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仕沛医案:葛根汤治中暑昏迷

导语:本医案患者中暑昏迷十余天,病情深重,黄仕沛教授却用经方唤起灵机,实属不易。令人惊叹的是,黄教授选择了用葛根汤开路,合白虎汤加人参,治暑热致痉的“口噤不得语”。几番调药,也都正中病机,值得同道学习参考。

Y女士,41岁,某快递公司员工。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规律服药。于2020年6月25日凌晨2∶ 00,在值班装卸工作中突发意识障碍,伴发热,无抽搐,无呕吐。速由工友拨打“120”送至医院救治,于3小时后送至100 深圳市某三甲医院急诊,测体温41℃,完善胸部CT检查,未见异常。立即转入 ICU(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入院生命体征监测,体温38.3℃,心134/分,呼吸38/分,氧饱和度90%,血压 111/68mmHg。意识属昏迷状,无发声,肢体过伸,疼痛刺激无睁眼,GC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5分,四肢温暖。完善相关检查,提示肝肾功能及心功能受损,具体指标如下:血清谷草转氨酶149U/L,血清总肌酸激酶 7152U/L,心型肌酸激酶80.7U/L,血清谷丙转氨酶76U/L,血清肌酐135μmol/L;血常规提示白细胞4.93×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 71.4% ;头颅CT未见异常。

院诊断:发热,意识障碍。目前考虑中暑(高温综合征)可能性大。72日(星期四):患者昏迷第8天。公司领导征得医院同意,请我会诊。

刻诊:双目睁开,凝视,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肌张力高,无汗(在冰敷),无发热(主管医生介绍有微热),无呕吐,二便如常,脉沉弦而数,因上呼吸机,舌象不详。证属《金匮要略》“痉”“暍”。后世曰“暑风”“暑厥”。姑以葛根汤合白虎加人参汤。

处方:葛根60g,桂枝15g,白芍15g,麻黄15g,西洋参30g,花粉30g,石膏90g,知母 20g甘草20g。 

73日(星期五):因药房煎药耽误,今天才开始服药,服药2次,心率波动在120/分左右。大便未下,仍昏迷不醒。经与ICU 主管医生协商,为方便调整剂量,明天药由公司配送。

处方如下:葛根90g(先煎20分钟),麻黄 20g(先煎20分钟),桂枝20g,白芍45g,大枣15g,甘20g,芒硝10g(冲),大黄15g(后下),厚朴20g,枳实20g,生姜3片。清水4碗,先煎葛根、麻黄20分钟,再放其他药煎至1碗,后下大黄再3分钟,约煎成大半碗,放芒硝一半搅匀,放保温杯(瓶)中。再用水3碗煎至大半碗,冲进另一半芒硝,放保温杯。

74日(星期六):调整葛根汤合大承气汤后,服药2次,大便未下,诸症如前。拟方如下:葛根90g(先煎20分钟),麻黄25g(先煎 20分钟),桂枝20g,白芍45g,大枣15g,甘草20g,芒硝10g(冲),大黄15g(后下),厚朴20g,枳实20g,生姜3片,1剂。 

75日(星期日):主管医生下午3点来电,今天服中药1次。病人意识开始有所恢复,呼之有反应,心率没有特别增快,解大便一次。嘱按原方,麻黄增至35g,连夜再进1剂。处方如下:葛根90g(先煎20分钟),麻黄35g(先煎20分钟),桂枝30g,白芍45g,大枣 15g,甘草20g,芒硝20g(冲),大黄15g(后下),厚朴20g,枳实20g2剂(留1剂次日服)。 

76日(星期一):主管医生早上11点来电,患者神志已转清,瞳孔对光已有反应。大便通畅,仍有低热,心率110/分。下午再往医 院面诊,手能握,眼能眨,听指令有反应,下肢未能动,舌不会伸。处方:葛根90g(先煎 20分钟),麻黄35g(先煎20分钟),桂枝 30g,白芍25g,大枣15g,甘草20g,芒硝20g(冲),大黄15g(后下),厚朴20g枳实 20g,石膏90g(布包)。4剂,12剂,日夜 4次服。 

79日(星期四):主管医生来电,病人呼吸机已辙,神智与前天差不多。已泻下多次,仍有低、中度发热。明天的中药如下:葛根90g(先20分钟),麻黄35g(先煎20分钟),桂枝30g,白芍25g,大枣15g甘草20g,柴胡 25g,黄芩15g,党参30g,法半夏25g,石膏 90g(布包)。4剂,1天2剂,日夜4次服。 

710日(星期五):下午患者单位来电,“目前病人意识还可以,白天眼睛会自己睁开,全身还是无力,肺部有些感染,医院考虑到用药安全,下午药未能送进去。主管医生建议把药方发他,他安排医院煎药服用”。明天的处方如下:麻黄25g,北杏15g,知母 25g,柴胡25g,黄芩15g,党参30g,大枣 15g,甘草15g,石膏60g2剂,即明、后天服,每天2次。 

712日(星期日):患者公司来电,“下午 3点已转到普通病房,整体情况恢复比较好,身体各器官功能均正常,脑部意识清楚,能正常交流,可以喝一点粥。喉部有痰液,脑部后遗症,医生现阶段的评估是没有多大问题,看后续康复”。 


原按


《金匮要略》将痉、湿、暍合为一篇,深具临床意义。暍即暑, 热甚伤阴,因而致痉。痉者“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口噤不得语”, 用现代语言表达就是脑水肿、昏迷、肌张力高。此时不拘于治暑而治在当下。痉而口噤者,刚痉也。治宜开窍醒脑,仲师不用安宫牛黄丸而用麻黄,不用清热而用急下。与《伤寒论》三急下条“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非以大便为指征,症异实同。

此症原有高血压,心率偏快,开始用麻黄稍存顾忌,故首用15g,次用20g,递增至25g,患者意识开始恢复,即乘胜追击,日夜连进。用至35g,日总量相当于70g。麻黄开窍、续命、还魂,居功至伟!(《黄仕沛经方师传录》) 




《金匮要略》杂疗方下有还魂汤一方:“麻黄、杏仁、甘草煮汤分 令咽之,通治诸感忤。”感忤,为突发昏迷不省人事。

《千金方》此方还用桂心二两,即是麻黄汤:“主卒忤鬼击飞尸诸奄,忽气绝,无复觉,或已无脉,口噤拗不开,去齿下汤。”提示麻黄有醒脑兴奋等功效,可治疗昏迷、 嗜睡、疲劳、思维迟钝、精神失常等。

本案虽然没有用麻黄汤原方,但使用了同为麻黄类方的葛根汤。葛根汤治“项背强”,又治暑热致痉的“口噤不得语”。本案原按认为,是脑水肿、昏迷、肌张力高的认识符合临床实情。本案用方还合上了大承气汤,大承气汤也有醒脑的功效。

《伤寒论》 用治“阳明病,谵语”“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等。不过,不是清热,而是泻下阳明积热。中暑昏迷十余天,病情深重,但用经方唤起灵机,实属不易。

……以下是广告时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葛根汤
刘渡舟医案
葛根汤合指迷茯苓丸治疗肩臂疼痛效果好
倪海厦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的经典配方 41-100
常见病六经辨证治疗(从感冒说起)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三一——三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