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让孩子玩手机估计你做不到,但让孩子少玩还是有窍门的

2岁的孩子已经会用手机自己看动画片,你是欣慰于孩子真聪明,还是担心娃眼睛会近视?

这可不是个别现象。据2020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9年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75亿人,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初次触网年龄呈降低趋势,儿童网络保护工作的对象提前到学龄前儿童。

今天就来讲讲家长们日常纠结的问题:到底能不能给孩子玩手机?


孩子经常看电子屏幕
会更容易近视吗?

先说医学层面:手机或电视的屏幕本身不会导致孩子近视,但错误的姿势、糟糕的光照环境、减少的户外活动时间会增加孩子近视的风险。

目前的研究认为,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人们在户外活动接受自然光照的时间和近视发生的关系最密切。户外活动越少,人眼接受自然光照的时间越短,近视的风险就越高。

简而言之,玩手机不是问题,因为沉迷电子屏幕而减少了户外活动时间才是问题。

此外,长期近距离用眼,玩手机时照明不足、姿势不当也容易导致用眼疲劳。

偶尔玩手机时,别让孩子躺着、趴着,别在昏暗的环境下玩,这是家长可以注意的。当然,大人首先要注意做好示范。


电子屏幕的其它风险
更需要警惕

美国儿科学会最新研究表明,幼儿每天花在电子屏幕上的时间越多,所面临的健康、发展风险也越多。

肥胖
这可能与屏幕里反复出现的高热量食品广告有关。此外,孩子看电视时可能会吃更多零食。有研究发现,2岁儿童每周每增加1小时看电子设备的时间,BMI平均值也会有统计上的增加。

睡眠不足
暴露在屏幕光线下(尤其是蓝光),以及屏幕里的刺激内容会延迟或扰乱儿童的睡眠。在睡前看手机、电脑屏幕的孩子,其夜间睡眠时间会明显低于不看的孩子。

能力发展延迟
在婴幼儿和学龄期经常看电视的孩子,和家长的互动也会减少,在注意力、思维、语言和社交方面的发展会延迟于其他孩子。

总结:无论孩子几岁,都需要节制看手机、电脑的时间。


错误的管教方法
无用且可能有害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给不给孩子玩手机已经不再是个问题,毕竟接触的机会太多了……怎么科学有效地管理孩子玩手机的时间才是大家关心的重点。

先说一些明显错误但很多家长会不自觉使用的管教方法:


命令、威胁、惩罚
“我数321,赶紧放下!”
“你不听话,不爱你了!”
“还再玩?给我去罚站!”


经常使用这些手段只能带来孩子短暂的服从,并不能引导其行为的长期改变。一旦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很快就会故态重萌甚至变本加厉。此外有研究发现,经常这样做,反倒会破坏孩子自控力的形成。

比如孩子不听就说不喜欢孩子,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内疚感,认为自己不是个好孩子。为了躲避这种难受感,孩子会直接否认这些情绪,从而导致道德感缺失,不服从父母的约束。

利益诱惑
“乖乖不玩了,给你糖吃”

看起来挺“积极”的,实则饮鸩止渴,而且是越喝越渴。把孩子应当遵守的规则变成一种有条件的交易,无疑是给了孩子往上加码的机会。

这次给孩子一颗糖管用,下次想要他听话,就可能给两颗糖。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就别指望孩子能自觉停下玩手机的手了。

放任自流
“想玩就玩,玩够了就好”
“只许玩一下,记得还我”


这实在是高估了孩子的自控力。孩子并不会“玩够了就不玩了”,也不会“记得还你”,孩子天性爱玩好动,在其快乐至上的人生准则面前,所谓自律和父母的叮嘱皆可仿若无物。

在孩子尚无能力自控的年纪,就让其自己做主,这不是“积极引导”、“快乐教育”,而是眼睁睁看着孩子一步步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


正确引导的方法
精准约束+正向强化

要管好孩子玩手机的问题,有一些方法可以借鉴。

1、明确的时间+精准的提醒。


可以给孩子玩手机,但需要限制明确的时长。更重要的是,在截止时间到达之前,你得预先提醒孩子,好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孩子通常没有时间观念,如果没有提醒就直接把手机拿走,很容易出现耍赖和讨价还价的局面。

关于儿童每天接触电子屏幕时间,美国儿科学会建议:

  • 不满1岁半的宝宝,除非是视屏聊天,否则最好不要使用电子设备;

  • 1岁半-2岁的宝宝,建议在家长的陪伴下一起使用高质量的节目/软件;

  • 2~5 岁的儿童,每天屏幕时间不超过1小时,并尽量在家长陪伴下观看高质量的节目。

  • 所有儿童和青少年,每天需保证8-12小时的充足睡眠和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2、多用鼓励,少用指责。


孩子不交怎么办?需要借助一些积极的话语。比如这次孩子准点归还了,大力夸赞他的守时。下次孩子不肯还,就提醒:“还记得你上次是怎么做的不?”

幼儿处于形成好坏标准的阶段,需要靠成人的反应来了解什么情况需要感到骄傲、羞愧、和内疚。比起一味指责“你不乖”,让孩子产生过度的内疚感,强调孩子如何改进,会让孩子产生适度的骄傲感和羞愧感,从而更容易坚持。


3、善用模仿榜样来正向强化。


儿童主要通过模仿、观察并仿效别人的行为,来学习道德行为。榜样的影响力巨大,尤其是在学前期。想要孩子准时归还手机,家长本人也应该示范什么叫“言出必行”、“不拖沓”。


医生妈妈说

很多家长管不好孩子玩手机的主要原因,是拿手机作为敷衍、陪伴孩子的工具。我也是个忙碌的妈妈,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需要反思。


其实,如果有父母的高质量陪玩,孩子哪还会沉迷手机里的动画片和小游戏呢?管教方法很容易学,最难的是家长自己的心态调整。

养娃都不容易,我们一起学习。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动症的不良影响
错误的“立规矩”,反而会毁掉孩子的自控力,越来越难管教
十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养育孩子:6岁前用心,6岁后省心;6岁前省心,6岁后操心!
孩子很聪明但就是学习不好,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下)
2017年做个好家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