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素说论语:学而篇(14)

学而第一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试译】孔老师说:“一位修道的君子,吃不求饱足,居不求安适。做事敏捷勤勉,言语小心谨慎,并且能经常到有道的人那里学习,向有道的人看齐,匡正自己的是非,这样可以说是一位好学的人了。”

《释名》:安,晏也,晏晏然和喜,無動懼也

《正字通》:徐也。止也。平也。定也。又心無愧也。

“安”是安逸、平静、感到满足义。

《广韵》:敏:疾也,敬也,聪也,达也。

《释名》:敏,闵也,进取无否滞之言也。

敏有敏捷、快捷,勤勉义。

《说文》: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

《玉篇》:就:才救切。从也。成也。即也。久也。郭璞曰:成就,亦终也

汉字“就”的本章是往高楼去,异于一般的,引申为向上,就近,高就,达成之义。

《说文》: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凡正之属皆从正。之盛切。徐锴曰:“守一以止也。”

《玉篇》:正:之盛切。长也,定也,是也。又音征

正:指正、匡正、修正、端正。

素说《论语》学而篇(14)

孔门之学是学为君子,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前面老师循循教导弟子,学贵在诚,在信,在孝,在修身。这章老师教导弟子们不但要学,还要好学,要持之以恒地学。君子之学的重点是修身,修身不是在吃住上的追求,而是心灵境界的持续不断的向上。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却不是为了吃饭。吃好饭、居处安逸,不是一个有着“明明德”目标的君子的追求。学者之志,乐道忘饥,无暇求其安饱也。就象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者也。君子在吃食不要求饱足,在居住不要求舒适。治学之君子,不追求生活上的安逸。那么君子的着力点在什么地方呢?孔子说,君子当勤勉在事上,敏在所学,敏在所行。勤勉其所不足,在其不懈倦。说话谨慎小心,不可尽其所有言。在学习中,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心有疑昧之处,不可自以为是,应当去请问有道德有专学的人,求其指正。这样才可把自己培养造就成一个具有完美的道德品质的人。此章点明为学不重物质生活的享用,而重在精神生命的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就有道而正焉”,“就”和“正”都是动词,“就”,是就道,向着“道”的目标走近的含义。“正”,是问道而不是问事。前面“敏于事”是说事,这里是说的道,注意孔子言说的区别,事与道不要混而无分别。

已发《素说<论语>》查阅,请在本公众号中回复”论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0条孔子经典语录(附译文)
论语警句摘抄
《论语》中的名言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1
经典《论语》口诀记忆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14.28】君子道者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