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所有仇人都是自己培养的

作者:子墨

《教父》中有这样的台词:“所有仇人都是自己培养的。因为你太过于迁就,宽容,把身边许多不知进退的人惯的得寸进尺,不分好歹。”

在生活的长河中,宽容与迁就是被人们所推崇的美德,如同涓涓细流,本应润泽人际关系的土壤,使之繁花盛开。

古往今来,众多仁人志士皆倡导以善待人。正如孔子所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在历史的画卷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三国时期的孔融,以其谦逊礼让而闻名。他对身边的人总是怀有极大的善意,对他人的过错常常宽容以待。

在他的家中,常有友人前来借宿、求助,孔融总是竭尽所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从不计较得失,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多些包容与迁就,方能和谐共处。

然而,人性的复杂犹如变幻莫测的风云。当宽容与迁就过度时,便可能滋生出一些不良的现象。

那些不知进退之人,犹如贪婪的饕餮,将他人的善意当作软弱可欺的信号,进而得寸进尺。

就像“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东郭先生心怀慈悲,对狼的求救施以援手,将狼藏于书袋之中,躲过猎人的追捕。

这本是一种极大的宽容与迁就,可狼却不知感恩,在危险解除后,竟要吃掉东郭先生。

这狼便是那不知进退之人的典型,它把东郭先生的善良当作了理所当然,完全不顾及他人的生死安危。

又如“农夫与蛇”的故事,农夫在冬日发现了冻僵的蛇,出于怜悯,将蛇放入怀中取暖。

蛇苏醒后,却恩将仇报,咬了农夫一口。

这蛇就如同那些得寸进尺、不分好歹的人,他们不懂得珍惜他人的善意,反而以恶意回报。

过度的迁就与宽容,最终可能会使原本的善意关系走向破裂,演变成仇人关系,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左传》中有云:“多行不义必自毙。”但在这之前,往往是那些一直迁就宽容的人承受了诸多的伤害。

例如,春秋时期的宋襄公,他在战争中对敌人过度宽容。

泓水之战时,面对楚军正在渡河的情况,他的臣子建议趁机出击,可宋襄公却认为这不符合“仁义”,要等楚军渡河列阵完毕才开战。

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自己也身负重伤。

而楚军并未因宋襄公的“仁义”而感恩,反而乘胜追击。

宋襄公的过度迁就与宽容,不仅让自己遭受惨败,也让两国之间的关系陷入仇恨与敌对之中。

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仇人是自己在不经意间“培养”出来的。

这犹如在黑暗中埋下的种子,在过度的善意滋养下,长出了仇恨的荆棘。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说:“过度就是罪恶。”

我们在生活中,要把握好宽容与迁就的尺度。

宽容和迁就是珍贵的美德,但需要智慧地运用,要让他人明晰自己的边界,懂得尊重他人的权益。

对于那些不懂感恩、得寸进尺的人,要及时表明态度,莫让自己的善意被肆意践踏,从而避免将原本可以和睦相处的关系推向仇恨的深渊。

毕竟,健康的人际关系恰似一座精心构建的桥梁,需要双方共同维护,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的基石之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新建(东郭先生的故事);
人生在世,学着让心硬一点
揭秘:东郭先生与农夫式的愚善,国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小恩养贵人,大恩养仇人
最好的礼貌,是不多管闲事
东郭先生与狼,农夫和蛇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