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开伦敦AB校背后的把戏:百年对望的两校 (下篇)
作者 / Tyler Su  编辑/柒杯【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编者按:一说英国建筑教育界一定会提到相爱相杀的AB二校分别是AA建筑联盟学院和UCL Bartlett巴特莱特建筑学院,两校在教育体系上的相近和风格上的细微差异往往导致两校师生被一同比较。今天小编带来的便是“AB两校到底在搞什么把戏”下篇,各位读完之后一定会对AB两校有不一样的见解!

/ 前情回顾 /

曾就读AA和UCL两校的学长向你揭开图纸背后的秘密,没有看过上篇的同学,点🔗伦敦AB两校到底在搞什么把戏?揭开神秘面纱背后的真相 (上篇)🔗阅读上篇详细内容。


上篇也详细论述了14年AA Diploma Honour的作品理论

上篇从伦敦AB两校学生优秀作品去分析两校的教学方向、及建筑教育的理念,下篇希望可以再从更全面的角度去分析,分别从两方面:1、AB校毕业当前建筑师作品,2、学校文化(Studio culture),给读者全面了解两校真正的差异性,以及两校建筑教育对于学生建筑生涯造成的影响。读者在阅读完本篇后,可能将会彻底颠覆对你对巴特雷设计很疯狂,AA作品走数位曲面的想法。并在本篇最后并会为读者条列式的去举出两校主要的差异。

2019年 Bartlett summer show 海报预告学校今年展览主题,海报预告学校今年展览主题,看出颜色运用是一大教学上转变,但是后原因呢? 

2017年Bartlett Summer Show 现场展示学生一年的成果并显示学校近年的教学方向

2018年 AA Project Review Dip 11 模型展览展现学生一学年的成果 / 精致的材料模型探讨材料的属性

两校在面对英国社会,经济,教育体系快速变迁下,不停的在适应及改变。AA向来偏向于学术思考型方向,在80年代整体建筑行业处于需要一个新的能量时,为建筑界带来莫大的影响。近年来资本主义及经济考量为优先的建筑环境,加上社交媒体视觉效果之上的崛起(一个有趣的议题探讨Social Media如何影响建筑图面的绘制),为注重最后图面效果,快速精准生产方案及极为细节细部建筑课程的Bartlett教育方向,带来了奠定Bartlett成为现代主流的绝佳基础。分析两校背后的教学,在这几十年各有优缺点,并无绝对的好坏,只有找到适合你的学校。

英国建筑师走上街头对于英国经济发展整体状况的不满,某种程度间接影响了建筑教育着重点的改变,使建筑学校更偏向资本主义,两校在某种程度上也都往这方向走
不同的社群网站的出现,使用者可以在网上分享照片带来群众效应,尤其B校更是看中这点的优势可以迅速提升名气,让学生在图面的效果上更加要求,更在学期末时,花上将近两个月准备一两张帅图

| Bartlett 前导概要 |

总结上篇从两校优秀学生作品分析的观点(强调是从学校教学”总体方向”分析,并不从单一组别去讨论,两校各组因导师带课方向及学生个人能力差异,可能与本篇论述不符)。巴特雷特总体上来说注重在项目的”整体完成度”,”建筑语汇发展'及’建筑机能的复杂性 “(在此'建筑的复杂性’类似于Rem Koolhaas早期提出的Cross Programming所创造的空间趣味性,因此Bartlett所注重的这点并非是非常前卫的设计理念,相对于Sci-Arc、MIT所正在研究的范畴来说),并对于空间氛围及空间故事性(Architecture Narrative)与建筑构筑方面(Technicality),软建应用...等作为是否能顺利毕业的准则,相对于在作品论述的深度(例如:与论文的结合),作品对于重新定义建筑可能性,建筑的批判性...等等就显得更为次要且不足。再引用一位Bartlett朋友的常说的话:「就挑一两个建筑有趣的程序就开始做设计了,最后出来的建筑物才是重点。」
Bartlett Unit 12 Year 4学生作品 -  Solforico Consulate / 作品操作建筑语汇成熟及对于空间氛围表达精准,层次分明的空间秩序,以及手绘的手感,都是巴特雷特别着重的教学的重点
Bartlett Unit 26 17年毕业学生作品 / 作品试图将女性主义电影转化为家庭空间(domestic space),透过颜色表达类似Diagrams的形式。3D平面图上,这种成熟的图面表达模式也经常用在公司的简报里
在这样的教育方针下,所产生的“正面”结果就是学生在毕业后工作,通常都会有不错的工作表现,原因在于巴特利特教育要求“快速做出漂亮的方案”,“感染力强及带有故事性的渲染图“”扎实的DR(Design Relisation)课程所出的细部施工图“及“有趣的Programms结合创造故事性空间“的讲故事能力“此外,在B校本科学生作品中,也都能看到良好的设计基本建筑造型操作训练,并带有对于城市中。”;这些条件不都正好是成为一位优秀建筑师去说服甲方买单都是一位优秀建筑师具备的条件吗?在巴雷特的信念里,作品是要被一般大众理解的,观者必须要被你的故事给吸引,即使是对建筑一无所知的甲方也要理解你做的东西,并愿意付钱买单你的作品。
英国排名前十大的建筑公司AHMM建筑作品回应了Bartlett毕业生创办公司设计理念及方向,或许是甲方的要求使建筑师的作品变得无趣,但相对起来鲜少看到乙校毕业生在职业生涯里“实验建筑的可能性”,这或许间接说明五年建筑教育对学生带来的改变
但这样可能引发的问题就是,作品对于挑战“对于建筑的理解”及”建築思想層面的實驗性“可能会略显不足,”并可能“造成学生未来发展上要在设计上突破的可能性降低,被既有的建筑观点束缚,在我认识的Bartlett学生中(他们深深受到这五年教育系统的洗礼),通常迁就于选择安全的方案去发展。
 
AHMM另一项在High Street作品,可以从而看出B校学生在学校时作品喜欢处理多功能型建筑 ; 相对于A校对于则偏向于作品探讨某特定方向且深入
再来就是,几乎看不到学生作品的“个人的特色及特质”(讽刺的是,这两个要点却是成为一位“超越”优秀建筑师所需具备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如出一辙。尤其在本科学生作品中可以发现,学生为了达到所谓巴特利特的风格抑或是获得老师的青睐,”大部分“学生做的设计都大同小异,每一年所看到的作品也几乎一层不变,包括出图效果也都非常一致,并还为此狂欢骄傲(各位读者不妨可以去翻阅一下本科作品)。
跟随Barteltt教学方向走学设计,通常不太会出太大错误,大部分人也都能拿到好的结果,主要是因为已经有一套完整且成熟的设计操作模式(当然学校教育走向稳定发展及已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是件好事情),但问题就是,学生非常难跳脱这框架,像是一套通才教育方针深深的套住学生的创造力。
Bartlett Summer Show 本科学生模型及图面展现学生在造型操作及图面表达已达到一定的高水平

15  -  16年Undergrate Unit 8学生概念模型作品 /
标准化的模型制作流程 -  1.碎化模型,2。使用线性模型元素制造复杂性,
搭配视觉感的夸张阴影及最后一定要有一只手在照片里,几乎成为一个生产线的流程

| AA 前导概要 |

相对的AA可能就是走向Bartlett的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较注重在作品“思考深度”,“创新力”,及“是否推翻了对既有建筑的理解”,并相信建筑可以是各种形式的(例如:文字,影像...等),认为学生在学习时期的作品应尝试突破设计的的可能性。
A校一年里重要的写作奖颁发给每年级里最好的论文文章,得奖作品还特别发布在网站(AA Conversation)上,可以看出学校对于学生透过写作对于作品的思考性的注重;相对于乙校虽然也有类似的文章奖项,但就没有这么多着重,比较像是一般大学发成绩优异奖而已,A校则是像一个建筑爱好圈的社团里诞生了一篇好文章般的讨论与庆祝 
简单解释,AA有点像在培育介于思想家及实验者之间的人才,期望学生在建筑生涯中,试图用不同形式的作品去影响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即使作品过于抽象或夸张无法被理解,AA还是可以接受不同学生的多样性思考。AA像是在与整个产业结构及教育原则发出宣言,并不往主流的方向走(像是Bartlett就是试图在解决教育与实务之间所产生的鸿沟),相信教育必须是培养学生的思考力且建筑并不需要局限于建筑体本身。
16年AA学生作品探索“未来”建筑的抽象性与可能性,透过模型的抽象性去表达概念,相对于B校的模型则偏向实体建筑空间/材料/图表的展现

17年AA Diploma Honor作品实验建筑虚拟化及VR的未来性 / 作品本身论述带有哲学及思考性
相对的,由于偏重于实验性且往往作品本身只是一个“想法(IDEA)”,因此在对于建筑形式上的操作,实际构筑方面的侧重及建筑实际面上就显得次要着重。这样的教学方针,影响了学生毕业前几年甚至往后几十年的生涯发展。对于工作上的表现,在毕业前几年容易显得较为不足(由于AA对于作品思考深度及广度方面的要求,使学生时常陷入长时间的探索及思考,以及较少的着重在构造,软体应用及形式操作的教学),因此经常难以衔接建筑工作上面对的问题。
Zaha Hadid早期刚从AA毕业后的作品还处于实验性阶段,试图对于建筑碎化与连续性研究,当时由于名气不足,也是经历了一段较于低落时期

这样的教学系统可好可坏,且对于学生可能是带着不确定性的,例如:对于原先就极富天份的学生,可以尽情去尝试各种建筑的可能性,AA就是像是一个实验乐园,让你尽情尝试错误与思维上探讨,大家所认识的Zaha Hadid就是很好的例子,但即便作品在学生时期到早期几项方案太过实验性,但只要实验性作品的想法与构筑达到结合,往往能颠覆建筑圈。但对于大部分只希望在英国找到一份安稳工作的学生,AA“可能”就是无法提供你画出帅图,精细的施工图,一本适合找工作的作品集...等的地方。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AA适合已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回到学校是希望去寻找突破自我的地方。A校可以说没有一个固定思维模式的教育系统,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教育个体。

| Bartett 毕业建筑师作品 - 在都市空间中创造的故事性 |

Haptic Architecture在14年的项目位于伊斯坦堡的新机场航厦,空间故事性为都市带来不同氛围

Haptic Architecture 2013年在挪威落成的水族馆项目,造型曲面屋顶板连结都市空间
Haptic Architecture位于伦敦新一代崛起的建筑公司,其中两位创办人均来自Bartlett,由项目本身都可以看出受到Bartlett教学的影响,在方案中创造空间的趣味性及故事性,例如:上方的Instanbul Airport项目的空桥入口空间连结都市轴线进入机场本身,并在这连接两个重要空间的廊道上创造出与步行动线,视线,光线等元素的重要交汇处。作品侧重人在空间中的经验,建筑尺度的拿捏,都市中不同速度的动线处理。将这些建筑基本的重点设计处理好,便是在Bartlett里设计课经常会被拿来讨论的重点。此外,如果将这机场转化为一张空间配置Diagrams图,那便会是巴特利特教育里喜欢使用的设计手法;将不同Programs进行交置(并列),进而创造空间的趣味及复杂性(注:上篇提及的论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上方两项案子都在造型操作上下了一些功夫,曲面板结构及屋顶的结构设计都是符合近代的建筑潮流,从这几点解读Bartlett教育在培养的建筑师是在符合目前现代潮流的。建筑师的养成很大部分确实是受到在学校教育的影响。

Haptic Architecture在挪威对永续建筑的提案

Haptic Architecture竞赛方案效果渲染圖

13年時在挪威所完成的水族馆也能隐约看到巴特利特教育影响后的作品,将屋顶空间试图与都市活动连结并提供新的休憩空间体验,透过曲面版屋顶结构为城市创造出新的都市地景空间(Landscape)。项目本身实验性虽然不高,但对都对城市空间经验提出新的故事性。项目背后的没有有力的学术理论支持,纯粹的在建筑实体上探讨琢磨,缺乏反思性的建筑这时显得底气不足且单薄,而无法出现一位青史留名的建筑思想家,或许这也就是B校教育体系中的所产生的弊病。

|  AA毕业建筑师作品 - 学术型抽象作品改变突破既有建筑思考模式  |

2014年威尼斯双年展 / 英国馆(British Pavilion)由实验派建筑工作室FAT Architecture拿下设计权,其中一位合伙人Sam Jacob就曾在AA教书
2020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由两位AA毕业生Manijeh Verghese(教育理论家)及Madeleine Kessler(建筑师)所赢得英国展馆设计权,设计提案为The Private of Privatised Delight(私有化的花园),提案想法来自文艺复兴时期The Earthly of Delight(尘世乐园)里人类对于性,贪婪等欲望的解放,在这异空间的花园里尽情的表现人类最初的欲望,透过各种象征性手法去暗喻这些欲望,期望英国的公共空间可以得到真正的解放。

耶罗尼米斯·博斯的文艺复兴时期怪诞画作 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 为2020年建筑双年展主要灵感来源 / 对于英国近代建筑发展”资本化”及”私有化”提出批判性的反思

策展概念主要对于英国近代公共空间的“私有化”( Privatised )及“资本化”(Capitalised)提出批判性反思,例如:一些重要的商业街道(High Street公共空间被资本化,及小朋友的游乐空间(Playground)由于新的开发案而逐渐消逝,并透过使用暗喻形式的建筑装置去让使用者互动并理解这议题。

作为研究型建筑展览项目,在透过剖析近代建筑,经济与政治的相互拉扯关系(Tension)后,对于某特定议题提出观点,并不作为实体建筑或空间经验的设计,或是建筑形式上操作着墨,这似乎回应了AA所期望的教育下所培育出来的建筑师,对于建筑本质上与各种社会议题,或是哲学上进行思考,反覆透过在实务工作中反覆试验一个最初的想法,在这执业过程中磨练出一套底气,AA学生一直以来待着这样批判性的态度,希望可以从作品中(不论是否为实体建筑)对建筑提出新观点。

2018年 AA Diploma Honor 学生作品中验证上述观点,近年来AA在研究方向与建筑圈的相符

2019年 AA Diploma Honour 学生作品同样的在探讨公共空间如何被占领(Occupy)的议题
有趣的是在,这位在18年学生作品同样面对当前公共/ 私有(Public / Private)空间议题定义新的介于两者间的模糊地带,虽然没有立即性的改变,或是为城市空间带来改变,但却是为建筑师带来了新的设计思考上新的可能性,为新的未来建筑提供创作的基础。可以相对理解在当时结构主义的初期时艰涩的想法理念,发展到后面成为大家所熟悉的复合式机能建筑空间体验。
AA校友Rem Koolhaas在Delirious NY一书中所提出的在拳击俱乐部里赋予吃牡蛎的概念 / 在当时听起来非常抽象且实验性,但在后来影响了很多复合式建筑机能,这也解释了AA在前期作品属性
曾在AA教书的Bernard Tschumi著名竞赛案概念图 / 将建筑抽象的看为事件,并散落在园区的各处,当时在AA教书时作为研究方向,可看出AA对于项目的抽象研究深度的重视

但这样偏重于思考型的教育体制下,问题就出在于学生“本身必须就带有强烈的批判性及思考力”,或是一定程度的基本建筑知识,并已有对于实务上的工作经验,并进入AA去磨练思考及尝试寻找建筑的实验性,相信大家常提及的案例就是Zaha Hadid,读者就可以理解AA建筑教育对于在职业前中后期可能带来的影响。很多时候,如果不具有上述条件,很常就会在设计上感到迷失或是得不到一般的建筑扎实训练。简单来说,AA像是一个脑洞大开的殿堂,你在这里是要强化你的”想法”,而并不是要去了解如何盖一栋房子,但前提是你要具备必须具备的条件(类似于菁英教育的导向)。

|Bartlett Studio Culture - 未来职场状况融入学院氛围激发学生创造力|

在学校文化属于教育环节的一部分,Bartlett在同侪竞争就较为激烈,学生之间会想要在Tutors面前获得关注进而互相比较,相对的,老师对于某位学生的关注也会助长这样的风气,甚至在学期末端的小帮手都是设计较厉害的学生可以抢到好的人。这样高压力的学习环境所带来的好处就是提早适应职场压力,在未来工作时每个人再出设计方案时是否得到上司的青睐而导致的压力,举例来说在Foster的公司里,每组(Studios)之间多少也会产生一些案子上的兢争。然而这竞争也可以为学校整体学术作品的提升带来莫大的助力,学生之间产生了积极正面的能量。

Bartlett Studio 里每位同学们学习状况/在学习空间上看起来是相当足够,
但同时也时常听到部分人是无法使用Studio的空间,由于座位数的不足,及资源分配不当

这也回应了本篇对Bartlett教学方向的观点,不论是技术方面或是心理强度上,在这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都是希望未来可以面对工作上所会面临的状况,意味着Bartlett某种程度在追求的其实是非常实际且符合现代潮流的方向(甚至会在Crits上邀请各大公司前来参加,并发面试邀请),这与以往我们所理解Bartlett追求梦幻且不切实际的言论大相径庭。



|AA Studio Culture - 自发性学习的气氛引导具创意的学生自办活动|

相对的在AA里所有的想法和声音都是得到尊重的(毕竟连校长都是学生投票选的),学生之间处于互相学习和合作的氛围,举例来说:很多由学生自发性举办的学术研讨会或是活动(从去年的AA Flower show、AA Lawn及Visiting School),学生可以向学校提出感兴趣的项目,并自行筹办对应的活动。在这种相互合作的学习环境,好处是可以获得更多同侪的知识交流,并非局限于与导师之间,相对在高压力竞争环境下,大多数人会选择减少让同侪知道作品想法。但同时产生的问题回应了之前的观点,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并且是积极参与的角色,才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学习,偏向于自主性学习的一个环境。
由学生发起的AA flower show,学生和Tutors间共同参与并激发作品讨论空间,同时也显得较没有以上对下的师生阶级制度,部分原因可能是环境上,毕竟A校并不是属于一般大学,进而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更像是一个聚集爱好建筑艺术的社团,而B校则是刚好相反
这样的学习环境并不是试图在创造一种大公司类似于机器人般的工作环境,也可以理解AA并不在意所谓的大型公司所需要的工作人才。这样的Studio Culture适用于AA教育体系下希望培养出思考者的角色。

同样由学生发起的 Channel LAWuN Pavilion, 在午餐时间邀请同学与导师共同参与额外的Crits,把教学的场合融合轻松的氛围

|揭开两校的优劣势 - 反差性的解读|

Bartlett 教育体系优势 : 
1. 课程内容注重培养一位实务操作良好的建筑师
2. 课程对于技术培养(软件、图学、施工方面图...等)给予较多支持
3. 注重培养学生叙述空间故事性及复合机能建筑(面对大型建筑设计需要的设计能力)
4. 高强度的竞争环境使学习更有效率
5. 固定且成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校期间较不容易迷失,也有一定的标准去跟随
6. 建筑教育常遇见的问题:“学校教育”与“职场工作必备技术“之间的落差在B校教育体系下几乎被解决
7. 相对于AA来说,B校有政府的资金,学校在资源设备上较为充足(例如:3D打印、出图、展场经费补助等诸多方面)

B校学生透过图面表达展示作品的思维逻辑过程,看出在图面表达及设计逻辑训练上的注重


Bartlett 教育体系劣势: 
1. 学生偏于操作类似的方案(包括建筑形式、建筑思考深度),相对于缺少创作的实验性
2. 固定的教育模式,框架住学生的潜力,学生可能就难发展出自己的建筑语汇与思考逻辑
3. 每一年的课程五月后就已将项目的设计全部结束,剩下将近一个月时间就生产展览图面,对于真正设计发展时间(约只有半年)较少,学生作品深度相对较浅。
4. 教学目标看重成果,较不注重发展过程的思考及实验性
5. 同学间竞争激烈,造成同侪间排挤

------
AA 教育体系优势 : 
1. 设计创作的多元化,且包容性高,不同的设计想法大部分都可以被接受
2. 致力于“研究型”方面的项目,对于突破建筑边界有较高的成就
3. Studio Brife上偏向人文或社会议题,并对于作品在上述议题的批判性较为注重,助于学生在成为一位设计者时思考建筑对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4. 课程设计上有几乎完整一年时间发展设计项目,认真的同学几乎可以将设计发展到一定的深度
5. 注重学生在理论与设计上的结合,论文部分可作为整个设计论述的支持
6. 对于设计/思想/论文上的原创性要求高,帮助学生将设计内化成底气,并有具有一定的基础成为建筑思想家
7. 较多机会去参与学校性活动,对于较积极的学生,可以在学校间提出感兴趣议题并且举行研讨会...等

AA展览,也是今年的Honour作品之一,可见表现形式的不单一和高灵活度产生的直接差异

AA 教育体系劣势 : 
1. 太过重视于作品思考性,对于技术方面(软件教学、施工图面...等)的重视显得较为不足。
2. 偏向于菁英式教育,对于一般学生在设计、心理层面的引导会比较弱势。
3. 相对下,与实际职场上较为脱节,学生在工作前几年可能会较为辛苦
AA在Final Jury上同学们认真听同学的Presentation,曾有未受邀同学直接加入别组的Jury,并坐在导师兼同时对学生发问,看出AA在学术氛围的开放与包容性

|上下篇大总结|

简而言之,位于伦敦的AB两校虽然互相竞争,但其实各有其优缺点,也并不像外界所理解的乙校致力于做疯狂设计及不切实际设计的学院(其实只是在展览或网路上流传的图面所带来的错误讯息); 而A校则是都做数位曲面设计的学院(部分原因可能是大部分人被AA校友ZAHA HADID的风格所误导而带来的观念) 。在揭开两校真正的差异后,小编认为同学们要选择的是“哪一所学院适合你”,或是“你想成为何种建筑师或是思想家”,并非执着的去肤浅的看到某网路的帅图就认为哪一校好像比较厉害。

「以上便是“揭开AB校背后的把戏”上下篇的全部内容咯~希望能给同学们提供不一样的视角!以上只是从不同方面对学校的大方向进行映射,并未详指某个特定单元,因为AB校师资和个体教学方法不同也会有差异,欢迎大家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一起讨论哦~」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同济大学初试快题设计复习方法总结
Narrative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 Forum
UCL建筑本科,不看建筑
转载 扎哈 哈迪德
2023霍普杯,反向选题:逼疯建筑生总共分几步?建筑人的心理健康谁关注?
数字建构 青年建筑师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