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宫颈糜烂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西医无法根治的宫颈糜烂。之所以说西医无法根治,很多病人是深有体会的,用尽各类新型杀菌消毒药剂,用药好段时间,不用就复发,长期下来最后无效,原因在于西药抗菌素均为化学实验室合成的简单分子,未被杀死病毒很容易针对其分子结构就产生逃避变异而变得更耐药。近年来又流行激光开“利普刀”,一旦被西医奉劝割除宫颈,对于未婚妇女则可能造成一辈子的生理缺陷,对已婚妇女也有不良隐患。这类对抗性疗法的缺点不多重复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正统中医与西医的优劣比较》。
*~~@%$#~
     
宫颈糜烂是西医的说法,还有相近的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等临床病名,中医里把凡是符合“带下而量多,色黄赤相间、味腥臭或正常”称之为“带下病”。中医按病人表现出来的症状定病名,西医按器官病变化学分析定病名,这是一大区别。所以中医治疗大可不必理会那些西医的病名。
 $%-!*~~#~@%
        
经方中,针对带下病的方剂有不少,比如外治的重要方剂“矾石丸”。矾石丸方出自医圣张仲景之《金匮要略》。带下病其大多成因在于湿盛,而湿盛的原因又与睥肾二脏功能失常和任带二脉失于固约密切相关。因脾为中洲,喜燥恶湿。如脾虚运化失职,水湿下注可发为带下。肾为水脏,主五液,开窍于二阴,主闭藏,又与任脉相系,任主诸阴,其脉起于胞宫,故肾、任脉、胞宫三者之间关系密切。若肾阳不足,火不生土,寒湿内聚伤及任带二脉亦可产生湿盛而为带下。抑或肾阳虚,启闭无权.关窍不固,精液下滑为湿亦可发为带下。矾石丸中的枯矾,性专收涩,能杀虫止痒、清热燥湿。现代药理研究,外用其稀薄液能起消炎、收敛、防腐作用。枯矾燥湿之性尤著.故用杏仁之滋润,以防枯矾之燥。蜜制为丸,用以调和诸药,投入阴道,是为坐药。局部用药,有利于在局部范围内形成有效的药物浓度,且吸收快,从而充分发挥本方的治疗作用。故虽药味少而效果颇佳。

&$#$~~@%

        
用法:枯矾12g、生杏仁6g,将杏仁去皮,捣为极细末,与枯矾末合均匀,再加适量蜂蜜调匀成中药丸硬度,大小如枣核大,外用一层绢布包裹,绵线束住,并保留一线头长约12cm,每晚用1丸,放阴道内深约
10~12cm ,将线头留于外阴部,次晨取出。轻者连用3天,重者连用7天。用药期间禁房事。 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内服。 *~~@%$#~
      
毕明义、赵迎春等医师于1989-1991年间运用矾石丸治疗208例带下病患者,其中发病时间在半个月者5例,3个月者32例,半年者82例,1年者52例,2?8年者37例,伴不孕者32例,经前紧张症18例,痛经8例,子宫肌瘤8例,月经先期3例,月经后期18例,崩漏症5例,阴痒8例,不定期3例,经闭2例。有宫颈糜烂135例,附件炎32例,慢性盆腔炎5例,阴道炎18例,子宫内膜炎18例。总有效率为94%。
   
#@!!
医管家方证识别的宫颈糜烂的症状      
现在发扬辨证论治,我们可以把带下病的病人症状按方证体质进一步分类。一般来讲,矾石丸治疗胞宫湿热证的带下病比较有效,即临床除白带增多外,可见病患小腹坠胀疼痛、闭经或经行不畅,月经量极少淋漓未尽,或身重乏力,头晕,或腰酸,舌紫暗,苔略腻,脉沉弦。如果临床除白带增多外,病患常有阴道抽筋感,心悸,心烦,睡眠不好甚至有梦交现象,头晕目眩,或脱发,苔薄,脉芤、弦、细、数、紧、无力。这说明是属于阴阳两虚,心肾不固胞宫虚寒证,则可以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如果临床除白带增多外,另有腹部压痛,口干,月经色暗紫或月经色紫暗或夹带血块,痛经,乏力,则属于妇人胞中癥病,可用桂枝茯苓丸。如有腹中冷痛、手脚发冷,则属于寒积证,可以用温经汤或乌头桂枝汤一试。
医管家多功能辨证仪

      
中医的一大特色是辨证论治,即要按病人的具体症状来开方,确保方剂可以贴切病情,效如拂鼓。但现在很多打着中医秘方旗帜的药商,也学着按西医病名卖方子,比如什么治糜散、治糜栓剂之类的,抬高了价格,却完全不顾辨证论治的原则,喜欢使用杂方,有些对症的人买了就有些效果,不对症的则无效。其实应用医管家辨证系统可以简便的解决中医辨证问题,根据症状选用适当的经方,是完全可以做到根治的。为了说明效果,我们附几则医管家附带的医案作为结文:
$%!*~~#~@%
      子宫肌瘤兼宫颈糜烂

毕明义医案:张某,女,30岁,1991年2月24日初诊。阴道分泌物增多3年,呈白色,有时兼有黄色,每日需换内裤2?3次.曾诊为宫颈糜烂,多次服用中西药物均未好转。半年前曾于市立医院诊为子官后壁实性肿块(肌瘤钙化),宫颈糜烂,近一个月阴道分泌物较前明显增多,色白,有时黄白相兼,质稠而臭,小腹部疼痛胀满,胃脘部隐隐作痛,烧心,纳少,身重乏力。舌质正常,苔白微黄,脉沆弦,右关脉濡数。妇科检査:宫颈有红色糜烂区,局部充血肥大,有接触性出血。
B超:子宫后壁左侧有2.3cm x 1.9cm实性肿块。 诊为宫颈II
°糜烂。中医诊为带下病,属肝热脾虚型,给以矾石丸放入阴道内,连放3日。二次来诊述,放药后的第二天带下即明显减少,3次后带下巳如正常人,小腹疼痛亦明显减轻。嘱继放7天,带下未见增多。嘱停放3天后,继放7天。妇科检査糜烂区消失。又用药7天以巩固疗效。追访半年病未复发。

$%!*~~#~@%

   
陈世五医案:岳XX,女,42岁,潍坊市人。自述少腹重坠,有坚硬的块状物,自腰至膝无处不酸疼,月经已数不见,日流白带秽物不止,甚腥臭。见其面色痿黄,语言低微,精神不振,病情严重,忽忆金匮:“藏坚僻不止中有千血下白物”一节,似与病者现象相似,遂给以矾石丸六枚姑试之。第二日访问病者,自云:“昨晚一时心急,六枚丸药一次用上,移时腹内感微疼,今晨排出大量臭秽液体及片状、块状等污腐瘀烂物质达一溺盆,腹内虽觉轻松,但污水流出灼热烫人。余见其过剂使用了,遂嘱其用蛇床子散熏洗,次日炎症已消,再嘱其继用巩石丸三次,又继续排出秽物液体。一星期后再访病者,白带已止,坚僻已除,至今健康情况尙好。

)*^&!$
      带下(慢性盆腔炎)

刘绪英医案:袁某,女,41岁。1993年3月2日初诊。患者于1991年12月做人工流产手术,术后因受凉始觉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部冷痛,白带量增多、质稀、呈褐色,左下腹似有包块,按之疼甚,每逢受凉则上述症状加重。曾在某院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活动受限,双侧附件增厚并明显压痛。左下腹可触及3cm×4cm大小之条索状包块,压痛,B超提示:左侧附件区可见囊性包块,化验血常规:白细胞7.2×10/L,中性0.70,淋巴O.30。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给予氟哌酸等西药治疗,效果不佳,遂来我科就诊。症状同上述,诊见:面色苍黄,舌色淡红,舌边缘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中医诊为带下病。辨屑寒凝血瘀,湿浊不化,治以活血化瘀,祛寒化湿法,方用桂枝茯苓丸加味。
医管家
处方:桂枝10g,桃仁15g,丹皮15g,茯苓12g,赤芍15g,川芎12g,延胡索12g,苍术12g,香附12g,甘草3g。水煎服,日1剂。
服上方8剂后,下腹坠胀疼痛及腰骶部冷痛明显减轻,白带明显减少,左下腹包块缩小,继用上方加蒲黄9g,又连服10剂,自觉症状消失,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双侧附件区压痛消失,左下腹条索状包块消除,复查B超提示左附件区囊性包块消失。病告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妇科疾病经方治验——卵巢囊肿
中药外敷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35例疗效观察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11--20)下
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 治卵巢囊肿案
周礼伯:输液受冷如电传,整合多因愈软瘫·365医学网
许润三国医大师运用阳和汤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盆腔粘连1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