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汉字从一诞生起就是从上往下写的

其实,中国最早的“文字”不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写“字”顺序,而是与今天一样,是从左到右的写“字”顺序。这些“字”,就是甲骨文之前的文字,大部分为刻刻划划的符号,还不是系统的“大范围使用的文字”。

点击加载图片

汉字从“小范围使用文字”,发展系统成熟的“大范围使用的”文字,是从甲骨文开始的。

甲骨文的物质材料决定了,从上到下,从右到左写字的材料优势。

比如,我们在兽骨上写字,横着写,不但不方便,也不方便阅读。

在龟甲上写呢?龟甲的龟纹会影响写字的,而竖着写,就可以避免龟纹对写字的干扰。

点击加载图片

西周钟鼎文。

这样,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汉字书写规范,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传统了。

其实,我们的祖先,也不是没有横着写过。例如,很少一些甲骨文上,也有横写的字。

这就说明我们的祖先写字还是很自由的。

但是,横着写的方法确实没有任何优势,所以,只能被历史淘汰。

点击加载图片

战国时代的楚国书法。

大约西周前后,我们的祖先应该已经发明了竹简。

竹简与兽骨的材体差不多,也不可能很宽,还要编成册。在竹简为汉字载体时代,也只能是从上到下书写。所以,从上到下的书写方法,也被逐渐固定下来了,而且看样子,应该是一种不错的优势选择。

那么,为什么阅读顺序是从右到左呢?因为文章长短不一,古代崇尚右面,要阅读比较长的文章,如果是从左到右,就需要右手打开竹简,而且还影响视线。

所以,只有向左打开竹简,视线最清楚,而且还可以给右手书写的方便,所以,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书写规范是最有优势的完美选择。

点击加载图片

明清时代的手卷包首与套子。

竹简为载体的书写一直延续到了西晋,才最后完全进入纸质书写时代。

那么,在造纸发明以后的汉代,也会选择和延续竹简时代的书写规范的。

点击加载图片

苏轼的手卷书法。

只是因为,最早的制纸规格,受技术条件限制,基本按照竹简的尺幅造纸的。一般没有太大的纸。大体在一平尺以内。

所以,一般用纸,也叫尺牍。

纸质为载体的文章和书,完全按照竹简的体制,只是要要装裱成卷。要读这种“卷”的书,或者写书,也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最有优势,所以,我们汉字的书写,就一直保持了这个书写格式的传统。

点击加载图片

中国的书,到唐代晚期才出现雕版印刷,宋代达到高峰。

尽管出现了印刷,但是印刷也是按照习惯阅读制版的,所以,印刷出来的书,也跟手稿的书写形式是一样的。

从左到右,这是近代铅字印刷出现以后,学习西方的一种排版方法,好在我们的汉字也能适应现代化的管理和现代化的新时代,这是我们汉字的伟大。

但是,今天的书法艺术,还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书写主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字啥时候开始,从左往右横着写?这个简单的大问题,难倒不少人
为什么中国古代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竖式书写?
为什么传统汉字书写方式,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 而且是先上下后左右。
破解专家没有破解出来的甲骨文探秘之三(原创)
古人从右到左竖着写,今人从左到右横着写,为何会发生这种改变?
古人写字是从右到左而现代人为何摒弃这一传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