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和家长注意!工科大洗牌:未来十年这些专业最吃香
2025年教育部发布《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共申报239种专业。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拟新增数量最多,为120个;网络空间安全次之,拟新增数量为55个,和网络空间安全接近的还有信息安全,有18个。人工智能教育也增加了不少。很多家长和规划师都认为,这只是高校玩的一个文字游戏,新专业的名声好听,用来吸引学生,很多专业内容换汤不换药。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从传统走向新兴,从从单一学科走向交叉融合。对于我们即将高考的学生和家长来说,需要了解这些专业变革后面的趋势和逻辑,才能正确做出合适的专业选择。第一次,在民国时期,大部分的高校按照欧美高校设置,不论是专业设置还是课程设置,甚至是教材,都借用欧美大学的体系,因此不少国内大学的毕业证获得了欧美大学的认可。钱学森花了一年时间就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跟他本科在交通大学的课程分不开,双方衔接没有任何问题。第二次,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快速培养人才,按照苏联高校,设置了专业型高校和专业。和欧美高校相比,专业设置更贴近实际需求,但比较细碎。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变动很多,高校合并,分层培养人才。另外,专业也在调整。尤其是双一流工程实施以来,对专业的建设和调整的步伐越来越大。2023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前优化调整20%的专业。主要原因是,我国高校超过80%的学科专业是前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知识面窄,内容陈旧,不适应现代产业的需求。因此要打通不同知识体系之间的壁垒,专业要内涵升级。第一点是强调系统性知识,跨学科组合,以问题为导向的项目制学习。第二点是按照产业需求设计课程,聚焦新产业,新业态,所以现在我们看到工科专业调整极多。例如,上交大把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拆分成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与感知学院、计算机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再加上人工智能学院,对标新产业。根据麦可思的报告,自从教育部提出专业调整后,两年来高校新设本科专业3229个,撤销专业2534个。其中,工学中,新增专业1395个,撤销专业达823个。工学新增专业以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机械类专业为主。第三点,人工智能为这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所以各学科都积极和人工智能融合。因此名称中带“智能”的人工智能、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被大批高校新增设置。另外,涉及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新能源、大数据、机器人等领域也增设了许多专业。学生和家长这几年非常迷茫,原先盲目信任名校,现在又觉得就业为王,专业很重要。但在选择专业时,大家没有长远的目光,只能紧盯当下的热门专业,但热门专业很有可能过几年就不再热门。学校调整专业是个长期的过程,能持续很多年。因为调整的逻辑是根据产业和科技发展的前景来定的,如果我们不知道哪些产业和科技方向,看看我国的产业、科技规划就可以,从学校的专业调整也可以看出端倪。比如国家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自动驾驶、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另外,各省还编制了本地急需本科专业目录,大家可以查找一下文件。我们选择方向时,要注意国家的产业和科技发展方向,另外要注意交叉学科。还有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很多人不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才可以敌岁月漫长。现在的技术变化很快,与其抄个短线选择目前热门但最终并不一定热门的专业,不如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大家如果要了解专业,可以购买下面这本书,信息量大,内容严谨,被很多规划师当作资料来使用。如果要更好地读研究生,可以买复旦张军平教授的《高质量读研》系列书,博导培养学生的经验总结,非常受欢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