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说甲午战争前后清朝陆军的战况,装备,战争准备以及大体战况
谢家所炮台,甲午战争清军在战场的野战火炮和要塞大炮实际上达到1000门以上,而且口径更大,是日本陆军师团的炮力的至少10倍-20倍以上。有着绝对优势.

被日军占领的清军杨峰岭炮台和被日军缴获的清军重炮


杨峰岭炮台外景,可以看出这是一座有着非常优秀的19世纪欧洲炮台要塞风格地作品。日军感慨如果是日军在这放1个中队,足够对付百万大军的攻击

被日军无血占领后的杨峰岭1个角落

日军占领的赵北嘴炮台,还可以看到炮台上的12英寸重炮,日军占领炮台后用炮台上的巨炮与海上的北洋舰队发生过炮战

    
日军占领了清军的炮台以后日军正利用缴获的炮台重炮在和海上的北洋舰队进行炮战

 
2月9日,黄岛西南海面,靖远舰(中)被日军利用缴获的清军重炮击中搁浅。

日军占领的龙庙嘴炮台.

占领龙庙嘴炮台日军利用清军重炮与北洋舰队炮战后。炮台护墙上骇人的弹洞以及炮台上骇人的巨炮群


配备了德国最新款克虏伯重炮的清军鹿角嘴炮台。这样的炮台和这样的大炮,被没有任何炮击能力的敌人轻松能被攻克,日军占领炮台后扭转炮口轰击清军。

日军利用鹿角炮台的德制210MM重炮轰击清军,结果遭到清军北洋舰队的拼命反击,炮台上的巨炮竟被定远号战舰全部轰完了!!!可见清军战舰强大

鹿角嘴炮台被定远舰12英寸炮弹打成两段的2号位克虏伯重炮,呜呼,不沉的定远舰

清军在摩天岭的堡垒阵地。清军在甲午战争的防御战除了最后的威海卫,基本上在遭到日军攻击后,全都是防守不到1天就放弃阵地逃跑。这还是火力占绝对优势兵力也有优势的情况下。

泉汤方向,日本第六师团一部雪地向虎山行进,日本由于国力贫弱国内无法提供前方足够后勤保证,日军普遍缺粮少弹缺衣少药,士兵在战地被冻死病死饿死的现象屡见不鲜,此战日军冻伤惨重。


1月30日,杨家滩附近,清军战舰直接炮击了日步兵第五联队[冒黑烟的是镇远号,后面可能是来远号。]。铁甲舰巨炮直接轰击步兵,日军也够背的,步兵第五联队遭到沉重打击。

    
日军无血占领的清军赵北嘴要塞,这是要塞内的机械装弹,全向旋转有机械装弹系统的重型加农炮.只要清军稍微有一丝战意,就是把整个日本陆军7个师团的全部的火炮全拉上来对轰,也会迅速的被清军赵北嘴要塞炮台干掉


漂亮的清军柏顶炮台,国力强大就是不一样,草鸡都能住金窝。甲午战争真正感天动地的是日军的事迹呀,天啊,看看装备叫花子一样的日军是在跟什么样实力的敌人死拼


白雪下被日军轻取的清军北山嘴要塞炮台几座炮台,可以看出,日军1发炮弹也没打过


北山嘴要塞一座炮台后侧,可以看到巨炮,库房,宿舍,石山上清一色全是豪华坚固的西洋要塞建筑。


北山嘴要塞一座炮台后侧

描述:占领黄土崖要塞的日军破坏炮台以及无法带走的巨炮,几次爆破由于工事过于坚固,重炮质量好,日军安放的炸药不足,破坏失败
描述:日军利用占领的炮台与清军战舰交战,遭到了清军战舰非常可怕的炮击

描述:黄土崖炮台

描述:祭祀炮台一角,左边炮垒中是门340MM口径巨炮
 
描述:祭祀炮台左边高地。日军对清军炮台的评价同样是,假如是日军1个中队就可以防御1个炮台阻挡百万敌军。

祭祀台要塞,炮台北方高地背面。

被日军占领的坚不可摧的清军黄岛要塞全景.炮台都在山峰上,地势险峻,而且都是钢筋水泥建筑,有探照灯和前沿堡垒.照片可见被夺取的要塞毫发无损,不过话也说回来,就日军的那点火力要能损伤要塞毫发那才见鬼了,只要日军上了炮台以后没与清军战舰发生对轰,那全都是毫发无损

从刘公岛要塞电灯台看东南火炮台.和护墙


刘公岛要塞东南炮台的德制340MM口径重炮,这大家伙比清军铁甲舰上的12英寸巨炮还大还恐怖


壮观的清军刘公岛海军基地。是当时全亚洲最现代化的军港。

日军撤离时正在破坏的祭祀台要塞重炮.由此可见日军实际非常穷弱,不借助清军的战舰威力,仅凭自身力量竟然对已占领的清军重炮都难彻底破坏

日军撤军前夕破坏后的黄土崖炮台。日本随军摄影师龟井回忆说:炮台有探照灯,兵营,栈桥,清军炮台全部用新式欧洲筑城法,周围是极厚的花岗岩用混凝土固定.和尚岛3个炮台,老龙山4个炮台,徐家山2个炮台,每个炮台都装备欧洲最新式的大炮.大炮还有可以360度旋转的机械装置.大炮边上有堆积如山的炮弹.管区里还有交通壕里面有小铁轨,用来运送炮弹,有炮室边上有4间炮手值班的宿舍.

日军破坏后的九峰顶要塞炮台,清军炮台之坚固和先进,让日军叹为观止,此炮塔用炮台上缴获的大量280mm德国重型炮弹进行爆破,仍未能破坏要塞主结构。

日军破坏后的龙庙嘴炮台


日军撤退时破坏后的德制280MM巨炮,我们正好可以看看这些要塞重炮的底座是个啥摸样。

日军占领的齐整有序的清朝海军威海卫基地全景


和尚岛防御堡垒内部,那是相当的考究啊。全是纯石条砌成,前墙和外培三合土有十几丈厚,足以抵挡任何炮击。如此工事,哪怕外面炮弹如雨,你也只当在下大雨。继续聊天侃大山。


   日军占领下的旅顺要塞,当年修建旅顺要塞,立时7年,花费不下200-300万两白银。袁世凯的亲叔叔袁保龄就是北洋旅顺营务处工程局的大头。他认为这个地方是7省海疆,延续数千里,扼要所在不过10余处,崇明弹丸之地,南澳三面受敌,台湾巨浪山涌,且当风之冲,其他澎湖,定海,琼州各有缺点,烟台,登州,营口,大连湾利战不利守。只有旅顺最好,水深不冻,山列屏障,路连腹地,近山多石,口滨大洋,地出海中。海北旅顺,海南威海卫,两地相去两百几十里,扼渤海之冲,而联水陆之气。

清朝发河工2000,淮军毅军2000多,民夫1000多合计5000多人开工。聘请很多外国专家,比如挖泥船的英国人勒威,水雷教练,美国人满宜士,德国人有炮台工程专家,襄办北洋海军提督汉纳根,瑞乃尔,额德茂,炮台教练哲宁,浮重船工匠丁治,土本格,土木工程师善威。。。。。。。。。

是有引水工程,海门工程,小型机械厂,库房工程,码头,马路和小铁路,拦水坝。电报局,水雷营,鱼雷营,水陆医院,石坝泊岸工程和炮台工程。修建炮台10座,花费276300两白银,在可以找到资料的8座炮台上,光120-340MM重炮就有54门之多。后来在陆地方向还修建了17座炮台,配备了78门大炮。

后来法国承包了工程最后的铁甲船修理厂,大石坞,自来水,起重码头,铁道,各类库房,厂房和办公室的建设。法国人运来了每小时可以抽90吨水的大型抽水机,吸干闸门漏水,建设了长41丈,宽12丈,深3丈7尺,石台阶,铁楼梯,滑道具全的大石坞。在外面还有一层混凝土。还有占地48500平尺的修理厂,电灯厂,锅炉厂,机器厂。和四座,每座占地4878平尺的库房,为了防火,防水,还全部采用了铁房顶和房梁。5座起重机四周用小铁道连接,设置大小电路灯。

日军一支小部队夺取炮台后,正好奇的检查清军炮台上的重炮。环渤海黄海各要塞多是法国人承包建设,承包了工程的法国人是竭尽全力的为清朝修建工程,因为他们还想好好表现一番后去揽郑州黄河决口的大活呢,当时西方各国都认为大清要塞牢不可破,是当时全球工事最坚固,火力最强大的要塞。以至他们得知日军要去进攻清军环渤海黄海各要塞时都认为日本人是去找死,可最后竟出现了这样的情景

威海卫要塞采用的炮位还是德国炮台工程专家,襄办北洋海军提督汉纳根的作品,全是最新式的可以升降的炮位,安置27-28吨的240MM重炮。采用的旋转铁甲炮塔有2种,一种是德国的冷冻式铁甲,一种是英国的装甲炮台。光是一座炮塔就是大约10万两白银。

日军占领的清军炮台的士兵,正在观看新式巨型加农炮。

  北洋舰队还聘请了英国人琅威理为月薪700两白银的北洋总查,提督衔总兵。英国人葛雷森为北洋海军训练总教官。又聘请几十名名英国,美国,德国教官在天津水师和北洋水雷学堂当老师。要知道清朝北洋舰队的军官都可以用英语发号命令,编写计划,应为在北洋水师学堂无论是教授物理,天文,几何,重学,地理,代数,动力学,机械,算学,三角还是行船机械,微积分,测量,驾驶等学问,全部是英文讲课。

所有的学生基本上都完全没有英语的底子,在5年的学习中,不光要学习各种以前闻所未闻的学问,还要用更闻所未闻的英文来学习。最后在光绪13年,1887年的一次期末考试,严复选用英国格林尼茨皇家海军学院毕业中尉的试题,而且全是英文的,结果考试成绩非常的好。

天文学有48.4%过平均分,2人达到格林尼茨的荣誉标准,1人满分。

观测学有60%为特别优秀,就是90分以上。

其中3个来自上海,福州和天津的学生是这次考试的前三名。

但是暴露出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学生硬背没问题,但是只是理论强,而差于实用,也缺乏实践课。而且堂堂海军军校竟然没有体育设备。

但是学生们在一位留学德国的教官带领下步伐整齐,行动迅速的操演了一种手臂在身前后摇摆的行进动作。这里有个第一届管轮学生就是未来的黎元洪大总统。

所以凭借着坚甲重炮,快枪如林,军官考试成绩优秀等种种表面现象,1891年英国武备报评选清朝海军实力为世界第8,日本是第16名。美国也认定清朝陆军稳居世界前三,而清朝的大臣们也洋洋得意,曾在向朝廷的奏报中自豪的写到:大清快枪快炮之多,甲乎天下,洋枪百万!!!
日本陆军第2步兵联队就是这样爬上金州城的,而且日军穷的连云梯都没有,可日军就这样的穷弱水平,清军也被吓跑了

和尚岛要塞西炮台,当年日本第1师团在看到这座巍峨的炮台的时候,看着自己手里可怜的区区几门70MM青铜山炮和单发步枪,全军喝酒壮胆,吃完了所有的干粮,准备全军突击拼死冲上去白刃战的。结果等怀着悲壮的心情的日军冲上去的时候,吃惊的下巴都快掉了。清军丢下了炮台,巨炮和炮弹已经跑路了。

时人指出:“方倭将至时,我金州、大连湾储备军械自勇丁配执兵抢以外,有海岸、行营两种炮凡一百二十余尊,炮弹二百四十六万余颗,而自沪局运至行营快炮封尚未启,华厂自制枪并德国枪六百数十杆,枪弹三千三百八十一万数千颗;及马匹行帐诸式军需,所蓄甚厚。严城巨防,特两日间竟委之去。大连湾有海军码头,倭人据之,其大小军资从此得登岸地转输前敌,而辽东之祸愈烈矣。

炮弹二百四十六万余颗是什么概念,二战冲绳岛战役日军连迫击炮弹在内只有二万三千一百颗炮弹!!!

看看巨大炮的口径,看看这整个阵地,竟无一门巨炮解除了炮衣,显然是一弹未发就跑光了

 甲午战争,清朝输给日本,绝对不是应为一个落后就要挨打,可以解释的。起码在武器上,在大炮上,清军是绝对凌驾于日军之上的。

要知道就是最基本的步枪,清军也几乎全是进口和国产的连法步枪,日军不过是区区国造单发步枪为主地。差着档次呢。

清军落后?清军连日本陆军那些土老冒没见识过的加特林机枪和马克辛重机枪都有地。

清军炮台全部仿照西方样式,曲折坚固,兵房,弹药库全部用条石砌成,前墙是焙土10多丈宽,这永备工事,什么大口径炮弹防不住?你就是最现代的1000磅激光指导炸弹也轰不开啊。

就是日本海军第1,2游击队也不敢硬打,光是1个清军鹿角嘴炮台的340MM德国重炮就比全联合舰队的300MM以上重炮都多。

所以清军的失败,绝对不是什么武器落后的原因,而是其他的原因
 
先贴了一些陆军图,现在咱们就开始用文字叙述一下

1894年~1895年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爆发,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Sino-Japanese War) 。
一八九四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大家对甲午海战都已经太了解了,但是呢,大家对于甲午陆战缺乏深入了解,于是本棒不才,连转载带原创外加查资料等等,试图粗略地够了一下陆战状况,请老大们轻拍

要知道当时清朝并不贫穷,那时的国际环境令人吃惊的和谐,大清一手出口着一船船的瓷器茶叶,换回全世界白花花的银两,一手拿着这些银子换来了几乎整个国家的轻重工业,士兵请德国教官培训,军官去东洋西洋出国深造,武器全是买的当时能买到的最好的货,甚至还有全亚洲数一数二的兵工厂,战斗力在清朝末年的历次对内对外战争中多少也得到了磨练,强大的北洋军阀整个骨架都是继承的清朝的遗产。
PS:鸦片战争后鸦片贸易的失控造成了白银开始流出,国家经济环境较前恶化,输入武器速度减缓,但是相对于其他国家比如甲午前的日本还真正是个富户,而且清国军费支出一直高居不下,清末更是达到了将近年度收入的一半这样的水平,但是相对于训练有素的新军,似乎遗老们更偏爱数量庞大且相对省钱的旧式军队,还给提了军饷,银子没有用到刀刃上 ,这句话也许可以给唯武器论者和偏爱国力军力对比者提供一个可供支持的论据吧
总之原因是多样的,我更加倾向于赞同这样的思想:大清之亡,在于人心,要知道那时候的普通兵民对于洋人那是几乎盲目的恐惧,未战先怯,仅凭几个喝过洋墨水的统制管带撑不起这个大军的军魂。往大了说,也就是历史的必然吧,骄兵必败,甲午战争,其实称不上是一场我们被欺负的战争,而是弱小的,我们历来看不起的敌人,打断了自大的中国人的脊梁,自此之后,怯战之风日盛,清朝倾覆,只是时间问题
 
這是一個很深刻的教訓,我們一定要緊記......
無論在裝備上如何佔優,但不能實際運用得當或不能善用裝備的話,就算敵人裝備如何比你差的都能反過來戰勝你!
不過另一個問題是軍心上存在著很嚴重的問題是.....當時普遍清軍上下都存在著僥幸心理,以為花大錢買了外國先進裝備就能一定打勝仗,結果就是一敗塗地.......
先说说1874年,日本因为琉球人在台湾被杀害这件事跟清朝蛋逼,无理绞三分,并于五月登陆台湾。

清政府闻讯后准备了各路新军约11500人先后赶赴台湾,水师也试图动员集结,调集附近可用之兵,以防倭寇侵袭。

这时的中日海军对比是:日本17艘,清朝29艘,但是可用的(因为太远的无法调集)也就那么不到20艘,跟日军差不多,更要
命的是,日本有两艘英国造的铁壳巡洋舰,这些跟洋务派自造的那些有实验性质的半吊子二流蒸汽炮舰不一样,有压倒性力量,于是乎,清朝怂了,开创中国历史的向日本赔款50万两白银.日本人突然感觉这个世界真的变了.于是呼野心也开始膨胀了.清朝特别是李鸿章们就开始警惕日本了.首先就是开始充实海防.岸防设施也是重北轻南,先近后远.钱也是没少造大沽要塞是7个大炮台,40个小炮台,12个营守卫,镇南,镇边2个炮舰守护入海口.设立船坞和天津机器局.旅顺要塞是海陆炮台几十座,基本上全部是德国进口大炮.其中最强的还是威海要塞.

1874-1894年20年北洋海军军费是3400万两白银,其中挪用修建颐和园1200万两.占海军军费的1/3.由于经费紧张.从1892年起停止购买新军舰,器材.而日本从1883年起连续8年将酿酒,烟草等收入2400万日圆用于陆军海军,还从1886年起发行1700万海军特别公债,从天皇到全体华族每年捐款收入的1/10-1/4给海军.真正雄才的明治天皇和他的领导班子与电影里雍容华贵还有点可爱的慈嬉太后和他的满洲亲贵组成的领导班子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根本就是2个时代的人.1个是朝气蓬勃,1个是古墓僵尸.
 
但哪个时候日本的国力还很弱.在海军军舰购置方面.清朝1875-1894年从英国,德国购买舰艇46只,其中7000吨铁甲舰2只,其他还有钢甲舰1只,巡洋舰8只,炮舰13只,鱼雷艇22只..截止1894年清朝有北洋.南洋.福建.广东等4大舰队,78只军舰,28只鱼雷艇.80000吨,600多门舰炮,近70具鱼雷发射器.[北洋4万吨],日本有31只军舰,24只鱼雷艇,吨位6万吨处于劣势.满清最大军舰7335吨,日本最大的军舰只4278吨,相差3000吨,根本不是1个级别的.

清朝北洋舰队34只舰艇,日本联合舰队40只舰艇,火炮是260门:378门.[210MM以上重炮23门:11门].鱼雷发射器49:58.吨位41800吨:57448吨,平均航速12.4节:14.5.节.清军多后装有烟火炮.清军海军提督丁汝昌原来是太平军,后来投降淮军,未涉海军门径,也不知水战诸法,西国语言文字.对海军业务只是皮毛,根本没有力量进行指导部队,科学技术的教育和掌握战局,制定正确的作战方案和把握战机.而清朝的中体西用,也是体制用老式的,军事技术用西方的.结果是用1个和500年前没区别的管理和指挥方式来操作1个需要现代的行动和思维方式的铁甲舰队.太太太太爷爷和曾曾曾孙子搭伴.而且还是海军,陆军谁也不答理谁.陆军以营为单位互不统属,分散各地.海军是海军衙门形同虚设,4大舰队各自为政.帝,后2党相互捣乱,明争暗斗.海军,陆军分离,.而日本海军学习了英国海军的全盘运行机制和制度.好的组织制度可以保障军令畅通,各个军兵种紧密配合,协调一致,而不好的,则是反之.

清朝是以陆制海,重点设防.修建坚固的海岸炮台,埋设水雷用来阻击敌人登陆,为守定之法,战舰与炮台结合,防备登陆,为挪移之法.日本确强调制海权,保障航线,封锁敌人港口,为核心.对马汉的海权论是如获至宝.2个的战略上就完全不同,1个是以守为攻.1个是以攻为守.

而且更要清军中唯武器论者命的是,1892年以后,停购外洋军火2年!我擦,这个NB了,这两年海军技术发展是19世纪下半夜最快的时期,助跑配置在中轴线上的战列舰登场(例如英国皇权级),导致定远那样的炮阔战列舰过时;快速防护巡洋舰进一步高速化大型化(例如吉野),配备的速射炮无论数量和射速都明显提高,超过清朝配备的巡洋舰一大截,清朝的武器硬件优势在这两年里,迅速的失去,且永远失去赶上的机会。。。。。。。。。

1892年-1894年,清朝海军只添购了平远广乙广丙福靖四艘真正的军舰,剩下的都是炮舰或者运输舰和鱼雷艇,基本废物,而日军增加的都是决定性的新兵器,3500吨以上的快速巡洋舰,这些东西,对于铁甲舰都是威胁,更别提北洋水师那些小破巡洋舰了。。。
 
陆军方面的对比:是满清八旗军254713人[北京12.5万,东北5.5万,山东2500,河北9500山西9600.浙江2100,福建2700,广东5400,四川2700,陕西6700,甘肃3900,江苏4000,河南900,新疆18000,盛京19600,吉林13400,黑龙江11400,蒙古8500],绿营424276人[河北4万,山东1.7万,山西2.1万.广东47700,广西12300,四川32900,贵州33100,云南17000,湖南27800,湖北27000],乡勇323000人,合计1001989人.862个步.炮.工营,192个骑兵营.为迎战招募新军612463人,新军装备大炮.机关炮1733,步枪230502只,火绳枪40867只,马匹56168匹.[日清战史].清军在战争里调动了500个营25万主力军队.[甲午清廷备战内幕述评,广西社会科学,86年第4期].

按日本的说法清军开战的时候在辽东,河北,山东有35万军队,战争爆发前后又招募了60多万新军.所以清军在战区的部队达到了98万.但是清军组织不力,从来都没有能够集中主力打击日本.

清朝的精锐还是淮军的三大主力盛军.铭军.毅军.按照清朝的说法,那可真是天上没有,地上难见的超级精锐啊.


清军虽然多,但是八旗,绿营实际上已经不是军队,而只是武警或巡警的性质,他们只能维持秩序和镇压小的骚乱.清军没有参谋官,也没有统一的司令部,全靠各个部队司令官一拍屁股.脑子一热.来决定行动计划.部队平时各不统属,分住各地,缺乏训练,更没有联合演习.海军,陆军实行临时招募制度.只能有数量,谈不上质量.临时招募只是在岸上训练2个月,就充数去了.

而日本军队从1873年就建立了完备的征兵制度.1883年建立了预备役和后备役制度.看着不错,其实也是刚刚有了这个形式.日本开始的时候,军国主义还没有深入人心,大家都讨厌这可恶的征兵制度.都抢着当养子..变成长子.做入赘女婿...逃避入伍,比如1875年日本30万适龄人员竟然有25万人通过这个办法来逃避兵役.通过制度的改动.户籍制度的建设,警察的监督和地方兵事科的建立有所好转.

但直到战前的1889年的日本的征兵依然有9.97%的应该服役的青年通过逃亡失踪来躲避兵役.就是勉强到了部队也是牢骚满腹.烦的很.所以经常闹事.大的有1874年在东京士兵喝醉酒在路边小便,警察要带走他们,结果引发冲突,附近的20多个士兵跑来支援.警察也来了援兵.最后演变为几百个士兵砸了警察局,把几十个警察打的体无完肤.1884年在大板松岛花街1400多士兵和600多警察拨刀相斗.连刚刚建立的宪兵也来了100多人.但却束手无策.到了战场还有士兵自残自杀来逃避打仗.情况也不是那么妙.

到战前日军有7个常备师团,12万人,马匹38000匹,战斗步兵[上等兵以下]63360人,战斗骑兵2121人,野战炮168门,山炮72门.

论陆军装备:1864年进攻苏州的淮军4万人,有洋枪1万只.1865年对捻军,5万部队,洋枪3.4万只.6个开花炮队.全部是12-108磅西洋火炮.70年代以后开始配备后膛枪炮.都是一色快枪,1884年3万淮军有后膛钢炮370多门.[多德国造].比全日本陆军的火炮还要多50%.

清朝在战争爆发的1894年先后向德国,比利时,奥地利订购65000只步枪,大炮67门,子弹炮弹2800万发.[中日战争丛刊第1册653,第3册455-456.到战争爆发有毛瑟枪5200只,马第尼11400只,黎意快枪1000这,其他步枪马枪2600只,子弹近千万发.钢炮30门,过山炮32门,克虏伯快炮12门到位.仅仅淮军的野战火炮就是日本全部7个师团火炮的一倍左右.所以清军在大炮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日军.

1894年10月以前南洋大臣刘坤一解送北方后膛洋枪14000只,广州8月解送新旧毛瑟枪各2000只.截止11月两广共计解送18600只洋枪和一批子弹.以及30门钢炮.这些改善了部队装备,淮军和直隶练军一律是新式洋枪洋炮.内陆如江西,贵州,云南的练军也在70-80年代装备了近代武器.清军拥有自1873年上海制造的美国快利到1894年的新毛瑟在内的100万只新式步枪.所以清朝军队并不缺乏近代步枪.
 
闲话少续,我们是言归正传.7月22日丰岛海战爆发,清军高升号被击沉,死亡清军2个营1000人,14门大炮损失.操江号军舰投降.战争这就算是正式爆发了.

第2天,也就是7月23日大岛旅团3000战斗步兵[15个中队],47名骑兵,8门山炮等近4000日军,向牙山进军.29日与聂士成,叶志超的3880名清军开战.日军虽然在盛夏时节背负武器,弹药[130发].3天口粮[1升2合],在华氏96度的高温下长途行军,但到达战场,虽然口干舌燥.疲惫不堪.但日军依然勇猛无比,冲锋号响起,就一起端着刺刀冲击,无论人马一律突刺.暴起发难.清军1下子就被震了.无法阻挡.日军连续攻克清军6个堡垒.这个战斗就叫做安城度和成欢攻击战.日军死亡32人,负伤50人,清军伤亡500多人.牙山清军总溃败,丢弃军服武器,清军抢夺韩国人衣物,纷纷伪装逃跑.连大将军聂士成也穿女装一溜烟儿的跑的没影了.

很巧就在8月1日.后来的我党建军节这天.日清2国互相宣战,日本立刻命令第5师团进军朝鲜,清军也开始动员.

截止8月9日,32营15000名最精锐的北洋清军[包括淮军,奉天练军,神机营练军,盛字军]到达平壤.卫汝贵,马玉昆,左宝贵都是李鸿章的得意战将.练习西洋新式枪炮多年.都有较强的战斗力.9月日军大岛旅团开始总攻平壤,船桥里马玉昆,左世贵的毅军和盛营清军利用坚固的城墙和4米高,周围有深沟的堡垒.用6连发,9连发步枪拼命射击阻挡日军前进.大同江旁的清军也开炮轰击.9月15日经过一天激战,日军弹药消耗完了,也饥饿难耐,开始撤退,船桥里一战,清军2200人阻挡住了3600日军的攻击,日军死亡140人,负伤390人.在牡丹门和玄武门,2900名清军也在防御中,依托堡垒用毛瑟13连发步枪从正面和侧面射击.日军朔宁,元山2个支队攻击困难.最后3名日军爬上了城门外的悬崖,用军刀突入清军人群中左右劈砍.数百清军后退,3名日军白刃打败数百清军占领玄武门,打开了朝鲜国都平壤的城门,日军蜂拥进城.
 
 
清军开始崩溃.勇绝新疆,打击过阿古柏的马玉昆也控制不住了.当天夜里下起了大雨,清军在大雨中开始逃跑.结队冲跑,不分东西.日军开始还以为清军来劫营就冲出来拼命射击,开始阻击,清军那里有那胆色呀?清军是只顾拥挤逃跑,结果清军被日军击毙1500多人.还被日军抓了1000多俘虏.日军大喊猪尾汉,野郎.在大同江边日军发现清军骑兵奔逃,清军骑兵全部是白马,紫衣,非常显眼,远望如彩霞,日军村田步枪射程远,一阵齐射,就击毙130多人,马273匹.其他清军六日内狂泄五百余里.日军缴获70MM克虏伯大炮16门,克虏伯快炮13门,加特林多管炮6门,连发步枪470只,连发马枪80只,单发步枪409只,刺刀721把,子弹56万发.行军帐篷1092顶,大刀长矛380只,喇叭23个,大鼓7个,手枪5只,子弹56万发,铜锅220个,马车165,马250,阵旗300面.大米3000石,大米817石,小豆580石,小麦317石,茶200包,咸鱼10包另2筐.盐517包.黄金96公斤,白银540公斤.日军总损失为死亡180人负伤506人失踪12人合计698人.平壤攻击战为日本近代史上罕见的大胜.这也是日本从古代开始第一次在战场上正规军对正规军,真正打败来自中国的军队.日本举国欢庆神户等地甚至举行了万人提灯大游行来庆祝这一历史性的胜利.

朝鲜战役暴露了清军整体低劣的战斗能力,比如平壤防御战,日军分兵北进兵力分散,粮食匮乏,清军坚守平壤的坚城和德国专家设计的设有75MM野战炮和加特林多管机关炮的堡垒.粮食弹药充足.连一天都守不了,无法一日守.按日军的说法是清军,武器和日军差不多,甚至还要好.但是决没有忠勇之心,军纪荒废,指挥不得法,军制混乱,每次临战连防御都不行,更不敢于进攻,擅长掳掠,强奸,毫无廉耻节操.

而日军实际上也是困难重重.日军8月底第5师团北进的时候,马息岭,飞虎岭,留去岭,麒麟岭...道路艰险,清军无一兵据守.但日军也没好过,风雨连绵,桥绝路阻,崖崩压杀,粮食渗于水中,没有东西吃.运送大炮,物资,马痛人疲,而第9混成旅团到达金川的时候雷雨大作.军无雨衣,士兵全部在雨中站立一夜.一人一天才4.5合大米.到达阳德以后军官1天才喝2碗稀粥充饥.把个日军是饿的前心贴后背啊.如果清军集中兵力在这个时候完全可以各个击破日军,日本人也认为苦于粮食匮乏,物资运送困难缓慢,连续2天激战,第5师团就会败退.而清军也不积极侦察,利用时机从海路运送部队到大同江登陆截断日军,却慢悠悠的各整队伍,养精蓄锐,以图后举,而依克唐阿的部队却还在沈阳晒太阳.
 
11月21日瞎话大王叶志超被革职,9月17日黄海海战爆发,双方是12对12.双方是34600吨:40880吨,中午11点北洋舰队发现日本联合舰队,提督丁汝昌,右翼总兵刘步蟾,总教习德国人汉纳根都登上旗舰定远号的前飞桥.以雁行阵迎战.逐渐又形成人字阵,军士在前楼上用6分仪不断测距,挥舞小信号旗报告远近,炮手也同时调低照尺.12点50分定远号上的300MM重炮首先开炮.双方距离5300公尺.瞬间双方大小炮位,连环轰击,不少间断,声如钟声,而火弹怒发,海波沸腾.下午5点半战斗才开始趋于平静,清军海军惨败.北洋舰队损失5只军舰,负伤4只军舰,死亡600多人.日军只4只军舰受伤.

9月16日日军第5师团和刚到的第3师团开始喊出饮马鸭绿江的口号,鼓动部队向鸭绿江行军.由于道路崎岖和朝鲜人逃避,牛马缺乏,日军运输困难,士兵得病很多,250公里,竟然走了20天.

11月7日就是慈西的60大寿了,她可不想应为战争搅乱了她的生日.平壤,黄海的失败,更是让她感到恐慌.她开始极力求和了,和如今的粪粪一样,开始准备联俄.条件是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还可以适当赔款.但是日本要求还要割让旅顺或台湾,与日本缔结条约享受欧洲国家在华待遇.赔偿全部损失.英国担任调节,但是在10月23日日本照复英国第2天的24日,日军就展开了对中国本土的进攻.

10月23日,日军开始准备强渡鸭绿江,清军已经集结铭军4200,毅军4400,盛军6300,奉军3500,镇边军4000,仁字虎勇2500等81个营5个哨,清军30400人,90多门大炮在鸭绿江边防御.每门/只枪炮都准备了两百几十发弹药.在2线的大连湾,金州部署包括淮军,湘军,八旗军在内的90多营,4万多清军.统帅就是清末名将白发宋庆[1820-1902],山东蓬莱人,所带毅军为清军精锐.副统帅,依克唐阿也是满洲八旗副都统常年驻扎吉林.

10月24日.气温零度左右,耳边凄厉的寒风呜咽划过。日军开始强渡鸭绿江,日军第3师团背水作战十分悍勇,清军马队在大炮支援下也不断反冲锋,冲击在抢渡的日军.中午日军步兵发起刺刀冲锋,清军骑兵败退.25日九连城要塞的宋庆,等铭字,盛字营20多营不战奔逃,日军26日早晨安全占领要塞,缴获60多门大炮,600多只新式连发枪和几千顶帐篷,几千石粮食.只虎山毅军和铭军抵抗了一阵,26日日军架设2门野战炮炮击安东县城,只听见鸟雀乱飞,等日本步兵攀爬城墙才发现安东盛军6000多在头天晚上就逃跑了,日军1个大队顺利占领县城.同样是24日另一路日军徒步强渡寒冷的江水,进攻虎山,聂士成在山上架设大炮抵抗,战斗到中午清军失败,战死495人,受伤人数不清楚.记名提督潭清远等被俘虏.日军死亡34人.伤133人.鸭绿江战役日军缴获步枪4401只,大炮74门,子弹4320661发,炮弹30684发,大米2590石,杂粮2000石.....

3天的时间,80多营清军防御的鸭绿江防线全部崩溃.原因主要是清军胆怯,平壤左宝贵阵亡,援奉诸军率胆摄.见到日军就逃溃,官员惊慌失措,士兵四散逃跑.最后清军主将宋庆决心死守凤凰城,但28日各军就四处抢掠,烧毁城市南部后逃跑了,只少数部队还在准备抵抗.日军以神机妙算闻名的第10旅团长立见尚文少将进入凤凰城.缴获55门火炮[包括克虏伯和加特林大炮],1500只步枪,20000发炮弹,250万发子弹.

11月15日日军第5旅团的4个步兵大队,1个骑兵中队,半个炮兵大队进攻岫岩城,清军步兵12个营,骑兵4营.和2000多八旗军,炮兵1营防御.侍卫丰升阿将军指挥.17日不到1天战斗,清军再次逃跑,,日军缴获几千石粮食和几门野战炮.日军立见尚文少将一部 随后进攻草河口,威逼辽阳,清军依托摩天岭天险防守,23日聂士成带领5000名援军抵达战场.日军人少只有6个步兵中队,3个骑兵中队,4门火炮.所以立刻转入防御,25日上午10点30分到日落,双方开始了战争爆发以来最激烈的交战.彼此枪炮环施,子如雨注,数十里外,皆云声震山谷.这天日军死亡9人,伤32人.

立见尚文少将大怒带领主力开进,28日踏着隆冬的大雪进入1个叫赛马集的地方,12月2日气温暴降,风里加着雪,银白色的旋风,比冰刀子还厉害的白毛风四起.日军冻伤455人.5日,日军不得不撤退回凤凰城.清军也动员辽凤团练7-8万人协助军队,与日军游击作战.总体来说日本第1军在辽东作战顺利,而日本第2军这个时候也已经在策划在辽东花园口登陆了.

日本第2军由第1师团和混成第12旅团组成.其实对于打败清朝.日本天皇心理也没谱,在出发前赏赐骏马和军刀给司令官大山岩,还亲自宴请了几十名军官来鼓励大家.由于北洋舰队挨了顿打已经不敢出海了.所以日军没有使用舰队护航,直接运输船开进.只是在近海才有军舰保护,10月24日-11月6日立经14天,3批60只次运输船把第2军的24049人,战马2740匹和武器物资运输上岸.清军海军,陆军无一人过问.都躲在家里吃豆腐呢.

11月5日,日军先头部队,就向金州的门户石门子开进了.9名日本骑兵在最前边,到了大黑山,这个时候从徐家山炮台方向来了50-60名清军骑兵.日军猛烈射击,清军退却,随后又来了一批清军骑兵,从山上向下冲来,日军已经没有弹药了.仓促间,9名日本骑兵一起挥动军刀呐喊着并骑前进,百余清军骑兵阻挡不住,让开了道路.5日日军突破了台山上的2座装备了8门克虏伯火炮的堡垒,缴获全部8门大炮,弹药如山.清军溃败.当天日军又连续作战攻克了狍子山.

11月6日早晨日军兵临金州城下.日军的36门火炮开始进行炮击.炮烟满天,山河震动.清军抵抗激烈,但仍然在上午10点被日军步兵徒手爬上6米高的城墙,实现了突破.辽东雄镇,金州只坚守半日就告失守.3000名清军失败.城外埋设的地雷也全部被日本步兵起获,没有1颗爆炸.日军只2人阵亡,19人受伤.缴获马匹85,步枪2012,大炮107,弹药山积.大米3210包.金州城破,清军损失惨重,西海头有几个大坟包,是宋庆立的.写着遥望金州疮痍满,倭贼杀戮勇三千,英灵永垂铭千古,龙岛南边埋骨丘.光绪22年.

战后死难清军的家属纷纷过海来金州找亲人.有的山东,南方人是老婆孩子一路讨饭来到金州找父亲的.大多也只是西海头哭一场,抓几把土放到包里.就回去了.那些兵1月1吊3工资,人一死.家也就完了.清军主要是攻城和宋庆反击和旅顺撤退死的.

日军杀害清朝降兵
注意,以下开始高潮部分,可以说全部是重点:

日军攻击金州的目的就是可以从背后进攻旅顺,所以第2军立刻向旅顺进发.大连湾在旅顺前边,从1888年清朝就在这里修建炮台防护旅顺军港.截止1893年修建了6座炮台.炮台都在山峰上,地势险峻.比如和尚岛炮台,是1个小半岛,3个分炮台就修建在75米,74米,80米三座可以相互呼应的小山上,都是钢筋水泥建筑,有探照灯和前沿堡垒.一共有14门大炮,210MM加农炮6门,150MM加农炮6门.80MM加农炮2门.[大连文史资料4辑29页].徐家山炮台150MM加农炮4门,80MM野战炮12门,黄山炮台210MM加农炮2门,150MM加农炮2门.......火力强劲.

炮台全部仿照西方样式,曲折坚固,兵房,弹药库全部用条石砌成,前墙是焙土10多丈宽,可以抵御大口径炮弹.大炮是24厘米,21厘米,15厘米最新式的克虏伯大炮都是可以前后左右射击的自动回转射击炮.有6营6哨3300多淮军坚守.还有水雷营等掩护.可以说是坚不可摧.

但是11月6日晚上不敢应战的清军主帅赵怀业在战前就逃跑了.日军7日开始进攻的时候,第1师团的2个联队在没有任何阻挡的情况下,兵不血刃的到中午11点就占领全部炮台.日本的甲午战争亲历记也惊讶的说:敌人的炮台坚固,威力大,日军全体作好近距离突击夺取炮台的准备,但由于敌人炮台厉害,也相互表示了决心战死.各军留下了遗物,吸完了所有香烟,连午饭和干粮也不带,悲壮禀然,都作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了.无一想生还者.但当日军搜索兵左跳右蹦的上去之后,竟然发现清军已经丢弃了大炮和炮台逃跑了.日军稀里糊度的就取得了胜利.从军日记记载,山地元治师团长还参观了炮台.他认为这种依托地形山势,按照西方方式修建炮台,周围大炮雄浑,弹药库完好无损.假如是日军1个中队就可以防御1个炮台阻挡百万敌军.


最逗的是日军以为会遇到激烈抵抗,还招呼了联合舰队来助战,7日早晨联合舰队开始炮击清军的信号台和营房,但是却没人还击.突然看见所有炮台开始树立日本旗帜,黑色衣帽士兵到处都是,才发现陆军竟然已经得手了.清军逃跑速度之快速.让日本海军也很震撼.

日本随军摄影师龟井回忆说:炮台有探照灯,兵营,栈桥,清军炮台全部用新式欧洲筑城法,周围是极厚的花岗岩用混凝土固定.和尚岛3个炮台,老龙山4个炮台,徐家山2个炮台,每个炮台都装备欧洲最新式的大炮.大炮还有可以360度旋转的机械装置.大炮边上有堆积如山的炮弹.管区里还有交通壕里面有小铁轨,用来运送炮弹,有炮室边上有4间炮手值班的宿舍.门口上贴着三寸大的福字,寿字,和对联.大通铺上到处是旧棉花枕头和席子,便器,衣服乱仍.房间里都挂着关公的画像.但是奇怪的是清军的炮台和兵营都没有哪怕1个厕所,清军都是到1个角落大小便.

这些炮台是德国人在光绪17年帮助设计修建的,1个炮台建筑费用200万元,1门大炮5万元.填满各种仓库的炮弹,兵营.还有结构恢弘的水雷营,电器库,杂料库,油漆库,清军在海湾布设45海里水雷,而1海里需要花费250英镑.可以 想象这些花费金钱实际可达数千万之巨.


大连湾的放弃,使120门德国大炮,246万发炮弹,3381万发子弹.全部落到日军手里.[中日战争丛刊第1册39].

这个时候清朝慌了,北洋舰队是一战被日军的打破了胆.厌战,怕战,想调南洋舰队,那知道南洋舰队是死活都不来.还威胁要把船自沉了.

张之洞劝解说南洋舰队业务不精练,还贪生怕死,为了逃避打仗甚至可以故意把船凿沉搁浅,皆难预料.南洋海军如果北上,那就是.毫无用处,不过供其一击,全归糜烂而已.满清不是武器不行,而是人不行,如果北洋舰队想作战,除非把人全部换一遍.让别人去替北洋舰队打仗.那简直就是你北洋舰队怂?我南洋舰队更怂.可别惦记着我.我就是路过做俯卧撑地,顺便打个酱油,北洋舰队?那关我屁事.


11月13日丁汝昌带领6只军舰开到旅顺,当得知日军每天有2.3只军舰在附近巡逻以后.吓的丁汝昌当天下午就避战保船跑回威海躲藏去了.15日光绪发诏书要丁汝昌,不时游戈,牵制贼势,那知道老丁是死活根本就不敢出来,早就当缩头乌龟了.只是躲在威海卫靠看许仙哥哥在西湖边泡没带雨伞的蛇妖MM戏来逃避了.

日军的下1个目标就是旅顺,1880年清朝就聘请德国人汉根那为技术顾问前来协助.修建炮台.1894年的旅顺是一座巨大的要塞,他的海岸炮台有,黄金山炮台,装备120MM加农炮4门,240MM加农炮3门,12磅榴弹炮4门.150MM臼炮6门.摸珠焦炮台.装备210MM加农炮2门,150MM加农炮2门,80MM野战炮4门.老蜊炮台,装备240加农炮4门,120加农炮5门,5管卡特林1门,田鸡台炮台,装备120MM加农炮2门,47MM霍其克斯炮2门,老虎尾炮台,装备210MM加农炮2门,12磅榴弹炮3门.威远炮台,装备150MM加农炮2门,12磅榴弹炮3门.蛮子营炮台150MM加农炮4门,12磅榴弹炮2门.馒头山炮台240MM加农炮3门,120MM加农炮3门,城头山炮台120MM加农炮2门,80MM野战炮6门,5管卡特林炮2门.预备150MM加农炮3门,120MM加农炮2门,总计76门大炮.

旅顺的陆路炮台.东部炮台群,有大小12座炮台,120MM加农炮4门,200Mm臼炮2门,120MM臼炮2门.12磅榴弹炮1门,80MM野战炮6门.70MM野战炮1门,60MM山炮28门.霍其克斯机关炮5门,卡特林机关炮4门.诺尔典费尔特机关炮5门.

西部炮台群,4个炮台,200MM臼炮4门,120MM加农炮5门,90MM野战炮1门,80MM野战炮3门,70MM野战炮1门,诺尔典费尔特机关炮1门.卡特林机关炮1门.陆路炮台总计78门大炮.

旅顺要塞拥有包括重型大炮240MM加农炮10门.210MM加农炮4门.150MM加农炮7门.200MM加农炮25门.120MM-200MM臼炮16门在内的154门西洋大炮.重火力异常强大.这要塞,这炮群的规模在当时的世界上那都是少有地.

而旅顺的清军兵力也达到了14700人.但是新兵太多,将领无能.如李鸿章所说也是旅顺恐难久守.卫汝贵,徐邦道,赵怀业,张光前等7个总兵也是忧心忡忡.共同推举姜桂题为主将,统领大局.11月18日战斗爆发了.日本第2军第1师团的骑兵侦察部队在1个叫土城子的地方和清军巡逻队发生交战.清军逃跑,日军2个中队追击,遭到炮台轰击.日军败退,清军500骑兵,2000步兵出营追击.日本骑兵与满洲骑兵发生战斗.双方步兵也是激烈交火.清军素质低劣,在2000米以外就疯狂开火.子弹往往在半路上就掉在地上了.要不就枪法拙劣,总是从日军头上很多飞过.日军以排长为领导,统一开火.在合理距离轰然开火,排子抢打击能力高,每次都有清军被打中.日军射击准确精妙,才可以和大批清军对抗.日军骑兵,步兵死亡12人,负伤36人,失踪2人.清军小胜,但是却把日军遗留在战场的尸体,倒挂的大树上虐尸.
 
 
11月21日日军开始向炮台进行正式进攻.道路崎岖,日军从半夜12点出发,勉强托运大炮,冬季的东北山区的深夜.山坳里的风口呼啸着山风,在远处听起来象是山鬼在呜呜咽咽地恸哭.月光映着薄雪,银光匝地,日军直到凌晨才气喘吁吁的到达阵地.6点开始炮击.清军炮台的240MM重炮也开始还击,炮声隆隆,天拄似将为知崩塌.地维似将为知撕裂.但清军大炮多掠空而过,不能命中,日军大炮却弹无虚发.日军才得以用临时阵地小口径火炮对战清军炮台重炮组成的要塞.6点30分日军攻克椅子山炮台.和周围军营.战斗随后在各个炮台展开,烟幕弥漫,炮声如雷电滚地.咫尺不能分辨.进入开阔地,清军炮火,机枪步枪火力更如雨下.日军艰苦前进.第1师团师团长山地元治组织了500名敢死队准备进攻要塞,但是参谋军官被告知可能不够的时候,又加了500名敢死队,参谋军官还认为力量不够,最后达到1500名敢死队.日军是准备损失惨重地,与清军一战地.但 但是奇迹还是发生了.在日军第一波敢死队逼近松树山炮台的时候,奇迹发生了,清军大部分开始逃跑.跑前点燃了弹药库.突然间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烟云笼罩了整个炮台.之后日军集中力量进攻2龙山炮台.清军的各种火力一齐射击.如暴风骤雨一般,日军被冲开2次.日军濒临300米距离,清军拉响了地雷阵,可惜日军其实距离还远,所以没有效果.清军拉了5次拉响地雷阵,全部应为日军距离太远而失败.10点30分,沮丧的清军开始逃跑.

联合舰队的11只军舰,10只鱼雷艇也开始从海面支援陆军.这个时候清军开始全军崩溃,到10点50分,4小时50分钟战斗后陆路炮台全部失守.11点28分日军开始进攻海岸炮台和旅顺市区.清军没有抵抗,全部惊骇逃跑,日军用清军俘虏的血染红了一面旭日军旗,把它升起在炮台上.日军激战1天疲惫不堪,决定休息,夜里清军开始突围逃跑,日军持刀枪拦截,杀死溃散清军2500多人.11月22日清晨,日军进入早就逃跑而放弃的炮台,满清16年的心血,耗费几千万,炮台,船坞,军械储备冠北洋.亚洲第一的旅顺要塞,却无法一日守.按中国的说法是日军在这个战役死亡66人,伤353人,失踪7人.合计426人.日军全军在旅顺举行庆祝宴会,用缴获的桌子摆成一片,鸡鸭鱼肉全部上桌,高粱酒,老酒,米酒一律管够,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椅子,全部是站着,军,师,和国会首长也一起出席,军乐大作,山呼天皇万岁,海军万岁,陆军万岁.

東洋一の大要塞は世界の軍事専門家の予想を裏切りわずか一日で陥落したのである。


  日本軍 清国軍
兵力 15000
15個大隊 12700
戦死 40名 4500名
戦傷 241名  
捕虜   600名
行方不明 7名  
鹵獲   多数
此战清军素质低劣,步兵200,500一群,一群大旗2面,60火炮2门,携带武器全是毛瑟,格拉等精良枪械.散开以后才开始射击,用大旗和大号指挥.开火为随意开火,没有章法.没有预备队,在后面的不过是军官的护卫队.一但情况不利.这个护卫队就先跑,随后散兵开始无秩序的跑散.也许是不善于射击,也许是不善于测量距离.子弹大多从头上飞过,达到很远的地方.他们也从不考虑利用地形,和使用跪射和卧射,一律是站射.这个是为了保持队形.他们[清军]浪费弹药,对少数侦察兵,也动用120MM重炮.他们的骑兵,马匹矮小步履缓慢,不适合冲锋.但长于山野行军.多为白马.目标明显.武器多步枪和大砍刀.战法以马上射击为主.不会袭击.一但接近,就没办法,所以日本骑兵可以对付4倍的敌人.清军炮兵一般在步兵阵列,技术很差,开火毫无节制,打光算完事,大炮旁还插有大旗,成为显眼的目标.总之清军武器不错,个头很高,但是完全不使用白刃战,每当白刃战,日军端着刺刀冲到跟前.他们都把子弹上了膛的步枪丢弃一哄而散.一溜烟的逃跑.所以有好机会也不冲锋.更不追击,作战就是全排成一线.他们被俘虏后完全是一副奴隶相,他们哪个驯服劲实在可怜.[稻恒三郎].

日本步兵的勇气也不能不说,清军的软弱是以清军之弱对日军之勇的而言,现在冒敌炮火冲锋陷阵,实在为天下奇观.使清军丧失士气主要是这个原因.[美国记者克里曼].

沉默的兵,他们行进的时候,没有音乐和旗帜,只注重实用的一方.组织及其精悍,从将军到士兵,都有强烈的爱国心.卫生完善,士兵携带亚麻包装的消毒针和缝制坚固的防腐绷带.日本人的勇敢让人惊讶,人夫也敢于一起行进在枪林弹雨,意气高昂..[美国记者克里曼].


11月21日在日军进攻旅顺的时候,宋庆,刘盛休等10000名清军开始反攻金州.城里日军是步兵第15联队2个大队一部1200人.清军杂乱无章的,也不是横队,也不是纵队,旗帜满天的开始了进攻.如同蚂蚁一样.间有.50或100骑兵成群的东奔西跑.如同北京城里的戏园子唱戏一样.实在是壮观.战斗到下午2点30分,清军停止演出开始败退.日军阵亡9人,伤46人,清军死亡503人
 
11月15日,日军第5旅团开始向盛京门户柚岩进军.日军从大孤山出发在桂花岭遇到左右绝壁,小路狭长的险地,周围几十个村子和煤矿组成民团就在这里埋伏,用抬枪从峭壁上向日军开火.而城里清军也聚集了17营军队,另外2000八旗骑兵也赶来增援.统一由丰升阿指挥.17日清军开始撤退.和其他清军在辽阳东路的天险摩天岭设立防线.日军第10旅团从凤凰城出发开始攻击.25日聂士成和依克唐阿的5000清军也出动向草河口日军反击.日军6个步兵中队,3个骑兵中队防守草河口.5000名清军破天荒的展开猛烈进攻.从11点打到17点,日军损失40多人.黄昏以后大雪漫天,清军后退.26日第10旅团主力出来救援草河口.跋涉10多条河流,27日又跋涉10多条河流,天气寒冷大雪突袭,漫天飘飞的白雪之中.日军全军露宿野外,围坐在篝火旁过夜.

28日日军行军人马滑倒众多.到12月2日,日军冻伤达到至少455人,不得以又回到凤凰.22联队转向连山关,12联队守城.这个时候聂士成和依克唐阿3000清军在草河附近山岭设防.12月10日双方开战,下午4点清军后退.日军死亡10人,负伤50多人,清军死亡110人,失踪16人.寿山和永山的清军这个时候也在赶来的路上.准备反击凤凰.13日黎明到达草河东边,清军用步枪试探射击,随后架设4门大炮,掩护步兵骑兵渡河.夜晚日军1个大队突然夜袭,已经去世的吉林将军富明阿的儿子,27岁的侍卫,马队统领永山带领卫队掩护部队撤退,展转搏杀,直到阵亡.第一次反击凤凰城失败,清军150人阵亡,损失4门大炮,日军死亡12人,负伤62人.

日军第3师团随后决定夺取海城,控制这个辽南要冲,3日日军从安东出发,正直严寒,踏雪破冰艰难行军.由于补给苦难,日军有的大队还没有冬衣,只能穿单衣在冬季东北的寒夜行军,寒夜中的冷风夹杂着大雪片子呼呼呼的往衣服里灌.心似乎也被风雪冻透了.日军艰难的用冻成冰佗的米饭和梅干果腹.群山重叠,道路险峻,大雪路滑,艰苦异常.5天以后,日军才到达柚岩.第5旅团,第6旅团分2队侧击前边的析木城.析木城里有清军奉军步兵8营,骑兵4营,炮兵1营.还有盛字练军.....总共28营.12月12日日军到达城外,2军用步枪对射.下午清军撤退,日军占领析木城.13日日军到达海城,荞麦山清军用3门大炮发射,测量颇准,城里清军也开炮支援.日军趴冰卧雪拼命往上打,还把所有的12门山炮依次排开,猛烈还击.上午11点清军抵挡不住开始撤退,放弃海城.

但是海城事关重大,宋庆决心收复海城,带领20多营清军到达海城外围,就在附近村子开始设立防御.18日清晨日本侦察兵发现了清军.19日佛晓 海城日军全体出动.前来进攻.4500名日军雪地行军28公里,也没有休息就直接 在茫茫原野,毫无遮拦,,大雪深达2尺,行进间艰难的开始进攻.5000清军.清军铭军,毅军凭借民房用大炮,步枪猛烈射击.寒风吹动.一片雪白的冰川.叮咣五四的枪铳声大做.狂风吹雪中日军在深达2尺的雪地里无法冲击.从上午11点30分到下午5点50分战斗才结素,日军伤亡400人,还有大批士兵冻伤.清军损失500人.

1895年1月17日清军主力开始了第一次海城反击战.63营清军[23营马队]20000人在依克唐阿和长顺的带领下出发了,认为海城这里是辽沈门户,海疆咽喉,必须收复.下午清军炮兵从两翼开炮,形成交叉火力,清军开始冲击日军阵地.下午清军损失160人后后退,日军7.19.和18步兵联队伤亡45人.1月22日清军5人一帜.10人一旗.旗帜飘扬,红黄黑白之间.头上缠着紫色头巾的 清军从1000米外就可是射击,小心翼翼的向前前进.清军依然是步兵为营,相机进剿的攻势防御的老战术,日军还是等清军靠近,就是200米距离所有火力全部开放,100米距离就开始刺刀冲锋.日军只伤亡9人,清军在开花炮弹下伤亡营官左世荣等600多人.
 
2月16日5营精锐的老湘军也参加了进攻.但日军在山下埋设伏兵,山根挖掘战壕,山上火炮支援,清军再次失败,损失200人,日军损失14人.

2月21日第4次海城反击开始了,清军再次失败,清军损失220多人,日军损失4人.

4次海城反击总共战斗13个小时.清军损失1250人,日军损失72人.4次战斗日军消耗3000发炮弹,11万发子弹.

这个时候白胡子将军宋庆也在为收复营口附近的战略要地大平山而精心策划了.在第4次反击海城同一天,宋庆带领毅军,铭军各营突然占领大平山.这个时候日军第1师团也从海城和盖平调集了乃木希典少将指挥第1个旅团.和西宽少将第2旅团,野战炮联队紧急出发.2月22日天空中下起暴雪,到23日达到2尺多深.24日凌晨2点,日军士兵都准备好110发子弹和1天的干粮再次出发了.天破晓的时候日军到达了大平山附近,突然铭军前哨骑兵部队在老爷庙袭击了也在前边探路的日本骑兵.7点乃木希典少将开始进攻山下的阵地.毅军用原来的坚固土墙做胸墙,到处挖枪眼.用高粱杆搭乘天棚,上面是土块,再上是瓦垄.防止日军榴霰弹.左右,正面是鹿柴,在西七里河村的战斗非常哪个激烈.日军雪地攻坚10个小时.士兵携带的130发子弹耗尽,毅军士兵携带的300发子弹也打光了,火炮多有损伤.伤亡500多人[400人死亡],其余退回后面阵地.日军伤亡334人,发射炮弹几千发,是日军参战以来最大的炮战.晚上7点日军开始撤退回营地,天气零下20多度.天气寒冷,小路偏僻崎岖.日军到夜里11点才回到营地,1天在冰雪中行军激战20个小时.防寒工作又没做.日军第1师团1/3的人被冻伤.达到2000-3000人.

3月3日第5师团,第5师团向鞍山附近的牛庄进发.清军武威军6营3哨,拱卫军11营,老湘军5营,亲军6营驻扎附近.武威军在牛庄建立了阵地,还把速射炮隐蔽在村子四周的突角处.直接支援步兵作战.日军左右冲锋,清军用劈山炮.洋枪和日军对击.中午老湘军5营赶来增援.下午清军撤退,只残留清军没来的及撤退,日军命令夜间只用刺刀进行攻击.日军13个步兵大队,4个骑兵中队,8个炮兵中队,3个工兵中队11800人进攻.清军只清军武威军6营3哨,老湘军5营2哨,6000人.短衣匹马,挺刃向前.清军阵亡1000人,负伤700人,被俘虏700人.日军死亡70人,负伤319人,合计389人.

同时第1师团开始进攻营口,营口炮台是1882年开始用了30万两白银,修建的2大,2小的座炮台.12门克鲁伯大炮,[210MM大炮2门.150MM大炮2门.120MM大炮4门,45MM大炮4门].另外旧式大炮几十门.周围布设地雷.守军有10营4000多人.6日日军先头骑兵小队到达营口,清军争相逃跑.3月7日拂晓,日军仅阵亡2人,还是不小被地雷炸到的.1个骑兵小分队就占领了已经空无1人的营口要塞炮台和缴获45门大炮.湄云号兵船和2只汽船.

辽南最后一占田庄台战斗在牛庄失守后也爆发了.宋庆的主力毅军39营,铭军11营3哨等69营清军.日军也集结第1军的第3.5师团和第2军的第1师团,20个步兵大队,4个骑兵中队,7个炮兵大队,4个工兵中队等20000人.109门火炮.这是战争爆发以来日军单次战役的最大兵力.3月9日凌晨双方在辽河两岸百余门大炮对射,如千百闪电从辽河两岸腾起.日军第3师团步兵第6旅团开始攻击,毅军20个营在村子里设置好了阵地,士兵们拿着连发枪隐蔽在村子里,堤坝后,木头工事里.严阵以待.日军山炮一开火.日军就开始抢渡500米宽的辽河.日军一到20000多人口的田庄台就开始放火.射击.宋庆的乘马也比打死.清军抵挡不住,被烧死很多,开始撤退.战斗只1个上午就结素了.日军伤亡160人,清军伤亡2000多人.辽东6万清军主力全部撤退不敢再战.
 
之后还有威海卫之战.威海卫防御体系是德国陆军工程师汉纳根大尉设计的.从1881年到1894年建设了25座炮台.全部是英国阿姆斯特郎大炮和德国克鲁伯大炮,其中重炮还使用升降机,可以发射以后再降下去,躲避敌人反击,大炮还有旋转装置,可以四面射击.有280MM大炮2门.240MM大炮30门,210MM大炮6门,200MM大炮2门,150MM大炮18门.120MM大炮16门.90MM大炮2门,80MM大炮12门.75MM大炮29门.70MM大炮14门.65MM大炮4门.60MM大炮6门,速射炮23门.海边还有5层248颗水雷和制挡鱼雷艇的木桩,鱼网.早在11月13日北洋舰队勉强出击一次刚到旅顺14日又折回了威海卫闷着了.1895年山东有军队60营[炮兵9个营]30000人.其中24营12200人在威海卫和周遍.

1895年1月20日,日本第二军第,6师团,混成第12旅团共两万五千人,夫役1万人,马匹3800只,从大连起航.50只运输船分3批在日舰掩护下开始在荣成龙须岛登陆。日本联合舰队的25只军舰分成5个游击队,除了本队和第1队的8只军舰是新式军舰,以外第2队都是船龄17-18年的老船,还是铁骨木壳的.整个看下来25只军舰有9只是木壳军舰.14只军舰1000多吨,或者不到1000吨排水量.[甲午战争史324].而北洋舰队还有7只战舰,6只炮舰,2只训练舰.除2只训练舰是木壳其他都是钢铁军舰,6只军舰是2000吨以上的军舰.另外还有13只鱼雷艇和3只差役船.

日军的前边就是南帮炮台.用来防卫威海卫东口的要塞.这里是由大约有摩天岭.鹿角嘴等7座炮台组成的要塞.有28厘米加农炮2门.24厘米加农炮3门.21厘米加农炮2门.15厘米加农炮5门.12厘米加农炮4门.其他野战炮等合计49门大炮.其中28厘米加农炮射程达到7500米.面对如此巨炮日本军舰都不敢靠近.怕被轰上一炮.身子骨单薄抗不住.而且日本军舰的射程近.也吃亏.而且在要塞外围还有15里长.5尺深.1丈宽的壕沟保护.外侧还布置了地雷.
1月29日日军集中第2.6师团部分兵力进攻威海卫南帮炮台.清军放重炮轰击.第6师团第13步兵联队.步兵第23联队1个大队..山炮1个大队.工兵1个中队.开始攻击摩天岭.摩天岭地如其名.是一座需要仰视的山峰.巍峨的炮台高耸入云.外围有胸墙.壕沟保护.30日日军2000多人开始拼命爬山沿着小路开始攻击.海港里的北洋舰队的镇远.定远.来远等军舰也一齐开炮炮声震耳欲聋.轰隆隆的炮声让日军感到胆寒.

日本联合舰队从海上炮击支援.最后清军守将有名的勇将周家恩阵亡,日军迎着炮弹和被炸碎的肢体.勇猛冲击.最后通过刺刀战占领了炮台.第6师团第11旅团大寺安纯少将在下午亲自上了炮台参观,观看,这个时候也巧了,定远.镇远号军舰正好向炮台所在的摩天岭用恐怖的30.5厘米炮弹进行炮击.其他6只军舰和附近炮台也配合轰击.刚占领炮台的日军被打的到处躲避.大寺安纯少将也中弹阵亡,成为战争中日军阵亡的唯一一名将军。随后北洋舰队一起炮击正在攻击其他炮台的日军.日军夺取了南棒几乎所有炮台.日军立刻进入鹿角嘴炮台,使用那里的3门34公分克鲁伯大炮轰击港口内的北洋舰队,北洋舰队也开炮还击.声震山岳,硝烟蔽空.到下午3点,北洋舰队巨炮轰平了炮台.在南帮炮台群争夺战中,清军损失2000人,日军损失226人.日军缴获63门大炮.181只步枪和549000发子弹.3900发炮弹.

1月30日,日军也向外围炮台和北帮炮台群的10营清军发起了进攻.第2师团主力参加了战斗.清军挑选了敢死队,组成了700名奋勇,在前迎战.其他部队在后面.由敢死队在前边用排枪迎战.中午日军突破防线,700名敢死队损失过半.北洋舰队10多只军舰和鱼雷艇再次突然开向海岸排炮轰击日军.大炮弹呼啸而来.一打就是一个一尺多深的坑.弹片横飞.导致日军损失89人.其他日军全线后退.2月1日战斗继续进行,炮台6营清军溃散,曾经向李鸿章献平捻十策的戴宗骞无奈自杀.丁汝昌派奋勇炸毁大炮和弹药库,奋勇刚完事,回到船上,日军就冲进了炮台群.但是还是被日军缴获了50多门大炮.和平均1门炮150发炮弹的弹药.1月30日-2月3日,日军5天攻克了2大炮台群.


2月3日日军陷威海卫城.刘公岛成为孤岛,日军联合舰队和南帮炮台不断和北洋舰队和刘公岛炮台激烈炮战.2月4日,日本水兵用斧头砍断了海上的铁链,木桩.5日夜气沉沉,星斗满天.10只日军鱼雷艇开始夜袭.但被发现,北洋舰队的机关炮一顿招呼,随后北洋舰队的鱼雷艇也出来迎战.日军拼命向前.10号鱼雷艇在300米距离一发鱼雷击中定远号军舰,在反击的炮火中,10号鱼雷艇全速后撤,忙乱中一头撞上可拦坝.随后9号鱼雷艇在250米距离再次命中定远号军舰.定远号军舰也同时一炮直接轰到了9号鱼雷艇.但是定远号也被重创,只好搁浅在沙滩上.

2月6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右亨发布总攻击的命令.但是在夜里.北洋舰队就派出管带王平带领鱼雷艇夜间偷袭日本舰队.日本了望哨发现了清军鱼雷艇大惊失色.赶快进行防御准备.但是神奇的一幕上演了这些鱼雷艇开始加速向烟台逃跑.日军一看乐.赶快开始追击.10只鱼雷艇和2只汽艇全部被俘虏.
 
7日拂晓.联合舰队和北洋舰队和刘公岛清军炮台在海港爆发激烈炮战.吉野.浪速.秋津洲.松岛.筑紫.扶桑等7只日本军舰被打伤.日军也打中了清军日岛炮台的弹药库和宿舍.引发了大爆炸.清军死伤300多人.

2月7日的激战.让清军的心理开始崩溃.夜里各军各营数千人聚拢到码头.整夜哭泣.求丁汝昌放他们一条生路.2月8.9日.日本鱼雷艇继续不断的进行袭击.而清军援军陈凤楼的五营马队.孙万林.李占椿等马步队20多营到达莱阳.海阳.登州.但是却只是观望.而没有任何的作战计划.理由是需要进行训练.需要的时间嘛.也不长.有1个月就可以了.这样的援军也算是千古奇闻了.

2月10日大雪,天气寒冷刺骨.白天双方爆发了小规模的炮战.夜里定远号军舰管带.福建闽侯人留学英国3年的刘步蟾在绝望中.在军舰中部安装并引爆了炸药.自己也服毒药自杀了.

2月11日大雪.牛昶昞等一些将领公开要求丁汝昌下命令投降.想要乞活命的士兵们围在四周.拿出刀子要威胁丁汝昌要他下令投降.看到大势已去.众心叛离.丁汝昌走进镇远号的房间自杀了.舰长杨用霖也用手枪从嘴里开枪自杀.2月12日北洋舰队向日军乞求投降.14日清军刘公岛护军正营管带陆敦元、帮带田领庆、副营管带袁雨春、前营管带李春庭、后营管带余发恺.北洋海军靖远管带叶祖珪、来远管带邱宝仁、济远管带林国祥、平远管带李和、威远管带林颖启、康济管带萨镇冰、广丙管带程璧光等海军3084人.陆军2040人.合计5124人.还有13名洋员,其中英人马格禄、泰莱等十一人,美人浩威一人,德人瑞尔乃一人放下武器投降.

2月17日练习舰康济舰萨镇冰带着丁汝昌、刘步蟾、杨用霖、戴宗骞、沈寿昌、黄祖莲等六具棺材.离开了军港.

2月16日,牛昶昞又致函伊东祐亨,感谢其不受收康济舰,并更求返还广丙舰。其函云:“此舰属广东舰队,因不与战斗。去岁季春,李中堂校阅海军,即与广甲、广乙诸舰共来北洋。及事已毕,将直回粤,嗣有两国事,因暂留居北洋。广甲、广乙今已沉坏,粤东三舰只残广丙一舰而已。广东军舰不关今日之事,若沉坏其全舰,何面目见广东总督?愿贵官垂大恩,收其兵器铳炮,以虚舰交返,则感贵德无量。”牛昶昞的要求,自然遭到伊东的拒绝和.此信在日本报纸上刊登出来,被日本人视为千古奇闻.

清军失败.有人说是清军枪械不好.所以失败.理由就是日本村田步枪的射程是2400米.而清军的毛瑟步枪是2000米.黎意5连发是2286米.云者士13连发是1100米.在哪个没有瞄准镜的时代.就靠个肉眼可以瞄准4里地外的目标?真正步枪对战.基本上都在400米距离以内.所以步枪只要在400米内可以快速的射击就是好步枪.2400米的射程和1100米的射程在实际战斗中没有区别.

中日战争从刊续编第7册第428/429.606/607页说.日军陆军参战不过300门火炮.一个士兵不过200发子弹.却缴获751门大炮.2623724发炮弹.80009785发子弹.日清战争第165页说.日军在战争中消耗了34090发炮弹和1241800发子弹.平均1门炮打了100来发.1个士兵放了8发子弹.就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所以日军的缴获的炮弹是日军作战消耗的80倍.日军缴获的子弹是日军作战消耗的70倍.日军从清朝那里缴获的炮弹是日俄战争.日军消耗炮弹的250%.真见清军是多么败家的废物了.
 
日军根据日本步兵和清军俘虏统计.平均日军身高5尺4寸.清军身高5尺5寸.体重平均日军61.75公斤.清军是54.75公斤.肺活量平均日军3631立方厘米.清军是3129立方厘米.握力平均日军41公斤.清军是31公斤.清军只是高了6分.但是体质不如日军.

而且清军斗志低落.北京部队往山海关调动的时候.爷娘妻子哭声直上云霄.保定清军听说要去大沽口打日军.立刻吓的失神失色第2天一起来.大家的眼睛都哭的跟桃子一样肿.家属在营外大喊小三.你可不能去啊.家里就剩我自个了.万一有个好歹.我可怎么办啊.当地男女老幼排了4里路.泪流满面.拉着亲人的手.呜咽不已.而日军从日本出发的时候.无论是军港还是乡村.都是到处挂满国旗和灯笼.各色烟火四起.人们大呼帝国万岁.民众在雨中站立.大声的合唱军歌.出征的士兵在天皇巍峨的皇宫外向天皇宣誓要战斗到底.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而且清军军纪很差.到朝鲜的清军一路抢劫.拆房子生火.[宋庆请求查办卫汝贵的奏折里有详细描述].清军败退回国后.更是变本加厉.纪律毫无.掠夺财物.奸淫妇女.行军不带粮食.全靠沿途抢劫.还要抓民夫.所以日军刚进东北的时候.竟然很受欢迎.打柴挑水.侦察军情.帮助运输.愿当顺民者众多.并给日军送慰问品劳军.

清廷求和心切,北京城里的满洲权贵们都只对在会贤堂.天福堂.同兴堂等一水儿硬木家具.挂着名人字画.雕栏花柱,有大戏台,可以饮宴看戏.观赏荷花的大饭庄里享乐.所以也是实际是不想被战争干扰了这美妙的生活.急于结束战争.在几次三番求和被拒绝的情况下,为了维护这大清朝欣欣向荣的大好局势.清朝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4月17日签定《中日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结束。

日本获得2.3亿两白银赔偿和150万两威海守备费,合计日圆3.472亿.掠夺舰船,轮船,军港设备,机器,武器,金银,粮食也价值1.2亿日圆.清朝的赔偿几乎等于是日本6年的收入.[日本1年收入8000万日圆].一下子让日本感觉到突然间8个月时间就无比富裕了.
于是呼分给陆军5700万扩充6个师团和改善骑兵,炮兵.海军1.39亿.临时军费7900万.海军补充基金3000万.

设立了后来著名的八幡制铁所.[可以看到甲午战争时期的日本连个象样的钢铁厂也没有,那时候日本也只是个年产几万吨钢铁刚刚起步的第3世界发展中国家.]在1896年日本钢铁终于达到18万吨年产量.1892年日本只有987家有动力的工厂,马力只有3.19万马力,到1896年达到3037家,64429马力.1893年日本银行业只有1.1亿日圆资本到1898年达到3.8亿日圆.为此日本的国力和工业开始迅速腾飞,把中国远远的落在了后面.

清朝的战争赔款一夜之间就把日军从还向轻工业艰苦迈进的半封建国家保送到了近代工业国家,让日本有资金可以发展重工业和进行义务制教育
 
6月2日清朝正式割让台湾给日本,但在5月30日,日军就按耐不住了,希望接管台湾,首任台湾总督的桦山资纪海军大将带领临时台湾铁道队,后备步兵第4联队,要塞炮中队等将校228人,士兵6494人,役夫5636人.马匹1872匹.后面的主力是北白川能久亲王中将的近卫师团15000人,马匹3452匹.10月27日,日军经过近5个月艰苦作战,最后把第2师团也调了上来.兵力达到4万人才击败了2-3万黑旗军[10营,云得士步枪二千数百只,毛瑟步枪数百只,林明敦步枪数百只]和几万台湾义军,日军损失也大于在朝鲜和大陆的损失,台湾炎热潮湿,亚热带山林密布山洪不决,日军非战斗减员很多.截止9月光近卫师团感染霍乱,脚气,痢疾的士兵就有4274人.最后日军才费劲的占领台湾.

甲午战争对远东战略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宣告失败.中国认朝鲜为独立国家、撤出朝鲜半岛,并割让台湾、澎湖及其附属岛屿予日本,向日本开放多个中国内陆的港口城市,日本又获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其中三千万两为清朝换回辽东半岛的费用),经济迅速发展并进一步扩军备战,开始成为远东的主要战争策源地,同时日本崛起改变了远东地区由英国和俄国对立和争霸的原有格局,导致数年后的英日的联盟和日俄开战.

对于亚洲,日本一跃成为强国,中国彻底轮为被宰割的对象.为了偿还日本的赔款,清朝向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贷款3亿两,连利息是6亿两,45年还清,用海关税收,苏州,上海,浙江.湖北的厘金为担保.通过这个列强控制了清朝的财政行政权利,为了感谢西方帮助要回辽东,清朝把天津,汉口2处租界给德国,旅顺作为租界和南满铁路建造权利给俄罗斯.九龙,威海卫等地租界英国.广州湾租借法国.厦门也连带租借给日本.满清彻底成为洋人的奴才朝廷.
 
好了,在贴几张甲午战争开展之前日本间谍拍摄的北洋水师照片,仔细看哦,你们绝大多数人是一辈子第一次看到,因为这是一位私人收藏家从日本淘回来的,也没有编入国家档案的
操江号
 
普遍认为操江号在中国拥有时代米有照片,但是这张打了这种言论的脸,极其珍贵的唯一的操江在北洋水师时代的照片,注意其典型的维多利亚涂装,这是北洋水师军舰和平时期的标准“礼服”

超勇
 
也是维多利亚涂装

左队三(或右队二?)号
 
对不起,太模糊,辨认不了

左队一号
 
 
鬼子兵在真远炮口下面合影,可见镇远主炮尺寸巨大


日本油画:操江


被日军缴获的镇远,这张比较常见


珍贵的照片:由间谍拍摄的和平时期旅顺口


已经编入日军的镇远
 
下面这三张最经典:
罕见的靖远级维多利亚涂装照片,而且还是出自日本间谍之手,可见弥足珍贵
 

威风凛凛的镇远,在维多利亚涂装下,显得特别漂亮
 

非常清晰的定远,国内也有一张类似角度图片,但是远不如这张清晰
 
唯一的运输船队照片,也弥足珍贵,使得我们这些后人能够知道当年朝鲜附近的清军护航队什么样,开展前夕摄下的,可见日寇特务对清朝水师一直是全程跟踪,不曾放过
 

战时涂装的济远,极其清晰,国内已经没有这样清晰的照片了
 

右队二,可见日本情报机构一丝不苟,这样的二线货色都专门拍照了
 

被镇远主炮重创的松岛,看它的惨象

见过和没见过的洋务运动图片
 

船政局机械
 

哈哈,老佛爷
 

大炮工厂
 

火车头,注意龙纹
 
 
火车


电报局


还是电报局


工厂


林立的工厂
 
刘公岛要赛炮,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代,这样的火炮依然还有不少被欧洲列强使用



留美幼童


清朝财政增长与赋税比例,可见为了完成庚子赔款,人民负担急剧加重


日本财政增长与赋税比例,可见甲午年以后有一个巨大飞跃
    
 
从上面我们还看到,日本的税收竟然达到40%,是清朝10倍,可见虽然得到了赔款,但是除了军阀和财阀,日本老百姓什么也没得到
大清国抛球队队员
 

洋务运动后新式清兵训练:德国体操
 
现补充一段李鸿章1896年出访欧美时候与俾斯麦的交谈(没有原文),来源于北洋水师网站,作者关愚谦,向关先生表示感谢
由于是根据德文重新翻译回来的,肯定听起来不太像中国人的说话习惯,但是大意对了就行了: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如果中国一个学者专程到德国寻访李鸿章私访德国“铁X宰相”俾斯麦的历史资料,不知会要经过多少周折,也不一定拿得到,笔者却不费吹灰之力从几年前成立的俾斯麦基金会主人那里获得,真是三生有幸。
这是一篇根据1896年6月25日李俾两人会见的目睹者的口述资料综合出来的文章,独一无二,题为:“李鸿章在福里德里斯鲁”(注:地名的德语是Firedrichsruh,为俾斯麦私邸)。
在序言中,文章简单介绍了李鸿章的生平,他是中国满清政府的政要,和俾斯麦年龄相仿,1862年为江苏总督(实为巡抚),1870年为Tschili Vize Koenig(这是德国翻译官闹的大笑话,不懂“直隶”的意思,就来个Tschili,把“总督”译成副国王Vize Koenig。)
序言里还说:“他长期主持外交政策,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者。1896年,他代表中国皇帝赴莫斯科参加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接着访问欧洲。他在访问德意志帝国期间,特别提出要求,希望访问俾斯麦。”
中国式嘘寒问暖
“副国王”李鸿章和他的随从1点49分抵达。俾斯麦在私邸大门口以最高礼遇迎接。他穿着威廉一世皇帝赠送给他的军礼服,佩上军刀,制服上挂着黑鹰星章和铁十字勋章。
一开始,二者长时间坐在会客厅内借助翻译对话。李鸿章夸奖俾斯麦,大意是说:早就听说您的大名和伟大功绩,今天能见到您,看到您的眼神,更觉您的伟大。
俾斯麦也回敬说:也很高兴能招待一个建立伟大功勋的总督。李鸿章谦虚地表示:不能与阁下相比,您的贡献有世界意义。(诸位读者,请注意,这篇文章是一个不了解中国情况的德国人写的,因而用词有些怪怪的,但这更有意思)。
到吃饭的时候,俾斯麦不让李鸿章随从搀扶他,而是亲自扶着李的手臂走到饭厅。俾斯麦挺起胸脯,两眼炯炯有神,显得骄傲和自信。
李鸿章说,30年前普鲁士战胜奥地利,就仰望俾斯麦大名,缘悭一面,如今总算如愿以偿。俾斯麦设法摆掉这种恭维,就换个话题说:“我已不如前,我已经老了。”
李鸿章立即关心地问俾斯麦的健康,什么地方不舒服?平日做些什么?俾斯麦笑着回答说:“什么都不做,不愿再找气受。我目前一身轻,只是一个村夫,喜欢到森林和田野去散步,不再问政。”
“副国王”转而与俾斯麦之儿子赫伯特·俾斯麦谈话,问他在外交部当四年国务秘书的感受。俾斯麦替儿子回答说:“他最喜欢过问政治,与我不同的是,他不爱做农活。”
“副国王”说:“在中国一般都是子承父业。”俾斯麦回答说:“在我们这里一般也如此。但是人不能违抗自然。”
谈话推心置腹
谈话进入正题。李鸿章说:“我这次很高兴地来到您这里,有一个问题想向您请教。”
“请问是什么问题?”
“怎样才能在中国进行改革?”
“在这里我不能断言。”
李鸿章说:“在我们那里,政府、国家都在给我制造困难,制造障碍,我不知该怎么办?”
俾斯麦回答说:“反朝廷是不行的。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
李鸿章问:“如果皇帝一直受其他人影响,接受他人的意见,那我怎么办?每天都有一些麻烦,让做臣子的很难开展工作。”
俾斯麦伯爵忽然用了一句法文:“Tout comme chez nous(跟我们这里一样)”。接着又用德语说:“在我当首相的时候,也常遇到这种情况,有的时候来自女人方面……”
李鸿章笑笑说:“但您有一个坚强的性格,难道都能够平和地化解这些矛盾吗?”(笔者很怀疑李鸿章的原话是否如此。)
“对贵妇们我一直是很有礼貌的,”俾斯麦说。“怎样能够把上面的旨意贯彻到下面,而让下面服从呢?军队决定一切,只要有军队就行。”
俾斯麦继续解释说:“兵不在多,哪怕只有5万人,但要精。”
李鸿章回答说:“我们有的是人,就是缺少受过训练的部队。30年来,经过太平天国造反,军队再也未受到训练。现在我终于看到了德国优秀的部队。即使以后我不在任上,我仍将在能力范围之内根据阁下的建议施加影响。我们需要聘用普鲁士军官,以普鲁士军队为榜样来训练我们的军队。
俾斯麦说:“问题不在于把军队分散在全国各地,而在于你是否能把这个部队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如地调动他们,使他们很快地从一地到另一地。”
俾斯麦表示,他对中国很关心,而且一直愿意和中国建立密切关系。接着,他开始和德国驻中国大使交谈起来。
告别之时凝视不语
李鸿章发现俾斯麦气色不很好,关心地问起他的睡眠状况。当他知道俾斯麦的睡眠不佳时,便表示出极大的关心。在座者都能够觉察到,他们之间的关系逐渐加深。人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副国王”也是一个有气质的人物。
到告别的时候了,两人依依难舍。当俾斯麦听说,李鸿章在家时不太愿运动,就劝告他说:“要经常走路,对身体有好处。”
“也希望您多多保重!”李鸿璋忽然推心置腹地说:“对我目前遇到的阻力,我已经无能为力了。”
俾斯麦语重心长地说:“您过于低估了自己。对于一个国家人物来说,谦虚是非常好的品德,但是一个政治家应该有充分的自信。”
李鸿章说:“阁下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回顾以往也应很自傲。”
俾斯麦说:“对中国来说,希腊有一个谚语:一切在流动,一切又都碰撞在一起。”
李鸿章告辞之时,两位政治家互相凝视不语。最后,李鸿章说:“我希望能来祝贺您90岁生日。”
火车徐徐开动,俾斯麦挺着胸膛,右手举到帽沿,行着军礼。而李鸿章站在火车上,两手握在胸前,频频摆动,用一种虔诚的姿势,为俾斯麦祝福。俾斯麦伯爵一直注视着李鸿章,直到火车离去。显然,他内心已经受到了触动。
  二人合影
 
日军广岛大本营 主将山县有朋、大山岩等,一干人贱贱的,准备干坏事了……

另一干人更贱:征清战略讨论小组


03陆战开打 1894年7月 安城渡伏击战 清军没捞到便宜,图中的“烈士”松琦大卫后来被击毙


04成欢驿之战 甲午战争的陆上首战 双方试探了一下 结果清军很萎 败退平壤 倭人大振


05船桥里夜战 日均损失并不轻,但还是号称大捷
    
 
日军两路军队逼近平壤:
第一路遭遇了聂士成部队,因而受阻


第二路顺利推进到了朝鲜王城玄武门


两个鬼子爬上了城头,击败了城墙上上百清军,左宝贵阵亡


后图说原田重吉立了先登之功,但有人考证其实不是这样,真正第一个登上城门的人被日本官方和谐掉了……
    
勇猛的辫子国将领叶志超……他逃跑了,手下还搂着个朝鲜大姑娘,呵呵
 
伟大的棒子国首都平壤……她陷落了
 
平壤之战天朝将领被俘……
 
烧杀抢掠……美其名曰:“胜捕”……
    
 
“平壤大激战,扬倭魂海外”……又是几个鬼子单挑大批清军的图图,呵呵
 
马上是黄海大海战激战图

当时报道称为大孤山冲海战此战经远、致远、超勇、扬威、广甲皆毁
不知图中所画是哪一艘,痛史不忍回顾!
 
海战中日军赤城舰作战  船长阪元在指挥,放心,他下一个镜头就被咱们爆头了。
 
倭舰在打炮,下濑火药真的很厉害
 
15倭舰继续打炮……维多利亚涂装的清朝军舰连连起火爆炸
 
倭舰比睿驶过我方沉舰,我方损失惨重啊
    

沉没的清军威远号军舰。


风林集北方烟地,日本第五联队一部在展开行动。


冻的半死的日军为了攻击炮台在金山顶由工兵第二大队第二中队在修筑工事。估计就是防大炮轰击的掩体,清军的大炮实在是太恐怖了。
    
 
为防止落入日本人之手自爆的定远
 
威海卫港西口,镇远号(左)、济远号(右)炮击北山日军。
 
冯家窝,发动攻击前随军僧侣在给日军做仪式。

刘公岛市街及港内诸舰。
 
刘公岛市街及港内诸舰.
    
日军破坏后的龙庙嘴炮台。
 
 
日军破坏后的鹿角嘴炮台备炮赵北嘴炮台。
 

威海卫,清军战俘上岸。
 

清军俘虏。
 
 
清军俘虏过栈桥。
清军俘虏
 
刘公岛东南火炮,北洋海军的经费,在光绪17年年收入已经有8968万两白银了,包括1820万两关税,1631万两厘金,还有鸦片税。给北洋舰队的标准是1年400万两,但是从1875年到1894年的20年只得到了2556.5万两。其中工资就花掉了1半。买船的费用是超勇,扬威各20万两,定远,镇远各163万两,济远,66万两,致远,63万两,来远,62万两,经远,62万两,靖远,63万两,福龙大鱼雷艇,85900两。不计算保险和运费。       而光绪元年到5年,修建惠陵[同治皇帝墓]等3陵花费500万两白银,筹备大婚700万两白银,修建三海606.8万两。颐和园1373万两白银。为了凑钱清朝在光绪13年,1887年规定外洋鸦片每百斤,进口税为110两,导致那年关税达到了2050万两。        其实日本的海军军费也不多,天皇都快当东西了,1877年也就316万日圆。

被日军捣毁的赵北嘴炮台。当时的人大多主张用小船,理由是小船便宜,可以多多的造。小炮船也可以击穿大船。但大船难以把所有的小船给收拾了。小船在港口可以配合炮台守口,守住门户。小船多可以轮番参战,不象大船一坏就没的换了。小船打败可以退回到河中。有事便于制造,不象大船耗时长。但是李鸿章说,中国南北洋数千里,口岸从错,势不能处处设防,非购铁甲船练成数军,与敌决胜大海,驰骋外洋不可。特别是李鸿章和随从们在1881年乘做英国制造的超勇,扬威号从大沽到旅顺玩了一圈,才不到6个时辰,就跑了700多里。让他大为感慨。

毁于日军炮火的金州城墙,从这里可以看到日本陆军炮火之拙劣,才只摧毁了区区一点碟口,城墙啥事没有。
 
 
和尚岛西炮台第二要塞炮。可以360度旋转的炮塔和装弹机。
 
清军在和尚岛西炮台内的营房。

1872年日本就成立了海军省,长官就是日本海军之父胜房安,这样的狠角色。1889年建立参谋部,军令,军政分离。

而清朝直到1885年10月13日才设立了总理海军衙门,但也只是一个新的内务府而已。立任总理事务大臣如优柔寡断的光绪的亲爹醇亲王,庆郡王,恭亲王,没有1个海军出身,也没有1个懂得海军,而且还是兼职,内部的职位也大多被满人占据。纯粹是盲人骑瞎马。而且还嫉妒李鸿章处处为难,制肘。给小鞋穿。

1894年的李鸿章也是71岁的老人了,他学的全是儒生的东西对西方科技也是一窍不通,但是他活到老,学到老,勇敢的挑起重担,面对3000年未遇之局面。努力工作40年,无论政治,外交,国防,陆军,海军,电线,铁路,船厂,学堂,全部都要管理。就说海军,从提海防思想,购买蚊子船被骗,又苦心学习世界军舰知识,买合适的军舰,大炮。选将练兵,参加演习,设立海军学堂,为学堂选拔学生,研究考试的方法和题目,到考试都要去监督,派遣留学,派人去管理留学生和外国交涉。兴建船坞基地,构筑炮台营垒,写的奏折书件无数。

还要和朝廷上的那位太后和满洲权贵,保守派大臣斗争,比如李鸿藻和翁同龢。先后两位皇帝的老师,先后的军机大臣都讨厌李鸿章,对海军建设多有捣乱。海军总理事务大臣恭亲王第2次上台后也准备搞掉李鸿章的。

经费混乱,到处磨嘴皮子,建立海军国防大事,竟然要全靠地方督抚自己找钱。没有健全的财政制度和货币政策,到处是截留,挪用,拖欠。

大事多,小事也多啊,就连海军烧煤要整大块的,硬煤,可是国内产不了,而且就是产了,也难以理解海军的需要,这都要李鸿章到处去拉着人家的手亲切的讲解,如果用机器采煤,如何运输保管才不会碎散。。。。。其实他自己不也是点灯熬油现学的吗。真是排除万难,呕心力血啊。

就是自己人也闹,外国人工资很高,差旅费不包括在内,1个月也是50-700两白银,而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也就月薪700两,左右两翼总兵的月薪是340两。这也造成中国军官嫉妒洋人教官。还需要协调,发生事件,也要在云雾中快速的搞清楚底细。

留学军官太年轻,没经验,所以派老成开通的丁汝昌去做海军提督,结果那帮海军新秀们根本就看不起这个外行老头。

可是新秀们又没几个管用的,整个黄海海战北洋舰队竟然没有1个人想到,我们也可以发射1发鱼雷。真不知道那些聘请来的外国鱼雷教官是每天睡觉啊,还是他的学生们每天都在睡觉。

很多人说李鸿章是汉奸,是坏人,但是事情做的多的人才会犯错误,那些天天玩鸟的权贵和保守派什么错也犯不了,应为他们就什么也不干。我窃以为,中国的李鸿章不是太多了,而是中国的李鸿章太少了。

美国驻华公使何天爵在他的书[中国的陆海军]里说:李鸿章的一切努力目标都是为了保护其祖国,对抗侵略。可是却竟然困难重重。嫉妒,无知,迷信,古旧思想,不切实际的议论,或明或暗的叛逆行为,贿赂的收受,利益的冲突,为着自私目的的劝告等等,无不像网子缠住李鸿章。而在中国人中却又缺乏有技术的部署来协助他,所以他的努力怎么会不完全归于失败?

英国人泰莱:甲午之战役,非中国与日本战,实李鸿章与日本战,大多数中国人于战事尚茫然无知也。


现代化的海军无论是军舰大炮,排兵布阵,航海技巧,人员教育和训练,还是舰队组织都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术。有效的管理,要有近代政体,工业,和科技教育作为依托地。光靠几门巨大的大炮,几只打不沉的战舰,几个特别能干事的天才人物都无法扭转国运。近代和现代的一切强大国家所依托的都是先进的制度。
旅顺军港
 
 
北洋海军时代,正在进入旅顺港大船坞的“定远”舰  太帅了
这个玩意也是清军当时使用的武器
 
 
扬州十日屠---80万的魂

史可法的“深更泪”并没有能保住扬州。满人对于以后发生的事情的记载显然是很坦率的:

十八日(1645年5月13日),大军薄扬州城下。招喻其守扬阁部史可法、翰林学士卫允文及四总兵官、二道员等,不从。二十五日(1645年5月20日)令拜尹图、图赖、阿山等攻克扬州城。③

就时间而言,从5月13日开始的、到5月20日以攻破扬州城而告终的这场攻城战,无疑是短暂的。一般说来,在战斗中大炮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并不绝对具有决定性。这种武器和中原地区的炮手们曾使清军初期战斗取得很大成功,因此清军就了解了这种葡萄牙重炮的重要性。的确,当多铎的先头部队驻扎在扬州北的斑竹园时,实际上是在等待后面的炮队。①史可法本人也非常知道这种现代化大炮的重要性。正是他在1643年建议,南京军械库的陈旧、笨拙的“神器”应该换成更为轻便的“三眼枪”(即三筒枪)②。因而,在南京政权建立的头几个月里,史可法尽了极大的努力改装他的炮队。徐光启的学生陈于阶替他制造这种新的葡萄牙重炮。陈曾经在一个改变了他宗教信仰的天主教堂的铸坊学过这种技术③。这样,在1645年5月20日开始的攻城战斗中,史可法由于沿石墙架在木制平台上的外国重炮而掌握了最初的主动权。④

一旦多铎的士兵进入这些重炮的射程之内,那么就有成百上千的人被杀死杀伤。但是多铎不慌不忙地指挥自己的炮队向城墙西北角射击,随后清步兵一涌而上,通过大炮的火力网,一直冲到城墙根底下。在那里,史可法又掌握了瞬间的主动,因为他的弓箭手们直射城下的那些进攻者。很明显,此时多铎已经命令他的士兵不惜代价夺取西北角了。每当一名清兵倒在箭下,另一个便补了上来。很快,尸体越堆越高,一些清兵甚至不需要梯子就能爬上城墙。随着清兵越上越多,守城者便开始恐慌起来。城墙防御工事沿线的守兵们争着跳上木制炮台,以爬上最近的房顶,然后逃跑。在很多地方,过重的炮台坍陷了,那些守城士兵如果没有被压死,也在随后的肉搏战中被杀死了。①

接着,这种恐慌在城里也蔓延开来。不管是因为叛徒的鼓动还是因为一些谣言(有人说,守军以为满军是黄得功将军派来的一些增援部队),主要城门很快被城内的人们丢弃不管了。随着清军的涌入,南明的士兵丢弃了他们的头盔和长矛,狼狈不堪地逃向南门,企图从那个方向逃走。另外一些人,知道这座城市已经被全部包围了,干脆就不抱有任何希望。曾经以日记记载了随后发生的灾难的王秀楚还记得:“突有一骑自南而北,撤韁缓步,仰面哀号,马前二卒依依辔首不舍,至今犹然在目,恨未传其姓字也。”②

就在守城的士兵丢盔卸甲,急忙在城中民房里寻找藏身之地时,史可法离开他在城北门的炮台,骑马穿过内城,直奔南门,他希望从那儿出去,然后从侧翼进攻满人。但为时太晚了,清军已经到达了城南门。史可法这时认识到,他已经失去了扬州,抵抗可能已是毫无意义的了。③

一两天前,史可法曾面问庄子固,如果扬州城陷落,他是不是准备为主尽忠。庄子固不加思索地回答说,他会的。此刻,史可法真的请求庄把他自己杀死,但是庄子固不忍这样做。于是史可法猛然拔出自己的佩剑自刎。但是,他没有受到致命伤,只是倒在庄子固的怀里血流不止。史可法大声呼叫其养子助他速死,但是史得(德)威犹豫再三未能下手。结果从城北门逃来的败兵把他们席卷而去,后面有满人紧追不舍。混战之中,庄子固被杀死了,史可法被一个认出了他的清军将领捉住。史可法请求把他带到他们的指挥官那里去。①

史可法很快就被带到豫王多铎那里。日记作者王秀楚几天以后这样描写豫王说:

忽见一人红衣佩剑,满帽皂靴,年不及三十,骑马而来。身穿精美之锁甲护胸,坐骑华饰,多人随从,虽为满人,其体貌甚伟俊,下巴突出,前额宽大,其随员中有多名扬州人。是为满人总督和皇帝之叔父豫王。②

这份材料没有告诉我们,多铎在20日审问史可法时什么打扮,但是有一点是容易想象的,即在身材魁梧、衣着华丽的满族王侯和粗壮、面色阴晦、仍然穿着带有血迹衣服的中原将军之间,实在有天壤之别。据温睿临关于他们见面的记载,豫王很友好地召见了史可法,说:

“前以书谒请,而先生不从。今忠义既成,当畀重任,为我收拾江南。”

史可法回答道:“我此来只求一死耳。”

多铎问道:“君不见洪承畴乎?降则富贵。”

史可法答道:“彼受先帝厚恩而不死,其不忠于尔国明矣。我岂肯效其所为?”③

于是多铎命令宜尔顿将军“劝说”史可法屈服,但是三天过去了,史可法仍然拒绝投降,于是下令杀害他。在《实录》的简短记载中,说道:“获其阁部史可法,斩于军前。其据城逆命者,并诛之。”①

《实录》给人一种有计划地处死这批人的印象,实际上是骗人的。大部分史可法的部属,如总兵刘肇基、骁将马应魁、幕僚何刚、天主教徒、炮队专家陈于阶,或是死于街上的战斗或是自杀。②史可法的全部19名私人幕僚都遇难了。③但是由于随后日子里发生的暴行(那是在中国历史上最为臭名昭著的大屠杀之一),他们的死难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④

5月20日的城防崩溃后,扬州城居民只有听天由命了。尽管当时大雨倾盆,但是一些居民忙着烧香,准备着入侵者的到来,同时大量地隐藏他们的金银财宝。他们只是做了这些谨慎的准备,但是全然无力抵抗那些已接管这座城市的满族人、蒙古人和投降了的汉人。王秀楚写道:“众皆次第待命,予初念亦甘就缚”。①

那些叛徒领着清兵在这座商业城市中从一个富户进入另一个富户。清兵们先是要银子,后来就无所不要了。直到20日的白天,还没有人身伤害。但是夜幕降临之后,人们听到了砸门声、鞭子抽人声和受伤人发出的嚎叫声。那个夜晚火势蔓延开来,但有些地方的火被雨浇灭了。到5月21日,一份告示保证说,如果藏起来的人能够出来自首的话就会得到赦免,于是许多藏在自己家里的人走了出来。可他们走出来后却被分成50或60人一堆,在三四个士兵的监督下,用绳子捆起来。然后就开始用长矛一阵猛刺,当场把他们杀死,即使仆倒在地者也不能幸免。

诸妇女长索系颈,累累如贯珠,一步一跌,遍身泥土;满地皆婴儿,或衬马蹄,或藉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②

扬州变成了屠场,血腥恶臭弥漫,到处是肢体残缺的尸首,一切社会准则都不复存在了。扬州城那些因美丽而闻名的妇女们,愿意把她们自己献给清兵,最要紧的是用身体赎回她们的生命。逐渐地,一股疯狂席卷了入侵者。任何女人不论愿意还是不愿意,都有可能被抓住,被成群的士兵轮奸。③一些市民像奴隶一样为清兵服务,替这些入侵者做饭,打扫卫生。由于这种人的生命可以得到赦免,因此其余的人也极力想加入进去,但是被拒绝了。与此同时,大屠杀仍然在继续。

遇一卒至,南人不论多寡,皆垂首匍伏,引颈受刃,无一敢逃者。①

那些从城墙上跳下去企图逃跑的人不是摔断了大腿,就是落到了流氓无赖和散兵游勇手中,他们把这些人抓起来拷打,要他们交出财宝来。在城里,一些人藏到垃圾堆里,在身上涂满烂泥和脏物,希望以此躲开人们的注意,但是清兵不时地用长矛猛刺垃圾堆,直到里面的人像动物一样蠕动起来,鲜血从伤口流了出来。大火蔓延开来,那些因为藏在屋子里或地下室里仍然活着的人们,或者是被无情的大火所吞噬,或者是战战兢兢地跑到街上来,被那些仍然在屠城的清兵杀死了。甚至那些被正规的清军放过去的、赤身露体在街上游转的、孤弱无助的市民,又被成群的散兵(“不知为清兵、为镇兵、为乱民”)拦住,乱棒打死。②

到5 月25日,即滥杀和抢劫的第六天,这场大屠杀结束了。清军接到豫王的命令,就此封刀。和尚们得到命令开始收集和焚烧尸体。到5月27日,开始赈济口粮。又过了几天,那场雨——它使大火没有毁灭整个城市——终于停止了,太阳也出来了。当时的人们估计,有80万人死于这场屠杀。 ③
--------------------------------------------------------------------------------
③ 《世祖实录》第十六卷,第192页。
① 刘约瑟:《史可法》,第147页。
② 根据史可法关于军事改革的奏疏,用于炮队训练的每件神器,需要上百人花半天时间把这些巨大的器件从军械库拖到训练场。就像他说的那样,比起新式的三眼枪,这些东西简直就是笑话,只能摆摆样子。他建议立即更新装备。朱文长:《史可法传》,第25—26页。三眼枪——在沈阳的辽宁省博物馆有样品——由三个筒组成,每个筒有7英寸长,引发装置都与枪膛的一个扳机相连。整个武器加上木托有18英寸长。这些枪筒的口径近50毫米,无来复线,不需要安装其他装置就可以依次开火。
③ 陈于阶从西方人那里还学到了天文学,而且因为他的天文历法知识,很早便被徐光启和史可法推荐到钦天监任职。参加南京政权后,他在兵部主持重炮事宜。宋如林:《松江府志》,第1011页(第四十六卷第35页);温睿临:《南疆绎史》,第218页。
④ 温睿临:《南疆绎史》,第114页。
① 温睿临:《南疆绎史》,第114页;查继佐:《国寿录》,第47页;王秀楚:《扬州十日记》,第517页。
② 王秀楚:《扬州十日记》,第517页。
③ 同上书,第516页。
① 温睿临:《南疆绎史》,第114、221页;张其昀:《清史》,第94页。在另一份不无真实的记载里,史得威把时时失去知觉的史可法从城东小门的城墙上放了下去。但到城外,这些人接二连三被敌箭射倒。史可法仰卧地上,因而被俘。史得威:《维扬殉节纪略》,第2页;又见姚家积:《明季轶闻考补》,第112 页。
② 巴克豪斯和布兰德:《北京宫廷》,第205页(此段引文有误,权且照译——译者)。
③ 温睿临:《南疆绎史》,第115页。根据另一份记载,多铎请求他帮助平定江南,史可法愤怒地回答:“我为天朝重臣,岂肯偷生作万世罪人哉。我头可断,身不可屈,愿速死,从先帝于地下。”豫王答道:“既为忠臣,当杀之以全其名。”于是他下令杀死史可法,并且把他吊在城南塔楼上,在那里过路的清兵路过时可以劈砍这具尸体。史得威:《维扬殉节纪略》,第3页。
① 《世祖实录》第十六卷,第192页。许多官员投降了。其中地位最高的是胡茂正,他接着在1645年和1646年成为安徽的重要军事人物,在凤阳和徽州推行清的统治。1647年,他被调任为江南总督马国柱的都统。1655年,根据洪承畴的建议,他的那支以野蛮而著称的晋陕之兵后来被调走,以协助平定湖广。《贰臣传》第六卷,第8—9页。
② 和刘肇基一样,把岳飞的名言“精忠报国”刻在铠甲后背上的马应魁也被杀害了。就在崇祯死前曾上书请求建立民军的云南绅士何刚投井自尽了。徐光启的助手陈于阶在扬州的天主教堂上吊自杀。参见何绍基编:《安徽通志》,第2373页(第二0八卷第6页);查继佐:《国寿录》,第47页;温睿临:《南疆绎史》,第 218页。陈于阶在死前显然有过思想斗争:“吾微员也,可以无死。然他日死何以见徐公哉!”温睿临:《南疆绎史》,第218页。与史可法一起殉难的文武官员名单,见史得威:《维扬殉节纪略》,第4—5页。
③ 温睿临:《南疆绎史》,第115页;何绍基编:《安徽通志》,第2374页(第二0八卷,第8页)。
④ 以下引文根据王秀楚:《扬州十日记》,第518—536页。这次大屠杀是由多铎下令进行的,为的是给其他抵抗者一个榜样看看。他的士兵屠杀了五天,然后在第六天“封刀”。这样,臭名昭著的十日大屠杀的最后五天充满了满人无法无天的暴行。张德芳:《〈扬州十日记〉辨误》,第367页。
① 王秀楚:《扬州十日记》,第523页。
② 同上书,第521—522页。
③ 许多妇女被掠为战利品。几个星期后,当满人进入南京时,南明首都的市民们惊恐地看着旗人鞭下这些像“猪”一样排成长队的战利品。那以后,多铎由洪承畴接替,随其部队回京。同行的满人挑选出所有年龄在14到30岁之间,并且体态适中的女俘,一同归去。她们知道北方是怎样的一块不毛之地,因此当她们被带出新华门时,都可怜地啼哭起来。很多年后,直到康熙年间,在宁古塔(黑龙江)或蒙古附近的路人们还说见到过这些年龄已大,饱受欺辱的妇女。比如,一个汉人在东北见到过一个扬州口音、身穿兽皮的女人。他问她为什么会到这里来,但是她还未来得及回答,就被她的满族男人带走了。那时,东北地区男多女少。顾诚:《论清初社会矛盾》,第145—146页。 ① 王秀楚:《扬州十日记》,第527页。 ② 同上书,第536页。
③ 同上书。这个数字被谢国桢采纳,谢国桢:《南明史略》,第72—73页。张德芳不同意王秀楚谈到的数目。根据当时扬州附近各个乡村的报告,这个地区人口总数是78960户,或者说是495497口。加上在17世纪扬州的人口统计数,张德芳认为这个地区(包括城市)总人口大约为100万。他估算说,在各种情况下,攻城时挤进这个城市的人口最大数量至多应该是20万—30万人,也应加进去。张德芳:《〈扬州十日记〉辨误》,第368—370页。这看起来是比较保守的估计。
 
顾诚 南明史 第五章 第四节 节选

在左良玉部东下、清军南侵的紧急情况下,史可法惊惶失措,胸中漫无主见。应廷吉记载,当时一部分南明军队驻于高邮,史可法一天之内三次发出令箭,上午令邳宿屯田道应廷吉“督一应军器钱粮至浦口会剿”左良玉部叛军;中午令“诸军不必赴泗,速回扬州听调”;下午又令“盱眙告急,邳宿道可督诸军至天长接应”。应廷吉对诸将说:“阁部方寸乱矣,岂有千里之程,如许之饷,而一日三调者乎!”史可法本人在四月十一日赶赴天长,檄调诸军援盱眙,忽然得到报告盱眙守军已经投降清朝,他对部队几乎完全失去控制,“一日一夜冒雨拖泥,奔至扬州”①。十七日,清军进至距离扬州二十里处下营,次日兵临城下②。史可法“檄各镇援兵,无一至者”③。实际上史可法节制的刘良佐和原高杰两藩的将领就在这几天里不战而降。四月十九日高杰部提督李本深率领总兵杨承祖等向清豫亲王多铎投降,广昌伯刘良佐也率部投降;二十一日总兵张天禄、张天福带领部下兵马投降,随即奉多铎之命于二十四日参加攻取扬州④。扬州城里只有总兵刘肇基部和何刚为首的忠贯营,兵力相当薄弱。由于城墙高峻,清军的攻城大炮还没有运到,多铎派人招降史可法、淮扬总督卫胤文,遭到严词拒绝。二十一日,甘肃镇总兵李棲凤和监军道高歧凤带领部下兵马四千入城,两人的意思却是劫持史可法,以扬州城投降清朝。史可法毅然说道:“此吾死所也,公等何为,如欲富贵,请各自便。”李棲凤、高歧凤见无机可乘,于二十二日率领所部并勾结城内四川将领胡尚友、韩尚良一道出门降清。史可法以倘若阻止他们出城投降恐生内变为理由,听之任之,不加禁止。

当清军初抵城下时,总兵刘肇基建议乘敌大众未到,立脚未稳,出城一战。史可法却说:“锐气不可轻试,且养全锋以待其毙。”在城守方面,“旧城西门地形卑下,城外高阜俯瞰城下,势若建瓴,且为兴化李宦祖塋,树木阴■,由外达内,绝无阻隔,枝干回互,势少得出。诸将屡以为言。公以李氏荫木,不忍伐也。且言,诸将以此地为险,吾自守之”①。二十四日夜间,清军用红衣大炮轰塌城墙②,“城上鼎沸,势遂不支”。二十五日,扬州陷落,刘肇基战死,扬州知府任民育、何刚等壮烈牺牲,史可法被俘后遇难。③

对于史可法的誓死不降,应当充分肯定他的民族气节。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和文人墨客受明清门户之见的影响,对史可法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偏爱,不顾史实作了过分的渲染。综观史可法的一生,在整个崇祯年间并没有多少值得称赞的业绩;他的地位和名望迅速上升是在弘光时期。作为政治家,他在策立新君上犯了致命的错误,导致武将窃取“定策”之功,大权旁落;作为军事家,他以堂堂督师阁部的身分经营江北将近一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一筹莫展,毫无作为。直到清军主力南下,他所节制的将领绝大多数倒戈投降,变成清朝征服南明的劲旅,史可法驭将无能由此可见。即以扬州战役而言,史可法也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某些史籍说他坚守扬州达十天之久①,给清军重大杀伤,也不符合事实。史可法自己在四月二十一日写的遗书中说:清军于十八日进抵城下,“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②。多铎下令攻城以前,史可法即已“自觉愦愦”,把军务交幕僚处理③。二十四日清军开始攻城,不到一天扬州即告失守。史可法作为南明江淮重兵的统帅,其见识和才具实在平凡得很。比起江阴县区区典史阎应元、陈明遇率领城中百姓奋勇抗清八十三天,相去何止千丈。顺治十年(1653)谈迁路过扬州,曾经专程到梅花岭寻谒史可法衣冠冡,回首往事,不胜感慨,写道:“江都地多陵阜,故名广陵,城坚濠广,四野曼延,正利步骑,雄闻晋唐,今西门摧颓,岂史氏尚不逮李庭芝耶?”④于惋惜之中也指斥了史可法的无能。总之,史可法的一生只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他居官廉洁勤慎,二是在最后关头宁死不屈。至于他的整个政治生涯并不值得过分夸张。明清易代之际激于义而死焉者多如牛毛,把史可法捧为巨星,无非是因为他官大;孰不知官高任重,身系社稷安危,史可法在军国重务上决策几乎全部错误,对于弘光朝廷的土崩瓦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文章来源 http://www.cqzg.cn/bbs/archiver/tid-91552.html 版权所有 春秋战国社区 IgJx〗
清军占领扬州以后,多铎以不听招降为由,下令屠城。他在“谕南京等处文武官员人等”的令旨中说:“昨大兵至维扬,城内官员军民婴城固守。予痛惜民命,不忍加兵,先将祸福谆谆晓谕,迟延数日,官员终于抗命。然后攻城屠戮,妻子为俘。是岂予之本怀,盖不得已而行之。嗣后大兵到处,官员军民抗拒不降,维扬可鉴。”①扬州居民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杀,“城中积尸如乱麻”②。王秀楚依据亲身经历写了一本《扬州十日记》对清军自四月二十五日至五月初一日在扬州的暴行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如二十七日,“杀声遍至,刀环响处,怆呼乱起,齐声乞命者或数十人或百余人;遇一卒至,南人不论多寡,皆垂首匐伏,引颈受刃,无一敢逃者。至于纷纷子女,百口交啼,哀鸣动地,更无论矣。日向午,杀掠愈甚,积尸愈多,耳所难闻,目不忍睹”。直到五月初二日才安官置吏,“查焚尸簿载其数,前后约计八十万余”③。

史可法牺牲了,在南明士绅中仍被视为抗清复明的英雄备受敬仰。洪承畴被清廷派到南京任招抚江南大学士时,有人在乌龙潭写了一副对联:“史册流芳,虽未灭奴犹可法;洪恩浩荡,未能报国反成仇。”①1648年(顺治五年)正月下旬在巢县、无为州还发生了假借史可法名义起兵抗清的事。宣城人朱国材曾任史可法记室,清军南下后他躲在巢县姓周的家里,“敝衣草履,形容枯槁,曰:‘我史阁部也,苦身劳形,志存恢复。今约会兵数万,刻日齐集,大事可图也。但机事贵密,不可轻洩。’”有盐城起义失败的厉豫避难巢县,同朱国材结盟,以史可法的名义号召士民,正月二十五日集众一千多人乘夜攻破巢县,二十九日又攻克无为州。几天以后,清援军赶到,“获贼首朱国材、厉豫,从贼者尽歼灭,仍误杀良民无数”②。当朱国材冒充史可法号召反清复明之时,巢县生员祖谦培、无为州生员沈士简等十余人都“头巾蓝衫”前往谒见,共图义举,后来遭到清政府的无情镇压。③这个“伪史阁部案”说明史可法在南明绅民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清军攻克扬州前后,江北明朝官军几乎毫无斗志,一矢未发即仓皇投降。高杰部官军在其子兴平侯世子高元照、提督李本深、总兵李成栋等带领下先后降清;广昌伯刘良佐也率部投降。东平侯刘泽清在清军南下时,“将原管淮阳十四州县土地、人民、兵马、钱粮留交总兵柏永馥”代理,自己同山东总督王永吉、总漕都御史田仰等带着一批文武官员乘船逃往海上。这时南京已经陷落,清固山额真准塔统偏师由山东南下,五月十八日占领徐州,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接管了邳州、宿迁、睢宁、沭阳、桃源、清河等县,二十八日柏永馥率部投降,淮安失守。六月,准塔和清朝委任的巡抚赵福星派人持书信往海上招降刘泽清等人。刘泽清即在闰六月二十四日赴淮安投降。①据多铎向清廷奏报,来降的南明总兵多达二十三员、副将四十七员,马步兵共计二十三万八千三百名。②仅这一批在江北投降清朝的南明兵员数目就超过了多铎、阿济格两路兵力的总和。何况还有左良玉之子左梦庚带领麾下十五员总兵全军降清;黄得功部将田雄、马得功的叛变投降。弘光五大藩镇这样望风而降,并不是兵将不堪一战,而是他们凭借“定策”等原因形成尾大不掉的势力集团,有挟制朝廷之心,无忠贞报国之志。他们所关心的既然只是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一旦强敌压境,自然以归顺“叙功”为上策。后来展开的历史场面表明这五藩下的总兵李成栋、李本深、金声桓、李国英、田雄、马得功、徐勇等人都拥有相当的战斗力,他们为清廷征战时往往发挥出超越满军的作用。李成栋、金声桓等举兵反清时,满洲贵族也视之为畏敌。弘光朝廷依赖笼络藩镇而立,又以藩镇叛降而亡,这个历史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
② 在顺治二年四月清廷任命孟乔芳为陕西三边总督以前,这个职务由阿济格委任降官陈之龙署理。
① 《清世祖实录》卷十五。按,明代称洛阳为河南府,这里说的“河南”,就是洛阳。
② 同上书卷十五。
① 应延吉《青磷屑》卷下。王秀楚《扬州十日记》说,四月十四日督镇史可法从白洋河失守,踉跄奔扬州。按,史可法当时并未到白洋河。
② 《清世祖实录》卷十六。
③ 《青磷屑》卷下。
④ 顺治二年九月徽宁池太等处提督张天禄“启为亟查功绩事”清册;顺治四年七月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畴“为议设苏松常镇四府提督、总兵、将领清册”;均见《史料丛刊初编》。
① 《青燐屑》卷下;归庄《先兄监纪君行状》记载他哥哥归昭的仆人城破逃回后说:“吾主从阁部守西门”,可证史可法确实防守该处,见《归庄集》卷八,第四四二页。
② 胡有升《镇虔奏疏》卷下《续祈皇恩俯查前劳以励后效疏》中说:“攻打扬州,臣带领甲喇红衣大炮打破城池,功居头等。”
③ 史可法殉难扬州的具体情况在各种史籍中记载不一致,但为清军俘杀则无疑问。《思文大纪》卷七记,隆武二年(1646)五月“监军兵部主事黄师正进督师史可法遗表。上曰:可法名重山河,光争日月,至今儿童走卒咸知其名。方当击楫渡江,速图恢复,乃为强镇力阻,奸党横行,竟赍志以殁也,惜哉!读遗表,令人愤恨,应得赠恤祭葬易名未尽事宜行在该部即行详议具奏。闻其母、妻犹陷寇穴,一子未知存亡,作何获寻,黄师正多方图之”。按,史可法遗表在现存各种版本的史可法集中均未见。
① 谢国桢《南明史略》第七十一页云:“在这样险恶情况下,可法还抗拒清兵,坚守孤城,支持了有十天的功夫。”黎士弘纂辑《阁部史公守扬州府纪事》云:“十五日,清兵豫亲王率虏骑至城下”,见郑达编《野史无文》,事实上明清双方当事人记载清兵进抵扬州城下在十八日。
② 《史可法集》卷四《二十一日遗笔》。
③ 《青燐屑》卷下。
④ 谈迁《北游录》,纪程。按,李庭芝为南宋灭亡时的抗元著名将领。
① 云巢野史编《两都怆见录》《南都》,见胡慕椿辑《乡国纪变》第一册。
② 归庄《先兄监纪君行状》,见《归庄集》卷八。
③ 古代典籍记载兵员数字和被屠杀人数往往夸大,扬州城内当时未必有这么多居民。《明季南略》卷三云:“扬州烟爨四十八万,至是遂空。”
① 谈迁《枣林杂俎》仁集,《江宁谣》条。“成仇”为“承畴”的谐音。
② 康熙十二年《巢县志》卷四,祥异。
③ 顺治五年闰四月江宁学政魏琯揭帖,见《明清史料》己编,第一本,第四十六页。淮阳巡按揭帖残件,见《明清史料》己编,第一本,第四十八至五十页。
① 顺治二年六月初一日准塔与赵福星揭帖,《明清史料》甲编,第二本,第一一三页;参见同书第一一八页“原任藩镇淮海招讨总兵官东平侯刘泽清揭帖”。田仰与李太监(李国辅)乘沙舟逃到福山、金山一带“假名倡义”,顺治二年九月间被清军击败,见《明清史料》甲编,第二本,第一五八页,顺治三年五月苏松巡按赵弘文揭帖。
② 《清世祖实录》卷十七。
清兵在中国北方的屠城活动

“清统治者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多尔衮都以凶悍残忍著称于史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句话对他们完全不适用,因为他们通常的做法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就是说一遇抵抗,破城得地之后不分军民,不论参与抵抗,或未参与抵抗,统统屠杀或掠取为奴婢”
  
  清军南方的屠杀规模远远大于在北方的规模,已经残酷到无法用文字表达的地步(所谓嘉定三屠扬州十日不过是其屠杀罪行中的一小部分),四川人就几乎是被满清全部屠杀干净的,而并非如通常所说被张献忠杀的/
  
  现在我们就仅仅举满清在北方的屠杀好了
  《南明史》 顾诚著
  “清军在镇压山西反清复明运动中不分青红皂白,滥杀无辜老弱,表现的野蛮残酷令人发指。清代官书虽然尽力掩盖真相。从一些档案和地方志中里仍然可以窥见一页页血迹斑斑的历史场面。大同城破后根据多尔衮的命令实行屠城,执行得相当彻底。大同和大同左卫两座城里的监狱关有重犯五名,由于“城破尽屠,无凭究拟”,人都杀光了,无法找到原告和证人,新任地方官只好提请销结案件。(顺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宣大巡按金志远题本《明清档案》第十一册,A11-20)
  顺治七年十二月清宣大山西总督佟养亮揭贴中报告:“大同、朔州、浑源三城,已经王师屠戮,人民不存”
  
  《朔州志》记:“城破,悉遭屠戮”
  《五台县志》记“自戊子延及辛卯(1648-1651),人民死徙,地土荒芜,迄今三十余年,流亡尚未全复,土田尚未尽量也。”
  
  封建史家常把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描绘成杀人不眨眼的贼匪,而对清朝天兵备加歌颂,说成是出民与水火的王者之师,这完全颠倒了两者对普通百姓的态度
  康熙《静乐县志》记“甲申(1644)逆闯设伪官第五浪,民无大害”
  《汾州府志》收录胡庭作的《李节妇传》,记录了一个李节妇,在李自成占领期间,李自成的部下想要调戏她,结果她让其晚上来,而晚上她却爬到屋顶,等那个李自成的部下来的时候,她就大声吆喝,大敲锣鼓,结果巡逻的兵把那个人抓到李自成面前,李自成当即把这个斩首,李节妇还对李自成说,你现在杀掉了一个将领,你的部下肯定心里不服,虽然害怕你的法令,但等到临走的时候,肯定还会来害我。李自成就发下令箭,封住她家的门,让自己的部下不能进去骚扰她
  结果顺治六年也就是1649年,博洛、满达海,两个清朝亲王攻破汾州全城遭殃,男子被屠杀一空,女子财物成了满州军队的战利品,那个李节妇的命运如何呢?“已丑(1649),城屠,被虏。至濠次,扑马下,击石碎首死”
  二者相较,何啻天渊,尽管作者把明清之际汾阳发生的变故记载下来是为了表彰“节妇”,还是要感谢他无意中提供了第一手材料给那些为多尔衮之流评功摆好的卑琐文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一段悲壮的历史
———《追远图》及其它
扬州日报

在史可法纪念馆祠堂东侧平橱内,陈列有一长卷,是为《追远图》。此图长约70厘米,宽20厘米,图前有一行小字:负罪抱恨男笏书(本名典)百叩扌文泪敬摹。图中段题记云:宅后澄潭,弃子尽节,显妣张孺人存年二十有七岁,生于巳未年二月初巳时,殁于乙酉年四月二十六日亥时。图中扬城烽火连天,惨烈异常,清兵旌旗摇曳、剑拔弩张。宛虹桥、地藏庵、藏经楼等建筑清晰可见。读图后《扇梳记》可知,此图为图中潭边小儿长大后,追忆其母澄潭尽节的写真画。其母张孺人,时年27岁,丈夫史似兰早逝,遗孤扌晋臣(画中潭边小孩)年仅10岁,清兵进入扬州城后,其母恐遭清兵所辱,准备全节自尽,携扌晋臣至屋后澄潭,此时,儿牵母衣,母抚儿头,母子依依,相对悲泣。母乘子不备而投水。扌晋臣奋力救援,终因年少体弱,力不能及,亲见慈母沉入清潭之中。扌晋臣长大以后,在其外祖父处得其父生前使用的残扇一柄,后又在其乳母处获其母生前使用的断梳一把,睹物思亲,追忆往事,绘图如前述,名曰《追远图》,后人又称其为《澄潭尽节图》。
此图将我们拉回357年前的扬州。让我们追忆起史可法领导的气壮山河的扬州保卫战,也让我们追忆起扬城百姓,面对清兵的屠刀,视死如归、尽节成仁的这一段悲壮的历史。
当时,清大兵四面包围扬州,史可法率领扬州军民与攻城清兵展开殊死搏杀。扬州被清兵攻破后,史可法自刎未死,被清兵所执,不为威逼,不为利诱,慷慨赴义。
史可法率领扬州军民抗清的扬州保卫战,使清兵遭受了南犯以来的第一次重创。占领扬州后,清统帅和硕豫亲王多铎为泄其愤,下令屠城十日,扬州百姓惨遭血腥大屠杀,据后来寺院存留的《焚尸录》数字统计,扬州城乡居民死难者达80万之众,幸存者寥寥。幸存者之一,扬州人王秀楚,身陷恶境,历险十日,大难以后,将其经历详为追记,定名为《扬州十日记》。前文所记《追远图》,也是扬州十日形象而又真实的记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出乎网友意料:甲午战争清朝武器比日本先进,火力是日军十倍
甲午大战全记录(3)
珍贵的甲午战争照片:日军装备远逊清军(高清组图)
威海卫战役
甲午之耻,日军对中国的第一次大屠杀,四天三夜,全城仅剩36人
军事专题:甲午战争纪念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