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南北方降雪有何差异?

在古代各地区,雨雪天气也都如期而至,甚至在海南也有多次的降雪。从地方志及有关史籍对气候的记载中,发现小冰期内华南地区出现过数次降雪,在统计中,降雪的地方也到了明清时期我国最南的雪线。明清时期我国的最南雪线明显比现代偏南,海南的琼山在明朝万历、清朝康熙和光绪年间都出现过降雪。


    最近一次广东、广西和海南出现降雪的记载是在清朝光绪年间。海南最冷的数据纪录在1963年1月15日,白沙出现了-1.4℃。历史上,海南霜冻较多,植物、人及牛畜有被寒气侵死的记载。古代冬天的温度与现在相比可以说是有过之无不及,要说古代降雪最久的还是康熙年间连下40天的大雪。明清两朝的雪灾比古代任何一个时期都频繁。《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综合卷》中,1900年以前的“严重强寒潮灾害”共17次,而明清时期就占13次。

明朝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冬,中国自北到南大部分地区都下了罕见的大雪,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灾情:港口封冻,人畜冻伤无数。明朝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华东地区降雪最大,江河冰合,鸟兽冻死,冻毙村民。南方的大湖也都结上了可以滑冰的厚冰。明清小冰期,是清朝遭受雪灾最严重的时期,13次“严重强寒潮灾害”中有9次发生在清朝。因此,有学者又把17世纪至19世纪的这一段时间称为小冰期中的“寒冷期”,公元1650年至1700年间也是最近500年中最寒冷的50年。在古代的冬天无论是降雪量还是雪后灾情都可以说是十分严重的,造成的人畜的伤亡都远远超过现在,然而在古代除了灾后救助,其实并没有特别强有力的措施。相比现在,我们已经通过各种手段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都说明清处于“小冰河”时期,三百年前的中国,到底有多冷?
三百年前的中国古代冬天有多冷? 明清小冰期是什么?
历史上“最冷”的知识,带你感受“千年一遇”的冬天究竟有多冷!
中国古代的雪有多大?康熙年间大雪连降40天
古代的雪有多大
崇祯皇帝的“无解”困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