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兵故事——进疆
1974年4月,川医毕业。各回各自的部队。我被分配到铁五师医院。
那时候,铁五师大部已经进疆,师医院二所已经进疆收容伤病员,一所殿后。
我到一所报到,立即参加了进疆的准备工作。每天都是将器械器材打包装箱,然后在包装箱外面密密实实的缠上草绳,以防运输途中包装箱散架了。

打包完毕,就开始往火车站运。把各种大小的箱子装上平板车,几个人推拉。师医院是在安宁河边,地势低,火车站在半山上地势高,往上推拉板车,浑身大汗。回程的时候,下坡路,小风一吹。还挺凉快的,刚才的劳累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

没想到一个所会有那么多东西,把所有东西装上大约用了一个月,长长的军列都是医院的东西!
据说新疆树木很少,木材很宝贵,我们把猪圈拆了,脏兮兮的木板都装上了车。又听说新疆没有蔬菜,我们装上了好多坛子的榨菜。又听说新疆荒凉,有人把两盆花也装上了车,呵呵,还有些小浪漫呢!
老同志说,当铁道兵好呀,可以免费旅游!
喔,是的呀,我们听着《新疆是个好地方》的歌曲长大,确实很向往那个地方呢!
男兵女兵分别上了不同的车厢,不是卧铺,不是硬座,而且闷罐货车箱。
两侧各有一个大铁门,一拉就发出轰隆隆的响声。有四个小小的窗户挂在高高的上面够不着。地板上空空如也。我们每人一个单人草席,铺在地板上,放上背包,就是我们的卧铺了!

那是夏天,关上铁门会很热,我们就把背包带在门口来回拴上当成栏杆。把背包放到门旁当成沙发,瞭望祖国大好河山,是有点儿免费旅游的味道喔!

其实,没有那么浪漫。能坐到门口的人毕竟少,多数人躺到席子上。在列车上,位置越低摇晃的越厉害。我们被摇晃得在草席上左右滚来滚去,为了保持平衡,用胳膊肘撑着,把皮都蹭掉了!
闷罐车没有厕所也没有洗漱间。倒是锻炼了我们一个本事:当列车减速的时候,就判断可能要在哪个小站停车了,眼睛就梭寻下面哪儿有厕所,哪儿有水龙头。车一停,一个个赶紧跳下去,直奔目地,动作还要快,因为不知道列车会停多久!

列车经过了成昆线,宝成线,崇山峻岭,绿水青山。到西安向西行,黄土高原,树变少了,房子的顶成了半个坡了!

火车过了嘉峪关车站,女兵们兴奋起来,能不能看到嘉峪关的城楼?大家都聚到车厢门口。喔,真的能看到!在茫茫沙海里一座孤零零的城楼,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巍峨绵延。
过了嘉峪关,再过玉门关,真的是越来越荒凉,满眼都是漫漫黄沙,原来这就是“春风不度玉门关”!
每天看到的是漫漫黄沙,真的是视觉疲劳了,有时候也有惊喜的!
1974年的铁路不平静,铁路工人常常罢工,一罢工,就把我们的列车给撂下了。有一次,停在一个前不靠村后不靠店的地方,也不知道会停多久。我们就跳下车厢了。不记得怎么的我们几个女兵逮住了一个松鼠!很奇怪吧,沙漠里会有松鼠?灰色的,和沙漠一个颜色。身上好多圆圆的小球球。把小球球掰下来一看,哎哟,是虫子,按下去还有血呢!真是吓一跳!
就是这玩意儿,叫蜱虫,会传染流行性出血热的!本来我还想带着小松鼠去新疆呢!这下子把我们吓得赶紧把松鼠放生了。
上面发下来了风镜,样子有点像游泳镜。说是新疆风沙很大,女兵就是好奇,立马就把风镜戴上了。气温下降了,我们又把毡绒帽戴上了。样子是有些奇怪,车下的老百姓以奇怪的眼光看着我们,好像我们是外星人!
传来消息,说是苏联情报。苏联得到情报,有一支中国的特种兵部队进入新疆,穿着防化服,平板车厢上有新型武器,不知道是什么新型大炮!
😄 笑死我们了!什么防化服,就是我们女兵个个戴上了风镜,是有些特殊哟!什么新型大炮,就是我们的X光机,罩上了篷布!实在佩服双方的间谍,当天发生的事情当天情报就转了个来回!
在漫漫黄沙中,有个车站名字很奇怪,叫十三间房。是不是只有十三间房呢?果然是个很小的小站。据说这些沙漠中的小站,没有水源,喝水都是用火车运来的。铁路工人真是不容易呀!沙漠中很难寻找到吸引眼球的景致,突然发现,唉,上午我们看到的对面的铁路,怎么现在我们就在上面行进,而上午我们走过的铁路就在对面。果然,铁路在沙漠中爬坡展线转了圆圆的一个大圈!
从玉门往西,不想看景,只想闭上眼睛。
渐渐,看到几棵树了,渐渐树多了起来,渐渐看到了街道。原来,哈密到了!
哈密是个大站,有机务段,我们下车在军供站吃了饭,排着队去到铁路机务段和他们打了一场篮球!在球场边,第一次看到了维族小女孩,真是漂亮!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眉毛直到鬓角。一聊天,原来她们的长长的眉毛是画出来的,有一种黛色的植物粉,画上去之后,日久天长,真的会长出眉毛的!
登上列车,树渐渐变少,渐渐变没,又是漫漫沙漠,原来沙漠中的绿洲就是这个样子的!
前方是鄯善。哈密不是哈密瓜的主产地,鄯善才是哈密瓜主产地,鄯善的哈密瓜才最好吃,不过,我们看到的只是又一个一晃而过的沙漠绿洲而已。

吐鲁番要到了,我们在路上摇摇晃晃走了一个星期,终于要到目的地了!

可惜,吐鲁番火车站并不在吐鲁番县城,而是离吐鲁番有几十公里的大河沿!

大河沿其实没有河。列车停下,原来是一片望不到边的戈壁!铁路对面一个接一个的军用帐篷,都是铁道兵各个部队的接待站。

卸车开始了。我们装车用了一个月,我们卸车只给三天时间,铁路上要用这列车皮。

时间这么紧,我们就得赶紧卸。那些包装箱我们女兵抱都抱不动,怎么办?用肚子顶,用膝盖顶,居然也抱起来了!先还抱到指定位置,后来实在没劲儿了,就在铁路路基的高处滚下去。这时候体会到细细密密緾草绳的好处了,果然包装箱没有散架!

眼看着我们把一个个箱子堆成了一个个小山,很惊讶我们居然有那么大的力量!

这里果然是没有蔬菜的,幸亏我们带来了榨菜和红薯粉丝,天天顿顿是粉丝炒榨菜,榨菜炒粉丝。

晚饭后女兵们溜达,啥都好奇。有维族大爷来卖瓜了,皮像哈密瓜,不是长的,是像西瓜一样圆的。维族大爷说是哈密香瓜,不知是也不是?这才发现新疆用的是公斤秤,真是和内陆不一样呢!

一天傍晚,遇到一位建设兵团的上海知青。看到我们来自内陆的汉人,小伙子很高兴呢,和我们几个女兵聊起来,给我们讲了两个故事,

一个故事说,在边境,我们这边一个科考队到雪山上考察,下山的时候,路边有少数民族老百姓打着红旗列队欢迎。唉?这是怎么回事呀!原来科考队穿着羽绒服,戴着防止雪盲的墨镜,打着红旗下山,那些百姓以为是苏联人来了,好高兴,就举着红旗欢迎来了! 结果发现是一个大大的误会,好不尴尬!😄还有一次,冬天,大雪之后,兵团的一辆车路过没有人烟的边境,突然发现了异常,白雪覆盖下似乎有人一动不动,下车一看,大惊失色!原来是我们边防军一个连队全部冻僵牺牲了!原来是我方接到假情报去伏击苏联军队,结果中了反伏击,全部牺牲了!而且由于下大雪,边境上本来就没有人烟,没有被发现!幸亏附近有兵团,那天正好去拉粮食路过,要不然,不知道啥时候才被发现!

原来,新疆真是边疆,真的不是风平浪静呀!

1974年,中苏关系紧张,苏联陈兵百万在边境上,我们之所以进疆,就是因为边关事急,要在天山肚子里修一条铁路来的。

凡是铁道兵修的铁路,哪一条都和战备有关!

把东西从列车上卸下来,还要再装上解放牌大卡车。然后我们穿上羊皮大衣,戴上毡绒帽,跳上大解放,向阿拉沟进发。

出发前司机就告诉我们,每人都要带够水,这里是“早穿皮袄午穿纱”,戈壁滩很热,中午戈壁滩的石头可以烙熟鸡蛋,一个司机一天要喝一塑料桶的水!

汽车通过托克逊县城,看到路边一辆辆赶集的驴车。维族男人在前面赶车。女人面朝后坐着,穿着各种颜色的绸裙子,真是好看!

过了县城又是戈壁,眼看就要到山边了,大家的水都喝完了。司机开车带我们去找水。

拐了一个弯,进入一片沙漠,沙漠里有水吗?然后看到几顶帐篷,原来是一个施工连队。

帐篷里空无一人,正当我们一个个帐篷乱转找水的时候,出来一个小战士,问明情况,告诉我们,连队都去施工了,他是通讯员看家的。每个帐篷的水桶都是干的,附近没有水源,他们每天的生活用水都是水车从阿拉沟里拉来,洗脸刷牙的水都要留着洗脚,非常节约。这么一说我们这帮女兵都不好意思了。小通讯员安慰我们,说,阿拉沟已经快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乌鲁木齐至吐鲁番实现动车“公交化”
又添新成员,“奇幻火洲”乌吐鄯动车8月8日首开!
我从天山走来(上)
走进罗布泊(人像篇)
一个人的西行记 --- 六月走新疆
西行漫记Ⅱ:新丝绸之路上的摇滚【Vol.26】梦碎葡萄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