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素说《论语》:子张篇(十)


  一、原 文  

子张第十九

19.10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二、释 解  

子夏说:“君子通过从仁向善的修行实践,使身心得以仁德道义的滋润而呈现出容貌气质的三变,从而让人们感受得到道君子的凛然正气。君子在日常忠君惠民的恳切坦诚中,与君臣、百姓之间自然会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与民众百姓有了这种坦诚的信任之后再去差遣役使他们,他们自会理解你的爱民之意,体谅你劳民的不得已而听从你的差遣使唤;否则,没有这样互信的基础,民众就会认为你是在损害他们的利益,是在虐待他们。同样,与君主上司有了这种信任之后,你再去规谏劝诫他们,他们自会理解你的忠诚之心,体谅你谏诤的恳切,体谅你的不得已而纳谏从善;否则,没有这样信任的基础,君主上司就会认为你是在卖直取忠,是在张扬诽谤他的过失。”

  三、释 字  

谤(謗)

《说文》:謗:毁也。从言旁声。补浪切。

《约注》:謗:段玉裁曰:“谤之言旁也,旁,溥也。大言之过其实。《论语》:'子贡方人。’假方为谤。”舜徽按:旁、溥皆有广义。谤从旁声,实亦从旁得义,谓广布其过恶于外也。此与讪诽同意,故二字同训谤。许以毁释谤者,《小尔雅·广言》:“毁,坏也。”今湖湘间犹称道人过恶为败坏人,盖古遗语也。《论语·宪问篇》:“贡子方人。”《释文》云:“郑本作谤,谓言人之过恶。”古人以方为谤,犹以非为诽耳。谤、方、诽、诬、毁、败诸字,皆古双声。

《玉篇》:謗:补浪切。毁也,诽也。对他人道其恶也。

汉字“谤”,从言旁声。从言,为公开议论或批评指责别人的过恶。旁声,为广布别人的过恶于外。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按:“'谤’者,道人之事实,与'诬’、'谮’不同,大言曰'谤’,微言曰'诽’曰'讥’。”由此可知,“谤、诽、讥”的初义并不是无中生有,不顾事实或夸大事实的恶意攻击,而是有事实所据的广布议论或指责。本义为公开议论或指责别人的过恶。起初并无贬义,后引申用作贬义,继而引申指不顾事实的恶意攻击、恶意中伤,又引申指怨恨,诅咒。《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对“诽、谤、讥”三字进行了辨析:“三个字都是指责,批评别人过失。但是,'谤’一般指公开指责,批评的份量重,因而有时就带有诅咒的意义。……'诽’是背地里议论、嘀咕。'讥’是微言讥讽。'诽’、'谤’又由指责别人过失,都引申为不顾事实地说人坏话或恶意攻击,汉代以后多用引申义。”

  四、素 说  

前一章通过 “君子三变”的言说教导,让人们从君子“学以致其道,道以润其身”所显露的庄而温的容貌神态、厉而正的言辞风度中,体悟君子修行得道后“诚于中而形于外”的道貌言辞之变。本章通过子夏“君子信而后劳其民,而后谏”的言说教导,让人们体悟并把握君子唯有在“律己忠惠的笃厚,信实周至的坦诚”中彰显自己的忠爱至诚,自会得到君臣百姓的信任,从而使得在自己的“事上使下”的行政实践中得以顺畅地行仁弘道。

子夏说:“君子通过从仁向善的修行实践,使身心得以仁德道义的滋润而呈现出容貌气质的三变,从而让人们感受到得道君子的凛然正气。君子在日常忠君惠民的恳切坦诚中,与君臣、百姓之间自然会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与民众百姓有了这种坦诚的信任之后再去差遣役使他们,他们自会理解你的爱民之意,体谅你劳民的不得已而听从你的差遣使唤;否则,没有这样互信的基础,民众就会认为你是在损害他们的利益,是在虐待他们。同样,与君主上司有了这种信任之后,你再去规谏劝诫他们,他们自会理解你的忠诚之心,体谅你谏诤的恳切,体谅你的不得已而纳谏从善;否则,没有这样信任的基础,君主上司就会认为你是在卖直取忠,是在张扬诽谤他的过失。”

本章需要注意的是“君子信而后劳其民”和“君子信而后谏”的“信”。“信”本是信用、信任之义,这里“信”是“见信”或“被信”的意思。本章是说,君子使民事君,都要以信为先。君子在位时,先要取得民众的信赖,然后才能劳役民众;先要取得君主上司的信任,然后才能谏君。注意,君子取得民众的信赖和上司的信任,不可在“信”中寻求,不能为了他人的信任而迎合他人,或者强人以信任自己。君子之“信”在“律己忠惠的笃厚,信实周至的坦诚”的从仁向善的修行实践中,在君子身心得以仁德道义的滋润后而呈现出容貌气质的三变中,在君子日常忠君惠民的恳切坦诚之中。因此,君子之“信”是在其“道、德、仁、义、礼、智”之中。丁纪在《论语读诠》讲道:“君子之'信’,先充实乎己,人自然而信任之,非如'言必信,行必果’者强人来信我也。……君子为'信人’,素积甚厚,虽当非常之时,人不疑之。'未信’者不足以为君子,虽一时所起非不为善心良愿,人不知之,而惮烦其劳、厌恶其谏,则其心愿终为事负也;即不当非常之时,一言人亦疑之,一行人亦不信之,此皆不能先有诸己之为病也。” 杜道生《论语新注新译》中记:“《集注》:'信,谓诚意恻怛而人信之也。厉犹病也。事上使下,皆必诚意交孚,而后可以有为。’……《滹南辨惑》卷七……王紫薇广之曰:'仰以事君,必先罄尽忠赤,深结主知,而使上见信;俯以临民,必先诰诫号令,感化人情,而使下见信。下既见信,则以之役使,虽劳不怨;上既见信,则以之献替,无言不从。是道也,出于至诚而已。’其说甚佳。盖此信字,在我者之事耳,而世人多错认了。人臣畏罪而不言,辄以是借口曰:'上不吾信也。’或一谏不从,则奉身而去,自谓无愧于其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里仁篇第四⑤
《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
专题知识:《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的主要思想
《论语》集萃
论语:人之过也(4-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