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萎缩:指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

增生:细胞有丝分裂活跃而致组织或器官内细胞数目增多的现象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机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

变性:即细胞可逆性性损伤,指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者正常物质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细胞功能低下

坏死: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中细胞的死亡。

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水分脱失,蛋白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酶性水解较弱时,坏死区呈灰黄、干燥、质实的状态。

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因酶的作用(酶性分解)而呈液态的坏死

干酪样坏死: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最为彻底的坏死,属于凝固性坏死。

坏疽:指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常呈黑色。

玻璃样变性:又称为透明变性,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均质、红染、无结构、半透明毛玻璃样的物质。

纤维素样坏死:又称纤维素样变性,是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壁最常见的坏死形式。

凋亡:又称细胞固缩性坏死/细胞凋落,是活体内局部组织中单个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表现形式

第二章

1.修复(repair):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之后,机体对所形成的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

2.完全再生(complete regeneration):完全恢复了原组织的结构及功能。

3.稳定细胞(stable cell):又称静止细胞,是指具有潜在再生能力的细胞。

4.不稳定细胞(labile cell):又称持续分裂细胞,能不断增值以代替衰亡或破坏的细胞。

5.永久性细胞(Permanent cell):又称为非分裂细胞,指生理病理情况下均无再生能力的细胞,如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以及心肌细胞。

6.纤维性修复(fibrous repair):通过肉芽组织增生,溶解,吸收损伤局部的坏死组织及其他异物,并填补组织缺损,最后由肉芽组织转化为以胶原纤维为主的瘢痕组织的过程。

7.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所构成的,并伴有炎症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肉芽的幼稚组织。

8.瘢痕组织(scar tissue):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9.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是指机体在遭受外力作用,皮肤等组织出现离断或缺损后的愈合过程,是包括各种组织的再生和肉芽组织的增生、瘢痕形成的复杂组合。包括细胞的迁移、细胞外基质的重建和细胞增生三个基本过程。

10.瘢痕疙瘩(kelid):

11.创伤性神经瘤(traumatic neuroma):

第三章

1充血:器官或组织因动脉输入血量的增多,称动脉性充血,一般简称充血,是一种主动的过程,表现为局部组织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

2淤血:局部组织或器官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导致血量增加,称为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是一种被动过程,可发生于局部或者全身。

3肺褐色硬化:肺淤血性硬化时质地变硬,呈棕褐色,称为肺褐色硬化

4心衰细胞:含有铁血黄素颗粒的细胞

5槟榔肝:肝小叶中央区严重淤血呈暗红色,而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黄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

6.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7.白色血栓:心瓣膜之闭锁缘或腱索上可见栗粒大小、灰白色、坚实、呈串珠状排列的赘生物。常位于血流加快的心瓣膜、心腔内和动脉内,如在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在二尖瓣闭锁缘上形成了血栓。

8.混合血栓:在血小板小梁之间的血液发生凝固,纤维蛋白形成网状结构,所形成的血栓在肉眼观察时呈灰白色或红褐色层状浇地结构称为层状血栓,即混合血栓。

9.红色血栓:主要见于静脉内,当混合血栓逐渐增大并阻塞血管腔时,血栓下游局部血流停止,血液发生凝固,成为延续性血栓的尾部。

10.透明血栓:发生于微循环的血管内,主要在毛细血管,因此只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又称为微血栓。主要成分:纤维素。

11.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栓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最常见的栓子是脱落的血栓或其节段。

12.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滞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第四章炎症

1.炎症(inflammation):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疾病病理过程。

2变质(alteration):炎症局部组织发生变性和坏死的总称,变质可以发生在实质细胞,也可以发生在细胞间质。

3渗出(exudation):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素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过程。所渗出的液体和细胞成分总称为渗出物或者渗出液。渗出液若集聚在组织间隙称为炎性水肿,渗出液若集聚于浆膜腔,则称为炎性浆膜腔积液。

4趋化作用(chemotaxis):白细胞游出血管后,在组织间受某些化学物质(趋化物)的作用,进行单一方向的运动。

5假膜性炎(pseudomembranous inflamation):主要是指发生在粘膜,浆膜和肺组织发生纤维素炎,渗出的纤维素、中性粒细胞和坏死黏膜组织以及病原菌等可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膜状物,称为伪膜,又称为假膜性炎。

主要是指发生在粘膜,浆膜和肺组织

6炎症介质(inflammation mediator):

7菌血症(bacteremia):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但不生长繁殖,不产生毒素,全身无中毒症状,从血液中可检查到细菌。

8毒血症(toxemia):细菌不入血,但细菌的毒性产物或毒素被吸收入血称为毒血症。

9败血症(septicemia):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后,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称为败血症。

10脓毒血症(pyemia):指化脓菌除产生败血症的表现外,可在全身一些脏器中出现多发性栓塞脓肿或称转移性脓肿。

11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发生于皮肤、肌肉、阑尾。

♥12脓肿(abscess):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器官或组织内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其主要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即脓腔,常发生于皮下和内脏。

13化脓性炎(suppurative):以中性粒细胞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点,多由化脓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大肠杆菌)感染所致,也可由组织坏死继发感染产生。

14肉芽肿(granulima):在慢性特异性炎症灶内,由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的细胞局限性增生和浸润而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15炎性息肉(Inflammation polyp):在致炎因子的长期作用下,局部粘膜上皮及其下腺体增生形成突出于粘膜表面并带有蒂的肿块。常见于鼻粘膜和子宫颈。

16炎性假瘤(Inflammation pseudotumor):在致炎因子的长期作用下,局部组织发生炎性增生,形成一个境界清楚,在肉眼和x线下观察,状似肿瘤的结节状病变。常见于眼眶和肺。


17窦道(sinus):发生于深部组织的脓肿向体表或腔道破溃,形成

只有一个开口的病理性排脓管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病理学
2010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辅导讲义-病理学
病理学考研要点之名词解释二
肉芽肿性炎、肉芽组织傻傻分不清楚
临床病理学
【病理学总结】炎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