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刚大夫讲糖:说说令糖友恐惧的糖肾(三)

上一讲对糖尿病肾病的“5期”进行了讲解,它是出自对1型糖尿病的观察,2型糖尿病也可以借鉴。并指出,临床上对糖尿病肾病进行分期的意义就是为了“早发现,早治疗”。因为对早期病变积极有效的干预,病变是可以良性改善甚至逆转的,而“临床糖尿病肾病”已属晚期表现,病情已不可逆。

对于人们经常提到的“5期”分期,是传统“糖尿病肾病(DN)”的认识,而分“微量白蛋白尿期”、“大量白蛋白尿期”则是更加接近于临床实践的“新概念”---“DKD蛋白尿分期”。

对“DN5期”分期和临床上“DKD”的蛋白尿分期进行匹配,希望大家认识更清楚。

(可不要质疑2007年的指南还是新概念)

监测和评估“尿白蛋白”的量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内容。

监测尿蛋白的几种方法:

1、24h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比较麻烦,但准确性高,并且不受活动量和尿次的影响;

2、段尿微量白蛋白测定:一般是采集夜间8h或12h尿液,换算出每分钟排出量进行评估。相对24h尿要方便;

3、随机尿微量白蛋白尿测定:最方便,也是指南推荐的方法。为缩小误差,多同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计算尿微量白蛋白和肌酐的比值,即ACR。尿肌酐排泄多少与肾的单位时间清除率有关,可以校正尿量不足的影响。

随机尿首选晨尿。

2005年IDF全球指南提出男女ACR存在差异,以一个标准(>30mg/g)来诊断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并不合理,并提出:男性>22mg/g,女性>31mg/g更准确。各国也制定了自己的诊断标准。

美国仍采用男女统一的诊断切点:30mg/g。

我国指南规定了ACR的中国标准:

正常人:男<2.5mg/mmol(25mg/g);女<3.5mg/mmol(35mg/g)

微量白蛋白尿期:男2.5--30mg/mmol(25--300mg/g);女3.5--30mg/mmol(35--300mg/g)

大量白蛋白尿:男女一样,>30mg/mmol(300mg/g)

同时指南中还指出诊断“微量白蛋白尿”,应该3个月内重复检测,三次ACR中有两次升高,并排除感染等其他因素。24h内运动、感染、心衰、显著高血糖、显著高血压都会使尿白蛋白排泄增加。

3次检查都升高,就更接近“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2次升高,也是升高了,这就囊括了“DN5期”分期的2、3期了。

尿白蛋白>30mg/mmol(300mg/g),就是理论上的“大量白蛋白尿期”,而这一期,理论上是“不可逆转的”。

那305mg/g的尿蛋白,就不能逆转了吗?295mg/g就能逆转?----这样“倔强心眼子”的人肯定有,可能还不少!

295mg/g的微量白蛋白尿,经过某大专家治疗,复查到了305mg/g。您可别“把可逆治成不可逆”的罪过强加给人家。哈哈,坐车到医院和跑步30分钟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就可能大不一样。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贵在早期筛查。如果不是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的减少而表现浮肿以外,尿中有少量蛋白,是极少有症候的。无症候就很难去看病,所以,要有这个观念:定期检查。

一般建议:1型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要筛查尿微量白蛋白;2型糖尿病病情隐蔽,且多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等因素,诊断时就要筛查尿微量白蛋白。当发现异常,监测频率就要增加,1--4次/年,并要进行肾功能的评估(见后面)。

上图有一个时间年限,这是针对1型糖尿病而言的。

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

用尿微量白蛋白评估糖尿病肾病也是一样,它只是在这个特定阶段意义更大一些。当进入肾功能不全的时候,尿蛋白有可能增加,也有可能减少。肾单位全破坏了,漏出来的机会也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则是血肌酐的升高、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

所以,临床上还有评估慢性肾脏疾病的肾功能分期:CKD分期。

这是慢性肾脏疾病(CKD)的肾功能分期,不同于糖尿病肾病(DN)的5期分期。

传统糖尿病肾病5期分期中的1、2、3期,肾小球滤过率都是升高的,只是CKD肾功能分期中的1期。临床为了诊疗,提出了新的糖尿病肾脏疾病(DKD)蛋白尿分期,以期早期干预,延缓进展。

传统糖肾4期中肾小球滤过率才开始降低,5期就是肾衰竭了。所以,传统糖肾4期分布在CKD肾功能分期中的2、3、4期中,此时分期的目的主要是用于治疗药物的选择。

如二甲双胍的使用,2017版格华止®中国说明书指出,二甲双胍可用于中度肾功能不全(3a级)的患者(CrCl为45~59 ml/min或eGFR为45~59 ml/min/1.73 m2),需要调整剂量。而eGFR低于45 ml/min/1.73 m2),就不再是适应症了。

补充一点:蛋白尿分期和肾功能分期是“两套系统”,没有绝对的匹配性。可以互补,都需要动态监测。

关于糖肾的发病机制和诊断及其意义基本上就讲完了。重点就是希望大家关注早期病变的筛查和治疗,因为积极的干预是可以逆转。怎样干预,下次再讲。

但是,还有一条要提醒大家:

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异常糖尿病肾病

很多网络病友在咨询我时,恐慌得不得了:尿微量白蛋白超标了!

肾脏疾病是一个庞大的疾病群。糖尿病肾病只是其中一角。当糖尿病病友出现尿微量白蛋白超标,要诊断糖尿病肾病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糖尿病病程,如果1型病友1年内出尿微量白蛋白超标,基本上不太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其次推荐考虑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无。如果已经是大量白蛋白尿,而视网膜病变还没有,诊断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性就要大大折扣----这是支持糖尿病肾病诊断方面的。

还有排除诊断,就是要排除其他引起尿蛋白增加的因素。

临床上有很多情况是可以引起尿微量白蛋白升高的,除了各种肾小球肾炎以外,感染、心衰、大运动量也会导致,高血压肾病、肥胖相关性肾病、自身免疫性肾损害,甚至OSAHS(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

如果您很胖,有OSAHS,这就可能是您尿微量白蛋白超标的原因。

管是哪种原因引起的,也不管是不是“糖尿病肾病”,只要尿微量白蛋白超标了,就要积极对待。

如何对待?下次再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 保护“腰子”即保护生命
早防早治 让肾安心
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监测哪些指标
糖尿病尿检出现微量白蛋白,肯定就是肾脏损伤糖尿病肾病吗?
最新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版)
24小时尿蛋白检查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检查的区别? - 年年岁岁花依旧的日志 - 网易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