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LG3型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
在中国榴弹发射器发展的历史上,QLZ87式35毫米榴弹发射器可谓是里程碑,它不仅标志着中国榴弹发射器的研制水平已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更赢得了国外厂商对中国榴弹发射器的青睐。为满足外贸需求,QLZ87式的研制人员再谱新曲,研制出了最新的LG3型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系统。全系统重量轻、结构紧凑、精度高、人机工效性好、威力大、安全可靠、通用性强、性价比高,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目前已完成批量出口。

LG3 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武器系统由发射器、杀伤弹、杀伤/破甲两用弹、训练弹组成。

榴弹发射器

自动机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闭锁机构仅由枪机一个零件组成,没有开、闭锁工作面和闭锁支撑面,所以结构简单、动作可靠、制造容易。但是,该自动方式存在弊端。首先是对枪机重量要求较严。当膛压一定时,若枪机重量过小,会产生弹壳横断、纵裂故障和枪机后坐冲击大的问题。若枪机重量过大,则会带来后坐能量不足、全枪重量和外形尺寸加大等问题。其次是枪机复进到位时易产生反跳,影响射击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者在枪机上增设了一对双向液压缓冲器作为枪机的有效重量,在枪机后坐到位和复进到位时分别与枪尾和机匣相撞,吸收并转化大部分冲击能量, 不但大大减轻了枪机后坐到位时的冲击和复进到位时的反跳,提高了射击精度,而且极大减轻了枪机的重量。该液压缓冲器已在最近定型的QLZ04式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上成功应用。

发射机发射机位于发射器尾部,以利于车载使用和实现电动击发。为增强射击舒适性,握把上装有软质橡胶手柄。保险柄置于发射机座后下方,有左、中、右三个位置,分别控制发射机的保险、单发、连发三种状态。

击发机构击发机构中的击锤、击锤簧、阻铁、拉杆随击锤座安装在机匣内居左位置,击针、击发杠杆、到位保险置于枪机上。射击时,向前推压击发板,通过推杆和拉杆的传动,阻铁旋转一定角度,击锤得以解脱,并在击锤簧的作用下快速向后运动,打击击发杠杆,使之转动撞击击针,击发底火。

供弹机构主要由受弹器盖、供弹导板、拨弹齿、传动臂、压弹板、阻弹齿、供弹盒、取弹器等零部件组成。其供弹过程是这样实现的:发射后,待发射榴弹被取弹器抓住并随枪机快速向后运动,在压弹板的弧形工作面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到与枪管同一平面,同时挤压前一发榴弹的弹壳,完成抛壳动作。枪机复进到位时,供弹导板、拨弹齿、传动臂均回到初始位置,下一发榴弹被取弹器抓住进入枪管弹膛,即完成一个供弹循环。

弹链和弹箱 为能通用美国40>53毫米SR系列榴弹,弹链与美国的MK19-3型相同。该弹链为一次性使用的可散型弹链,与一般重复使用的弹链不同之处是,在榴弹出厂前,弹链与榴弹已经装配好,既省去了射击前装弹链的过程,又避免了因弹链没有装到位而引起的故障,这对提高战斗效能是非常有效的。弹箱由薄钢板经冲压、焊接而成,有30发和40发等多种不同容弹量,以适应不同武器平台的需要。

首发装填主要由拉机座、定位簧片、钢丝绳、钢丝轮、拉机柄等组成。拉机柄置于受弹器盖尾部。首发装填时,用手抓住拉机柄向后拉钢丝绳,拉机座在钢丝绳和钢丝轮的作用下带动枪机向后运动到位,此时松开拉机柄,拉机座在复进簧力的作用下随枪机复进到位,完成装填动作。

缓冲机构采用枪机上的双向液压缓冲器和枪尾上的橡胶缓冲垫相结合,缓冲效果好。

瞄准装置为框形折叠式机械表尺,固定在受弹器盖的上方,表尺射程为1 500米。在机匣的左右两侧后部还设有标准的皮卡汀尼导轨,可用来安装光学瞄准镜或其它附具。

机匣机构机匣为焊接成形的矩形结构,重量轻、密封防尘性好、加工容易。

40毫米杀伤弹

为通用于世界各种发射美国40>53毫米SR制式弹的榴弹发射器,LG3 的杀伤弹与SR制式弹的外形大致相同。但对内部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增大了射程和杀伤威力,提高了射击精度。

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杀伤弹采用高低压发射原理,药筒由高强度铝合金挤压而成,再经过低温硬质阳极氧化处理,具有了较高的抗烧蚀能力。发射药为新研制的可变燃速发射药,从而使能量利用率较高,内弹道性能优良,实现244米/秒的初速膛压仅为76MPa左右,低于美国40>53毫米SR制式弹的83MPa。该杀伤弹的弹丸结构也有较大的改变,硬质铝合金弹体内装有刻槽方钢丝绕制而成的预制破片和高能炸药,弹底装有预制钨珠垫,使破片形状更规整,破片飞散角更合理,杀伤威力更大,最大杀伤半径达9.8米,而美国的40>53毫米SR制式弹的杀伤半径为7米。

在弹丸的外形上,国产40毫米杀伤弹在弹丸底部增加了一圈短短的尾裙,形成了一个弹丸底凹。该底凹看似平常,起到的作用却很大,它较大地减少了弹丸飞行过程中的底部阻力,提高了射程和地面精度,最大射程达到了2 380米,比美国40>53毫米SR制式弹的2 200米高出了近200米。引信采用全保险型弹头触发引信,具有冗余保险、延期解除保险机构,提高了引信的安全性。同时该引信还具有大着角擦地发火功能,较大地提高了引信的作用可靠性。

系统特色

重量轻国外现役40毫米口径的自动榴弹发射器普遍偏重,如美国MK19-3型重63.7千克,新加坡ST 40-AGL型为52 千克,南非AGL型为50 千克。而LG3型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重量仅为39千克,提高了机动性。这主要得益于该发射器采用了液压缓冲技术,大幅降低了枪机的重量,在武器的冲击大为减小的同时,也降低了机匣、枪尾等主要受力件的强度要求,达到了减轻重量的目的。榴弹的重量也低于同类型的榴弹,如美国M433杀伤弹全重340克,而LG3的杀伤弹较之轻了15克。

结构紧凑LG3型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的外形尺寸仅为1 030毫米>229毫米>195毫米(长>宽>高)。在现役同口径的自动榴弹发射器中可以说是最紧凑的。如美国的MK19-3型长度为1 095毫米,宽340毫米,南非AGL型长度为844毫米,宽度为281毫米,高度为267毫米。

射击精度高使用LG3型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在2 200米距离上连发射击一组10发榴弹,散布范围一般在9米>50米内,最小散布范围仅为4米>20米。发射器的射击精度如此之高,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一是采用了自由枪机、惯性闭锁机构,枪机的质心位置与枪管轴线基本重合,射击时产生的纵向扭矩很小。二是采用了双向液压缓冲器,枪机重量较小,枪机复进和后坐到位的冲击小,有利于射击精度的提高。而美国MK19-3型发射器无液压缓冲器,枪机重量较大,枪机复进和后坐到位的冲击大,对射击精度不利。三是武器的射频和三脚架的刚度匹配较合理。另外,发射器采用了闭膛待击的击发机构。闭膛待击与美国MK19-3型等采用开膛待击的榴弹发射器相比,虽然结构较复杂,但首发射击时,从解脱击针到击发底火的时间短,易于打击运动目标,且撞击小,对提高射击精度有利,尤其是对提高首发命中率效果甚为显著。

可左右供弹LG3型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的双向供弹满足了机动平台对发射器供弹方向可变换的要求。为实现供弹方向的变换,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采用对称设计技术,凡涉及到供弹方向转换的零件或部位都呈对称设计或分布。二是尽量简化结构。三是采用模块化设计。这样一来,在不增加任何零部件的前提下,只需变换供弹导板、供弹盒部件、拨弹部件的位置,即可实现左右供弹方向的改变。而且转换速度快,不需专用工具。而美国MK19-3型没有左右供弹方向转换功能。

首发装填方便LG3采用了柔性装填机构,与美国MK19-3型等刚性手柄装填机构相比,该机构具有如下优点:一是采用了动滑轮机构,装填力减小了将近50%。二是适应性强,传力件为柔性钢丝绳,首发装填不受射击角度的限制。三是机匣上没有刚性手柄的运动长槽,有利于全枪的密封防尘。四是容易实现电动装填。

勤务性能好由于采用了模块化设计,LG3的使用维护相当方便,全枪分解、结合快捷。向前推枪身锁扣,可将发射器身与三脚架分离。转动受弹器锁扣,打开受弹器盖,就可将发射机和枪机卸下。按下击发机卡销,可将击发机从机匣上拆下。按下固定栓卡销,抽出固定栓,可将液压缓冲器取出。按下供弹盒卡销,可从机匣上拆除供弹盒。值得一提的是,全枪的日常分解、结合不需工具,且分解后没有零散小件。美国MK19-3型模块化程度不高,其日常分解、结合需要工具。

通用性强LG3具有较强的通用性。首先,该发射器既可发射自行研制的系列弹种,又可发射北约制式40>53毫米SR系列榴弹。其次,瞄准具的接口为北约通用的皮卡汀尼导轨,既可安装自行研制的白光瞄准镜,又可安装国外的红外夜视瞄具或其它瞄准镜。

射界范围大,调整快捷省力LG3型的射界范围大,其高低射界达-10°>42°,方向射界为左右各180O。 而美国MK19-3型的高低射界是通过螺杆进行调整的,方向射界通过与两后脚连接的导杆进行调整。由于受结构、外形尺寸的限制,其调整范围较小,高低射界仅为-10°>30°左右,方向射界仅为左右各35°左右。另外,LG3射界调整快捷省力,只需松开高低和方向扳手,即可调整高低和方向射界,而且由于三脚架支撑点与发射器身重心的距离较MK19-3型的近,调整力较小。

动作安全可靠LG3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结构简单,动作可靠。设置了扳机保险和闭锁保险,保险机构齐全。另外,发射器没有外露运动件,操作使用安全。

配用弹药LG3配用的弹药主要有新研制的杀伤弹、破甲杀伤弹、训练弹。这些弹种均采用高低压发射原理,实现了高初速、低膛压。为达到通用的目的,其口径、外形尺寸、弹丸初速、弹丸重量、质心位置等参数均与美40>53毫米SR系列榴弹基本一致。上述弹种在保证通用性的前提下,既充分利用了国内的成熟技术,又在结构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其主要性能指标与美40>53毫米SR系列榴弹相比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如破甲杀伤弹杀伤半径为6米,破甲深度达76毫米,而美M430破甲杀伤弹杀伤半径为5米,破甲深度仅为51毫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种武器叫“开花弹”,能开出8000朵“花”威力巨大
高低压发射原理与40x46mmSR低速榴弹
四国制式武器 ——HK GMG 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
火力全开:步兵手中的大杀器!榴弹发射器那些事儿!
Power大起底| 他们才是真正的“枪榴弹族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