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厦门大学新传考研专硕经验贴 | 总分第二 |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

  我们和铁柱的故事  

这是在初试公布成绩的时候第一个和我们报喜的同学,非常清晰地记得那个时候我刚从被窝里顶着鸡窝头爬起来,翻开手机就看见了铁柱的消息:“学姐,我好像成了。”然后我一看,397!那一天是我整个寒假起得最迅速的一天,就差绕着屋子跑两圈了。因为非常开心。

结果铁柱又成了第一个在复试结束后给我们报喜的同学,还是那句话:“学姐,成了。”

直到现在我和铁柱的聊天记录还能找到最开始,去年的8月22日,他说:”学姐好,我报名了广电课程。“

从那个时候开始,从8月22日到12月22日,从暑假班、答题班再到模拟考,直到我和阿蒋的最后一节答题班课程结束,我们亲眼见证了他的成长。

现在仍然要说的还是那句话:

太棒啦!真的太棒啦!!

希望你能在厦门大学快乐秃头啊!!!!!

PS:圆梦的感觉是不是超赞~

👀

  目录 

- 基本情况 -

- 推荐书目 -

- 考研时间表 -

📖

  基本情况  

1、报考专业:新闻与传播

2、考研分数

初试(并列第二)

—思想政治理论(101):79

—英语二(204):82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334):113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440):123

复试(第三名):89.88

总分(第二名):83.592

3、本科院校:河海大学2015级广播电视学专业 

4、考研前知识水平:大三前曾经考过三次六级,一次423,一次380,一次弃考,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英语一直是我的老大难。专业课的话本科专业虽然与新传相关但是偏实践,拍拍照片剪剪视频,其实我个人对理论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浅尝辄止的程度,考研前我甚至无法很好的说出什么是沉默的螺旋。至于政治,高中学的文科,基础倒还算可以。

📖

  推荐书目  

1、英语:

朱伟《恋练有词》、《词组贝多分》、张剑《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考研真经》英语二真题、何凯文《长难句解密》、王江涛《高分写作》。

2、政治:

肖秀荣三件套:《精讲精练》、《讲真题》、《1000题》、徐涛《优题库》习题版、模拟卷肖八肖四、腿四、徐八、蒋五、米三米六等、肖秀荣《形势与政策》、小日考研帮推出的肖四精编背诵版答案。

3、专业课: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厦大推荐的九本参考书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陈培爱《广告学概论》、黄合水《广告心理学》、纪华强《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实务》、叶子《现代电视新闻学》、郑兴东《报刊编辑学教程》、99阿蒋新传考研室出品的名词解释小册子、小王子的两本热点专题书。

📖

  我的考研时间表  

2018年1-2月 

择校期 每日学习时间:0

关键词:平滑的择校,毫不犹豫选择厦大

大三那年的寒假颇不寻常,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我们面对着或就业或深造的选择往往显得犹豫不决。我较为另类,我没有多大犹豫地就选择了通过考研继续深造的道路。原因很简单,我曾因高考失利与梦想学府失之交臂,心里一直有不甘于现状的情绪,而大学前几年的浑浑噩噩又让我无法选择保研的快车道,想要读研,想要圆自己一个985梦,我只有选择自古华山一条道——考研。

而一想到读研,那所遥远故乡的美丽大学就自然而然地撞入脑海,再也无法将它抛诸脑后。作为一个福建人,总是对厦大抱有一种特殊情感。厦大在我心里的位置用魂牵梦绕来说丝毫不为过。因此,自确定考研后,我就自然而然的以厦大新传作为目标,再也没有想过其他。也正因如此,我的择校期显得较为平滑。

后来之所以选择专硕,纯粹是被学硕18年复试16进10的残酷比例给吓到了,可不曾想选择专硕的我,初试之后才知道我走过的,是竞争更加残酷的独木桥。分析考情的话,厦大新传专硕今年是21:640的报录比,明年报考人数大概率继续增加,很有可能突破700人。我建议有志于报考厦大新传专硕的同学,应科学看待报录比,不要因报考人数过多而心生退意。考研本就是一场蒙着眼睛的赛跑,当跑到终点睁开眼睛环顾四周时,或许你已超过了大多数人。事实上,换个角度想,残酷的报录比恰恰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2018年3-6月

每日学习时间:8-12小时

关键词:懵懵懂懂的摸索阶段,与英语的惨烈厮杀

寒假结束,回到学校,猛然发现专业里已掀起一股考研热,仿佛在教室里随便逮着个人问起未来规划,回答都是“我考研呀”。而对于我个人来说,尽管寒假时已确定下考厦大的目标,但直到返校后,对于考研我仍然是一头雾水——这时我甚至不知道英语不考听力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终于感受到了一种为名紧迫感的东西,于是我沉下心来做起了搜集资料的工作。清晰的记得那天是3月1日,我在舍友刚哥的指引下于大学四年第一次进入图书馆。一整个晚上,作为考研小白的我都在浏览各种经验帖,搜集各种基础资料。由于我们专业上一年度的考研状况较为惨烈,我没有成功考研的学长学姐可以咨询,只能在网上寻找各种经验帖。

那个晚上我的画风格外凌乱:这个帖子说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不错?好,买书,下载视频。那个帖子说新东方的红宝书才是背单词的首选?好,也买了……我就像一个当机的老式电脑一样处于信息过载的临界点,正是因为自己毫无经验,所以我对前人的经验才格外珍视。我不敢犯错,于是在宁可错杀也不放过的方法论指导下,我基本把所有经验帖里推荐的英语,专业课的参考书目都买了一遍。尽管很多书我后来一次也没看过。

经过为期2-3天的信息搜集与经验帖学习,之前买的参考书也陆陆续续到货了,我终于磕磕绊绊的进入了正式的考研复习阶段。值得一提的是,我之前高中偏科严重,高考时在我自信的数学和文综不够拔尖的同时,语文和英语又接连传来噩耗的情况下,我的高考成绩不出意外的砸了。也正是吸取了高考的失败经验,我在三月份就定下了拒绝偏科,公共课和专业课两开花的总复习方针。而从后来的初试成绩来看,我的这一方针是成功的。

英 语

此前我一直视英语如猛虎,高考因英语吃亏和连续三次兵败六级的经历让我此时直面心中梦魇的时候多了那么几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这个时期摸索英语学习经验的我,每一天的复习都称得上兵荒马乱。也正是心中对英语持有敬畏之心,我在复习的初期,也就是这三四个月的时间里,将英语放在了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每天我都花5-6小时专攻英语

细分到具体的项目上,这三个月我的英语学习集中于两件事:一是摸索适合自己的背单词最佳方法,二是逐步开始阅读理解的专项练习。

具体摸索的过程就不赘述了,这里总结适用于我个人的背单词方法。

首先我每天早晨起来会使用【墨墨背单词】APP背半个小时左右的单词,每次150-200个,一般背单词的APP都会根据人的遗忘规律反复巩固之前背过的单词。至于选择APP背单词,是因为我发现如果使用单词书背的话,往往每次正序背到OPQ左右我就放弃了。

朱伟老师的【恋练有词】配套视频课。虽然业界对该课程褒贬不一,评价好的将其奉若至宝,差的认为它满篇废话毫无干货,但我自己的感受是很不错蛮有效果的。复习的初期对底子差的我很有帮助,直接帮我塑造了考研英语的骨架,后期仍持续帮我培养着语感,很有裨益。我自己是一直到九月底因为实在没时间看视频了才停止看恋恋有词。平均每天一小时左右。

四月份我开始练习阅读理解。得阅读者得天下,40分的分值决定了阅读理解在考研英语中的重要性,我们作为考研人必须在阅读上倾注最多的时间。我使用的参考书是张剑的模拟题:【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从四月开始,我每天都花三个小时练习阅读。写完一套四篇阅读后再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翻译和研究题目。我至今仍记得,第一次练习阅读时,不要说很好的领会文章大意并选出正确答案了,我甚至连题目在问啥我都看不懂,完全是硬着头皮将四篇阅读给写完了。而后得到的反馈不出我所料惨烈的让我欲哭无泪。20个选择题我就对了6个。

那天晚上我黑着张脸回到宿舍,决定以后在英语上倾注更多心力。大概坚持了两个月时间,我每天都在英语上花费5-6个小时,背完单词后我就一门心思扑在阅读上。

同一时间我养成了利用碎片化时间背诵单词和以词缀为中心成组记单词的习惯。午饭后的闲暇时间,我往往都在一个破得卷边的本子上默写单词,并且是以词缀为核心成组成组的记单词的。例如,以前缀“pro”作为核心,我看到一个带有“pro”的单词,往往会同时强制性的让自己去回忆其他带有pro的单词,如probably 、problem 、process 、produce等。

在与考研英语进行了惨烈的几个月厮杀后,五月我的阅读理解终于有了起色。一套张剑的阅读模拟题下来,我的错题数往往已能维持在2-3个了。六月份的六级考试更让我进一步坚定了对考研英语的信心,我并没有专门去复习六级听力和作文,仍保持每天研究阅读理解和背单词的步调。六级考完对了答案,阅读部分是全对,我很欣喜,几个月来一心扑在阅读上的努力没有白费。

专 业 课

在既定的方针下,这个时期主要目标是攻克英语,因此我花在专业课上的时间不足五成。而这时我在专业课上的主要工作,与英语类似,同样是摸索学习方法与基础知识的积累。

尽管我的本科是新传相关专业,但正如前面提到的,由于专业倾向和我本人懈怠,其实在考研之前我对于新闻传播学科知识的掌握是很浅薄的。因此我在浏览了几篇前辈写的经验帖后,定下了暑假前首先进行基础知识积累,至少将厦大的九本参考书看完一到两遍的目标。

这里必须提到的是,尽管近年来主流院校纷纷跳出参考书的框架限制,赶上追热点的潮流。厦大亦然。观察真题我们可以发现,12年13年时厦大还格外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甚至有很多考题都是对教材的简单再现。而到了15年往后,也渐渐的向南大等喜欢追热点的院校看齐,考察了越来越多的诸如大数据、数据新闻等时下新鲜的传媒热点。

但是,就我个人看来,看参考书看教材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对新闻传播的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格外重要。而只有前期做好基础知识的积累,我们暑假开始整理专题和九月份开始答题训练后,才会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作为后盾。因此我格外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这里附上我对厦大九本参考书进行第一次泛读的时间表。

  • 3月1-15日 中新史 

  • 3月16-25日 外新史 

  • 3月26日–4月10日 新闻学 

  • 4月11日–4月25日 传播学 

  • 4月26日–5月15日 广告学概论 广告心理学 

  • 5月16日–5月20日 广播电视新闻 

  • 5月21日–5月30日 公关 

之所以将两本新闻史的复习放在最前面,恰恰是其重要性在近年来的不断滑落。并不是说新闻史不重要,而是单单就考研而言,其在厦大新传考察中重要性的降低。

就专硕而言,通过观察近几年的专硕真题我们可以很直观的发现新闻史的比重是不断降低的。2016年考查了两道名词解释【华盛顿邮报】和【BBC】、一道简答题【梁启超的办报经历】、一道论述题【抗战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影响】;2017年考查了一道名词解释【卫报】、一道简答题【海外华文媒体的发展趋势】;2018年考查了一道名词解释【湘江评论】,而今年则未考查新闻史。

事实上我自己在复习中是有观察到这一命题趋势的,所以我全年复习中除了三月比较系统的学习了新闻史,到了后期就再也没有碰过这两本书,除了考前自己押了两道较为热门的名词解释,一个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另一个是日本笔祸白虹贯日。而最后题目也与我的预测相符,并没有考查新闻史。我强调这一点的目的不单单是说明新闻史的考察比重在降低,更重要目的是提醒大家务必要做好目标院校近年真题的研究,至少要知道哪些内容的比重在增加,哪些在减少,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调整复习比重。

另外,我看参考书的方法较为常规,第一遍泛读后立刻进行通读,旨在弄懂每一个概念的涵义,并及时勾勒思维导图与名词解释的默写加深记忆。我建议这个阶段不必花太多时间在背书上甚至不需要背诵,进行理解性记忆即可。因为我认为一方面参考书已不再是新传考研的重点,我有许多一同奋战的研友,将新闻史背的滚瓜烂熟奈何最后一分没考,另一方面这个阶段即使进行了大量的背诵工作,但受制于人的记忆能力,到了后期该忘的还是会忘。所以我建议这一阶段主要工作还是放在精读书本与相应的理解性记忆上,至于背诵教材的工作完全可以放到后期九月份以后再进行。

2018年7月-10月

暑假与大四上学期前期的全天候学习阶段

每天学习时间14h以上

关键词:高效的学习情况与开始出现问题的身体状况

七月初学校的考试结束后,我回了一趟福建老家,大约10天左右,七月中旬正式回归学校开始全天候学习,也由此进入了我考研期间学习效率最高的的一段时间。

但与高效率的学习相悖的,我的身体在这一阶段出了问题。七月下旬开始,我的生物钟完全失调。我每天凌晨四五点准时醒过来再也睡不着,下床开始学习学到上午十一点左右又无比犯困,一觉睡到下午三点,再继续学习到次日凌晨一点。

我的生物钟完全乱了,内分泌也完全失调,昼夜颠倒的作息与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双管齐下,结果是一个暑假的时间,我的体重从155斤飙升到了185斤。我不是没有尝试过进行调整,但所有试图调整的努力都宣告破产,我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作息,继续学习。但无论如何,我每天仍保持着至少1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直到八月下旬生物钟又突然恢复正常。

这一阶段我的每一天都可以用如下安排来概括,也就是进入了一个非常常规的学习阶段。

英语(每日4小时)

每天半小时继续使用APP背单词。每天看一小时朱伟的视频课。这两点都很常规。此外暑假时我用两个月的时间将2010-2018的英语二真题刷了三遍。建议大家在购买一套有完整解析的真题同时,还可以多买几套十几块钱的不带解析的那种真题集,方便多次刷题。我通常是两天做完,第三天研究试卷,力求整张试卷没有我看不懂的单词和句子。这个时候我做历年真题的反馈较好,一般每张卷子前面60分的客观题我往往都能拿到54-58的分数,这也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这一阶段,我还会每天拿出一小时进行完形填空和翻译的专项练习,方法是看唐静、唐迟等老师的视频课并拿何凯文的长难句书进行翻译练习,同时在平常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就有意识的培养翻译能力。

到了这个阶段以及后期,英语的时间分配讲道理是越来越少,要逐步让给专业课和政治。但出于对英语的敬畏之心,我仍然每天花费至少四个小时在英语上。

政治(每日2小时)

正如上面提到的,我高中学的文科,政治的基础还行,但出于全面发展的既定方针,我不敢怠慢所有学科的复习,政治也不例外。

我七月下旬正式开始政治的复习。左手肖秀荣三件套,右手徐涛的视频课,同时一边结合肖秀荣精讲精练的框架与徐涛讲课的思路整理自己的笔记。每天一个半小时看视频与记笔记,速度大概是平均每天二到三节徐涛的视频课,剩下半小时要么回忆刚才学过的内容,要么就当场拿出肖秀荣的一千题做完相应的题目。学科的先后顺序是马原-思修-史纲-毛中特。

依照这样的进度我九月上旬结束了政治的第一轮复习。接下来的政治复习我分为两个安排,一个是开始有意识的进行理解性记忆,重点是马原的内容,另一个是开始将1000题二刷,而后买了徐涛的优题库习题集、任燕翔老师的习题集……总之就又买了好几本政治客观题的习题集,开始疯狂的刷题之旅。政治客观题想要高分必须多刷题这一真理诚不欺我,后来政治客观题43分的成绩也证明了自己题海战术的正确性。

同时就我个人而言,相比起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还是通过做题的方式进行巩固提高较为适用。这样的学习步调一直持续到十一月初肖八等模拟卷上市前。

专业课(每日8小时)

如果说暑假前我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英语上,暑假开始后我的精力已然全方位转向专业课。每天八个小时的专业课学习,这里讲讲我在这八个小时都干了什么。

用时间分配的方式粗暴的概括的话,大概是两小时整理专题,两小时答题练习与反思,一小时背诵与记忆,一小时巩固教材知识,一小时听辅导班的课程,一小时实务练笔。

一个总基调是,不管是暑假还是到了后期冲刺阶段,我放在背书上的时间少之又少,我向来反对死记硬背,就算到了11、12月,我的每日专业课背书时间也不超过2小时在记忆上,我更推崇理解性记忆,例如对于某个知识点,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列出5W的方式辅助记忆。并且,记忆和背诵的重点也不是教材、参考书,而是自己整理的专题。

相信大家在其他新传考研的经验帖上也看到过学长学姐们不厌其烦的强调专题的重要性。这里重点讲讲我对专题的理解,在我个人看来,所谓专题,就是以一个知识点作为核心,延申拓展出来的一系列知识点的集合。例如,以算法技术这个知识点来谈,我们可以整理出算法的定义,算法在当下传媒业的应用现状与案例,算法的优劣势,对传媒业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算法应用的困境,解决这些困境的对策与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知识点。将一系列相关知识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整理,对我们理解这一知识点和背诵记忆具有很大帮助。我建议每一个新传考研人,都要整理出自己的专题集。

暑假期间我每天整理一个专题,我自己整理的专题主要分为三类:理论型专题、技术型专题、热点事件型专题。这里谈谈各个类别的专题我都是怎么做的。

理论型专题我通常进行两个方面的整理,可以用某一理论的“前世今生”进行概括。首先整理在传播学历史上对某一理论的研究,其次整理某一理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有无变化。例如,议程设置理论我们就可以整理出议程设置的历史渊源、理论概述,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是否仍然适用,以及议程设置的后续研究如议程融合等内容。

技术型专题的大体逻辑就正如我上面提到的算法技术一样,重点整理某一技术或新的媒介形式的优越性与局限性,对传媒业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诸如人工智能、直播、短视频等知识点都可以用这种逻辑进行专题整理。

热点事件型专题则是以该年度发生的某一重大事件为核心进行扩散性的知识点整理,一方面要对事件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另一方面则要提炼这一事件体现了什么新闻传播的知识点。例如,以王凤雅小朋友事件为例,我们首先要对这一事件的过程进行梳理,至少要知道这一事件的背景是女童王凤雅罹患眼疾,父母用水滴筹APP进行社会求助,自媒体发文《王凤雅小朋友之死》指责其父母用筹得的善款带儿子北京治兔唇,却放任女儿的眼疾不断恶化以及后续警方辟谣,王凤雅父母将造谣媒体告上法庭。同时,我们还可以以这一事件为背景,提炼出事件中体现的谣言的发展、网络传播环境下自媒体的传播特征等知识点。另外,我们还应要有事件成体系整理的观念,例如2018年的杜嘉班纳、鸿毛药酒和再早之前的海底捞等事件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危机公关的知识,我们就可以将类似的事件进行归纳,统一整理方便后续查阅和记忆。

总之,上文所有的话用一句话概括:专题真的真的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大家务必整理自己的专题集并时不时的就拿出来背背。

接着,再谈谈我在这一阶段除了整理并背诵自己整理的专题集外,精读和背诵的其他东西。首先是厦大的九本参考书,我将李良荣老师《新闻学概论》和郭庆光老师的《传播学教程》全本背完了,陈培爱老师的《广告学概论》和彭兰老师的《网络传播概论》背了部分重要章节,此外其他所有教材都没有进行过专门背诵,都是以一种很佛系的心态进行了简单的重点章节识记就了事了。

公关还好,起码还画了画框架,背了一些重点内容补充进自己的语料库,两本新闻史、报刊编辑、广播电视新闻这几本书我自从第一轮泛读过后就再也没有翻开过……我也不知道我哪里来的蜜汁自信,就坚定地认为这几本书及其相关内容不会考。这里说说我的判断依据吧,新闻史就如上面说的,近几年比重降低,所以我坚信不会考或者就算考了,分值也不会大。报刊和广电新闻这两本书我认为随着当下传统媒体式微,网络媒体大热,单纯考报纸、电视这些传统媒体的单一性知识不太可能,就算要考,考的也是媒体转型、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道路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我都有整理到我自己的专题集里。最后今年的真题也大体上与我的预测相符,甚至有好几题是我这一阶段自我押题和专门研究过的题目的原题。

另外,这一阶段我还报了几个班。这两天陆续有学弟学妹问我要不要报班的问题。我个人的理解是,这要看你报考的院校的情况来定,如果你的目标院校如我的本科院校专业课考查方向主要是参考书目上的知识内容,考查形式较为固定,那完全可以不报除了答题班以外的辅导班,依照自己的安排做好参考书的学习就行了。但如果你报考的院校是像南大、厦大这样已跳出参考书的框架,灵活出题的院校,最好还是报个班。报班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辅导机构的学长姐们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出当年热点,指导我们更好的进行专业课复习,此外还可以在班级群里与其他考研同学进行交流等。

我当时前前后后报的班级主要有99阿蒋的新传考验室的暑假班、答题班,还有一些其他机构的实务班和热点班等。也正是报了这些辅导班,让我恍然大悟新传考研的答题方法,让我熟悉了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体型的答题框架与技巧,总之这些辅导班都很物超所值吧。

这里重点讲讲答题班。我个人认为不管报考什么院校,其他班可以不报,但至少必须报一个答题班。原因无他,尽管我们经过了长期的知识积累,但看到真题时仍然有一种无从下笔的感觉,不知道该用什么思路分析题目,组织答案,也就是所谓的只懂得“输入”,不知道如何“输出”,有话说不出。而答题班的作用恰恰就是帮助我们学会如何答题。通过“学长姐讲授答题技巧,讲评例题,自己答题,学长姐批改“的流程让我们迅速掌握答题方法,平均每三天研究一道真题。

99阿蒋学姐的答题班也是我个人认为在我报的所有专业课辅导班里性价比最高的一个。(99阿蒋:被cue了,开心)答题班的99阿蒋学姐还有来自其他学校的学长姐们都十分有耐心,99学姐和阿蒋学姐每三天都会布置一道题,并在课上讲评的同时介绍更多的答题技巧,课后学长姐们对作业的逐句的批改也让我能够清楚的发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

我也在99阿蒋学姐的答题班上认识了自己目标院校厦大的小日学长,当时一口气就问了他好多问题,学长都很耐心地解答了。后来到了今年的复试阶段,我也再次找到小日学长辅导我的复习。

2018年11-12月

冲刺阶段 每日学习时间:12h

  关键词:最后的冲刺 与意志的角力

临近初试,大多数考研人往往付出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甚至每天15h、16h都是家常便饭。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全年的复习中我效率最高的是7-10月,而到了11月以后,我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基本每天都处于一种自我否定和怀疑的状态中。清楚的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基本每天都要跟我妈打视频电话,一边说自己很稳,一定考得上,一边又自怨自艾地向我妈哭诉万一考不上怎么办。人格分裂的让我妈都快认为我是不是生病了。

冲刺期的两个月我的状态非常不好,我只能一遍遍的告诉自己,我复习的已经非常完善了,只要按照自己的安排坚持到最后,并将题目都写完,我一定考得上。现在想来,考研期间心态的变化或者说对于未来的忧虑每个人都会有,同学们要正确对待负面情绪,我自己的方法就是心态一出问题,就到楼下的操场上反复走圈排解压力。

而到了这个阶段,其实我的复习已开始收官,除了政治还在一天天的刷题,英语和专业课都已经进入了查缺补漏的阶段。每天有效学习时间不超过12小时,原因是我因为心态爆炸根本无法学习,看到新闻专业主义媒介环境这些名词就烦的不行,往往大半夜了还在看英雄联盟直播,然后一觉睡到中午,下午才硬着头皮起床开始看书。

其实我认为除了政治外,自己的英语和专业课水平是在11月底达到了顶峰的,我当时甚至想要是11月底考试就好了,我的发挥肯定比大多数人要好。再往后拖的话我的状态肯定越来越差。

综上,我的感悟是,考研战线真的不宜拉得过长,否则到了后期心态很有可能发生变化。同时,我也再一次感受到了心态的重要性,同学们一定要学会自我解压。

但无论如何,生活还要继续,这一阶段我每天都挣扎在自我否定和硬着头皮继续学习的夹缝间,然后一天天数着倒计时,看着初试的日子越来越近。

这里还是跟大家聊聊这两个月我都做了什么。

英 语

冲刺阶段英语已不再是复习的重点,我每天英语的复习时间不超过2小时。

我开始四刷真题保持手感。另外不建议买市面上的各种模拟卷来做,我当时做模拟卷真的做的快怀疑人生,自信心严重受挫。真题才是我们最好的磨刀石。

我准备作文的时间较晚,11月下旬才开始准备作文,我并没有背范文,当时报了王力老师的作文集训班,英语二的作文是图表题,我跟着老师的讲解把柱状图、折线图、扇形图三种图表题作文的框架都理了一遍。形成了自己的模板后就开始每天写一篇英语作文,一直到考试前一天。

政 治

政治的话我每天大约投入3小时。这一阶段首先仍然在日复一日的刷题。11月初肖八、徐八等模拟卷陆续上市,我当时是把所有我能找到的模拟卷全买回来做了一遍,平均一天一到两份。我自己的感受是肖八的选择题偏简单,腿四和米三较难,蒋五角度很偏,徐八的难度应该比较适中。当时我做肖八选择题的分数大概是45分,徐八则是40-45分,腿四上40都很难。

11月的时候我并没有背肖八,一方面是我认为12月的肖四就已经够我背了,其次我之前其实一直有对肖秀荣的精讲精练进行记忆,再加上作为文科生多年来写主观题的所培养出的素养,所以我背的题目仅仅是肖四一套。

我倒是把肖秀荣的形势与政策小册子进行了全方位的学习,因为我认为政治题目的背景必然是当年的时事,我先把当年的所有热点事件全掌握了,不仅客观题写起来得心应手,主观题我扯起淡……呸组织起答案来也有话可说。

12月中旬肖四姗姗来迟,或许是肖教授为了给广大考生鼓劲,肖四的选择题出奇简单,甚至好多是肖八的原题,四张卷子我每一份都是48、49分。但正如前辈们强调的那样,肖四的主观题才是重中之重。

考前的两周我一直在背肖四的主观题。小日学长的公号小日考研帮一直有在做关于公共课复习的资料推送,当时问小日学长要了一份他整理的肖四主观题精编背诵版答案,这份答案分点、有逻辑的在原版答案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并加入了学长的个人理解,背诵起来确实比看着没有任何注解的原版答案有效果得多。

专业课

专业课的话仍旧跟着答题班99阿蒋学姐的步调,三天练一道题,保持着做题的手感。另外我11月和12月为了让自己适应考试的节奏,分别参加了一次学姐们组织的专业课模拟考。

两次模拟考的洗礼带来的冲击不仅是让我觉得我的手已不属于自己,更是让我知道了我的答题速度过慢,我必须提速了。第一次模拟考我并没有将题目写完,除了题量较大的原因外我也发现了自己写题速度较慢的问题。那之后我就开始有意识的提高自己写字的速度。还记得南大的阿蒋学姐曾在她的经验帖中写到,她曾告诉自己,专业课只要她将题目全部写完,就一定考得上。我有样学样,在不断提高写字速度的同时也不断自我暗示,只要我能将所有题目答完,我也一定能考得上。12月的第二次模拟考,状况比第一次好得多,至少每一题我都写完了。

另外这两个月,厦大的那九本参考书我除了将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课本反复拿出来翻阅外,其他书本再也没有打开过。背诵的主要材料是自己整理的专题集、案例集、名词解释册子,以及小王子的那两本热点专题。广告公关的知识我都以专题的形式进行了整理并准备了大量鲜活的案例,新闻史尽管我坚信今年一定不会考,但仍然进行了象征性的押题,实务的部分我整理了自己的策划模板……总之,所有的一切都仿佛飞机起飞前必要的检修一样,我外表平静,内心忐忑,但总体上仍以一种较为从容的姿态,迎接着初试的到来。

2018年12月21日-23日

初试

时光如白驹过隙,初试终于来了。惴惴不安的负面情绪在21日也就是考前一天,终于被大战前那种特有的兴奋感所替代。清晰的记得那天上午我起了个大早,到楼下操场的跑道走了两圈后回到宿舍继续看自己的专题集。

中午一点,我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去考场。当时我舍友正在玩英雄联盟,我跟他说晨哥我出发了然后就走出了寝室,后来他说我的背影悲壮的像狼牙山五壮士,有一种视死如归的感觉。

我的考点在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研友的考点在晓庄学院。我跟他打车到了考点附近,互相说了点勉励的话就分别。由于定宾馆定的晚,我没有找到合住的人,于是就一个人开了标准间。我开好房后突然很困,一觉睡到了下午四点,走了一公里路来到了考点。我看着考点学校的大门愣了半晌,熟悉考场后又回到了宾馆开始看政治……

总之,所有的一切都很流程化,我像个临战的老兵,一脸肃容的擦拭着陪伴自己多年的钢枪,然后又从容地奔赴前线——尽管这里我描述的很大义凛然,可实际情况是,考政治前,我由于过度紧张造成身体不适,趴在考点外面的垃圾桶干呕了半天,路人为之侧目。

初试两天倒也颇不平静,例如英语翻译我莫名其妙地将James Herriot(吉米·哈利)翻成了詹姆斯·亨利奥特;例如考政治时惊讶的发现肖四的许多原题果真如前辈们所说的,八九不离十的呈现在考卷上,用小日学长整理的背诵版答案进行答题非常的行云流水;例如我再一次兴奋的发现专业课考试的名词解释题目,好多都与99阿蒋学姐的名词解释册子上的内容高度相符;再例如第二天上午的第三课334,我第一次拆封密封试卷,莫名其妙的将信封撕破了,那一刻我真的急疯了,在心里告诉自己如果因为不能密封而导致334没成绩,我绝对扇自己十个大嘴巴子,监考老师后来把我带到了考务办公室,整了半天终于将信封叠成一个小的交了上去并告诉我如果没有成绩或者别的什么问题自己负责,我讷讷的点头;又例如那天中午我跟我研友交流心得,他告诉我山大考了一个新闻史的名词解释白虹贯日,我一拍大腿说要是你跟我交流交流押的题目就好了——白虹贯日恰恰是我自己对新闻史的押题里的两个名词解释中的一个。

两天的时间短的仿佛眨眼一般,最后一科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结束,我郑重其事的将自己的试卷密封好递给冲我微笑的老师,走出考场后,我第一时间给父母、表哥、小日学长、99学姐等人打电话或发信息报告自己的情况。我知道自己应该成了——得益于之前的速度训练,我写完了每一道题。我注意到了每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在我看来我已做到了最好。

……

2018.3.1-2019.3.19

伴随着厦大新闻传播学院官网公布录取名单,我为期一年的的考研之旅正式宣告结束。此刻的自己感慨万千,一口气将这一年来的心路历程写作经验帖留给后辈,唯愿这篇帖子能对此刻正迷茫着该如何备考的你带来一些启发,一些帮助。最后也希望现在正开始考研复习的同学们未来一年顶住压力,既要有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学习态度,也要在心里时刻坚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二本到985&211,如何逆袭?
【状元锦囊】双非二本新传考研中传MJC上岸:用“效率战”去做一场美梦
2015年4月14日
安大新传专硕经验贴:这次,我也可以用上“一路生花”的BGM啦
2014厦大新传考研复习要点
湖南师范大学新传院戏剧与影视文学考研经验总结|考研经验分享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