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扶贫帮扶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您必须要了解的一些概况)

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合乎情理!

有一种爱如春风的行动,叫我们在扶贫!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参加扶贫工作已满一年了。扶贫路上所经历的人和事与以前截然不同,一年的亲身经历,历历在目,仿佛就像昨天发生的事情,印象最深刻的是见证了庙前的种种“变化”。


主要有三大点,并加以说明:

一、扶贫政策的变化大,政策好:以前的扶贫政策没有现在好,帮扶的力度没有现在的大、实惠多,并且还兼有产业、医疗、住房、教育、社会保障、金融等扶贫全方位的覆盖。

二、农村面貌变化:基础设施于以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水电路讯房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整个面貌焕然一新。

三、人的变化


首先是贫困户的变化。始初都不敢相信政策会有那么好和实惠那么多,当不当贫困户无所谓,并随着实惠的不断增加,期望值越来越高,个别贫困户胃口越来越大,使原本平静的心发生了变化,小米小钱有些人根本看不上。


其次是非贫困户的变化。谁也料想不道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的差异,在入户摸底打分的时候,几乎没有异议,现在看到贫困户可以享受很多好政策,得很多的实惠,比如房子几乎不要钱、读书不要学费、并还有补助、甚至连医保都有人代缴,于是内心也发生了变化。


再是村干部的变化。没当干部之前是小老板或者在外高薪打工,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当干部后工资少,事情多,任务重,几乎脱产搞工作,家里的事情没时间管,自己什么政策享受不到,个别村干部慢慢地比贫困户还穷。


最后驻村工作人员的变化。以前在机关或者单位上班,事情比较单一、工作对象内容比较固定,生活有规律。现在工作地方、对象、内容、方法、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如作息时间不稳定,工作任务压头,家庭无法照顾。年纪偏大的,有的体力不支,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要求,因为现在都是电子化办公,讲究的是高效率、快速度,必须时刻要用电脑。

三大怪现象:

一、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前认为的贫穷可耻,现在少部分认为贫穷光荣,以贫为荣,部分人还炫耀自己是贫困户。当了贫困户后,便可以不劳而获。现在国家给贫困户照顾太多,各种补贴和优惠,比那些老老实实种田地的农民或者打工的人还强,逢年过节油米送到家,享受着优厚的待遇,而且是旱涝保丰收,准时准点地到账,甚至连名字都不用签,因此导致个别人有想当贫困户的想法。

二、争当贫困户。看着贫困户得到实惠多,经常有真金白银到账,读书不用出钱,还有钱补,治病出小钱报销比例高,20多万的房子只要出1万,种植东西有钱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也有人代缴,于是也有人萌发了当贫困户的念头。贫困村退出后仍有人写申请要当贫困户。因为一旦评上了贫困户,就可以享受一般人得不到的福利, 根本不用任何付出和压力,这就是很多人想 “争当”贫困户的真正原因。

三、不想退出贫困户人不可貌相,有些人从外表很难看出贫富。比如有些贫困户其实不穷,有的人过苦日子过怕了,有钱也不会乱花;有的人低调不张扬,喜欢存钱;有的人喜欢建房,借钱也要做,所以很难把握。还有现在的部分农民不是想象中的样子,以前受别人一点恩惠,感激不尽,终生难忘。随着享受实惠的不断增加,期望值就越来越高,享受习惯了,即使达到了脱贫的标准也不想退出,贫困户这顶帽子冬暖夏凉,带着舒服,真不想脱呀!

难满意:

有句话说:一人难满千人意。满意度是个大难题,无论怎么做都有意见。况且每个人,都会犯同样的毛病:就是别人对我们有十次好,有一次不好,前面的十次好就会被我们全部抹杀掉。任何事情都很难做到绝对公平,同样一件事,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一样的想法,每人理解不同结果更加不同。得了实惠的人还想得更多,没得到的想得到,如果没达到目的,就会产生意见,还会牢骚满腹。任何事情要做到人人满意,真的很难,特别是扶贫工作

 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思想观念相当重要,习惯也很重要。有的人观念只要有实惠,叫干啥都行;有的人胃口越来越大,给钱嫌少;有的人太好吃懒做,想不劳而获;有的人没计划,得过且过,今朝有酒今朝醉;有的人是扶不起的阿斗,有点钱就会拿去赌。


有个扶贫户得了癌症,扶贫工作队发动帮扶单位的干部职工捐款给他去治病,他反而不去治病,而是把钱拿去打牌,真可以说是无药可治呢。

另外,扶贫政策的实施,滋生了一批批“等、靠、要”思想严重的懒惰份子,成为了一个制约农村扶贫工作的绊脚石。 扶贫应先扶志,给那些真正想脱贫致富的贫困农民无偿提供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让真正的贫困家庭走出困境!


同时,也应当建立对勤奋者适当的激励和对好吃懒惰者惩罚的机制,扶贫只能帮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有大病,重病、无劳动能力的五保户必须帮扶,还有勤俭劳动不走运的人,而决不能让投机取巧的人钻空子,混进扶贫户队伍,使真贫困户受到影响。

还有,不能太宠爱:

庙前有个村民对我们说,现在的政策太好了,把贫困户当成宝。天天围着他们转,热天怕他们热,冷天怕他们冻,怕他们饿,怕他们有病。如果一味地对他们太宠了,必定会惯出毛病,就像对一个孩子太宠,他什么都不干,只知道提要求,没满足就会闹意见。

千万不能养成会叫的鸟有虫吃的坏习惯。

树立贫困可耻,劳动才是光荣的。任何事情靠自己,不要等待,被扶出坏习惯了,勤劳的人也会变成懒汉。不打牌的人也会喜欢赌博,出现新贫困户局面。不要让他们认为,反正自己穷了政府又会来扶贫,贫困是别人的事,脱贫是干部的任务,这种想法真真是错误的。


就如上面所说的:贫困户就像孩子,不能太宠,否则会变坏变懒的。我们要适当的给压力,让他们发挥积极性、能动性,自己创造财富,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人。

当然,扶贫与扶智同样重要。通过有效的帮扶,贫困户的生产与生活发生了新的变化,思想观念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变,思想觉悟也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提高,并懂得了感恩,让大伙儿感到无比的欣慰。


每当看到他们的生活条件因为享受帮扶而改善,达到了“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收入超过国家脱贫标准,不愁吃、不愁穿,教育、医疗、住房、安全饮水有了保障,内心感到万分高兴,只要他们生活幸福,衣食无忧,安居乐业,我们多做实事,工作苦点累点都觉得超值!

我想,这也是千千万万个经历过扶贫工作者的共同心声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灵璧扶贫】一位美女领导的扶贫日记
贫困户“碰瓷”当引起各级重视和反思
在走访入户中发现的问题有那些?该如何解决?
精准扶贫,这四类人会继续贫穷下去,扶贫干部也无奈
要尊重基层扶贫干部发明的“土政策”
北青报:解决过度帮扶还得靠精准扶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