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最牛逼的小县城,却跑出了20个亿万富翁、100个千万富翁、4600个百万富翁

这里是江西省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小县城,却孕育出了20位亿万富翁、100位千万富翁和4600位百万富翁。

尽管这个地方经济相对落后,不以小麦种植为主,也没有传统的西方饮食文化,却成为了中国的'面包之乡'。

知名的中式糕点品牌鲍师傅、泸溪河和詹记的发扬光大,都与这个地方有着深厚的渊源。

资溪县,是一个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熟悉的名字,却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地方。

江西省资溪县是一个地理环境相对较为偏远的小县城,四周被群山环绕,总面积约1200多平方公里,人口略超过11万。

从地理条件上来看,该地山多地少,交通不便,区位上没有太多的优势。从经济角度来看,该地相对来说较为贫困。

2019-2021年期间,资溪县的财政总收入维持在5亿多元左右,位列江西全省倒数第一;去年,当地的GDP总量为55.72亿,在全省100个县市区中排名垫底。

然而,就是这个与'富'字毫不相干的地方,竟然大量培育出了超级富豪。

早在2007年,资溪县就已经涌现出了3位资产过亿的富翁,以及60多位千万富翁和2000多位百万富翁。

如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个数字已经大幅增长。根据最新数据,资溪现已拥有20位亿万富翁和160多位千万富翁,更有超过4600位百万富翁,相当于每24个人中就有一个百万富翁。

而致富的秘诀则要归功于引进的一种特殊产品——面包。

据了解,资溪的11万人口中,已经有超过4万人加入了'面包军团',形成一股全国性的势力。他们的面包品牌在黑龙江北至海南南、上海、江浙一带东至新疆、西藏一带西,已经遍布中国1000多个城镇,共开设了超过16000家面包蛋糕店。

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任何有面包的地方,都可以几乎找到来自资溪的烘焙师,要么是创始人,要么是技术高手,总有一种联系与资溪。

比如,在中国新烘焙品牌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的'鲍师傅',其创始人鲍才胜正是资溪人,其品牌一年销售超过1亿个肉松小贝。还有主打新中式糕点的连锁品牌'泸溪河',虽然创始人黄进不是资溪人,但与鲍才胜有着共同的背景。黄进在创业初期向资溪人张协旺请教烘焙技术,并在资金紧张时得到了张协旺的慷慨帮助,帮助他摆脱困境。

除此之外,像麦香村、麦香人家、亚细亚等糕点界的知名品牌,无论是师傅还是口感,都有着来自资溪的印记,成为糕点界的'网红'。

然而,从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来看,资溪并没有足够的理由成为'面包之乡',甚至与面包这个产业没有直接的关联。

资溪既没有种植一粒小麦,也没有进行面粉加工,经济交通也非常落后。那么,资溪如何成为烘焙行业的重镇呢?

要了解资溪与面包产业的紧密联系,我们还需从之前提到的张协旺这位关键人物开始讲述。

1984年,资溪本地人张协旺应征入伍,被派往福建漳州龙海县消防中队,主要负责后勤采购工作。在他外出采购的过程中,与当地面包店老板们逐渐熟悉起来。张协旺意识到制作面包的成本并不高,而销售收入却可观,于是心生开一家面包店的想法。

1987年秋天,复员后的张协旺与同为资溪人的战友洪涛一起利用在部队学到的烘焙技术,带头创业,在外地开设了资溪人的第一家面包店。当年的春节,张协旺带着挣得的3万多元回到家乡,对于当时年均收入不到400元的村民而言,这笔钱可谓是一大笔财富。

张协旺的成功无疑给当地村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创业课,引发了对于面包行业的兴趣和热情,也点燃了'资溪面包'的火种。

在张协旺的成功之后,他充满使命感地培养了300多名徒弟,并通过亲朋好友的互助,帮助村民们开店创业。通过'一姓带一村,一村带一镇,一镇带一县'的方式,资溪县的面包产业持续发展,如同面团一般在不断发酵和膨胀。

仅仅几年的时间,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出大山,学得一门技能,在各地开设面包店,建立面包工厂,将面包事业视为重要的职业。

到了90年代中期,资溪进入全民创业时代,资溪面包产业以资溪为中心迅速发展,并辐射到周边县市,走向全国各地,形成了有着一定影响力的'江西面包帮'。

资溪的面包产业蓬勃发展,并没有任何资源优势的背景,这与他们的互助精神密不可分。这种互助不仅体现在无保留的技术传授上,还在经济扶持方面,大家也积极互相帮助。

除了之前提到的张协旺资助'泸溪河'创始人黄进的例子外,张协旺还有一本记事本,记录着这些年他资助乡亲们开店、借出的款项,以及赊欠的设备款项,累计达到两百多万元。

如今,资溪人的这种'传、帮、带'已经成为一种行规。

如果有资溪人想开设面包店,无论在哪个城市,只要去一家由资溪人开设的面包店,说上资溪方言,就可以得到无条件的帮助,甚至在经济压力时也会伸出援手。

除了圈内人的互助之外,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面包贷',为起步创业的资溪人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渠道。只需办理信用证明、填写申请表,贷款很快就能获批。许多资溪人通过这个'绿色通道'获得了创业的启动资金。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如今,面包产业已成为资溪县的主导产业,年产值超过300亿元,全县农民60%的纯收入来自面包产业。

此外,尽管资溪的总GDP并不高,但面包产业却推动了资溪经济的快速增长。从2012年到2021年,资溪的GDP增长率高达135%,不仅超过了江西省的整体水平,还远高于全国77%的省市。2022年,资溪的GDP增速达到了5.2%,几乎超过了江西省内所有地级市。

在没有天时和地利的情况下,资溪人依靠特殊的人际关系,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面包产业如何助力扶贫和地方发展?

必须承认,烘焙行业并不容易做。竞争激烈,行业洗牌周期较短。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1世纪以来,随着人民收入增加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中国的烘焙食品行业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外国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而本土品牌也在逐渐壮大。从2015年以来,该行业涌入了大量企业,创新产品不断涌现,投资和融资活动也异常活跃,国内外品牌竞争加剧。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资溪这个深山中的地方,面包产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却依然兴旺发展,各大门徒不断地扩大店铺规模,'面包帮'队伍不断壮大。

究竟是什么让资溪的面包产业长盛不衰?

如果说早期的传帮带推动了资溪面包业的崛起,那么以下几个方面为资溪的面包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1. 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构筑产业壁垒。

尽管烘焙行业没有太高的准入门槛,但由于热门款式容易被复制和模仿,行业竞争激烈,需要不断创新以避免被淘汰。

为此,资溪在2002年投入超过300万元建设了面包培训学校和蛋糕烘焙艺术学校,80%以上的资溪面包师傅都在这里深造提升技能。

此外,资溪面包协会还在南京、济南、无锡等城市设立了培训中心分会,确保离乡的资溪面包师傅们始终有机会学习到最新的技术。

资溪还成立了面包科学研究中心、艺术蛋糕研发所等科研机构,与上海、香港甚至日本的烘焙学校和知名面包店进行长期技术交流,不断为资溪面包师傅们带来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

2. 充分发挥品牌优势,打造面包产业集群的知名品牌。

资溪面包虽然在全国有名,但大部分产业资源都在外地,导致了所谓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现象。因此,如何将资溪面包产业真正打造成为富民强县的大产业,是摆在资溪面前的难题。

为了打响“资溪面包”品牌,增强“中国面包之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资溪县从2001年开始逐步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产业资源回归,吸引资溪本地人以及烘焙行业领军人物回乡创业,并共同努力打造“资溪面包”品牌。

资溪率先成立了全国首家县级面包行业协会,集中优秀的烘焙人才;2016年成功组建资溪面包科技公司,实现本土面包食品产业的实体化。目前,公司直营店和加盟店超过300家,产值超过3亿元,已经启动了上市计划。

资溪面包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加快了工厂化、品牌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的步伐,整合了优质资源,建立了全产业链模式。

2018年,资溪启动了投资30亿元的面包食品产业城项目,计划建设5000亩的面包食品产业链。面包食品产业城将包括中西点综合工厂等烘焙主产业链企业,以及油脂、鲜奶等副产业链企业,并配备面包商学院,推动产城景的融合发展,努力打造烘焙业的新航母。

一年后,鲍才胜投资2亿元的工厂在资溪开工建设,预计每年加工各类食品2.6万吨,年产值可达5亿元,为当地贡献1500万元的税收。

同时,全球最大的肉松加工厂——费歌肉松厂也在资溪正式投产,与2000多家“资溪面包”门店一起,推动着产业链与门店模式的发展,共同助力这座“面包之城”的辉煌前行。

3. 充分发挥绿色优势,促进面包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资溪县努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以面包产业为核心,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通过全力推介“面包之乡·纯净资溪”的独特旅游资源,资溪面包产业与旅游产业实现了有效融合,提升了资溪旅游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资溪县大力发展以面包食品产业为主导的绿色工业,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根据国家5A级景区标准,投资30亿元规划建设5000亩面包食品产业城,成为资溪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此外,资溪县利用面包食品产业城举办了多次面包文化节,包括面包烘焙大赛、面包产业高峰论坛、烘焙展等活动。通过整合中西式面点、面包观光工厂、面包DIY等资源,加快培育和丰富肉松厂、巧克力工厂、手工欧包等旅游业态。在面包食品产业城内,建立了面包观光工厂、面包广场、面包烘焙体验馆、面包文化馆、面包文化展览厅等特色面包主题旅游点,初步形成了集产、学、研、游为一体的烘焙业全产业链基地。资溪还成为抚州市第三批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累计接待游客近47.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接近5000万元。

通过充分发挥绿色优势,资溪将面包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为实现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资溪面包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仍然有限。

从GDP总量来看,资溪仍然处于全省的末位位置。尽管涌现了许多富豪,但整体来看,贫富差距较大,人均GDP仅为5.5万元,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万元。

一方面,这可能与餐饮业的特点有关,该行业对GDP的贡献率并不高。以淄博为例,尽管淄博的烧烤业成为了一时的网红,但上半年GDP增速仅为5.3%,低于全国5.5%的整体增速,并且显著落后于山东省6.2%的总体增速。

另一方面,资溪的面包产业仍然需要进一步本土化,并加快产业规模的壮大,使其成为真正能够拉动经济、富民强县的大产业。在此方面,可以借鉴柳州螺蛳粉和沙县小吃等成功案例,探索如何将小吃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西最穷县,诞生4600个富豪,秘诀是什么?
​想不到!“中国面包之乡”在这里
资溪,13万人的小县城,20多个亿万富翁!
资溪面包走天下
江西一个贫困县,靠着这个手艺,成功孵化了4600个富豪,凭什么?
地理赏析 资溪面包,抚州资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