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尾巴鱼的考前小金库被俺搞来了 | 各种案例+各种算法类知识点 | 抢救废物患者了

临近考试,一年的知识输出后,俺几近油殆灯枯。

知识都过继给你们了,咱还能争气些哈!

今天班班俺为了能够倒饬点新东西出来,特地去搜刮了尾鱼学姐的各种笔记库,试图获取一些之前没有呈现过的东西,果然…

尾鱼学姐一贫如洗呢(笑嘻嘻

但是没关系,总能大海捞针的,所以今天的内容是由尾鱼学姐的笔记为主,辅助一些专题整理!

七七八八的!有点凌乱!大家就不要介意啦!(因为介意也是乱哈哈哈

1

   算法!新闻! 

🚩 算法给新闻传播带来诸多利好

- 提高新闻传播的精准性:数据挖掘,精准推送

- 提升传播的有效度:算法帮助传播者认清推送目标,将特定内容推送给感兴趣、有需求的人,做到视对象的不同而推送不同的内容,实现因需而推送、按需而传播

- 有利于传播者瞄准传播的着力点:算法帮助传播者了解受众的关注点、兴奋点、心理期盼及心理痛点,并依据反馈改进优化内容生产

- 有利于提高传播的针对性:避免传播的盲目性,减少无效劳动

- 有利于传播者进行“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

- 算法可用来进行资讯分析和受众分析:

资讯分析:受众从海量信息中获得自己所需费时费力,算法帮助受众便捷地、直接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受众分析:推荐引擎根据用户以前获取信息的情况,凭借人工智能,建立起个人用户模型——“一千个人眼前会有一千个今日头条”

🚩 算法承担责任

- 承担社会责任:不迎合受众低俗喜好,抵制庸俗、低俗甚至恶俗的内容,传播主流价值观

- 算法应回归到服务内容的角色定位:让它在服务新闻内容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尽其所能,这是尊重算法、善待算法;与此同时,不能让算法肩负其无法胜任之重任

🚩 算法不能承担的重任

新闻传播的内容不是属于技术层面的算法可以支配和决定的

算法无法体现新闻作品所应具有的思想深度:新闻的深度来自于记者对事物的本质的思考和探讨的深度

算法不具备记者所应有的温度和态度,缺乏人文关怀

🚩 算法与内容的关系

- 建立在算法是工具的基础上的两者关系

由算法判定的无人问津或关注者寥寥的内容,是谈不上良好的传播效果【算法选择内容】,但存在一味迎合受众的三俗现象

新闻内容生产对算法也具有选择性:【案例】“据说春运”“据说’两会’”基于大数据制作而成的新闻,效果好。写故事、写细节、写人物情怀的新闻作品,不用算法更能打动人

算法提供关于内容和受众的数据,然后由使用者和实施者对内容进行甄选,在此基础上,决定是否向受众推送和怎样进行推送

- 建立在算法是服务者基础上的两者关系

内容对算法具有支配力和决定性作用;算法是为内容生产和传播提供服务,提高新闻推送的有效性、实效性

如果算法凌驾于内容之上,让内容成为算法的附庸甚至奴隶,则夸大技术的作用,蔑视人类的显能和潜能

- 建立在存在互补性和相互作用基础上的两者关系

算法优化新闻生产和新闻传播:部分直接参与新闻内容生产,也可以力度更大地间接参与新闻内容生产,和内容融为一体了,在融合中显现出与内容之间的互补价值

内容生产从算法中汲取营养,进而对内容加以改进。而算法可以使内容的生产更符合受众的需要,使传播更趋于精准、有效,实现二者互补

🚩 算法与网络舆论

- 算法对网络舆论的价值

精准画像,知晓行为

精准分发,个性传播

精准反馈,洞悉观点:根据用户点击次数、停留时长以及举报、屏蔽、转发、评论等反馈,勾勒出用户媒介消费行为的图谱

精准修正,重塑倾向:算法潜移默化影响公众,重塑其社会认知

🚩 算法过度使用的危害

- “回音室”现象严重,凝聚共识难度较大:造成信息茧房,使用户在自我重复和自我肯定中视野受困、固步自封,圈层固化、群体极化,背离了网络舆论的公共性、广泛性特征,从而使得刻板印象强化、偏见滋生、社会黏性缺失、价值认同难度加大。

- “把关人”离场,主流价值导向成色不足:算法弱化了对基本价值的守望和主流价值的引导,导致虚假新闻、“性、腥、星”闻、标题党

- “沉默的螺旋”效应显现,网络舆论场失真:

算法推荐影响信息呈现、搜索排序、新闻热度和传播效果,舆论操作的可能性和危险度加大。

使用户产生“很多人都有这种价值取向”的印象,正面价值意见的沉默造成负面价值意见的增长,由此陷入恶性循环,导致网络舆论场失真。

🚩 如何管理算法

- 坚持主流价值导向:加强新媒体监管,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算法推荐,鼓励优质内容生产和传播,加强算法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推送

- 压实平台主体责任:

平台承担信息把关、价值引领的责任;

加强总编辑责任制度;

研发升级算法识别体系,强化算法技术对于新闻源头的筛选过程;

改进安全风险评估和审核规则,加大人工审核,“人机结合”优势互补

- 加强顶层设计和监管治理:

政府部门要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的立法体系建设

履行好监管责任,对于未能尽到主体责任的平台及时问责、督促整改

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优化举报处置流程

- 提升用户网络素养:

树立正确的网络媒介使用观念,培养消费优质内容的习惯,媒介为我所用而非沉溺其中

增强对信息的辨识、分析能力,避免沦为技术附庸

丰富自身知识结构,培养多元开放思维,突破“信息茧房”的壁垒,提高理性认知水平

🚩 如何将算法用于舆论引导

- 用算法推荐革新网络舆论引导理念:传统媒体语境下的舆论引导,偏向于灌输式、粗放式的单向传播,不太重视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接收习惯和内心满足

- 用算法推荐探索网络舆论引导新范式:

积极主动借助算法规则和传播优势,提升优质作品的到达率、阅读率、点赞率,拦截过滤低俗、媚俗、负面内容

内容生产:将用户阅读互动产生的数据反哺内容创作者;

正能量推送:划分正能量池等手段来保证首屏生态良好;

稿源审核:重大新闻置顶,优先展示给用户;

生态调控:运用风险评估模型来打击“标题党”等网络乱象。

- 用算法推荐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实效:借助算法了解民意,通过精心的议题设置与受众产生共鸣,在尊重公众独立思考和理性意志基础上促进共识达成

🚩 算法与数据对新闻生产的意义【改变】

- 算法弱化了传统的新闻把关人的角色,但却强化了新闻把关的作用

弱化把关角色:编辑选择被算法推荐替代

强化把关作用:人们在获取信息过程中以为信息是自己想知道的,但实际上这个信息是经过了把关

- 算法在新闻生产中加大了资本的话语权

算法呈现哪些内容受众感兴趣,那些不感兴趣,媒介倾向于受众感兴趣的,无形中受到资本控制

诱导用户提供隐藏的“数字劳动”

表面上,受众上传数据获得了自己想看的内容,实际上,受众提供的数据都被交给了广告商和其他利益集团。【例子】facebook泄露用户数据

- 促使媒体进行内容生产革新以适应算法推荐

由于社交媒体平台多数采用算法推荐的方式推送内容,各媒体不得不针对算法做诸多创新

- 用数据分析用户行为,提升编辑部效率

- 算法重构新闻生产系统:从单向型新闻生产转化为闭环式新闻生产

单向型新闻生产模式:信息采集环节,传统媒体记者只能通过采访获得新闻事实

闭环式新闻生产模式:1、信息采集:通过开放数据库获取数据;2、新闻制作:数据新闻成为用户欢迎的生产形态;3、传播:算法推送精准抵达用户;4、用户分析:通过用户反馈优化内容生产,主力媒体集团营销

🚩 新闻生产进入人机协同时代

- 算法与数据给新闻业的问题

算法推荐机制主导的新闻生产尚缺乏公众信任

个人隐私、错过有价值信息、数据操作透明度

社交媒体平台主导新闻分发,可能使媒体集团进一步弱化

在数据与算法主导的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对新闻媒体品牌的重视度在下降,收入也在下降

- 数据与算法弱化媒体把关人角色

2

   区块链!新闻! 

🔗 这个被点名发展的概念今年赌100块会出现!

区块链(Blockchain)这一概念在2008年被提出,并在第二年迅速地创建了比特币的社区网络,从而让区块链(Blockchain)逐渐展现在大家的视野中。2013年,以太坊的创始人更是借助这一趋势提出以太坊区域链,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智能合约,从而促使区块链在数字货币交易之外又发挥出自身最大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区块链研究随之产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的支持,从而加速了区块链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区块链的应用更是普及到各个领域中,但在这一过程中也会遇到一定的安全事件,从而为区块链的良性发展带来了较多的挑战。

区块链的本质是由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智能合约等技术组合而构成的技术体系。这些技术以新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可以完成防篡改的数据存储、可追溯的数据查看、可信任的点对点传输,可解决许久以来的信任构建难题。

区块链可以构建一个去中心化(或弱中心化)的共识生态。由数据的防篡改、可追溯查看的存储方式以及可信任的传输机制,实现了价值的存储与量化流通。这里指广义上的价值定义,如数据、版权、投票权等都属于价值范畴。区块链技术体系的核心意义在于实现了价值的可信流通。

🚩 区块链新闻

- 精准营销,精确统计广告效果

定制化和智能化生产成为主流,企业需要精确的传播效果。基于用户数据库和产品数据库的精准营销和广告的精准投放将成为必然的趋势。区块链技术依托智能合约功能,能够实现用户注意力的量化,从而实现用户注意力经济的结算和变现。

- 去中心化,推动内容生产

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媒体组织结构扁平化,打造“去中心化”的平台。

区块链技术使社会平台中的内容生产者能够通过智能合约直接对自身生产的内容进行定价,获得相应的打赏费用和内容订阅费用,形成一种新型的内容付费形式,从而调动内容生产者的积极性。

对于媒体来说,依托区块链网络,未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虚拟编辑部也不是梦想,这样可实现内容资源的全球化利用和集约开采。

媒体通过区块链搭建社群媒体平台,将UGC变为PGC,降低新闻线索搜寻成本和新闻采编成本;

实现新闻线索协同记录、新闻线索共同分享和采编前后方实时沟通,全程透明的“流水线”工作协同平台。

区块链的“代币”机制还使新闻“众筹”成为可能,记者可以根据公众之需生产新闻。

- 增强事实核查

确保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一整套追踪新闻来源的解决方案,来实现媒体信源认证。

数据修改有记录,记录不可删除

- 准确跟踪内容流向,保护内容版权

🚩  用区块链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一、重要数据的存储和共享

当前我国医疗行业也经常会受到黑客的攻击,这造成了大量数据的泄露。很多黑客在盗取相关的患者信息后,利用信息对患者进行诈骗或威胁,不仅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财产、人身安全,还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但是,利用区块链便可以有效地规避这一情况,在此基础上保证数据不被篡改。相关的监管部门在进行监督核查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区块链来提升监管力度,2017年,IBM已经宣布与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建立新的合作关系,这是区块链应用在食品药品中最为直接的表现。

二、保护关键基础设施

在互联网时代下,很多的应用程序都需要借助DNS技术来服务,但若是DNS出现了故障,便会造成大范围的服务瘫痪。为了有效地避免这一点,已有一些运用区块链技术的关键基础设施,甚至实现了分布式DNS系统的Nebulis。

三、区块链社交网络

当前社交网络大多数均是采用中心化的结构来管理,这种结构可以使某些公司和机构掌握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产生的相关数据,从而可能造成用户的个人信息泄露等情况的发生。但是利用区块链形成社交网络,便可以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和加密,避免信息出现泄露的可能。特别是社交网络中的评论、点赞以及投票等功能,都可以与区块链中的数字货币系统相结合,构造出更为合适的激励机制,在此基础上设计社交网络中的用户公约,更是可以促使社交网络中的用户在数字货币的驱使下进行工作和管理。目前,Steemit、Synereo和Yours等多家公司正在尝试这方面的工作。

四、智能合约实现网络众筹

智能合约主要指的是通过使用区块链来实现中心化、信任化等特点的数据编程,主要是在事先设计某个条件,当条件触发时,会使得智能合约去执行相应的条款,其中包括合约的生效、合约参与方的相互配合协作以及合约的发布和合约的执行,一旦触发了条件,合约交易便会自动执行并生效。


论文参考:

叶俊洪《区块链再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研究》

艾瑞咨询《区块链落地法则》

  晚 安 啦  


  ABOUT US  

🌟
- 我们的产粮囤积地 -
国庆N联考点轰炸机
《2019互联网趋势报告》 ·《CNNIC》
《真相》·《童年的消逝》 ·《消费社会》

文科研究生最爱の装逼词汇

李普曼的彩虹屁
卡斯特的彩虹屁
哈贝马斯的彩虹屁
本雅明的彩虹屁
后真相·花木兰·主流媒体
阿多诺和他的理论·B站 
《陈情令》·《范式与流派》划重点 
学硕专硕之争·千与千寻·传媒黑话·泫雅
婊言婊语·传媒业女性图鉴·逃离新闻业 
鬼夫妻·高考作文·5G·复联4
挣扎的考研人·siri的婚姻·无纸化学习
同性与SM·分享营销之死
乞讨传播学·自拍传播学·我的表演
种瓜田的韩国娱乐圈·丧逼的话·LGBT

👀
俺们的热点押题宁来康康鸭
👀

👀
👀
👀
🌟
🌟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题精讲 | 第08期:当最火的“算法推荐”和“新闻产业”一起考,答案有什么套路?
研究 | 大数据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应用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井底之蛙的?
AI领衔的85个新趋势“来袭”,传媒行业将迎来大升级? | 雷报
今年新闻传播学的考研热点竟然有这个……
新闻推送和新闻报道同样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