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视野 | “双面间谍”引爆天然气管道

(维特洛夫被捕)

美苏冷战时期,天然气和石油是苏联国民经济的支柱,尤其是天然气可采储量占世界总最的三分之一。不过,苏联天然气储量的80%都在西伯利亚。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兴建泛西伯利亚天然气管线,将乌廉戈气田的天然气输送到乌克兰乌日哥罗德,再输往中西欧,这样可以赚取巨额外汇。   








然而,苏联要控制这条长达4500公里的天然气管线诸多阀门的运作,需要一种名为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简称SCADA的控制软件。1981年里根继任美国总统后,为了阻止苏联与西方正常的国际贸易,把苏联缺乏的一些技术或产品列为管制项目,并压迫盟国一律不许对苏联出口。尚未掌握SCADA软件技术的苏联向西方求购,理所当然遭到美国及其盟国的拒绝。可是,这条管线能为苏联从西欧等国手中换回大量外汇,苏联政府决定用间谍解决问题。

 
当时,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内部设立了一个“T局”,负责窃取各种急需的技术。“T局”下设一个“X条线”机构,人员都是各行业的专家,于是,窃取SCADA软件的任务,也落到了他们头上。其中,负责评估技术情报价值的主管工程师维特洛夫,也是苏联技术情报总监。然而,维特洛夫由于没得到好处,对苏联逐渐失望,决定向法国叛变。
 
19817月,西方政府首脑在加拿大举行七国峰会。会后,法国总统密特朗神秘地将美国总统里根请到一边,向其通报了“维特洛夫情报”的部分关键内容。情报中,维特洛夫向法国提供了苏联间谍在西方活动的约4000份秘密文件,暴露了克格勃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科技间谍活动,以及克格勃T局“X条线”的200余名间谍。
 


获得情报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决定,暂不逮捕“X条线”的间谍,而是将计就计,根据克格勃T局“正在寻求的技术名单”,实施一项计划:让苏联T局间谍窃取到植入“木马”的技术资料。于是,一批被精心篡改过的技术资料陆续进入苏联的制造业和军工领域,从而让苏联战机、机械零件和化工生产过程染上了“病毒”。美国还特别设计了一套“能够重设泵速,产生超出输油管连接和焊接部分能够承受的压力强度”SCADA特制软件,提供给被苏联T局间谍渗透的加拿大公司,让苏联间谍偷走了。苏联在窃取了这些植入“木马”的技术资料后,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将苏联“X条线”的200余名间谍驱逐出境。
 
苏联拿到特制的“SCADA软件”后进行测试,又在泛西伯利亚天然气管线上进行测试,似乎一切正常。于是1982年初,泛西伯利亚天然气管线开始运转,巨额外汇滚滚而来。但好景不长,19826月的一天,美国的卫星系统监测到苏联西伯利亚荒原发生了一次大爆炸。

 
这次爆炸事件使苏联遭受了数百亿美元的硬通货损失,苏联经济遭到重创,更严重的是,切断了苏联从西方获取技术的渠道。内外交困的局面,加速了苏联解体。而爆炸事件的背后原因,直到后来中情局的相关文件解密,人们才明白真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冷战期间最大技术反间作业,苏联被绝杀
克格勃的悲哀:偷到的西方技术,却是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
1982年6月,西伯利亚发生天然气大爆炸,克格勃上校是“鼹鼠”
前苏联克格勃的美女间谍【超清视频】
苏联克格勃间谍“燕子”和“乌鸦”到底有多厉害?
糟老头子坏得很!美国战忽局如何搞垮苏联?「美国局座」(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