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人逸事︱一个善念改写了二战历史

在历史上,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担任盟军在欧洲的最高指挥官,负责计划和执行监督进攻维希法国和纳粹德国的行动。不承想,期间同样遇到戏剧性的一幕。

一天,作为欧洲盟军最高统帅的艾森豪威尔,在前线视察后从法国某地乘车赶回总部,准备参加一个紧急军事会议。那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车辆一路奔驰。忽然,他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路边,冻得浑身发抖。

艾森豪威尔立即命令司机停车,然后让身旁的翻译官下车去询问情况。一位参谋急忙阻止说:“艾森豪威尔将军,我们要务在身,必须按时赶到总部开会,这样做会耽误很多时间,而且半路停车非常危险。这种事还是交给当地的警方处理吧!”艾森豪威尔知道,虽然自己的行为可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但自己绝对不能见死不救。于是,他非常坚定地说:“不要给自己找托辞了。也许没等到警方赶到,这对老夫妇早已冻死了!难道你能眼睁睁地看他们被冻死吗?”

翻译官下车询问后才知道,这对老夫妇原本计划去巴黎投奔儿子,没想到半路汽车抛锚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天上下着鹅毛大雪,正不知如何是好。了解情况后,艾森豪威尔立即请两位老人上车,并不顾参谋的反对特地绕道将老夫妇送到巴黎,最后才赶回总部开会。

两位老人得救了,艾森豪威尔的善举是名副其实的雪中送炭。可是,当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这位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没有想到自己的身份,也没有俯视被救援者的傲气,他在命令停车的刹那间,也没有复杂的思考过程,只是出于人性中善良的本能,那就是不能见死不救。

然而,事后欧洲盟军得到的情报却让所有的随行人员震撼不已,尤其是那个试图阻止艾森豪威尔雪中送炭的参谋。原来,那天德国纳粹狙击兵已预先埋伏在他们必经之路上,只等艾森豪威尔乘坐的车进入伏击圈,立刻实施刺杀行动。

当时,希特勒认定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必死无疑,但出乎他预料之外的是,阻击行动意外流产了。于是,希特勒怀疑情报不准确,大骂情报部门是蠢猪,可是他哪里知道,艾森豪威尔只是为救那对老夫妇于危难之中而临时改变了行车路线。

如果不是为帮助那对老夫妇而改变了行车路线的话,艾森豪威尔恐怕很难躲过这场劫难。假如艾森豪威尔遭到伏击身亡,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失去最高统帅的欧洲盟军肯定会乱成一锅粥。常言道:“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这绝不是简单的因果报应,很多时候只是出于人性中善良的本能。虽然艾森豪威尔根本没想过行善图报,但是他的善良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报。

艾森豪威尔的善良,不仅挽救了那对老夫妇的生命,而且让自己躲过了一次精心策划的刺杀。后来,更有历史学家评论道:艾森豪威尔的一个善念躲过了灾难,否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将改写。




作者简介:梁水源,笔名:引水思源、原水、水刃木、随源等。曾经:当过农民种过地,摆过地摊受过气;上过大山养过鸡,下过大海捕过鱼;上过战场杀过敌,解甲归田靠教育。文字散见于《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知识窗》《意林》《格言》《辽宁青年》《高考季》《花开不败》》《思维与智慧》《特别关注》《环球人物》《求学》《当代青年》《百家讲坛》《文史博览》《智富时代》《青州文学》《厦门工人》《职业》《至爱》《少年月刊》《博爱》《启迪与智慧》《文苑春秋》《善者》《阅读》《农民日报》《中国审计报》《中国石油报》《厦门日报》《东南早报》《中国老年报》《老年康乐报》《家庭百科报》……公开发表超过50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起一个善念,躲过灭顶之灾
艾森豪威尔将军的一个善念躲过了暗杀
品读:一个善念躲过了危险
善有善报---艾森豪威尔一念躲过暗杀
有时候,一个善念足以改变整个世界
一个善念改变了世界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