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9的读书笔记 | 《什么在决定新闻》第四章

99的读书笔记今天又回归啦!

Ball Ball 大家监督我!

我真的是拖延症晚期患者了!

从今天开始!立下毒誓!

每天读书5小时!

FOREST上监督我!朋友们!

《什么在决定新闻》第四章——消息来源与新闻从业者

在看今天的读书笔记之前,先给大家看一道真题

「论述新闻来源对新闻生产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 2016)」

先想想看,答案在文章结尾

然后

进入今天的 / 99的读书笔记 /

全文3639字

阅读时间:4mins


甘斯在本书的第四章详细阐述了“新闻来源”与“新闻从业者”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新闻来源”对于记者的新闻报道产生的影响——也就是对新闻的影响。在前章的笔记中,我们说到,甘斯将消息来源与新闻从业者直接的“考量”定义为“可用性”(消息来源与记者)与“适用性”(记者与受众),那么,在这一章中,甘斯就仔细地将“可用性”的内在含义进行剖析。

甘斯将消息来源与新闻从业者之间的关系比作一场舞蹈,因为消息来源试图接近新闻从业者,而新闻记者也努力寻求接近消息来源的渠道。虽然跳探戈需要两个人,但通常情况下扮演领舞角色的都是消息来源。

并且,由于人手和事件的限制,新闻从业者只能够积极地追逐一小群历史经验证明是可用的、适合的常规性的消息来源,而以比较消极的姿态对待其他可能的信源。

比如:

通讯社或其他新闻媒体

静候消息来源与其联络

在曝露式新闻中积极地发掘消息来源

可用性:信源与记者的关系

无论何种情况下,消息来源都只能确保自己的“可用性”,但至于是否“适用”,则只能由新闻从业者来判定。

消息来源和新闻从业者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一场拉锯战:尽管消息来源试图“管理”新闻并令自己以最佳面貌出现,但新闻从业者同时也希望“管理”消息来源,借此抽取他们想要的信息。

消息来源是否能够成功地接近新闻从业者至少取决于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①动机 ②权力 ③提供适合的信息的能力 ④与新闻从业者的地理或社会接近性。

动机:热切的、乐意的与不合作的信源

由于新闻从业者通常都必须依赖主动接近他们的消息来源,新闻也就比较偏重于那些渴望提供信息的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之所以渴望接近媒体,或者是因为他们能够从新闻媒体提供的普及的、合法化的“出境”中获益,或者是因为他们需要借助新闻媒体以行使职责。

99:联系《传播学教程》第七章中,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所提出的大众传播的“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任何一种问题、意见、商品或者团体、人物,只要得到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都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

热切的消息来源最终变成常规性的消息来源,并在新闻中周而复始地出现。

但是消息来源也拥有拒绝记者的权力,但是,拒绝就需要承担导致曝露性新闻报道出现的风险。

但是曝露式新闻报道所必须的调查过程往往花费昂贵而且并非总是有成果。

99:联系深度报道在当下的媒体环境中愈发困难的情境,当媒体收入下降、面临“寒冬”,那么首先垮掉的,就是这种耗钱耗力耗时间的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的概念所包含的新闻报道种类不要告诉我你们不知道喔,不知道就去翻翻丁柏铨老师的《新闻采访与写作》)

消息来源的权力

甘斯认为,理论上消息来源可以来自任何地方,但实际上,新闻从业者对他们的招募以及他们接近新闻记者的渠道都反映出国家和社会的等级形态。如果美国总统想要接近媒体,他就可以即刻获得通达所有新闻媒体的渠道;而那些无权无势者则唯有借助于民间骚乱才有可能获得媒体接近权。

99:想想民主参与理论,它的提出的原因是什么?

并且,甘斯认为,在新闻机构内,与消息来源接触的往往都是记者而非新闻选择者。新闻机构内部的等级制结构将各式各样的消息来源的接触都留给了记者。

在全国层面上,权力的实践主要体现在拒绝新闻媒体接近上,这也是最重要的审查形式。甘斯列举了越战期间军方通过限制前往战区的交通将记者与那些损失惨重的战斗隔离的例子,也就是说,消息来源的权力包括接近新闻媒体,同时也包括拒绝新闻媒体,而且这样的权力与消息来源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等级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提供合适信息的能力

甘斯认为,具备提供合适信息的能力能够弥补那些提供合适新闻的消息来源权力上的不足,但是,具备新闻价值的能力本身仍然需要资源和技能,其中很多方面都与经济权力并行,并且仅为一小部分人所拥有。

所以,换汤不换药的就是——新闻来源还是那么一小撮人。

甘斯提到了在消息来源中的一种“新闻饱和”现象,它是指特定消息来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信息,其中的某些信息自然而然地变成新闻,但与此同时,那些拥有更为准确的信息但组织化程度不高的消息来源则被置于不利位置。

也就是说,消息来源的组织化程度和其所具有的权力资源如果不足,或削弱其“被选择”的

价值。

富有的组织在竞争接近新闻从业者的渠道方面占据优势,因为它们能够预先安排自己的活动,以此满足新闻机构对于可预见的新闻故事的持续需求。(可预见性新闻在前两章中有讲到,忘记的同学可以进行复习。)

甘斯在这里还提到了“支票簿新闻”,也就是新闻机构向消息来源付钱以购买新闻的行为。

媒介事件

甘斯在这里还提到了媒介事件,因为媒介事件就是一种典型的“可预见的新闻”。

当消息来源拥有足够的能力与智慧可以创造出那些其存在的唯一或主要的目的就是被新闻媒体报道的活动——我们因此称之为媒介事件——时,他们也就在争夺新闻从业者的渠道方面占据了先机。

媒介事件的概念在之前的读书笔记中也讲过了,就是令世人乃至国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事件,包括“加冕”、“征服”、“竞赛”。而媒介事件之所以成为媒介事件也有三个要素:1.提前策划和组织2.媒体报道 3.受众参与。

甘斯在这里提出媒介事件的原因,就是他认为媒介事件作为一种消息来源策划好的事件,可能会演变为“利用”记者以占据新闻媒体的资源,导致媒介事件的泛滥,于是,就出现了布尔斯廷所批评的“伪事件”。

关于“伪事件”的定义请戳这里

99的私人笔记 | 注意!这是一个广告!

还有一种与媒介事件迥然相异的就是新闻从业者自导自演的活动,也叫做“策划新闻”,这种就叫做“假事件”,因为它的存在完全是记者一手策划的,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纸馅包子”,有兴趣可以搜来看看。

地缘与社会接近性

消息来源可能相当热切、富有权势并且随时准备着提供适合的信息,但要获得接近新闻从业者的渠道并克服新闻选择者日常工作的隔绝状态(前文说了,与消息来源接触到一般是记者,新闻选择者自然就处于隔绝状态),他们必须在地缘上与社会关系上靠近新闻从业者。

甘斯认为,地缘和社会接近性的消息来源必须具备:

①知道如何与记者建立联系的能力

②与新闻从业者具有相似的社会背景、社会关系等,例如你与他们有着相似的阶级地位、种族、年龄,你是他们的熟人、朋友、家人、同行或者保持着私人关系的同学等等。

当你具备了这些要素,你成为消息来源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99:举个栗子,当我被报社命令要参与一次调查的时候,我最先想到的是我家里人是否能够帮得上忙,然后是我长期联系的消息来源,然后是我的朋友、同学和仅仅联系过几次的不算熟的“熟人”。所以,这就是消息来源的选择,它只存在于作为社会成员之一的新闻从业者的一个相对整个社会来说较小的范围内。

适用性:消息来源考量

消息来源的适用性是新闻从业者借助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消息来源考量来做出的判断。

还记得“考量”的含义吗?那就是效率,因为新闻生产的效率使然,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必然要有一堆的“考量”。

1. 过往的适用性:消息来源是否曾在过去提供过变成合适的新闻故事的信息

2. 生产能力:是否能够提供大量信息又不过分消耗新闻记者的时间与精力

3. 可靠性:是否只需要少量的核查

4. 可信赖性:当无法迅速检验可靠性的时候(一般可靠性都需要多源事实核查),新闻选择者会寻找比较值得信赖的消息来源

5. 权威性:是否占据权威与责任

6. 表达清晰性:观点是否简洁是否富有戏剧性

专线记者与综合记者

一般情况下,记者被分为“专线记者”和“综合记者”两类。

专线记者负责报道一个特定的界限分明的“地盘”,例如教育、法律、经济等;

综合记者他们负责专线之外的任何其他领域,因而会出现在各种迥然不同的地盘上。

在这里,甘斯主要对“机构专线记者”做出了详细的阐述

他认为,置身与局内使得专线记者能够挖掘到信息,并将之转化成戏剧化的内幕故事;但与此同时,他们必须聚焦于能够取悦消息来源的故事,因为惹怒他们可能会危及二者之间的亲密性或友善关系,并因而终结这位记者在专线上的价值。

其结果就是,专线记者陷入与消息来源之间各自富有责任义务的共生关系之中。

因此,专线记者必须经常进行自我检查,将最耸人听闻的新闻故事雪藏起来,并且频繁地权衡以新闻故事来激怒消息来源时的得失利弊,以判定到底是报道还是不报到以维持与消息来源的关系,留待他日更大的新闻故事出现时再撕破以维持与消息来源之间的友善的面孔。

关于消息来源的新闻报道规范

既然讲到了消息来源,99这里就给大家补充一些新闻报道中使用消息来源的规范问题

使用消息来源的基本原则

诚实原则:对于消息来源的数量、消息来源的言语、消息来源的情况不得有歪曲和造假

透明原则:尽可能地向受众提供关于消息来源的信息

多源核实原则:报道应有多个消息来源;消息来源之间互相印证;消息来源之间彼此独立


所以,还记得开头的那道题吗?

让我们一起捋一下思路?

消息来源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首先,因为消息来源拥有拒绝和不合作的权力,所以,它会影响新闻的呈现情况,也就是新闻真实性

第二,由于消息来源的范围有限,所以导致新闻报道的精英化,也就是新闻选择在一开始,就主动过滤掉了一些声音,没错吧

那么第三点呢?

消息来源的固定化、新闻饱和化,会导致新闻生产的同质化以及隐藏的观点化

那么这种隐藏的观点,就使得新闻生产永远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对吧

然后

由于消息来源与记者之间,尤其是专线记者,必须保持一定的关系,所以,记者在新闻选择和新闻报道中会有意识地忽略掉一些可能会惹恼消息来源的新闻故事,这就是“把关人”

最后

消息来源还是影响新闻生产的周期

想象那些奥运会、美国总统大选等媒介事件

好吧,试试看说说你的想法?

有好几点我没讲出来喔!

如果你有想法,可以在99阿蒋的MJC考研群当中发表出来并@我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实性背后的道德缺失及其辩证思考
“一个人的编辑部”:办一份正式发行的报纸需要多少人?
记者职业地位的殒落——王冠真的要掉了吗?
媒体关系维护技巧
企业如何构建良好的媒体沟通渠道?
刘海明:追求麻木性刺激让媒体蒙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