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化学 专题四 第4讲 生活中的氮化合物学案
   第4讲 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考纲要求] 1.了解NO、NO2的性质。2.掌握硝酸的性质和用途,结合金属与HNO3的反应,掌握守恒法的计算技巧。3.了解氮的氧化物及含磷洗涤剂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4.了解氨气、铵盐的性质及用途;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5.掌握铵根离子的检验。
  考点一 氮气及其氧化物
 
 1.氮气
  
 2.氮的氧化物
  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等。
  完成NO和NO2的比较表:
 NO NO2 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红棕色  毒性 有毒 有毒  溶解性 不溶 能溶 化学性质 与O2反应 2NO+O2===2NO2   与H2O反应  3NO2+H2O===
2HNO3+NO 与人体、环境的关系 ①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②转化成NO2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 形成酸雨、
光化学烟雾   特别提醒 (1)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2)空气中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3)空气中NO、NO2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汽车尾气、硝酸工厂等。
  (4)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氧化性为主。NO2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深度思考
 1.根据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氮元素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为什么氮气很稳定?
答案 氮气的性质不仅与原子结构有关,还与氮分子的构成有关;氮气分子中的N≡N键,键能很大,分子结构稳定,故氮气很稳定。
2.俗话说"雷雨发庄稼",这说明雷雨中含有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化合态的氮,请同学们写出三个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2+O2放电或高温(放电或高温_)2NO
  (2)2NO+O2===2NO2
  (3)3NO2+H2O===2HNO3+NO
 3.如何鉴别NO2与溴蒸气?
答案 由于NO2和Br2在性质上有不少相似性:①均具有氧化性;②溶于水均有酸生成;③均可与碱反应;④均为红棕色等。所以不能用淀粉-KI试纸、pH试纸、NaOH溶液来鉴别,但二者性质又有差别,可以用下列方法鉴别:①AgNO3溶液;②CCl4溶液;③用水洗法。
 
题组一 NO、NO2的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
1.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NO2,NO2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日光照射下,NO2发生一系列光化学烟雾的循环反应,从而不断产生O3,加重空气污染。反应过程为①2NO2―→2NO+2O,②2NO+O2―→2NO2,③O+O2―→O3。下列对该反应过程及生成物叙述正确的是                                                    (  )
  A.NO2起催化剂作用              B.NO起催化剂作用
  C.NO2只起氧化剂作用              D.O3与O2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A
解析 反应过程①+②得O2―→2O,③O+O2―→O3,NO2起催化剂作用,反应过程中NO2作氧化剂,A项正确,B、C项错误;O3与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相同,不是同分异构体,属同素异形体,D项错误。
 2.氮的氧化物(用NOx表示)是大气污染物,必须进行处理。
(1)汽车尾气主要含有CO2、CO、SO2、NOx等物质,这种尾气逐渐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①汽车尾气中的CO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NO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两种)。
②汽车尾气中的CO、NOx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催化转化法处理,使它们相互反应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已知:4NH3+6NO催化剂△5N2+6H2O,8NH3+6NO2催化剂△7N2+12H2O。同温同压下,3.5 L NH3恰好将3.0 L NO和NO2的混合气体完全转化为N2,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
(3)工业尾气中氮的氧化物常采用碱液吸收法处理,若NO与NO2按物质的量之比1∶1被足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得到一种钠盐,该钠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汽油的不完全燃烧 N2与O2在汽车汽缸内的高温环境下的反应 形成硝酸型酸雨、导致光化学烟雾、产生温室效应(任填两种即可) ②2xCO+2NOx催化剂△2xCO2+N2 (2)1∶3 (3)NaNO2
解析 (1)①汽车汽缸内不断进行着汽油的燃烧反应,当空气不足时,汽油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当空气过量时,N2和O2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NO。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很大,可以形成硝酸型酸雨,导致光化学烟雾,产生温室效应。②CO、NOx反应后生成的无毒气体为CO2和N2。(2)V(NO)+V(NO2)=3.0 L
   V(NO)+V(NO2)=3.5 L
  则V(NO)=0.75 L
  V(NO2)=2.25 L
  V(NO)∶V(NO2)=1∶3。
(3)NO中氮的化合价为+2价,NO2中氮的化合物为+4价,二者1∶1混合时与NaOH反应生成盐的化合价必然为+3,即为NaNO2。
归纳总结
  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
 1.常见的污染类型
(1)光化学烟雾:NOx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有毒的烟雾。
  (2)酸雨:NOx排入大气中后,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HNO2,随雨雪降到地面。
  (3)破坏臭氧层:NO2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2.常见的NOx尾气处理方法
  (1)碱液吸收法
  2NO2+2NaOH===NaNO3+NaNO2+H2O
  NO2+NO+2NaOH===2NaNO2+H2O
NO2、NO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n(NO2)≥n(NO)。一般适合工业尾气中NOx的处理。
(2)催化转化: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N2)或NOx与CO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2和CO2)。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
题组二 有关氮的氧化物计算类试题
3.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气体是(  )
  A.可能是N2与NO2的混合气体
  B.只能是O2与NO2的混合气体
  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
  D.只能是NO2一种气体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1)明确氮气不溶于水,且常温下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2)NO2可与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NO,NO2和NO分别与氧气按适当的比例可被水完全吸收。
4.将容积为50 mL的量筒充满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将量筒倒置在盛满水的水槽里,一段时间后,量筒里剩余气体体积为5 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体积比可能是__________或________。
  答案 18∶7 43∶7
  解析 NO或NO2与O2混合气体与水的反应计算关系式可由下列化学方程式推导出来。
  2NO+O2===2NO2                                                            ①
  3NO2+H2O===2HNO3+NO                                                ②
  由②×2+①得
  4NO2+O2+2H2O===4HNO3                                                ③
  由①×3+②×2
  4NO+3O2+2H2O===4HNO3                                                ④
  ③、④两式就是平时计算经常用到的关系式。
  设剩余的5 mL气体为O2,则参加反应③的NO2和O2的总体积为50 mL-5 mL=45 mL
  则原混合气体里,NO2的体积为45 mL×4/5=36 mL
  O2的体积为50 mL-36 mL=14 mL
  即NO2与O2的体积比为36∶14=18∶7。
设剩余的5 mL气体为NO,由②式得过量的NO2体积为15 mL,则发生反应③的NO2和O2的总体积为50 mL-15 mL=35 mL
  则原混合气体里,O2的体积为35 mL×1/5=7 mL,NO2的体积为50 mL-7 mL=43 mL
  即NO2与O2的体积比为43∶7。
  思维模型
  NOx和O2混合型计算题的规律总结
 1.关系式法
  (1)NO和O2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由2NO+O2===2NO2和3NO2+H2O===2HNO3+NO得总反应为4NO+3O2+2H2O===4HNO3
  
  (2)NO2和O2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由3NO2+H2O===2HNO3+NO和2NO+O2===2NO2得总反应为4NO2+O2+2H2O===4HNO3
  
  (3)NO、NO2和O2三种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先按3NO2+H2O===2HNO3+NO计算出生成的NO体积,再加上原来混合气体中NO体积,再按(1)计算。
 2.电子守恒法
当NOx转化为硝酸时要失去电子,如果是NOx与O2混合,则反应中O2得到的电子数与NOx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考点二 硝酸的性质及应用
 
 1.物理性质
  硝酸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2.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
  反应:4HNO3△或光照2H2O+4NO2↑+O2↑。
  (2)强氧化性
  硝酸无论浓、稀都有强氧化性,而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按要求完成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①与金属反应:
  稀硝酸与铜反应: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浓硝酸与铜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与非金属反应:
  浓硝酸与C的反应:
  C+4HNO3(浓)△(△N)CO2↑+4NO2↑+2H2O;
  ③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硝酸可氧化H2S、SO2、Na2SO3、HI、Fe2+等还原性物质。
  稀硝酸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Fe2++4H++NO===3Fe3++NO↑+2H2O。
  (3)与有机物反应
  ①硝化反应(与C6H6反应):
  C6H6+HNO3浓硫酸△C6H5NO2+H2O;
  ②颜色反应: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时变黄色。
深度思考
 1.久置的硝酸呈黄色,如何除去?怎样保存硝酸?
答案 硝酸显黄色是由于硝酸见光或受热发生分解,生成的NO2溶于浓硝酸所致,所以消除的方法是通入O2(或空气),使其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保存时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凉处。
 2.常温下,铝和铁在浓硝酸中"钝化"是化学变化吗?
答案 是化学变化,钝化是在铁、铝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了金属与硝酸的进一步反应。
 
题组一 硝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1.下列有关硝酸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浓、稀硝酸都能使蓝色石蕊试纸最终变为红色
  B.硝酸能与FeO反应,只表现氧化性
  C.硝酸可与Na2S反应制得H2S气体
  D.浓硝酸因分解放出的NO2又溶解于硝酸而呈黄色
  答案 D
解析 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强酸,并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浓硝酸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选项A错;硝酸是一种强氧化性酸,可氧化许多还原性物质,因此硝酸与Na2S反应不能生成H2S,与FeO反应时表现氧化性和酸性,所以选项B、C错,选项D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投入铁片产生H2的溶液中可大量存在H+、Mg2+、SO、NO
  B.可用稀硝酸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镜
  C.1.0 mol·L-1的KNO3溶液中可大量存在H+、Fe2+、Cl-、SO
  D.硫化铜溶于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CuS+2H+===H2S↑+Cu2+
  答案 B
解析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因而含有NO的酸性溶液不能与铁反应产生H2,A项错;硝酸可溶解银,B项正确;Fe2+在稀HNO3中不能大量存在,C项错;硝酸与CuS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而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
反思归纳
 1.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规律
  (1)HNO3与金属一般不能产生H2。
(2)还原产物一般为HNO3(浓)→NO2,HNO3(稀)→NO;很稀的硝酸还原产物也可能为N2O、N2或NH4NO3。
  (3)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2.涉及HNO3的离子反应常见的易错问题
(1)忽视NO在酸性条件下的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NO不能与Fe2+、I-、SO、S2-等还原性较强的离子大量共存。
  (2)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忽视HNO3的强氧化性,将氧化还原反应简单的写成复分解    反应。
题组二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
3.在标准状况下将1.92 g铜粉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随着铜粉的溶解,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铜粉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由NO2和NO组成的混合气体1.12 L,则反应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                                                (  )
  A.0.8 mol          B.0.6 mol        C.0.11 mol          D.无法计算
  答案 C
  解析 原子守恒法
①被还原的硝酸物质的量即为气体NO2与NO物质的量的总和,n(HNO3)被还原==0.05 mol,
  ②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等于Cu(NO3)2中NO的物质的量,
  n(Cu)==0.03 mol,所以n[Cu(NO3)2]=0.03 mol,
  ③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2+0.05 mol=0.11 mol,故C项正确。
4.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5.6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则消耗铜的质量为                                                                    (  )
  A.16 g             B.32 g            C.64 g              D.无法计算
  答案 B
解析 该题氮元素变化为硝酸→氮的氧化物→硝酸,所以题目中的反应可以看成是铜与氧气的反应,其中硝酸为"催化剂",所以铜的物质的量为2×=0.5 mol,即32 g。
5.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 mol·L-1和2 mol·L-1,取10 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设反应中HNO3被还原成NO)                        (  )
  A.0.448 L          B.0.672 L        C.0.896 L          D.0.224 L
  答案 B
解析 金属和混酸反应通过离子方程式计算比较简便,3Fe+8H++2NO===3Fe2++2NO↑+4H2O(铁过量,产物为Fe2+),反应中Fe和H+过量,生成的NO的量以NO为准来计算,共得NO 0.448 L,若只考虑到这一步反应,得答案A是错误的,因为过量的铁还可以和溶液中过量的H+反应产生H2,即有Fe+2H+===Fe2++H2↑,生成的H2为0.224 L,所以气体体积共计0.672 L,应选B。
方法指导
  金属与硝酸反应计算题的一般方法
 1.思维模型
  
 2.计算中的守恒思想的应用
  (1)原子守恒法
HNO3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HNO3起酸的作用,以NO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一部分作为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这两部分中氮原子的总物质的量等于反应消耗的HNO3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
  (2)得失电子守恒法
HNO3与金属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HNO3中氮原子得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失电子的物质的量。
  (3)电荷守恒法
  HNO3过量时反应后溶液中(不考虑OH-)则有:
  c(NO)=c(H+)+nc(Mn+)(Mn+代表金属离子)。
  (4)离子方程式计算法
金属与H2SO4、HNO3的混合酸反应时,由于硝酸盐中NO在H2SO4提供H+的条件下能继续与金属反应,因此此类题目应用离子方程式来计算,先作过量判断,然后根据完全反应的金属或H+或NO进行相关计算,且溶液中要符合电荷守恒。
题组三 有关硝酸氧化性的实验探究
6.如图是用浓硝酸、铜片、水等试剂探究浓、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并观察还原产物的实验装置。
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将铜片置于具支试管的底部,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约5 mL浓硝酸,往具支试管中放入约2 mL浓硝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1)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能证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3)上述反应完成后,欲进一步证明稀硝酸也具有强氧化性,紧接的简便、合理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生N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B.c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C.b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Ⅲ.实验反思
(5)利用该装置先进行铜与浓硝酸反应,再进行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问题讨论
用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的浓硝酸、稀硝酸(硝酸均过量)反应时,发现反应后所得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对此有两种看法:
  ①两者颜色不同的原因是因为Cu2+浓度差异引起的。
  ②前者溶液呈绿色,是因为生成的红棕色NO2溶解于溶液中引起的。
(6)你认为上述看法________(填"①"或"②")合理。若是①合理,说明理由,若是②合理,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蓝,放出红棕色气体
  (3)往分液漏斗中加水稀释浓硝酸,打开活塞,放入稀硝酸
  (4)C
(5)利用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NO2排出具支试管中的空气,有利于观察Cu与稀硝酸的反应产物
(6)② 往蓝色溶液中通入NO2,溶液变成绿色(或加热绿色溶液,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成蓝色)
解析 Ⅰ.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实验中具支试管中溶液变蓝,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Ⅱ.向试管中加水将浓硝酸稀释后,可以继续进行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这样可以利用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NO2排出具支试管中的空气,有利于观察铜与稀硝酸反应的    产物。
Ⅳ.由于硝酸均过量,铜的质量相同,溶液的体积相同,所以铜无论是与稀硝酸反应,还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Cu2+的浓度是相同的,看法①是不合理的,可通过向蓝色溶液中通入NO2看溶液是否变绿,或加热绿色溶液看是否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来证明。
答题模板
  现象描述答题模板
  (1)全面描述现象的程序--"海、陆、空"
  "海"--溶液有什么变化;
  "陆"--固体有什么变化;
  "空"--气体有什么变化。
  (2)规范描述现象的答题模板
  如①颜色:......由......(具体颜色)变为......(具体颜色)
  ②气体:溶液中产生......(颜色)的气泡,(或)在固体表面产生......(颜色)气泡。
  ③沉淀:在......(颜色)溶液中产生......(颜色)的沉淀(浑浊)......
  考点三 氨和铵盐
 
 1.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1)物理性质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液化可作制冷剂,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2)分子结构
  电子式:,空间结构:三角锥形。
  (3)氨的化学性质
  ①与水的反应
NH3+H2ONH3·H2ONH+OH-,氨气溶于水得氨水,氨水中含有的粒子有NH3·H2O、NH3、H2O、NH、OH-、H+。氨水为可溶性一元弱碱,易挥发,不稳定,易分解:NH3·H2O△(△水)NH3↑+H2O。
  ②氨气与酸反应
a.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其现象为有白烟生成,将浓盐酸改为浓硝酸,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为HCl+NH3===NH4Cl、NH3+HNO3===NH4NO3。
  b.与CO2等酸性氧化物反应:NH3+CO2+H2O===NH4HCO3或2NH3+CO2+H2O
  ===(NH4)2CO3。
  ③NH3的还原性--氨的催化氧化
  化学方程式:4NH3+5O2催化剂△4NO+6H2O。
  ④与盐溶液反应
  将氨水加入下列溶液,完成下表:
被滴试剂 现象 离子方程式 FeCl3溶液 生成红褐色沉淀 Fe3++3NH3·H2O===Fe(OH)3↓+3NH AlCl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Al3++3NH3·H2O===Al(OH)3↓+3NH   (4)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2.铵盐及NH的检验
  (1)铵盐的物理性质
  铵盐都是白色固体,均易溶于水。
  (2)铵盐的化学性质
  
  (3)NH的检验
  未知液OH-(OH-H)呈碱性△(△性)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则证明含NH。
 3.追根求源--喷泉实验的原理
中学教材中喷泉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操作是: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挤压滴管的胶头,则烧杯中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1)喷泉实验的原理
因为烧瓶内气体易溶于水或易与水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小,形成压强差,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烧瓶而形成喷泉。
  (2)能形成喷泉的条件
从原理上讲,气体要易溶于水或易与水反应,以形成足够大的压强差;从实验条件上讲,烧瓶内气体要充满,气体和仪器均要干燥,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3)可以形成喷泉的组合
液体是水时,NH3、HCl、SO2、NO2+O2等气体均可;液体是NaOH溶液时,Cl2、CO2、H2S、SO2等气体均可。另外SO2和氯水、CH2===CH2与溴水等组合也可形成喷泉。总之,组合条件是: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大或通过反应,使气体的物质的量迅速减小,产生足够的压强差(负压)。
产生压强差的方法一般有:一是使烧瓶外气压增大,烧瓶内气压不变;二是使烧瓶外气压不变,烧瓶内气压减小。上述形成喷泉的组合选用的是第二种方法。
深度思考
1.固态NH4Cl受热变成气体,气体遇冷又变为固态NH4Cl;固态碘受热变成蒸气,蒸气遇冷又变成固态碘,这两种现象的本质是否相同?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答案 不相同,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发生了化学变化;固态碘受热升华成为碘蒸气,是物理变化。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说明理由。
  ①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
  ②实验室用浓氨水与NaOH固体制取氨气。
  ③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与挥发性酸相遇时能形成白烟。
  ④某晶体与NaOH共热放出一种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晶体中含有NH。
  ⑤氨水中含氮微粒中最多的微粒是NH。
  ⑥把NH3通入稀HNO3中,当溶液的pH等于7时,是NH3和HNO3等物质的量反应。
  ⑦液氨作为清洁能源的反应原理是4NH3+5O2催化剂△4NO+6H2O。
  ⑧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
  ⑨在1 mol·L-1氨水中,NH3·H2O、NH、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1 mol·L-1。
答案 ②③④⑧⑨正确。①不正确,NH3本身不导电,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NH3+H2ONH3·H2ONH+OH-而导电,故NH3不是电解质;⑤不正确,氨水中存在大量的NH3·H2O和少量的NH;⑥不正确,NH3和HNO3等物质的量反应时,得到NH4NO3溶液,NH水解使溶液显酸性,pH<7;⑦不正确,产生的NO是污染性气体。
 3.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在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NH4Cl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H4Cl溶液呈酸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饱和NH4Cl溶液中滴加NaAlO2,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H+OH-△(△))NH3↑+H2O
  (2)NH+OH-===NH3·H2O
  (3)NH+H2ONH3·H2O+H+
  (4)NH+AlO+H2O===Al(OH)3↓+NH3↑
 
题组一 氨和铵盐的性质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
  B.硝酸铵受热易分解爆炸,实验室常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备氨气
C.在盛有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D.铵盐都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均呈酸性
  答案 B
解析 铵盐分解不一定产生氨气,如NH4NO3在400 ℃以上分解生成N2、NO2和H2O,A项错;Fe2+比NH更易结合OH-,因而加入少量NaOH,不会产生NH3,C项错;NH4HCO3、(NH4)2S等均呈碱性,D项错。
2.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
  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
  B.NH3(H2O中含酚酞)/红色喷泉
  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
  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
  答案 A
解析 CO2在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不能形成喷泉;NH3极易溶于水生成NH3·H2O,NH3·H2O发生电离生成OH-,遇酚酞使之显红色;H2S和CuSO4反应生成CuS黑色沉淀;HCl极易溶于水,且和AgNO3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因此A不正确。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时通入氨气的速率过快,在烧瓶中会出现白烟,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该小组同学以氨气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碳酸氢铵。甲同学先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再通入氨气;乙同学先将氨气通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再通入二氧化碳。请选择合适的方案并说明原因。
  答案 (1)4NH3+5O2催化剂△4NO+6H2O (2)NH4NO3
(3)乙同学方案合适。CO2在水中溶解度小,先通CO2再通NH3生成的NH4HCO3的量少,而且易生成(NH4)2CO3;先通NH3至饱和再通CO2至过量,保证产物量大,且全部是NH4HCO3溶液。
题组二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4.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
  
  答案 (1)(3)
解析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有:①铵盐与碱加热制取氨,常用固体NH4Cl与Ca(OH)2反应,试管口向下倾斜;②在浓氨水中加CaO,因为在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NH3·H2ONH+OH-,加入CaO,平衡向左移动,同时又放热促进氨水分解为氨气;③加热浓氨水,加快氨水分解为氨气。(1)错在直接加热氯化铵(NH4Cl分解生成的NH3和HCl在试管口又冷凝成NH4Cl);(3)错在试管口向上倾斜。
5.某研究小组要快速制取干燥的氨气,提供的药品有:浓氨水、氯化铵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蒸馏水、碱石灰,提供的仪器如下所示(必要的塞子、玻璃导管、橡胶管、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去)。
  
  
  (1)需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__,该小组选择的药品混合后快速放氨气的原因_________,
  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若用下图甲装置收集NH3,如何判断烧瓶中已收集满NH3?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 NaOH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放出氨气,且
  c(OH-)增大,使NH3+H2ONH3·H2ONH+OH-平衡左移,有利于NH3放出
  ①③⑥或①③⑦
  (2)漏斗下端边沿与水面接触时溶液颜色变为红色
  (3)气球逐渐变大
方法指导
  实验室制取少量NH3的两种简易方法
 1.加热浓氨水
  (1)反应原理:NH3·H2O△(△原)NH3↑+H2O。
  (2)装置:见图甲。
       
 2.浓氨水中加固态碱性物质
(1)反应原理:浓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NH3+H2ONH3·H2ONH+OH-,加入固态碱性物质(如CaO、NaOH、碱石灰等),消耗水且使c(OH-)增大,使平衡逆向移动,同时反应放热,促进NH3·H2O的分解。
  (2)装置:见图乙。
  考点四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转化关系的综合应用
 
  
  注意 箭头指出可体现物质的性质,指向可寻找该物质的制备方法。
 
题组一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1. 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
  B.NH4Cl、HNO3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
  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水解
  答案 C
解析 NaHCO3不能用作肥料,A项错;Na2CO3很稳定,受热时不易分解,B项错;图中的NaCl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D项错。
 2.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氮气___________、氢气______________。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________("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H+、OH-、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b (2)干燥气体 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
  (3)不会 因为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难溶于水的氮、氢两种气体
  (4)氨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4NH3+5O2催化剂△4NO+6H2O (6)NH NO
反思归纳
  (1)有关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推断题常以产生白烟、红棕色气体、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变为    红棕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等特殊现象为突破口。
  (2)含氮物质的化合价变化及规律
  ①氮元素间的歧化和归中
  歧化--同一元素的化合价在同一反应中既升高又降低。
  归中--同一元素的高价态和低价态生成中间价态。
  歧化:3NO2+H2O===2HNO3+NO
  归中:6NO+4NH3===5N2+6H2O
  ②含氮物质的连续氧化
  NH3O2(O2质)NOO2(O2质)NO2H2O(H2O))HNO3
  N2O2(O2O)NOO2(O2O)NO2H2O(H2O))HNO3
题组二 "一图多变"综合考查非金属元素
3.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且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中的H2O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可用于自来水消毒,D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加热蒸干B的溶液不能得到B,则B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工业上制取A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B是汽车尾气之一,遇空气会变色,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D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B有两性,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4)若A、C、D都是常见气体,C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则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将搜集到的一定量的酸雨保存在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测酸雨的pH,发现在起始一段时间内,酸雨的pH呈减小趋势,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FeCl3 2Cl-+2H2O通电(通电F)2OH-+Cl2↑+H2↑
  (2)4NH3+5O2催化剂△4NO+6H2O
  (3)Al(OH)3+OH-===AlO+2H2O
  (4)2H2S+SO2===3S↓+2H2O
  2H2SO3+O2===4H++2SO
解析 (1)氯气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则A为Cl2;铁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单质,D是铁,则B为FeCl3,C是FeCl2。
  (2)碱性气体为NH3,汽车尾气中遇空气会变色的气体是NO。
  (3)常见的两性物质是Al2O3和Al(OH)3,D、C分别为NaOH和NaAlO2,故B为Al(OH)3。
(4)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是SO2,A与SO2均含有硫元素,且二者反应生成硫单质,故A为H2S。酸雨的主要成分是H2SO3,在放置过程中被氧化为H2SO4,酸性增强。
练后反思
同一个转化关系图,角度不同可以得到四类不同的转化。故在复习时对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关系图中相似的转化关系,应加强联系,并关注其中某些物质的特征差异,以便明确具体物质。具有特殊颜色的气体:黄绿色气体是Cl2,红棕色气体为NO2;具有特殊性质的气体:氨气是中学阶段需掌握的唯一碱性气体;具有特殊气味的气体: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是H2S。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检验NH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  )
  (2013·福建理综,10D)
  (2)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  )
  (2013·江苏,4A)
  (3)可用浓盐酸检验氨气,反应为NH3+HCl===NH4Cl                         (  )
  (2013·北京理综,8A改编)
  (4)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
  (2012·广东理综,10D)
  (5)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                                (  )
  (2012·重庆理综,7C)
  (6)将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  )
  (2012·山东理综,12D)
(7)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是因为HNO3分解生成了NO2                                                        (  )
  (2011·四川理综,11A)
  (8)用浓HNO3与Cu反应制备NO2                                        (  )
  (2012·广东理综,9C)
  答案 (1)× (2)√ (3)√ (4)× (5)√ (6)√    (7)× (8)√
解析 (1)混淆了红色石蕊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的作用。(3)利用HCl和NH3反应生成白烟(NH4Cl),方程式正确。(4)原理为2NH4Cl+Ca(OH)2△(△()2NH3↑+CaCl2+2H2O,非氧化还原反应。(7)其原理为3Fe2++NO+4H+===3Fe3++NO↑+2H2O,2NO+O2===2NO2。
 2.(2012·上海,16)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              B.③是氨气发生装置
  C.②是氨气吸收装置              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
  答案 B
解析 装置①中NH4Cl受热易分解生成NH3和HCl,但在试管口附近两者又能结合生成NH4Cl,选项A错误;装置②中的漏斗放置过低,不能防止倒吸,选项C错误;装置④中的试管口应放一团湿润的棉花,选项D错误。
3.[2012·海南,13(1)(2)]氮元素的氢化物和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都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________;
  (2)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
  (2)2NH3+NaClO===N2H4+NaCl+H2O
解析 (1)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L层电子数为5。(2)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反应中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NaClO===N2H4+NaCl+H2O。
4.(2013·四川理综,7)1.52 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 mL密度为1.40 g·mL-1、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 1 120 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1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1
  C.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
  D.得到2.54 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 mL
  答案 D
解析 分析清楚反应过程,充分利用守恒思想来解决问题。A项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NaOH,生成Mg(OH)2和Cu(OH)2沉淀,固体质量增加的是OH-的质量,且有n(OH-)=n(e-),设合金中镁、铜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有解之得,则该合金中铜、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项该硝酸的浓度c===         14.0 mol·L-1。C项NO2和N2O4都来自硝酸,设混合气体中NO2的物质的量为x,根据电子守恒得x+(0.05 mol-x)×2=0.06 mol,x=0.04 mol,NO2的体积分数为80%。D项得到2.54 g沉淀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NO3,故n(NaOH)=0.7 mol-0.04 mol-0.02 mol=0.64 mol,则NaOH溶液的体积是640 mL。
 5.(2013·大纲全国卷,28)制备氮化镁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a的名称是________,b的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NaNO2和(NH4)2SO4反应制备氮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的作用是________,D的作用是________,是否可以把C与D的位置对调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5)请用化学方法确定是否有氮化镁生成,并检验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镁,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微热b,这时G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G中插在溶液里的玻璃管形成一稳定的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2)(NH4)2SO4+2NaNO2△(△a)2N2↑+Na2SO4+4H2O
(3)除去氧气(及氮氧化物) 除去水蒸气 不能,对调后无法除去水蒸气 (4)N2+3Mg△(△g)Mg3N2
(5)取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试管底部有沉淀生成,可闻到刺激性氨味(或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试纸变蓝),证明产物中含有氮化镁;弃去上层清液,加入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证明产物中含有未反应的镁
解析 (1)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要将装置设置成密闭体系(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并在G中加入水),然后利用热膨胀原理来检验。
(2)NaNO2中N元素显+3价,在反应中将(NH4)2SO4中-3价氮氧化,两者发生归中反应生成N2,根据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来配平化学方程式。
(3)由于开始装置中含有空气,故利用硫酸亚铁除去空气中的O2及反应中生成的氮氧化物;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吸水剂,将生成的N2干燥。
  (4)镁是活泼金属,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
(5)Mg3N2能与水反应生成NH3,故只要检验加入水后能否生成氨气即可知是否有Mg3N2生成;金属镁的检验可以通过加入酸来检验。
 6.[2013·北京理综,26(1)(3)]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NO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x的排放。
①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x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尾气中空气过量时,催化转化器中的金属氧化物吸收NOx生成盐。其吸收能力顺序如下:12MgO<20CaO<38SrO<56BaO。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氧化物对NOx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
  答案 (1)3NO2+H2O===2HNO3+NO
  (3)①2CO+2NO催化剂(催化剂N)N2+2CO2
②根据Mg、Ca、Sr和Ba的质子数,得知它们均为ⅡA族元素。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解析 (1)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3)①NO和CO发生反应生成N2和CO2,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NO催化剂(催化剂方)N2+2CO2。
②分析12MgO<20CaO<38SrO<56BaO的排列顺序,不难发现上述四种氧化物对应金属元素为ⅡA族元素,且质子数依次增大,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结合元素周期表的知识,作出合理的解释。
  练出高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豆科植物通过根瘤菌吸收空气中的氮气,属于化学变化
  B.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氮氧化合物主要是由游离态氮转化来的
  C.化石燃料燃烧通常不释放出氮氧化合物
  D.植物秸秆燃烧时放出氮氧化合物,参与了氮的循环
  答案 C
解析 因是游离态的氮元素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元素,属于化学变化,A正确;汽车尾气中的NOx主要是空气中的N2、O2在气缸内化合生成,B正确;化石燃料燃烧也能释放氮氧化合物,C错;植物秸秆燃烧时放出氮氧化合物,随雨水转化为HNO3进入土壤,被植物吸收,参与了氮的循环,D正确。
2.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下列关于新制的氨水、氯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两水"都是混合物,溶液中含有的粒子种类、数目相同
  B."两水"中都存在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C."两水"都有刺激性气味,都能漂白有机色素
  D."两水"放置时间较久后,都会因为相同的原理而变质
  答案 B
解析 A项,氨水中的微粒有NH3·H2O、H2O、NH3三种分子和NH、OH-、H+三种离子,氯水中有Cl2、HClO、H2O三种分子和Cl-、ClO-、H+、OH-四种离子,所以微粒的种类、数目均不相同;C项,氨水没有漂白性,不能漂白有机色素;D项,"两水"的变质原因不相同,氨水因挥发而"变质",而氯水主要因HClO分解而变质。
 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N2、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B.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能看到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C.可用浓硫酸或者浓硝酸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
  D.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就会溶解
  答案 D
解析 A项中N2不是污染气体,NO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错误;Al(OH)3不能溶于氨水,浓硫酸只有在加热时才能与铜反应,热的浓硫酸不能使铝钝化,因而B、C均不正确;在稀硫酸中加入Cu(NO3)2,NO在H+作用下能溶解铜,D项正确。
 4.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                    (  )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②幕布的质量增加 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能降低火焰温度,并且分解产生的氯化氢和氨气能隔绝空气,破坏了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故能使幕布不易着火。
5. 如图所示,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一定体积12 mol·L-1的硝酸,加热充分反应后,下列微粒在体系中一定大量存在的是(  )
  ①NO ②Fe3+ ③H+ ④NO     ⑤NO2
  A.①                  B.①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⑤
  答案 B
解析 本题对Fe与浓HNO3由于相对量不同而得到不同产物的知识进行了考查。Fe与浓HNO3反应可能生成Fe(NO3)2(Fe过量)或Fe(NO3)3(Fe不足)和NO2。故一定存在NO和NO2。
6. N2O俗称"笑气",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以下反应能产生N2O:3CO+2NO2催化剂(催化剂可)3CO2+N2O。下列关于N2O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 mol N2O,消耗1.5 mol CO
  B.等物质的量的N2O和CO2含有相等的电子数
  C.N2O只具有氧化性,无还原性
  D.N2O会迅速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答案 B
解析 由方程式知,生成1 mol N2O时消耗3 mol CO,A错误;1 mol N2O与1 mol CO2都含有22 mol电子,B正确;N2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是氮元素的中间价态,所以N2O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C错误。
7.一定质量的铁和足量的稀硝酸或浓硝酸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
  ①硝酸浓度越大,消耗的硝酸越少
  ②硝酸浓度不同,生成的Fe(NO3)3的物质的量相同
  ③硝酸浓度越大,产生的气体越少
  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同
  A.只有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 依据Fe+4HNO3(稀)===Fe(NO3)3+NO↑+2H2O及Fe+6HNO3(浓)===Fe(NO3)3+3NO2↑+3H2O可知,硝酸浓度越大,消耗的硝酸越多,①错;根据铁原子守恒,最后生成的Fe(NO3)3的物质的量相同,②正确;③硝酸浓度越大,产生的气体越多,③错;因3NO2+H2O===2HNO3+NO,故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均为NO,且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同,④正确。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结论:HNO3分解成了NO2
B.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是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或管口,观察试纸是否呈红色
C.灼热的铂丝与NH3、O2混合气接触,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D.浓硝酸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Fe发生剧烈反应
  答案 C
解析 A选项,HNO3与Fe2+反应生成NO,NO与空气接触生成NO2,错误;B选项,应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错误;D选项,常温下Fe遇浓硝酸发生钝化。
 9.硝酸铜是制备Cu-Zn-Al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制取硝酸铜现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用:
  ①Cu与稀硝酸反应制取: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②Cu与浓硝酸反应制取: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③通氧气于铜屑与稀硝酸的体系中制取:2Cu+4HNO3+O2===2Cu(NO3)2+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制取相同量的硝酸铜需硝酸的量③最多
  B.制取相同量的硝酸铜①产生的有毒气体比②多
  C.三种方案中硝酸的利用率③>①>②
  D.三种方案的反应都可以在铁制容器中进行
  答案 C
  解析 制取相同量的硝酸铜需硝酸的量:②>①>③,所以A错误,C正确。
10.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 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  )
  A.原混合酸中NO物质的量为0.1 mol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H2SO4浓度为2.5 mol·L-1
  答案 A
解析 关键看图,铁粉既能与硝酸反应也能与硫酸反应,从题干图中看出(注意只是第二份100 mL)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反应为Fe+2H+===Fe2++H2↑,可知NO反应完了,第二份中NO应为×3÷3=0.1 mol,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此时反应的铁的质量是14 g,即0.25 mol,故原混合酸中H2SO4浓度为=2.5 mol·L-1,NO物质的量为0.2 mol。所以选A。
11.[2012·江苏,16(2)(3)(4)]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2)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喷淋),其目的是__________;滤渣可循环使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该工艺需控制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若n(NO)∶n(NO2)>1∶1,则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若n(NO)∶n(NO2)<1∶1,则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
(4)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Ca(NO2)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NO,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使尾气中的NO、NO2被充分吸收 Ca(OH)2
  (3)排放气体中NO含量升高 产品Ca(NO2)2中Ca(NO3)2含量升高
  (4)3NO+2H+===NO+2NO↑+H2O
12.下图中A~J分别代表相关反应的一种物质。已知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请填写以下空白:
  (1)A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J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反应④中,当生成标况下2.24 L G时,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mol。
  答案 (1)NH4HCO3 (2)①2Mg+CO2点燃(点燃N)2MgO+C
  ②4NH3+5O2催化剂△4NO+6H2O
  (3)NH+HCO+2OH-△(△H)NH3↑+CO+2H2O
  (4)C+4HNO3(浓)△(△N)CO2↑+4NO2↑+2H2O
  (5)0.2
解析 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A可能为NaHCO3或NH4HCO3,B与Mg反应,B应为CO2,C与Na2O2反应生成G,C可能为H2O,D与G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D应为NH3,则H为NO,I为NO2,J为HNO3,HNO3与F反应又生成B(CO2)、C(H2O)、I(NO2),则F为C(碳)。
13.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
  
  (1)A处是气体发生装置,A中所用的试剂只能从下列物质中选取:
  ①硝酸铵;②碳酸铵;③碳酸氢铵;④氯化铵;⑤熟石灰;⑥氢氧化钠。
若A中制取气体时只用了一种药品,则该药品可以是__________(填选项编号),在只用一种药品制取氨气时,图中空白处所需仪器应为____________(选填下列仪器编号,固定装置省略)。
  
(2)该装置补充完整后,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试从安全与环保的角度来考虑,对该装置进行改进: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完成以下问题:
  ①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A、B处试剂足量,则装置D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②或③ efgh
  (2)①在装置C与D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装置
  ②在D后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
  (3)①吸收CO2和水蒸气,并生成O2
  ②4NH3+5O2催化剂△4NO+6H2O
  ③铜片逐渐减少直至溶解,溶液变蓝色,生成无色气体并在广口瓶上方变成红棕色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1)题目对制取氨气的药品有限制条件;(2)根据实验的药品特点选择仪器和分析装置的作用及实验现象。
14.亚硝酸钠(NaNO2)在纤维纺织品的染色和漂白、照相、生产橡胶、制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也常用于鱼类、肉类等食品的染色和防腐。但因其有毒,所以在食品行业用量有严格限制。现用下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体产物的成分。
  已知:①NO+NO2+2OH-===2NO+H2O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为21 ℃,NO为-152 ℃
  
(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按左→右连接)为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目的是_________。
  (3)在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向D中通入过量O2,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装置C,对实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
  (5)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答案 (1)E D B
  (2)防止可能产生的NO被氧化成NO2,造成对A中反应产物检验的干扰
  (3)①装置D中通入氧气后出现红棕色气体 ②冷凝,使NO2完全液化
(4)4NO2+O2+4NaOH===4NaNO3+2H2O 水蒸气会与NO2反应产生NO,造成对NO的来源认识不清
  (5)2NaNO2+H2SO4===Na2SO4+NO2↑+NO↑+H2O
解析 (1)根据NO、NO2的液化温度和性质可知装置D用于检验NO,装置E用于检验NO2,装置B为尾气处理装置,NO2会干扰NO的检验,所以为了检验装置A中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是A、C、E、D、B。(2)由于NO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NO2,所以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可能产生的NO被氧化成NO2,造成对A中反应产物检验的干扰。(3)①利用装置D检验NO。开始时装置D中无色,通入氧气后出现红棕色气体即可证明NO的存在。②装置E的作用是降温冷凝,使NO2完全液化,避免干扰NO的检验。(4)因为NO2、O2和水共同作用可以产生HNO3,所以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2+O2+4NaOH===4NaNO3+2H2O。如果没有装置C,A中挥发出的水蒸气能与NO2反应产生NO,造成对NO的来源认识不清。(5)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NO2+H2SO4===Na2SO4+NO2↑+NO↑+H2O。
 
 
 
 
 
 
 
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B)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
山东省新人教版化学2013高三单元测试题8《氮族元素》
专题十 氮及其化合物.pptx
高中化学氮族元素及其化合基础练习题(含解析)
360教育网高三综合复习第一轮:非金属元素—氮
第四节《硫酸 硝酸和氨》课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