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案边絮语(二)

6.书法演变的历史也应是走近书法的路径。这是临了很多种字贴后的一点感受。不知对错,暂且总结与此。只为记录下自己习书时的思考过程。

我们所说的正书,就是当时社会流行的官方字体。在当时,是主流的。那么,我就从主流字体的用笔和结字说起。最早的篆书,其主要笔法是中锋用笔,字体偏长,结字严谨,端庄大方。学这种字,应学笔行中锋,这也是书体如何演变都遵循的一个铁律。隶书的主要笔法是蚕头雁尾,字体偏扁,婉转秀美,观之可亲。最典型的要算是《曹全碑》了。而后来者如《张迁碑》者,则渐渐从过多的婉转秀美走向自然舒展。魏碑多用于石刻和碑文,注重顿挫,行笔干脆果敢,结字古拙劲正,方正有力,我最喜欢的字帖要算是《张玄墓碑》,感觉它较好地代表了魏碑的特点。而《董美人墓志》则相对公正,用笔森严,有如唐楷,不喜欢,因为它的完美而失去了魏碑的独自特征。而唐朝的禇遂良的《大字阴符经》则综合了隶书、魏碑的特点,夸张起笔和收笔,结字方正,特点鲜明,类似的字贴还有《倪宽赞》。而其书《圣教序》又偏柔美无骨,不喜欢。智永的楷书千字文,书字工整,用笔讲究,结字平整,很多细腻之处需不断玩味,而写好这样的字,绝非一时之功。近一年来,我用功最多的要算是这本帖了,而效果却不好,常常有一种挫败感。但是,却从其中受益最大,它最能让人从书写的粗放走向细腻。相对于智永的“楷书千字文”,赵孟頫的楷书千字文则要算是智永的字体的“简笔画”了,他省略了很多细腻功夫,笔画平整,有力,观之可亲,易懂。而唐楷作为楷书的顶峰之作,特别是柳公权的字体,内紧外松,笔法老到,如用兵布阵,观之可敬,而无亲近感。现在,看了那么多的字帖,不再喜欢这种成熟的东西了。

书法演变的过程是由简入繁,再化繁为简。书法的演变实际上是不断地用简化线条,尽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化,欣赏习惯与趣味相融合,用一种尽可能简化的线条来最贴切地表达对社会、自然的看法。我们学书法,其实就是在学习古人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表现社会、表现自然的角度与方法,习惯与文化。

我们临帖,无论哪种字体,都要知道他的源头在哪,这种字体在何种背景下演化而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会再流到哪里去。知道他的今生和来世,才会让这种字体有生命感。

无论什么样的字体,骨子里的东西也许都是相同的。这也许就是书法之道!

1805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魏晋碑帖
《千字文》字帖网络研讨会金玉良言集萃
与“二爨”齐名的碑,康南海列其为“神品”
临写楷书中几个困惑初学者的问题
书法教程:书法知识问题大汇总(11)
怎样将魏碑和隶书字体融合,形成自己的风貌?魏碑和隶书融合的名书家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