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一、问题提出
注意属心理学的范畴,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和集中是注意的基本特点。指向性是心理活动对活动对象的选择。集中性是心理活动不仅离开一切无关事物,而且抑制了无关活动,使选择的对象维持在相对的时间内,保证对对象的清晰反映。如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一心一意等。由于高度集中注意,心理紧张度极高,如医生做手术、电脑上机,注意范围缩小,有时达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境界。指向性和集中性密不可分,是保证心理活动顺利开展并继续维持下去的前提条件,被誉为“心灵的窗户”。
注意力和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在智力结构中,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组织者”和“维持者”。正是由于注意力的组织和维持,人们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活动。
早在十九世纪,马克思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提出了“天才就是集中注意力”的著名论断,法国著名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也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给人类带来进步的伟大发现,与其说由于科学家们的教养或者他们的知识,毋宁说是由于完全聚精会神的能力。由于他们的智慧能够埋头于他们感兴趣的工作”。这就强调了注意这一人类共同的心理现象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不仅如此,注意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得知识及运用经验适应环境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古今中外的一些杰出人物的成功实例也证明了注意力在一个人的成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王羲之写字入了迷,竟把墨汁当蒜泥,用馒头蘸着吃,牛顿做实验时,把手表当鸡蛋煮;居里夫人课间演算习题时,身旁被恶作剧的同学堆满了凳子,竟丝毫没有察觉;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时,竟把和他一起乘车的小女儿忘记了;比尔·盖茨童年曾痴迷计算机,数学家陈景润童年痴迷看书、做题,昆虫学家法布尔在童年观察昆虫习性,从早到晚伏在大石头旁看蚂蚁搬家。实验和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学习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注意力能否集中,可以说,注意力是保证学生顺利学习的前提条件。
自从心理教育被纳入心理课程,心理咨询成为学校心理教育“补救性”功能的一个机构后,前来咨询室咨询的学生中,如何让自己的注意力在学习时高度集中是较常见的问题。他们总是希望能从心理辅导老师那里找寻到一下子解决这个问题的灵丹妙药,只是,影响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是多样的,我们只有追根溯源,才能对症下药。结合笔者十年来的咨询,经过对所咨询的100多例关于注意力不集中案例的分析,从中总结了高中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二、            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咨询室里,总有学生说:“老师,我听着听着课,就不由地走神了,思维像一匹脱缰的马”;“老师,我做着做着作业,大脑就突然出现与学习无关的事,什么都想,很散很乱,没什么意义”,“老师,我什么都没想,也不想想,克制自己不去想,可那些东西还是出现了,越不不想想得越多”……每个前来咨询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都有令自己困惑的地方,他们的注意力思维脱离了自己的学习活动而浮想联翩、神不守舍,注意力不能集中影响了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总的说来,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1、意志可以控制的“走神”,自己有意地离开了学习活动去想别的事儿,也就是说自己可以控制注意力的指向和思维的内容;
2、自己主观意志无法控制,明明知道是自己没有必要去想的一些想法和念头,却会不由自主地自动地在大脑中反复出现,越是想控制想压抑,这些想法和念头就越强烈,越难以控制。
三、            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1、注意品质的差异
注意力与我们所说的注意品质有很大关系。随着教育的发展,“注意品质”这一概念越来越被教育界所重视。注意品质包括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四个方面。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观察到对象的数量。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久暂特性。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各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我们以一个班级上课为例:同一个班级里,教师会发现有的学生听课专心致志,注意力非常集中,有的学生东张西望,很不安定;有的学生做什么事都漫不经心,有的学生则从不受任何干扰,认认真真地学好各门功课;这些其实也就是不同注意力品质的外在表现。学生有效的认知活动都必须有注意的配合。以学生听课笔记为例。听课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需要学生始终集中注意力认真对待。而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需要注意的合理分配,分配能力差的学生或者不能将听课中的重要内容非常熟练地选择出来,或者在思路上左思右想,那么就会显得手忙脚乱,无法兼顾听与记的不同需要。注意的分配是顺利进行此次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提高听课效率的保证。而注意集中性差的学生可能一开始就不能使自己的心理活动专注于教师讲课的内容上,而指向与上课无关的活动和客体上。注意稳定性差的学生则容易受外界刺激干扰,容易分心,不能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不能专心致志地把课听完,这样学习的效率必定大打折扣。
2、学习目的不明确。高中生的学习是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的,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活动没有目标性,就无法使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稳定地指向学习活动,更不能维持较长的时间。不少高中生认为是父母要自己来上学的,所以自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另一些高中生则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每天上课拿到课本就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知自己该听什么,时间一长,注意力就变得涣散;而有的学生不知自己要学习什么,看到其他同学做什么就跟着做……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应有的学习动机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
3、对学习不感兴趣。部分高中生因为所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所以提不起兴趣;而有的学生则是因为基础太差,不愿学习,这些都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能集中注意力。
4、自控能力差,容易受内外环境干扰引起注意力分散。现代学生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和学习同时呈现的各种刺激多种多样,如电视、音乐、网络、游戏等,这些活动往往比学习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关注其他活动;另外,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在处理问题时总是希望自己能解决,不愿去求助于成人,但很多时候,他们处理问题有一定难度,于是就存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存在一些需要尽快解决但却尚未解决好的问题,不断地思考,但始终不愿付诸行动去解决,引起不良情绪,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5、身体状况欠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咨询过程发现,不少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时间紧任务重,缺乏体育锻炼,时间长了,身体素质就下降,容易出现不好的身体状况,由于导致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
7、强迫思维和观念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现:强迫思维和观念表现为,明知道没有必要,也不是自己主动去想的一些念头和想法,会不由自主地反复出现在自己的头脑中,而且越是想控制,想排除这些恼人的想法和念头,这些想法和念头就会越强烈,越频繁地出现在头脑中。强迫观念或思维是脑力劳动者,尤其是青年学生比较常见的一类心理问题。强迫思维主要表现为,脑子里不断冒出某些念头,而当事人却不能以主观意志加以克制。
强迫观念和思维,它的产生有一定的性格基础:有强烈的上进心却往往对自己期望过高,追求完美;习惯挑剔自我,体察敏锐并过于敏感,办事执著却也过于拘谨;过多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缺乏成功感,缺乏自信心,很少有愉快感。这类学生总有某种不安全感,总会设想出一个又一个的“万一”,提出无尽的担心和忧虑。
这类学生对学习时头脑中出现的某种担忧的念头,容易过分担心和关注,于是竭力抗拒“念头”的出现。结果,越是抗拒,就越不能摆脱这些念头与烦恼,于是,开始责怪自己的意志不够坚强,并产生了无能为力的自责的苦恼情绪,焦虑烦躁苦恼的消极情绪反过来,使当事人对“念头”出现的感觉越来越过敏,越注意,情绪也就越苦恼,越苦恼也就越关注念头出现的感觉,于是注意和情绪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现象非但不能消除,反而会不断得到强化,在大脑中形成稳定的条件反射,并在某些时候自动地进入焦点意识,被当事人察觉到。这类由于条件反射作用而自动出现的各种念头或图像,一般说来是不能由主观意志直接控制的。
四、注意力不集中的对策
1、制定目标,明确目的任务
对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我们要给他们进行生涯教育,使他们对未来有一定的认识、规划,同时,将这些目标分散到学习的小目标中,明确每一个阶段,每一节课的听课目标,这样,当他们对学习和工作的目的,任务有清晰的了解时,就会提高自觉性,加强责任感,集中注意力。即使注意力时有涣散,也会立刻引起自我警觉,把分散的注意收拢回头。
2、培养间接兴趣
学习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很多同学都不能承受,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但不少同学都有自己的远大目标,如想当外交官、金融学家等,或者学习对解决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很有帮助,他们对解决那些问题感兴趣,那么,就引导他们将学习与这些联系起来,从而培养起间接的兴趣,使他们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注意力高度集中。
3、克服内外干扰。远离诱惑,增强抗干扰能力。人有一种驱使自己追求轻松、快乐的本能,远离诱惑比面对诱惑抵制诱惑时可能更为轻松。所以建议同学在不该看电视、玩电脑、说笑玩闹的时候,远离电视、电脑和爱说笑的同学。可能,最初一段时间,自己会比较不适应,也很难做到,但只要认为自己应该如此,而且尽可能坚持原则,一段时间之后,电视剧、电脑游戏、聊天、网上冲浪等也就自然而然对你失去了吸引力。如果你不能改变环境,只能尝试让自己对自己的学习充满兴趣和热爱,让自己学习的时候全神贯注,这样,外面发生再大的躁动,甚至有人连声喊你的名字你都会听不到。当然,也可以尝试,给自己的学习任务规定时间,在时间紧迫感的驱动下保持学习节奏。
4、增强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学习是对体力和能量要求颇高的智力活动,遵循科学用脑规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体魄有助于注意力的稳定。
5、解决困扰自己的问题。有些问题,是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但因为胆怯、不好意思,或是苦于做不到两全其美等原因,而没能及时解决,于是在头脑中反复思量,干扰了学习。对于这种情况,就要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让自己在那个规定的时间再去面对自己的问题,并要果断地解决掉那个困扰自己良久的问题。
6、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对于学习或考试中出现的这类由强迫思维导致的走神,最好的做法就是对人不对症——不要关注症状本身,而是要全力调整自身的态度和行为,也就是说要“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森田疗法的核心原则)。具体做法:
(1)认识强迫思维的发生机制,减轻心理负担。青春期的学生较容易出现强迫思维,有其性格原因:过于追求完美,对什么事情都患得患失;过分敏感,对很多事情都敏感不已;过分担忧,对学习状态也过分看重,希望全身心投入学习;对某些担忧和念头不能让它一现而过,而是焦急苦恼,结果导致了恶性循环和条件反射。
(2)接受现实,接纳自己。强迫思维已经出现,烦躁、自责都已经无济于事,只能更多的浪费时间,并引起恶性循环和条件反射。因此,念头出现时,应该坚持“顺其自然”的原则,对“症状”不关注、不苦恼、不对抗,而是宽容地接受,任其存在和变化。
(3)为所当为,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最关键的环节是坚持“为所当为”的态度,凭借意志专心去做自己此刻应该做的事情,比如阅读、思考、答题。因为,我们的意志虽然不能直接支配和改变已经强迫思维和不安的情绪状态,但是我们的意志却完全可以支配自己此时的行为。只要全力关注和完成此刻自己的行为,强迫思维就不容易自动进入焦点意识,我们就可以不受强迫思维的左右。只有应该完成的行为能够正常实施,强迫思维就不容易出现了。
(4)对强迫思维矫治效果的评价不是症状的有无,而是积极行为的完成状况。有学生有误解,认为强迫思维的矫治结果是强迫思维完全消失。其实,强迫思维症状因人而异,有的学生症状会比较顽固,因此要经过相当一段时期的调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因此,在矫治的初期,不是看强迫思维还出不出现,而是要看自己在仍然有强迫思维出现的情况下是否做到了“为所当为”,是否完成了此时此刻应该完成的积极行为。即使仍然还有强迫思维出现,但是基本完成了应该完成的行为就是矫治成功。
 (5)建立适应期望值,消除预期过度焦虑。考试是学习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有强迫思维困扰的学生在考试之前就容易出现预期焦虑,事先就开始为自己的“毛病”着急,于是在紧张的考试过程很容易引发强迫思维的出现,并且由此产生对强迫思维的过度焦虑,导致意识狭窄,无法正常答题。因此,考前要适度期望,消除对强迫思维的预期焦虑,保持积极的自我意象。与此同时,要按照上述“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方法,不在关注强迫思维和咀嚼不良情绪中挣扎,把注意力迅速地转移到答题上,全力关注行为的细节以利于调节注意。这样,随着行为的逐渐积极稳定,自己的情绪也便逐渐正常平稳,强迫思维也会得到缓解乃至消失。当然,这个调整过程是—个低效率的过渡阶段,但是一定要宽容地接受这个低效率的“过渡”,接受暂时的痛苦,才能逐渐以正常效率完成试卷。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强迫思维和观念是学生在学习、考试活动中,最常见也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但结合认知领悟疗法,主要运用森田“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疗法是解决强迫思维引起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最佳方法,只要用心体悟,认真练习,熟练掌握,一定可以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经过教育实践验证,对注意力不集中问题进行分类,并且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地解决策略,可以更好的解决注意力不集中这一学习、考试的干扰现象。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 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4]刘学兰,《心理咨询》,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物理教学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及对策
影响注意力的十大因素 (转帖)
8-2内聚的状态(87-90)
【论文】高中体育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四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