诗文稿》;

王元圻《芹乡诗钞》二卷;

  棠《寒碧斋诗草》一卷;

陈继祖《秋声馆诗钞》;

翁春沂《听竹山房诗稿》一卷;

  恒《听月楼诗》一卷;

  森《梦墨山房吟草》一卷、《俱自新斋诗文集》二卷;

董葆琛《学易堂诗稿》四卷;

胡体坤《秋吟集》一卷;

张翊儁《见山楼诗钞》;

洪庆瑞《春农诗文钞》二卷;

葛启文《蜚英社诗草》;

郑敏熙《听秋山馆学吟草》七卷。

 

闺秀

 

明代

张鸿逑《清音集》。

 

清代

俞安平《平泉山庄诗稿》;

  泗《深柳读书堂草》二卷、《诗余》一卷;

徐玉峰《焚余诗草》;

  氏《蔷阁诗草》;

  氏《卧月草堂小草》;

  璿《焦桐斋诗问》一卷。

 

方外

 

元代

  噩《梦堂诗集》;

  住《幻住诗》一卷。

 

清代

  尚《瓦釜声诗集》;

  则《宝峰诗稿》;

  悟《清珠斋诗草》四卷。

(光绪《慈谿县志》四十八卷至第四十九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表现江北区地域文化的古诗词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千年古县城,慈溪之源,不在慈溪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02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诗 绍兴
慈城是著名的慈孝之乡
清代湘潭郭氏诗人世家及其家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