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KPI管理"破局金字塔组织?
何为KPI管理原理?
将公司下的战略目标 or经营目标分解到各个职能或者经营领域,在逐级下沉到个体,然后再基于考核结果发放激励。
这样,每个部门,团队,个人都绑定了数字,KPI成为每个被考核单元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为他们注入动力,要求他们交付结果,驱动他们打破部门墙(横向)和隔热层(纵向),主动平行协同,主动向上与向下管理。
因此,企业就像机器一样精密,最大限度的消除了各个环节的不确定性,确保生产品质可靠的标准品。
此派中心之主卡普兰和诺顿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发表《平衡记分卡》系列,为所有企业描绘了登顶之道:期冀在一个强劲的价值链逻辑(四大维度的因果关系)下,用无限的分工明确每个人的责权利,形成高效的战略协同!
经过20年的发展,以平衡记分卡为KPI管理代表的体系日趋走向精准量化与平衡量化!
KPI管理是否能克服金字塔组织的短板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从企业界的实践来看,依然未能改良金字塔组织!
KPI管理下,出现三大怪象:
(1)考核失效
KPI管理不是一个市场化的激励工具,具有天然的弱激励基因:
据咨询公司对近百家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的企业调研发现:
大多数企业个人薪酬的40%为与绩效挂钩的可变工资
可变工资(40%)中,绩效考核真正能够引起变化的是5%以下。每个人的薪酬中,仅有2%以下的实际变动部分,无法激活员工。
结论:除非引入拍脑袋的强制分布的下策,KPI管理之下的企业实际上还是在依靠岗位,而不是绩效进行激励。
上下级之间的信息天然不对称,KPI管理方式始终存在天然不足,why?
确定指标一般是通过下级上报,上级认可模式,但下级一定不会上报自己不可控的指标,而这些指标往往又是验证业绩的关键。因此,指标层层下沉但层层耗散,最后底层的指标加总并不等于顶层的战略目标。
及时指标准确了,但很难确定科学的目标。要想确定那个跳起来摸得着的目标,如何确定刻度呢?于是,定目标成为一个痛苦的博弈过程,上级要压,下级要躲,都在拼演技。
即使指标准确,目标科学,数据也会出问题:很多企业未能把工作变成数据流。KPI的结果都是通过报表由下属向上级报送的,而下属天然就具有报喜不报忧的动机。
即使指标准确,目标科学,数据真实,员工还有一大堆客观原因作为借口。KPI管理是要激励员工的主观努力程度,而绩效确是主观努力与客观环境共同的结果,因此,对于主观十分努力但绩效不佳的员工,很少有上级能痛下杀手
结论:因为上下级信息的天然不对称,即使不断加大投入,让对付下级的监督系统变得越来越紧密,上述问题依然无法根除。一旦进入KPI考核的套路中,每个人都盯着自己的工资包(下发的预算),在看似严谨的工具中折腾几下,让老板放心,自己安心的拿到全额工资。市场在哪里,用户是谁,谁关心呢?
(2)KPI造就新官僚
KPI管理这个工具本身的问题不仅是不好用,而且它会让管理者不用或者乱用,why?
上级没有动力去冒险,通过KPI管理提升部门的业绩,属于弱激励,根本不能获得增量绩效的分享
KPI管理会压缩管理者的权力空间。绩效管理,决策要基于记分牌,员工没有那么好管啦。为保留私权的必要性,“KPI不能穷尽员工所有表现,我需要保留灵活的决策权”。其动机,真如此乐观吗?
KPI管理也会来带抗文化的风险。中国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文化预设了员工的心理期待。一旦回归按劳分配,所有人都会觉得不适应
再说乱用:当KPI必须使用时,管理者倾向于将KPI当做幌子,回到了人治。
KPI作为工作方向的指示器,KPI结构中,70%是主观指标,来自领导打分。因领导的理性是有限的,若不锁定绩效产出的标准,对于个人的绩效贡献就缺乏客观标准,就会成为“只比苦劳,不比功劳”,或者“不讲成绩,只看关系,人人都会成为表演者,而不是实际的奋斗者。企业又会回到官僚模式,而KPI变成帮凶和放大器。
KPI官僚最大问题是,其并不是一个精准的考核体系,必然依赖领导力的支撑,一旦KPI官僚的成功与否押注于领导力,又会形成新的官僚,最后KPI成了官僚的遮羞布,科学管理的外衣下的实际上是无穷的人治。
(3)KPI注意杀死创意
假设一个完全有效且正确使用的KPI管理,会出现什么呢?
强控下的另一面是僵化,即让企业流连于自己的标准化动作,而忘记了目的是什么。这种倾向正是被热议的KPI主义
员工忘记了自己存在的目的是释放才能
管理层忘记了企业存在的目标是让用户满意,都只管数字
资本方也喜欢从简单的数字中解读企业的基本面,倒逼企业大干快上,杀鸡取卵...
工业经济时代要求的是标准品,追求的是规模经济摊薄单位成本,拉出利润空间;互联网时代要求的是个性品,追求各个部门,团队,员工作为价值节点充分互联的范围经济,以及形成的网络效应。
如果企业恪守KPI主义,埋头赶路,不看市场,不管用户,就会导致组织僵化,无法充分互联,失去匹配市场的机会。
金字塔组织中,人人紧盯KPI,有谁会主动去发现用户需求,发现了也会视而不见,因为与KPI无关,做错了还可能有惩罚,这种不做不错,多做多错的氛围下,企业很可能会失去创新和激情
KPI管理依然是让员工听领导的,而不是听用户的。KPI管理的薪源是上级,其目标是通过完成KPI而向上套现自己的那一部分薪酬预算,这样员工还会重视用户?企业犹如一块被分好的蛋糕,生怕看到用户需求会增加自己的麻烦,于是大家同仇敌忾的抵御外敌,外部人力资源进入都会引起紧张,企业成为一个彻底的封闭系统。
结论1:部门墙与隔热层并未伴随着KPI管理的引入而消失,每个人都盯着头上的KPI,部门墙与隔热层反而越来越重
 现实管理场景中,发现KPI管理依然是一个“有限的工具”。KPI本身没有问题,但是依赖事无巨细的KPI来支撑金字塔组织的运作,并不足以让企业实现协同战略。KPI天然的局限和管理者的可能的私心会将KPI管理变成新的官僚制。
KPI推行需要一把手驱动,面临两个挑战 :
1、一旦企业变大,KPI管理就会失效,从底层开始弥漫。一把手的领导力不可能无限延伸。所以,一定有管理不到之处,而人总是有私心的,总是希望逃避考核的。这些地方的KPI管理就会失效。一旦底层失效了,就会引起连锁反应,最后KPI管理就会崩溃,成为走过场。
因此,小企业可以做到全面覆盖的KPI管理,但是企业再长大,就一定要寻找其他解决方案
2、企业面对变化的市场,企业越大,KPI管理会显得僵化,因为一把手被金字塔组织的汇报隔绝于市场之外,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动态调整。
本希望有一个科学管理方式可以改良金字塔组织,但发现KPI管理必须依赖于一把手。而一旦假手于一把手的强权,就会越来越强调以领导为中心,而不是以用户为中心的金字塔组织形态,会放大金字塔组织的种种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赋能有毒?别错把赋能变“负能”
「大企业病」怎么治?【深度好文】
三大绩效管理工具全解析:MBO KPI BSC
几种绩效管理工具的对比分析
如何有效建立“流程型”组织
我国企业绩效管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