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私家秘酱走江湖

 

  

  

 

  

 

  

 

  

 

  

 

  

 

  

 

  

 

  

 

  

 

  正如每个行走江湖的侠士必然有其独门绝招一样,每个厨师都有自己一套私家酱汁的调制配方。像粤菜常用的蒸鱼豉油、焖肉酱等,以及西餐必备的黑椒汁、白汁,所用材料可能大同小异,不过比例和做法就各有不同,做出的味道自然也大相径庭。好的酱汁可以令普通食材升格几班,快来跟大厨们偷师吧!

  粤式代表:常来饭店

  拿手好酱:豉油皇

  “常来饭店”的掌厨人生哥绝对是调味高手,经由他手调出的味酱汁料,令个个熟客食过返寻味。尤其是这里的豉油皇菜式,与众不同的豉香味,混合着热雾扑鼻而来,令人食欲大振。

  据生哥介绍,豉油本身只有咸香单味,所以粤菜厨师会根据各类食材,加入不同的味料来煮豉油,例如糖、蒜头、八角等,用不同配料来增加鲜甜度和层次感,使其变为复合味。而其中最为上品的要数豉油皇,煮得好的豉油皇色泽油黑发亮,质感浓稠得堪比蚝油。用来做菜,咸、甜、鲜、香具备。

  这里的豉油皇吸引了许多行内人专门来偷师,不过要在生哥口中探出秘方是不可能的任务,最多也只能稍微透露步骤。首先用桂皮、甘草等四种药材煲成药材水,比例是关键,多一分太涩,少一分太淡,全赖师傅经验。然后加入豉油开始熬煮,熬足两个小时后,再加糖令豉油起胶。煮好的豉油皇可以放一个月左右,不过以饭店的客流量,几乎隔日就要煮一大锅了。

  虽然称为“皇”,不过豉油皇没有一点架子,许多菜式只要加一点就能“蓬荜生辉”。例如用来炒肥叉,肥油与豉油皇一遇,那个香啊……稠稠的豉油黏附在店家自制的叉烧表面,入味之余又能保持甘香的口感,这就是功底所在了!

  至于由豉油皇担纲做主角的菜就更加精彩了,店家最经典的莫过于“豉油皇鹅肠”。加入豉油皇爆炒过的鹅肠十分爽脆,每一条鹅肠都均匀上色,豉香味渗入鹅肠,又是一味家常好菜。

  传统开胃酱料

  最对老广胃口

  饭店的熟客大多是老广州,传统广府菜最能打动他们。因此生哥特别用怀旧的“江门古劳面豉酱”混合豆酱,再加一点老广至爱的猪油渣、磨豉酱、蒜头等一起熬煮带出香味。一道“豆酱四季豆炒鳝柳”,外表不见过重的酱色,入口却有浓厚酱香,配合四季豆特有的甜,十分和味。

  而最适合这个时令的酱,自然是酸酸甜甜的酸梅酱和黄皮酱。酸梅酱淋在原条开腔油炸的鲈鱼上,造型漂亮也开胃。如果想再惹味一点,店家还有加了桂林辣椒酱的梅辣酱,又是另一番风味。至于黄皮酱则是店家自制,将黄皮打汁,加入黄皮干和水一起蒸制即可,搭配樱花骨等肉类最适合。

  生哥教路,酱料一般可以分成原装酱和自家铲酱。铲酱虽然够香,不过只适合用于蒸或者快炒,如果用来焖菜,长时间煮其香味会挥发,所以还是用原装酱比较恰当。

  西式代表:特坂烧

  拿手好酱:混酱

  在珠江新城的“特坂烧”,每一次吃到的菜式都有惊喜,因为永远不知道老板兼创意厨师JOE端到桌前的会是什么味道。JOE是个游学国外多年的海归派,念书之余的最大乐趣就是在各餐厅厨房偷师,对于混搭酱汁特别有心得。至今已经疯狂到为自家餐厅菜式设计了过百款酱汁,基本一菜一酱汁,绝不雷同。

  酱的风味无分国界,中日韩法意美……也由JOE信手拈来,随心混搭。例如在“韩式炒猪肉”里面,除了普通的韩式辣酱,JOE还匠心独具地加入中国麻油,增添了香气,估计韩国人吃了也会大有惊喜。

  看似主观个性、毫无章法可言的搭配,其实也有其道道。除了“和味”这个大原则之外,就是由主料话事———主食材适合搭配的酱料,多数会成为其中的主要酱料。例如牛肉,最常搭配牛油、胡椒、红酒等,选其一就能成为一道牛肉料理的主酱料,至于如何混入其他搭配酱料,就看JOE的创意和经验了。

  这里的酱汁分成冷汁和热汁两大类,冷汁直接调配,不经煮制,专门搭配冷菜使用。像店里的“板烧鸡肉沙律”,酱汁由沙律酱、芝麻酱、蛋黄酱、鳗鱼汁调制,风味清新。

  而热汁则经过混合煮制,专门用来做热菜。经典之作莫过于带有法式风情的“烤羊扒配薄荷汁”,用薄荷、杏仁、蒜蓉、榄油以及黑胡椒混合而成的酱汁清香无比,薄荷的独特气味与羊肉的香臊是绝配,相辅相成。不过不论是哪一类汁酱,全部都是JOE的自家出品,而非使用成品货。

  记者手记

  烹饪用酱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是一种个性化饮食观的体现,正如印度人喜欢吃咖喱,但每家餐馆使用的咖喱酱绝不会相同,中餐的千差万别也许就是靠酱料的差异而已,每个名厨大抵都能自己调出满意的酱料来使用。

  尤其是豉油,在粤菜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所以才会有对豉油极度执着的厨师,像香港的高荣新师傅,专门造私家酱园酿制靓豉油。还有蔡澜和梁文韬等美食家,会随身带着一瓶私家豉油满世界跑。粤菜对豉油的依赖,除了因为它带咸味外,更因为它那一股经过发酵的独特豉香,可以提升味道的层次。而厨师们更会在它里面添加不同配料,令豉油更加口味百变,甚至去到现在一菜一豉油的地步。

  不过即使厨师的技艺有多高超,运用酱汁的手法如何出神入化,如果碰上一支化学豉油,也只能“空有一身好功夫”。粤菜要发展,尤其在讲究健康饮食的今天,不能光顾着厨师技艺的进步,更需要关注和呼吁的是酱料制作者的良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酱北调怎么玩?味型升级的秘密在这里
腾讯新闻
啫啫一响,快开煲尝尝最地道的粤式美味!
粤菜酱料美味升级
酱、酱汁、酱料、调料做法集页
厨艺秘技 / 新料新菜0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