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宇宙:关门,放狗,那个男人来了?

出品©一笔封禅
作者@何鲸

10月28日。
脸书CEO扎克伯格豁出去不要“脸”了,宣布Facebook改名为Meta,意思是包涵万物无所不联。
一个星期之前。
元宇宙已经如火如荼。
一个星期之后。
不曾想罗永浩突然就来了一个“贤者时间”。

元宇宙再起波澜?

11月5日。
一大早。
罗永浩在今日头条分享了一篇关于“元宇宙”的认知,感慨扎克伯格的元宇宙不靠谱之余,好像又发现了一片“新大陆”。


7个小时后。
罗永浩感慨自己只不过是开了个会,新的创业项目就被“安排”上了。
还顺便贴出了Shaan Puri本人的“元宇宙观”。

简而言之:
就是现在Minecraft、Roblox,包括“破釜沉舟”的Facebook在内,大家都以为元宇宙是一个“虚拟空间”。
但在Shaan Puri和罗永浩眼中:
元宇宙应该是数字生活比重超过物理生活的那一刻,它只是一个时间节点,是一个过度。
此话一出。
网友们八方来谒。

罗永浩很快又开始了“舌战群雄”。
虽然网友们关注的重点有点偏。
但不可否认:
罗永浩这一番论调恐怕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元宇宙科普”。
且不说罗永浩有没有被“白嫖”。
Shaan Puri似乎是社交网络平台Bebo的前任首席执行官。一千个读者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元宇宙也一样。
或许。
我们还可以这么理解:
罗永浩和Shaan Puri的观点更像是古典派元宇宙,立足点还是虚拟现实与现实之间的交互。
在此。
我们还可以总结出当下元宇宙的另外两派。
温和派差不多就是Facebook之前发行的数字货币,从Libra到Diem,披上虚拟世界的皮,本质还是炒作类似NFT、虚拟主播和数字IP之类的虚拟资产。
激进派则是马斯克这种在脑袋上开一个“洞”,更进一步插上几根电缆放在营养仓里,就像《黑客帝国》一样直接就在虚拟世界中生活。
当然。
这三派就像是元宇宙发展必经的三个过程。
古典派那种太过宽泛,标准在拉低一点我们现在又何尝不是处在腾讯的社交宇宙、阿里的电商宇宙和字节的短视频宇宙。
温和派这种应该就是国内国外不少互联网企业正在布局的一环,虚拟资产就像一个黑洞,自然是越早入局的人赚的最多。
至于激进派。
这个没准还真是未来某一天的社会形态,当地球环境恶化到了一定程度、资源匮乏到了一定程度、局势紧张到了一定程度,一部分人肯定主动或被动“上网”。

元宇宙是个香饽饽?

元宇宙也被翻译为“元界”。
1992年。
元宇宙一词最早是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其著作《雪崩》中首次提出的概念。

在这部科幻小说中。
元宇宙被描述为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
在这个虚拟世界中,同样可以创建文明、发展经济,用户可以在其中获得身份、交朋友、购物,相当于拥有一个“网络分身”,并且能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
甚至有朝一日,现实和虚拟世界的物质信息可以互通,就好比你在路边买汉堡包,可以用游戏中的虚拟币来支付。
2003年。
网络虚拟游戏《Second Life》上线,在一个虚拟空间中,被称为“居民”的用户可通过虚拟化身互相交互,做许多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如吃饭、跳舞、购物、旅游等,居民们可以制造和相互交易虚拟财产和服务。
2009年。
沙盒创造类游戏《 Minecraft》上线,玩家可以在游戏中的三维空间里,打造建筑物、社区,创造物和艺术品,并进行多人交互。
2012年。
Oculus Rift惊艳亮相,让我们第一次“看”到了消费级VR产品的可能性。
2014年。
脸书收购Oculus,掀起VR创业潮。
2016年。
微软推出Hololens和Windows MR,索尼推出了PSVR,VR游戏获取首批用户。
这一年也是公认的VR元年。
2018年。
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头号玩家》想必在一定程度上帮大家圆了一个“元宇宙幻想”。
2020年4月。
美国歌手Travis Scott在射击类游戏《堡垒之夜》中举办了虚拟演唱会,全球1230万游戏玩家成为虚拟演唱会观众。
随后。
据外媒报道,到年底已经有超过一百个VR游戏收入破100万美元,其中有不少是单人或者小型独立游戏制作公司。
2021年3月。
VR用户在Steam平台总用户中的占比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30%(+0.09%),言外之意,如果按Steam平台去年1.2亿的全球月活用户来算,Steam平台的VR月活用户人数大约为276万。
其中。
有58.07%(+0.07%)来自Oculus,16.51%来自HTC,16.37%来自Valve Index、6.50%来自Windows Mixed Reality。

与此同时。
刚刚上市6个月的Oculus Quest2的销量超过了Oculus Rift(3年)、Oculus Go(2年)、Oculus Rift S(2年)和最初的Oculus Quest(18个月)的总和。
从去年9月发售至今的Quest 2销量已达400万台。
也就是说光Facebook一家头显设备就达到了恐怖的800万台。
除此之外。
2021年1月25日。
网易参投了专注于利用VR和3D技术创造虚拟世界的“现实社交”体验的Avatar-Based社交平台Imvu。
3月10日。
同样成立于2004年的“线上乐高”Roblox上线当天市值超过400亿美元。
6月29日。
罗斯柴尔德(全球)科技集团以香港封神文化产业集团之“封神”文化IP为内核开发的超级元宇宙游戏GODS即将上链。
号称是全球迄今为止第一个将元宇宙、DeFi、NFT深度结合的区块链项目。


8月30日。
三七互娱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投资了优质的 VR 内容研发商 Archiact 布局内容生态等,不断完善 VR/AR 领域的整体布局。
9月6日。
中青宝官宣将推出虚拟与现实梦幻联动模拟经营类的元宇宙游戏《酿酒大师》,这是一次打破次元壁的尝试,游戏与真实边界开始走向消融。
9月13日。
动视暴雪团队打造 MTR星际元宇宙上线。


10月6日。
VR硬件公司Pico发内部全员信“官宣”已被字节跳动斥资90亿收购。
10月28日。
Facebook改名的当天。
百度申请注册了一个名为“metaapp”的商标,国际分类涉及网站服务与科学仪器,后来又在一场元宇宙大爆炸推出了VR内容平台、VR交互平台,说是要降低元宇宙世界内容的制作成本,并推动硬件消费体验的升级和内容生产效率的提升。
11月2日。
在一年一度的 Ignite 大会上,微软宣布计划将旗下Microsoft Teams变成“元宇宙”,把MR平台 Mesh 融入Teams 中。
11月3日。
哪吒汽车(Nata)也悄悄把“N换成了M”。
与此同时。
耐克刚刚做好准备,准备去元宇宙卖“假鞋”。
还有。
就是罗永浩传说中的创业公司了。

至此。
国内市场中,腾讯、网易、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均已入局。
国外市场除了Facebook“大力出奇迹”之外,谷歌、微软、亚马逊、迪士尼、英伟达等公司也都有所表示。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
今年第一季度全球VR头显设备出货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2.4%,在2021-2025年间,全球VR头显设备出货量有望达到约41.4%的年均增速。
行业数据显示:
中国VR产业的市场规模在2020年达到了413.5亿元人民币,2023年预计将达到1051.6亿元。
还有机构预计:
虚拟商品市场当前规模约为500亿美元,到2025年将增长至1900亿美元。


元宇宙依旧是个“早产儿”?
尽管。
10月30日。
罗永浩还在表示:
我不相信元宇宙会成为未来(游戏只是游戏)…… 不过这不重要,我对未来的判断经常都是错的。
这才过去几天。
此时此刻。
罗永浩面对元宇宙时的态度像极了年初马斯克面对比特币时的态度。
前者甚至更加猴急。
不可否认:
元宇宙现在很火,它也将是比特币和5G之后又一个概念市场。
企查查显示:
元宇宙概念公司的词条数量已达到665条。
虽然元宇宙的“钱景”确实无限。
但若没有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若对元宇宙的六大支撑技术物联网、区块链、电子游戏、人工智能、交互技术、网络与计算不了解,又或是略知一二的话。


再多的企业和资本进入。
也不过是填“坑”而已。
扎克伯格曾言,元宇宙概念果实落地将需要10年-15年。
考虑到5G和6G的发展速度。
就算打个对折。
起码也有5年。
11月4日早盘。
元宇宙概念继续受到资金追捧,当日收盘,创业板公司佳创视讯(300264)、中青宝(300052)收获 "20CM" 涨停,天下秀(600556)、易尚展示(002751)也以涨停价报收。
当天晚上。
中青宝再度收到深交所关注函。
天下秀也被提出监管要求。
11月5日早盘。
元宇宙概念股集体走强,国光电器、易尚展示、佳创视讯涨停,歌尔股份涨 5.95%。
其中。
自9月7日以来,不到两个月中青宝股价涨幅接近 300%。
受到元宇宙概念刺激。
英伟达恐成特斯拉之后第7个万亿美元互联网企业。

与市场火爆对应的是元宇宙落地依旧缓慢。
至今没有一款火爆全球的作品。
换句话说:
至少在6G到来之前。
元宇宙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因为现在的5G也不过刚刚从短视频过渡到了中视频,VR需要的必然是天量的数据上传与下载。
这不。
已经有人直言,“现在搞元宇宙的公司我相信是骗钱的”。


这种言论未免有失偏颇。
因为我们除了需要看到现在炒作元宇宙概念的企业和资本不怀好意之外,我们正在身处于“前元宇宙”,而且正在加速走向“中元宇宙”。
毕竟。
早在去年。
Quest2就已经趋于流行化了。
随着Facebook、微软、谷歌、腾讯、百度、网易、字节的加码,想必多多少少会给元宇宙添加一些真材实料。
至于元宇宙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
第一:继续优化头显。
第二:至少打造出一个爆款宇宙。
第三:作为平台用逻辑和规则拉拢更多独立开发者。


最后。
我们再聊几句。
现在就谈什么元宇宙确实有些为时过早。
而且。
元宇宙这东西一旦出来了对于现在的房屋地产、实体经济、人脉关系必然是一种降维打击。
再快。
也得等房价先喘过气来吧。

🐳
  
Facebook破万亿,“元宇宙”可堪战否?
Meta开天辟地:Facebook死于2021?
微软:市值破2万亿美元之后需要直面的3座大山?

· END ·

© @ hejingluo0823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宇宙,一个装满概念的筐
从罗永浩到京东,元宇宙还能装下多少概念?丨游戏干线
深入浅出 元宇宙(一)
扎克伯格:元宇宙,就是下一张互联网
扎克伯格「元宇宙」的故事。
苹果一直放鸽子的VR,已经有人做出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