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咫角骖驹赋

(以“华发堕颠而后可用”为韵次用)何寄生
闾【lǘ,里门也。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邱子阨穷坐困,贫窭终嗟。年当龆龀【tiáo chèn孩童、垂髫换齿之时】,志慕荣华。抱雄才而欲展,负幼慧兮堪夸。久辱泥涂,未赋白驹于空谷;恩隆孝养,真如骍角之克家。

当其道遮齐王而言曰:臣素家寒,来干典谒。得逢巡幸于翠华,愿备驰驱于紫阙。虽齿犹未长,弱龄之丱角【丱角之交 guàn jiǎo zhī jiāo 】甫离;岂幼曰未能,堕地之名驹已勃。瞻天颜于咫尺,庶几披我腹心;随后驾之骖騑【cān fēi】,罔敢爱其肤发。

王曰邛【邛崃(Qiónglái),山名,在四川】乎?子无渎【】我!欲任总角【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以官方,试念服驹于道左。必使几年伏枥,骏足则长坂可登;庶几一顾空群,骥材则盐车克荷。盖月征日迈,乃能辙守途循;斯右有左宜,弗致輈倾轮堕。

是以相马而求逸足,相士而在华颠。苟识途之未惯,宁就范而争先?随两服,效两骖,用斯误矣;进者寸,退者咫,势或必然。况闻老反为驹,不顾其后;岂谓童而有角,可驾在前?

邛聆斯语,乃复陈词。谓物必期于适用,才惟取其不羁。人各有能,功讵争乎耳目?骥不称力,相岂在于毛皮?方今造士燕台,千金尚传夫市骨;忆昔举贤牛口,百里犹起于烹雌。试看稚角初垂,大可为也;若使隙驹空过,不其馁[něi]而?

况臣抱积素之咫间,仰飞黄之骖负。虽未佩夫韘觿【shè xī所以解结,成人之佩】,实愿策乎左右。裴大夫神驹千里,止争气象之轩昂;甘丞相乳角双叉,不数年龄于寿考。故伏轼识龙文之种,何妨听用我谋;倘在厩俟马齿之加,窃恐事居人后。

王乃拔自寒微,出诸坎坷。非屈蠖【屈蠖(qū huò)指屈身的尺蠖。亦比喻委屈不得志】之不伸,乃从龙而并坐。后车以载,将备历于簪缨【zān yīng,指世代作官的人家,也指古代女子发上所佩戴的簪子上的吊坠】;同乘而归,庆得人于髫鬌【tiáo duǒ ,幼年】。任风尘之跋涉,展也大成;沥汗血于骅骝【huá liú赤色的好马】,异哉试可。

盖惟小子俊英,老成慎重。赖兹有造之材,辅我平康之颂。学惟稽古,先臣之扣角【击牛角而歌】常闻;道在逢时,此日之昂驹得用。所以喜旌旂【[jīng qí旗子:~招展】之下,逮封天咫而殷勤;幸舆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之式,临驾锦骖而侍从者也。


【群主】也学时贤张秀东(574865820) 2021/8/11 22:13:11
预习《咫角骖驹赋》时候,要注意图片中各段的“红色字”!@全体成员


刘向《新序杂事五》:齐有闾丘邛年十八,道鞍宣王曰:“家贫亲老,愿得小仕。”宣王曰:“子年尚稚,未可也。”闾丘邛曰:“不然,昔有颛顼行年十二而治天下,秦项橐七岁为圣人师,由此观之,邛不肖耳,年不稚矣。”宣王曰:“未有咫角骖驹而能服重致远者也,由此观之,夫士亦华发堕颠而后可用耳。”闾丘邛曰:“不然。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骅骝绿骥,天下之俊马也,使之与狸鼬试于釜灶之间,其疾未必能过狸鼬也;黄鹄白鹤,一举千里,使之与燕服翼,试之堂庑之下,庐室之间,其便未必能过燕服翼也。辟闾巨阙,天下之利器也,击石不缺,刺石不锉,使之与管槁决目出眯,其便未必能过管槁也,由此观之,华发堕颠与邛,何以异哉?”宣王曰:“善。子有善言,何见寡人之晚也?”邛对曰:“夫鸡处讙嗷【huān áo讙,喧哗也。敖,喧噪】,则夺钟鼓之音;云霞充咽则夺日月之明,谗人在侧,是见晚也。诗曰:'听言则对,谮言则退。’庸得进乎?”宣王拊轼曰:“寡人有过。”遂载与之俱归而用焉。故孔子曰:“后生可畏,安知来者之不如今?”此之谓也。

咫角骖驹赋

张秀东注释:

1、咫角骖驹:未壮的牛马,喻人年少。刘向《新序杂事五》:齐有闾丘邛年十八,道遮宣王曰:“家贫亲老,愿得小仕。”宣王曰:“子年尚稚,未可也。”闾丘邛曰:“不然,昔有颛顼行年十二而治天下,秦项橐七岁为圣人师,由此观之,邛不肖耳,年不稚矣。”宣王曰:“未有咫角骖驹而能服重致远者也,由此观之,夫士亦华发堕颠而后可用耳。”闾丘邛曰:“不然。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骅骝绿骥,天下之俊马也,使之与狸鼬试于釜灶之间,其疾未必能过狸鼬也;黄鹄白鹤,一举千里,使之与燕服翼,试之堂庑之下,庐室之间,其便未必能过燕服翼也。辟闾巨阙,天下之利器也,击石不缺,刺石不锉,使之与管槁决目出眯,其便未必能过管槁也,由此观之,华发堕颠与邛,何以异哉?”宣王曰:“善。子有善言,何见寡人之晚也?”邛对曰:“夫鸡处讙嗷,则夺钟鼓之音;云霞充咽则夺日月之明,谗人在侧,是见晚也。诗曰:'听言则对,谮言则退。’庸得进乎?”宣王拊轼曰:“寡人有过。”遂载与之俱归而用焉。故孔子曰:“后生可畏,安知来者之不如今?”此之谓也。

闾邱子阨穷坐困2,贫窭终嗟3。年当龆龀4,志慕荣华5。抱雄才而欲展6,负幼慧兮堪夸7。久辱泥涂8,未赋白驹于空谷9;思隆孝养10,真如骍角之克家11

注释:

2、阨穷坐困:阨穷:困厄穷迫。《孟子公孙丑上》:“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坐困:因而困窘,拮据。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三》:“领官镪置办者,皆京师大驵积猾,内结近侍,外通胥曹...盘据溷乱,牢不可破,稷蜂社鼠,难以穷诘,故财用坐困,而未尝享其利也。”

3、贫窭终嗟:贫窭:贫乏,贫穷。《荀子大略》:“然故民不困财,贫窶者有所窜其手。”终嗟:唐元稹《酬乐天江楼夜吟稹诗因成三十韵》:“雅羡诗能圣,终嗟药未仙。”

4、年当龆龀:年当:宋吴可几《钓台》:“年当建武日,上下咸清宁。”龆龀:垂髫换齿之时。指童年。《东观汉记伏湛传》:“齠齔励志,白首不衰。”

5、志慕荣华:志慕:唐武则天《游仙篇》:“宿志慕三元,翘心祈五色。”荣华:荣耀,显贵。《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冠我玄冕,要我朱紱。朱紱光大,使我荣华。”

6、抱雄才而欲展:雄才:出众的才能。《后汉书郑太孔融等传论》:“方时运之屯邅,非雄才无以济其溺,功高埶彊,则皇器自移矣。”欲展:魏晋无名氏《李陵录别诗》:“欲展清商曲,念子不得归。”

7、负幼慧兮堪夸:幼慧:宋杨万里《送李童子西归》:“莫言幼慧长不奇,杨文公与晏临淄。”堪夸:宋韩琦《望江南》:“如雪貌,绰约最堪夸。”

8、久辱泥涂:比喻卑下的地位。《左传襄公三十年》:“武不才,任君之大事,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武之罪也。”

9、未赋白驹于空谷:未赋:元张仲深《哀故杨景羲》:“未赋黄金殿,先题白玉楼。”白驹空谷:《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谓白驹在空谷。比喻贤人在野而不出仕。后亦以“白驹空谷”比喻贤人出仕而谷空。

10、思隆孝养:清查慎行《大行仁宪恪顺诚惠纯淑端禧皇太后挽歌二章》:“一人隆孝养,万国仰尊亲。”孝养:竭尽孝忱奉养父母。《书酒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孔传:“农功既毕,始牵车牛,载其所有,求易所无,远行贾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

11、真如骍角之克家:真如:佛教语。谓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有的本体。与实相、法界等同义。南朝梁萧统《谢敕赉制旨大集经讲疏启》:“同真如而无尽,与日月而俱悬。”骍角:《论语雍也》:“子谓仲弓曰:'犂牛之子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何晏集解:“犂,杂文。騂,赤也。角者,角周正。中牺牲,虽欲以其所生犂而不用,宁肯舍之乎?言父虽不善,不害于子之美。”后因以“騂角”表示后裔俊拔远胜前辈。克家:能承担家事。《易蒙》:“纳妇吉,子克家。”孔颖达疏:“子孙能克荷家事,故云子克家也。”

当其道遮齐王而言曰12:臣素家寒13,来干典谒14。得逢巡幸于翠华15,愿备驰驱于紫阙16。虽齿犹未长17,弱龄之丱角甫离18;岂幼曰未能19,堕地之名驹已勃20。瞻天颜于咫尺21,庶几披我腹心22;随后驾之骖騑23,罔敢爱其肤发24

注释:

12、当其道遮齐王而言曰:刘向《新序杂事五》:齐有闾丘邛年十八,道遮宣王曰:“家贫亲老,愿得小仕。”道遮,即遮道,犹拦路。《史记陈涉世家》:“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13、臣素家寒:家寒素:家境贫寒。《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王勃答道:'家寒窘迫,缺乏盘费,不能特达,以此流落穷途,有失青云之望。’”

14、来干典谒:干:求,求取。《庄子徐无鬼》:“其欲干酒肉之味邪?”干谒:对人有所求而请见。《北史郦道元传》:“好以荣利干謁,乞丐不已。”典谒:掌管宾客请见的传达和接待事务。《礼记曲礼下》:“问士之子,长,曰能典謁矣;幼,曰未能典謁也。”孔颖达疏:“謁,请也。士之子,年数长,则言能主宾客告请之事;幼,则言未能也。”掌管宾客请见事务的小官。《韩非子亡徵》:“后妻贱而婢妾贵,太子卑而庶子尊,相室轻而典謁重,如此则内外乖,内外乖者,可亡也。”陈奇猷集释引太田方曰:“典謁,主宾客请謁之事者。”

15、得逢巡幸于翠华:得逢:南北朝沈庆之《侍宴诗》:“微生遇多幸,得逢时运昌。”巡幸:指皇帝巡游驾幸。《汉书郊祀志上》:“上始巡幸郡县,寖寻於泰山矣。”翠华: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司马相如《上林赋》:“建翠华之旗,树灵鼉之鼓。”李善注:“翠华,以翠羽为葆也。”

16、愿备驰驱于紫阙:愿备:宋梅尧臣《依韵和王平甫见寄》:“期琢宗庙器,愿备次玉玕。”驰驱:奔走,效力。宋苏辙《代张公祭蔡子正资政文》:“声闻於朝,遂付兵枢,剔朽鉏荒,许之驰驱。”紫阙:帝王宫阙。汉焦赣《易林讼之贲》:“紫闕九重,尊严在中。”

17、虽齿犹未长:陆龟蒙《笠泽丛书序》:“伯男儿才三尺许,长齿犹未遍。”

18、弱龄之丱角甫离:弱龄:泛指幼年、青少年。晋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逯钦立注:“弱龄,弱年,少年。”丱角:头发束成两角形。旧时多为儿童或少年人的发式。唐孟郊《送淡公》:“如何丱角翁,至死不裹头。”甫离:《玉篇》始也。明朱权《玉交枝》:“甫离怀抱娘恩断。”

19、岂幼曰未能:《礼记曲礼下》:问天子之年,对曰:闻之始服衣若干尺矣。问国君之年:长,曰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幼,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事也。问大夫之子:长,曰能御矣;幼,曰未能御也。问士之子:长,曰能典谒矣;幼,曰未能典谒也。问庶人之子:长,曰能负薪矣;幼,曰未能负薪也。

20、堕地之名驹已勃:堕地:落地。指出生。唐杜甫《锦树行》:“生男堕地要膂力,一生富贵倾邦国。”名驹:名贵之驹。喻有才华的后生。宋陈师道《赠魏衍》:“名驹已自思千里,老子终当让一头。”勃:兴起,旺盛。《荀子非十二子》:“勃然平世之俗起焉。”注:“兴起貌。”

21、瞻天颜于咫尺:《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原谓天鉴察不远,威严如常在面前。后以“咫尺天颜”比喻离天子容颜极近。亦指天子之颜。

22、庶几披我腹心:庶几:希望,但愿。《诗小雅车辖》:“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殽,式食庶几。”袁梅注:“庶几,幸。此表希望之词。”披我腹心:喻披露真诚。《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23、随后驾之骖騑:后驾:副车。南朝齐陆厥《中山王孺子妾歌》:“子瑕矫后驾,安陵泣前鱼。”骖騑:驾在服马两侧的马。《墨子七患》:“彻驂騑,涂不芸。”后指驾车之马。汉蔡邕《协和婚赋》:“车服照路,驂騑如舞。”唐王勃《滕王阁序》:“儼驂騑於上路,访风景於崇阿。”

24、罔敢爱其肤发:罔敢:南北朝无名氏《文舞辞》:“...无思不顺,自东徂西。教南暨朔,罔敢或携...”爱其肤发:《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宋曾巩《救灾议》:“古人有曰:剪爪宜及肤,割髮宜及体。先王之於救灾,髮肤尚无所爱,况外物乎?”

王曰邛乎?子无渎我25!欲任总角以官方26,试念服驹于道左27。必使几年伏枥28,骏足则长坂可登29;庶几一顾空群30,骥材则盐车克荷31。盖月征日迈32,乃能辙守途循33;斯右有左宜34,弗致輈倾轮堕35

注释:

25、子无渎我:无: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渎:轻慢,不敬。《国语周语》:“今陈侯不念胤续之常,弃其伉俪妃嫔,而帅其卿佐以淫于夏氏,不亦渎姓矣乎?”

26、欲任总角以官方:总角: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诗齐风甫田》:“婉兮孌兮,总角丱兮。”郑玄笺:“总角,聚两髦也。”孔颖达疏:“总角聚两髦,言总聚其髦以为两角也。”借指童年。晋陶潜《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夷甫时总角,姿才秀异。”官方:居官时应遵循的礼法,为官之道。《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四年》:“末世不能纪远而专求密微,疑心而信耳目,疑耳目而信简书,简书愈繁,官方愈伪。”胡三省注:“方,术也,言为官之方术也。”

27、试念服驹于道左:试念:宋代石介《爱日勉诸生》:“子试念及此,则昼何暇乎食,夜何暇乎寐。”服驹:《淮南子主术训》:“伊尹,贤相也,而不能与胡人骑騵马而服驹駼。”道左:道路旁边。《诗唐风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左。”毛传:“兴也。道左之阳,人所宜休息也。”郑玄笺:“道左,道东也。日之热,恒在日中之后,道东之杜,人所宜休息也。今人不休息者,以其特生阴寡也。”

28、必使几年伏枥:必使:南北朝萧统《咏同心莲》:“以兹代萱草,必使愁人欢。”几年:魏晋陆机《董桃行》:“万里倏忽几年。”伏枥: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汉书李寻传》:“马不伏歷,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29、骏足则长坂可登:骏足:良马。晋张协《七命》:“田游驰荡,利刃骏足。”长坂可登:长阪犹高坡。汉司马相如《哀二世赋》:“登陂阤之长阪兮,坌入曾宫之嵯峨。”南朝齐陆厥《奉答内兄希叔》:“骏足思长阪,柴车畏危辙。”

30、庶几一顾空群:庶几:差不多,近似。《易繫辞下》:“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 高亨注:“庶几,近也,古成语,犹今语所谓'差不多’,赞扬之辞。”一顾空群: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羣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羣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

31、骥材则盐车克荷:骥材:宋宋庠《留别知郡职方杨员外》:“鸾翮不暇戢,骥材方自呈。”盐车:运载盐的车子。《战国策楚策四》:“夫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幂之。”后以“盐车”为典,多用于喻贤才屈沉于天下。克荷:能够承当。《陈书程文季传》:“故散骑常侍、前重安县开国公文季,纂承门绪,克荷家声。”

32、盖月征日迈:《诗小雅小宛》:“我日斯迈,而月斯征。”郑玄笺:“迈、征,皆行也。”

33、乃能辙守途循:乃能:韩愈《祭十二郎文》:“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辙守途循:清代严复《道学外传》:“质虽驽下,无创得之智,无远略之怀,但能循途守辙,日诵数十行,时日既多,意者亦必有可观者焉。”

34、斯右有左宜:指适宜,适合。形容多才多艺,什么都能做。《诗经小雅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35、弗致輈倾轮堕:弗致:輈倾:翻倒的车。比喻失败的前事。《后汉书皇后纪序》:“身犯雾露於云臺之上,家婴縲絏於圄犴之下,湮灭连踵,倾輈继路,而赴蹈不息。”李贤 注引贾谊曰:“前车覆,后车诫。”轮堕:宋梅尧臣《拟韩吏部射训狐》:“一朝车轮翅堕地,狐鼠入穴枭党烹。”

是以相马而求逸足36,相士而在华颠37。苟识途之未惯38,宁就范而争先39?随两服,效两骖40,用斯误矣41;进者寸,退者咫42,势或必然43。况闻老反为驹44,不顾其后45;岂谓童而有角46,可驾在前47

注释:

36、是以相马而求逸足:相马:谓观察马的优劣。《列子说符》:“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逸足:犹疾足。汉傅毅《舞赋》:“良骏逸足,蹌捍凌越。”指骏马。《宋书谢庄传》:“藴籋云之鋭景,戢追电之逸足。”唐裴度《答白居易求马》:“君若有心求逸足,我还留意在名姝。”

37、相士而在华颠:相士:鉴别人才。《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孔子曰:'里语云,相马以舆,相士以居,弗可废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褚期生少时,谢公甚知之,恒云:'褚期生若不佳者,僕不復相士。’”华颠:白头。指年老。《后汉书崔駰传》:“唐且华颠以悟 秦,甘罗童牙而报赵。”

38、苟识途之未惯:识途:认识道路。比喻富有经验,能为先导。《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未惯:韩愈《县斋有怀》:“夷言听未惯,越俗循犹乍。”

39、宁就范而争先:就范:谓听从支配或控制。清林则徐《会奏请将高廉道暂驻澳门查办夷务片》:“俟整顿一二年后,如果诸夷就范,鸦片肃清,再将该道撤回高廉。”争先:犹抢前。《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晋楚争先。”杜预注:“争先歃血。”

40、随两服效两骖:古代用四匹马牵引的车驾,中间夹着车辕的两马称为两服,在外侧的两匹马称"两骖"。《诗郑风大叔于田》:“两服齐首,两骖如手。”

41、用斯误矣:宋蔡絛《西清诗话》:三吴僧义海以琴名世。六一居士尝问东坡: “琴诗孰优?”东坡答以退之《听颖师琴》。公曰: “此只是听琵琶耳。”或以问海,海曰: “欧阳公一代英伟,然斯言误矣。'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言轻柔细屑,真情出见也。'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言精神余溢,竦观听也。'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言纵横变态,浩乎不失自然也。'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又见脱颖孤绝,不同流俗下俚声也。'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言起伏抑扬,不主故常也。皆指下丝声妙处,惟琴为然。琵琶格上声,乌能尔邪?退之深得其趣,未易讥评也。

42、进者寸退者咫:《老子》:“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比喻得不偿失。

43、势或必然:《战国策秦策》:“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

44、况闻老反为驹,《诗经小雅角弓》:“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汉毛氏传:“已老矣而孩童慢之。”一说比喻人老而不服老,雄心犹存。

45、不顾其后:刘向《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 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46、岂谓童而有角:岂谓:宋张伯玉《虎丘》:“东客从来过虎丘,橘花渡口维扁舟。阖闾宫殿不可见,但对古塔寒飕飗。忆昔夫差全胜日,水犀十万横吴鉤。楚山既掘荆人冢,越岭仍将句践囚。岂谓西施能破国,谁知麋鹿上台游。唯有吴王有时月,夜深闲照剑池头。”童而有角:《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实虹小子。”毛传:“童,羊之无角者也。”

47、可驾在前:《礼记学记》:“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孔颖达疏:马子始学驾车之时,大马驾在车前,将马子系随车后而行,故示反之,所以然者,此驹未曾驾车,若忽驾之,必惊奔,今以大马牵车于前,而系驹子后,使日日见车之行,惯习而后驾之,不复惊矣。“言学者亦须先教小事操缦之属,然后乃示其业,其道乃易成也。”

邛聆斯语48,乃复陈词49。谓物必期于适用50,才惟取其不羁51。人各有能52,功讵争乎耳目53?骥不称力54,相岂在于毛皮55?方今造士燕台56,千金尚传夫市骨57;忆昔举贤牛口58,百里犹起于烹雌59。试看稚角初垂60,大可为也61;若使隙驹空过62,不其馁而63

注释:

48、邛聆斯语:唐蒋防《霍小玉传》:“生之儕辈,共聆斯语更相叹美。”

49、乃复陈词:乃复: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陈词:陈述意见。汉严忌《哀时命》:“为凤凰作鶉笼兮,虽翕翅其不容。灵皇其不寤知兮,焉陈词而効忠?”

50、谓物必期于适用:谓适合使用。《逸周书大戒》:“谋和适用,覆以观之,上明仁义,援贡有备。”《晋书职官志序》:“及秦变周官,汉遵嬴旧,或随时适用,或因务迁革,霸王之典,义在於斯。”宋曾巩《侍中制》:“从容应物,有适用之材,慷慨立朝,多据经之论。”

51、才惟取其不羁:邹阳《狱中上书自明》:“使不羈之士,与牛驥同皁。”李善注:“不羈,谓才行高远,不可羈繫也。” 晋 向秀 《思旧赋》:“余与 嵇康 、 吕安 ,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羈之才。”

52、人各有能:《左传定公五年》:王使由于城麇,复命,子西问高厚焉,弗知。子西曰:“不能,如辞。城不知高厚小大,何知?”对曰:“固辞不能,子使余也。人各有能有不能。王遇盗于云中,余受其戈,其所犹在。”袒而视之背,曰:“此余所能也。脾洩之事,余亦弗能也。”

53、功讵争乎耳目:争功:争夺功利或功劳。《书大禹谟》:“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耳目:借指负责视听的亲近侍从之臣。《书冏命》:“尔无昵於憸人,充耳目之官。”孔传:“汝无亲近於憸利小子之人,充备侍从,在视听之官。”

54、骥不称力:《论语》: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55、相岂在于毛皮:《列子说符》: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

56、方今造士燕台:方今:《庄子庖丁解牛》:“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造士:学业有成就的士子。《礼记王制》:“升於司徒者不征於乡,升於学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孔颖达疏:“学业既成,即为造士。”造就学业有成就的士子。《礼记王制》:“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郑玄注:“顺此四术而教以成是士也。”燕台:指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燕昭王筑台以招纳天下贤士,故也称贤士台、招贤台。见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

57、千金尚传夫市骨:千金市骨:花费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招揽人才的迫切。 战国时郭隗以马作喻,劝说燕昭王招揽贤士,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比喻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

58、忆昔举贤牛口:举贤:《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三国演义》:“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牛口:《史记商君列传》:“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繆公之贤而愿望见,行而无资,自粥於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繆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

59、百里犹起于烹雌:相传百里奚在楚为人牧牛,秦缪公闻其贤,以五羊之皮赎之,擢为秦相。其故妻为佣于相府,堂上作乐,妇自言知音,因援琴抚弦而歌曰:“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

60、试看稚角初垂:稚角:元周权《悯蔬》:“...亦复种晚菘,稚角俄已含。期此旦夕效,菜把日可添...”角初垂:宋张耒《有感》:“南风霏霏麦花落,豆田漠漠初垂角。”61、大可为也:宋张载《正蒙神化篇第四》:“大可为也,大而化不可为也,在熟而已。”

62、若使隙驹空过:比喻光阴易逝,人生短促。《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陆德明释文:“郤,本亦作隙。隙,孔也。”

63、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且泣曰:'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杨伯峻注:“馁,饿也。不其馁而,犹言不将饥饿乎,意谓子孙灭绝,无人祭祀之。”

况臣抱积素之咫闻64,仰飞黄之骖负65。虽未佩夫韘觿66,实愿策乎左右67。裴大夫神驹千里68,止争气象之轩昂69;甘丞相乳角双叉70,不数年龄于寿考71。故伏轼识龙文之种72,何妨听用我谋73;倘在厩俟马齿之加74,窃恐事居人后75

注释:

64、况臣抱积素之咫闻:积素:犹故旧。谢灵运《拜陵庙作诗》:“勑躬慙积素,復与昌运并。”张铣注:“素,故...慙高祖积故之恩,不易志节。”咫闻:距离甚近而有所听闻。《语晋语四》:文公学读书于臼季,三日,曰:“吾不能行也咫,闻则多矣。”对曰:“然而多闻以待能者,不犹愈也?”

65、仰飞黄之骖负:飞黄:传说中的神马名。又名乘黄。《淮南子览冥训》:“青龙进驾,飞黄伏皁。”高诱注:“飞黄,乘黄也,出西方,状如狐,背上有角,寿千岁。”骖负:清丘逢甲《寄怀菽园》:“蒙庄玩世甘呼马,越石论交负解骖。”《晏子春秋》云:晏子之晋,至中牟,睹毙冠反裘负薪,息于途侧。晏子问曰:“何者?”对曰:“我石父也。苟免饥冻,为人臣仆。”晏子解左骖赎之,载与俱归。

66、虽未佩夫韘觿:《诗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芄兰之叶,童子佩韘。” 毛 传:“觿,所以解结,成人之佩也...韘,决也。能射御则佩韘。”汉刘向《说苑修文》:“能治烦决乱者佩觿,能射御者佩韘。”后遂以“韘觿”借指智勇兼备的少年。

67、实愿策乎左右:实愿:有行于愿相应,乃至如所愿得果,谓之实愿。胜鬘经曰:以此实愿安慰无量无边众生。同宝窟上末曰:此愿有行来应之,故名实愿也。又真实心起愿,故名实愿。又此愿实能利物,故名实愿。又此愿实能得果,故名实愿。策乎左右:支配,控制。《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公以楚师伐齐,取穀。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杜预注:“左右,谓进退在己。”《国语越语上》:“寡君帅 越国 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韦昭注:“左右,在君所用之。”

68、裴大夫神驹千里:裴大夫:李元度先生注“裴大夫”为唐代之“甘露顶”,吾与桂凤姐以为或为北魏之“裴骏神驹”也。神驹千里:《北齐书杨愔传》:“已是吾家龙文,十岁后,当求之千里外。”

69、止争气象之轩昂:止争:《管子七臣七主》“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气象:气度,气局。《新唐书王丘传》:“气象清古,行脩絜,於词赋尤高。”《三国演义》:“权曰:'此计最善。但卿此去,休失了东吴气象。’”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宋王安石《示蔡天启》:“忽然变轩昂,慎勿学哥舒。”

70、甘丞相乳角双叉:甘丞相:甘罗,战国时楚国下蔡人。秦相甘茂孙。事秦吕不韦。年十二,奉使至赵,说赵王割五城予秦,并攻燕得地,以功封为上卿。乳角:清姚燮《淮阴舟中》:“幼子丱角,乳方谢餔。”双叉:清代乐钧《探春剪》:“燕尾双叉,蛟眉互纽,巧出并州形制。”

71、不数年龄于寿考:不数:不亚于。明汪道昆《高唐梦》:“想这神女果如大夫所言,絶代无双,不数庄生陈説。”年龄:人或其他生物已经生存的年数。《礼记文王世子》:“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寿考:年高,长寿。《诗大雅棫朴》:“周王寿考,遐不作人。”郑玄笺:“文王是时九十餘矣,故云寿考。”

72、故伏轼识龙文之种:伏轼:俯身靠在车前的横木上。《庄子渔父》:“孔子伏軾而嘆曰:'甚矣,由之难化也!’”后多用以指乘车。《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齐秦之交,伏式结軼西驰者,未有一人言善齐者也。”龙文:骏马名。《汉书西域传赞》:“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於黄门。”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四骏马名也。”

73、何妨听用我谋:何妨:无碍,不妨。《北史后妃传上文帝文皇后乙弗氏》:“后美容仪,少言笑,年数岁,父母异之,指示诸亲曰:'生女何妨也。若此者,实胜男。’”听用我谋:《诗大雅抑》:“於乎小子,告尔旧止,听用我谋,庶无大悔。”

74、倘在厩俟马齿之加:在厩:《说文》:“厩,马舍也。”俟马齿之加:《公羊传僖公二年》载:晋献公与荀息谋,用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既取虢,还四年,复取虞。虞公抱壁牵马而至,荀息见曰:“臣之谋如何?”献公曰:“宝则吾宝也,虽然,马之齿亦已长矣。”

75、窃恐事居人后:窃恐:私自以为。李白《杂曲歌辞远别离》:“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事居人后:明陶安《题墨梅风烟雪月》:“冰雪塞天阳气转,幽香飞动老龙鳞。平生每事居人后,十月严凝占得春。”

王乃拔自寒微76,出诸坎坷77。非屈蠖之不伸78,乃从龙而并坐79。后车以载80,将备历于簪缨81;同乘而归82,庆得人于髫鬌83。任风尘之跋涉84,展也大成85;沥汗血于骅骝86,异哉试可87

注释:

76、王乃拔自寒微:《晋书载记》:跋曰:大臣无忠清之节,货财公行于朝,虽由吾不明所致,弗勤宜肆诸市朝,以正刑宪。但大业草创,彝伦未叙,弗勤拔自寒微,未有君子之志,其特原之。李训小人,污辱朝士,可东市考竟。

77、出诸坎坷:出诸:唐代无名氏《赵简子立储》: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词甚习固。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坎坷:高低不平貌。《汉书扬雄传上》:“濊南巢之坎坷兮,易豳岐之夷平。”颜师古注:“坎坷,不平貌。”

78、非屈蠖之不伸:《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79、乃从龙而并坐:从龙:《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旧以龙为君象,因以称随从帝王或领袖创业。并坐:《诗秦风车邻》:“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80、后车以载:《诗经小雅绵蛮》:“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81、将备历于簪缨:备历:三国魏文帝《典论自叙》:“余是以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簪缨:古代官吏的冠饰。比喻显贵。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龙门退水,望冠冕以何年?鷁路頽风,想簪缨於几载?”

82、同乘而归:《梁书傅昭弟映传》:“兄弟友睦,修身厉行,非礼不行。始昭之守临 海,陆倕饯之,宾主俱欢,日昏不反,映以昭年高,不可连夜极乐,乃自往迎候, 同乘而归,兄弟并已斑白,时人美而服焉。”

83、庆得人于髫鬌:得人:谓得到德才兼备的人。亦谓用人得当。《论语雍也》:“子曰:'女得人焉耳乎?’”邢昺疏:“孔子问子游,言女在武城,得其有德之人乎?”髫鬌:幼年。《后汉书周燮传》:“始在髫鬌,而知廉让;十岁就学,能通诗论。”

84、任风尘之跋涉:任风尘之跋涉:唐高适《送裴别将之安西》:“风尘经跋涉,摇落怨暌携。”

85、展也大成:《诗小雅车攻》:“之子于征,有闻无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86、沥汗血于骅骝:汗血:流汗流血。借指辛劳与奋战。《后汉书崔駰传》:“汗血竞时,利合而友。”李贤注:“汗血谓劳力也。”骅骝:周穆王八骏之一。泛指骏马。《荀子性恶》:“驊騮騹驥纤离緑耳,此皆古之良马也。”杨倞注:“皆周穆王八骏名。”《史记秦本纪》:“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繆王,得驥、温驪、驊駵、騄耳之駟,西廵狩,乐而忘归。”杜甫《醉歌行》:“...骅骝作驹已汗血,鸷鸟举翮连青云。词源倒倾三峡水,笔阵独埽千人军...”

87、异哉试可:《书尧典》:“岳曰:'异哉!试可乃已。’”江声《尚书集注音疏》:“试、已,皆用也。言用之可乃用尔。”晋葛洪《抱朴子清鉴》:“欲试可乃已,则恐折足覆餗;欲听言察貌,则或似是而非。”

盖惟小子俊英88,老成慎重89。赖兹有造之材90,辅我平康之颂91。学惟稽古92,先臣之扣角常闻93;道在逢时94,此日之昂驹得用95。所以喜旌旂之下逮96,封天咫而殷勤97;幸舆跸之式临98,驾锦骖而侍从者也99

注释:

88、盖惟小子俊英:小子:男小孩。《楚辞天问》:“水滨之木,得彼小子。”王逸注:“小子谓伊尹...母因溺死,化为空桑之木。水乾之后,有小儿啼水涯,人取养之。”俊英:才能出众的人。三国魏曹丕《弟苍舒诔》:“猗歟公子,终然允臧。宜逢介祉,以永无疆。如何昊天,彫斯俊英?”

89、老成慎重:阅历多,成熟,办事谨慎稳重。《宋史种师中传》:“师中老成持重,为时名将。”

90、赖兹有造之材:赖兹:汉蔡邕《酸枣令刘熊碑诗》:“赖兹刘父,用说其蒙。泽零年丰,黔首歌颂。”有造:《說文》就也。《诗大雅思齐》::“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材:通“才”。才能,能力。《书咸有一德》:“任官惟材,左右惟其人。”91、辅我平康之颂:辅我:晋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藩岳作镇,辅我京室。”平康:平安。《书洪范》:“平康正直,彊弗友刚克,燮友柔克。”孔传:“世平安用正真治之。”曾运乾正读:“平康者,中正和平,不刚不柔也。”《魏书任城王云传》:“平康之世,可以寄安。”颂:《正韵》称述也。《释名》称颂成功谓之颂。

92、学惟稽古:《尚书周书微子之命第十》:王若曰:“猷!殷王元子。惟稽古,崇德象贤。”

93、先臣之扣角常闻:先臣:古代臣于君前称自己已死的祖先、父亲为“先臣”。《左传文公十五年》:“宋华耦来盟...公与之宴,辞曰:'君之先臣督,得罪於 宋殤公,名在诸侯之策,臣承其祀,其敢辱君?’”杜预注:“耦,华督曾孙也。”扣角:相传春秋时卫人宁戚家贫,在齐,饭牛车下,适遇桓公,因击牛角而歌。桓公闻而以为善,命后车载之归,任为上卿。见汉刘向《新序杂事五》。后以“扣角”为求仕的典故。常闻:汉王粲《公燕诗》:“常闻诗人语,不醉且无归。”

94、道在逢时:清查慎行《呈吉水大司空李公》:“道在本非夸,逢时获初愿。”

95、此日之昂驹得用:此日:《诗小雅十月之交》:“彼月而微,此日而微。”昂驹:少壮的良马。《楚辞卜居》:“寧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氾氾若水中之鳧乎。”《梁书袁昂传》:“昂本名千里,齐永明中,武帝谓之曰:'昂昂千里之驹,在卿有之,今改卿名为昂,字千里。’”得用:得到任用。《史记儒林列传》:“瑕丘江生为穀梁春秋,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

96、所以喜旌旂之下逮:旌旂:旗帜的总称。《周礼春官司常》:“凡军事,建旌旗。”下逮:犹言下及也。南朝梁庾肩吾《谢赉槟榔启》:“登玉案而上陈,出珠盘而下逮。”

97、封天咫而殷勤:天咫:《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杜预注:“言天鉴察不远,威严常在颜面之前。八寸曰咫。”后因以“天咫”为帝王所居之地。殷勤:关注,急切。三国魏曹操《请追赠郭嘉封邑表》:“贤君殷勤於清良,圣祖敦篤於明勋。”

98、幸舆跸之式临:舆跸:皇帝出行的车驾。林琨《众赋》:“则有大乐鼓吹,圣人舆跸。备礼而制,乘时而出。”式临:《郑玄箋》:“式,用也。”明代林俊《郊祀志喜》:“体元上国春齐到,祝嘏南郊帝式临。”

99、驾锦骖而侍从者也:锦骖:清黄景仁《池阳杜牧祠》:“风光秋浦占江南,小队行春驻锦骖。祇惜数年贤刺史,却留馀种媚朱三。”侍从:随侍帝王或尊长左右。《汉书史丹传》:“自元帝为太子时,丹以父高任为中庶子,侍从十餘年。”《孔丛子记义》:“宰予对曰:'自臣侍从夫子以来,窃见其言不离道,动不违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咫角骖驹赋【注释讲解:张秀东】
《诗经》学习之《小雅 车舝》
从“有于”到“藏词”、“截句成词”
《戏瑕》明·钱希言
全唐诗录 卷二十六
颜氏家训集解4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