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近战显真功刺刀必见红:人民解放军白刃战今昔

作为人民军队最古老也是战功最辉煌的兵种,“刺刀见红”的战争精神一直是解放军步兵们最宝贵的财富。而“刺刀见红”如今的含义也不仅仅是字面上白刃战中的刺刀和枪托。本期《出鞘》为您讲述人民解放军白刃战装备和思想的进展历程。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的装备极其落后,只能大量依靠冷兵器来解决装备问题。比如某独立营共500余人,步枪仅有60支,梭镖倒有400多支,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拼刺技术。不过对面即使是训练好点的中央军,拼刺刀也没啥技术,所以红军战士往往依靠高出一筹的意志和士气就能取胜。

刺刀的批量制造需要一定的工业水平,不是铁匠铺里就能打出来的。即使国军那边军工厂条件好些,大部分士兵手里的“中正式”步枪配的刺刀也很难像图里这般齐全且质量也不好,还是要盼望进口。小编认识几位革命老前辈回忆当年的时候,常常提起拥有一把完整的刺刀是很自豪的事儿。

这使得无论是内战还是抗战早期,中国军队在白刃战中仍旧一般使用厚重的大砍刀。随着抗日神剧的泛滥,大刀已经成为一种被神化的武器;实际上在白刃战中,对于训练相同的士兵来说,刺刀的优势远大于大刀片儿,对后者的神话在当时来说更多是一种无奈。今人再去迷信就是无知了。

除了著名的使用大刀片+手榴弹+手枪作为白刃战手段的29军之外,李宗仁的桂军由于较早采纳义务兵役制,加上军中实战丰富的中下级军官数量较多,战争意志较强,因此在抗战早期的“各路诸侯”中算得上是白刃战水平较高的部队,不至于像其他军队那样被日军打出1:10的交换比。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通过和极其强调白刃战的日军的厮杀,中国军队终于发觉了自身刺杀技术的落后不堪。很多人都知道在抗战早期的白刃战当中,三个个子矮小的日本兵背对背就能让一个班的中国士兵束手无策。这当然有日本士兵营养优良,爆发力强的因素,但优良的训练才是根本。

早在19世纪70年代,日本就抛开了早期学习的法式刺刀术,转而自行研究适合自身特点的刺刀战法,不仅在甲午战争时对清军造成严峻杀伤,十年后日俄战争中面对人高马大的俄国人,日本的刺刀术也未落下风,几十年来不断征战,到昭和年间,刺刀术已经进展成为旧日本陆军的“秘笈”。

善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八路军通过缴获日军武器,以及通过感化部分日本俘虏作为教官,各部队在战争中系统学习了日本陆军的刺刀术。不仅在抗日战争后期面对兵员素养严峻下降的日伪军时在拼刺刀中逐渐占据了优势,更是为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多次白刃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解放后我军装备制式化,仿制莫辛纳甘步骑枪的53式步枪使用了长长的四棱刺刀,而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冲锋枪均使用了质地优良堪称一代经典的三棱刺刀,且与枪体固定,折叠在枪管旁不易丢失,非常利于拼刺。随着56式枪族退役,部分刺刀流入民间,“三棱军刺”的称呼不胫而走。

50-60年代,虽然火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我军步兵的“五大技术”当中,拼刺刀仍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在60年代早期以“郭兴福教学法”为代表的全军大练兵热潮中,个体和集体拼刺战术也是其中的重点,而“刺刀见红”精神进一步被提升到“敢于白刃战的部队才是好部队”的层次。

但在“文革”的冲击中,包括刺杀训练在内的我军正规化训练受到了严峻破坏,郭兴福本人的遭遇更是生不如死,“刺刀见红”已经变成了一个空泛的政治口号。在文革后军队不得不花费时间重塑正规化训练,图为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前,时任127师师长的张万年将军为战士示范刺杀动作。

而在这场依靠压倒性的火力优势拿下的战争后产生的81式步枪,就有过是否还应保留固定式刺刀的争辩,最终决定设计可拆卸式刺刀。当时的局限性使得对刺刀的多用途功能认识不足,因此设计出来的刺刀虽然不是棱刺,但两面加强筋及不开刃设计本质上和棱刺区别不大,仍是以拼刺为主。

好在这刀用钢考究,在实际使用中攀个岩开个罐头都没问题。2009年国庆阅兵中,使用81式自动步枪的受阅方队正步劈枪的画面成为了我国阅兵历史上至今最后一次劈枪礼(三军仪仗队除外),铿锵有力的有托式步枪劈枪动作中,无论动作还是枪托拍腰的声音,体现的军人气概让人难以忘怀。

作为我军新一代主力步枪,95式步枪使用了多用途刺刀。不过由于长度不太适合拼刺,刺杀动作确实比较费事儿。这一点在最近热映的电影《战狼》中有所体现,如果面对野狼时战士们手中拿的是“一寸长一寸强”的81杠大概会更有底气。而95式换装的时期,也正是刺杀训练废弛的时期。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作为我军战争作风优良传统的刺杀训练一度被从必训科目中取消,当然在很多部队仍旧作为选训科目保持。直到2009年,我军新作训大纲颁布,规定陆军特种作战大队、武警等一些部队将刺杀训练作为必训科目,其他部队为选训科目,刺杀训练才又重新回到正轨。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部队主动恢复拼刺训练。根据公开报道,不仅陆军和空降兵,海军陆战队等部队早已纷纷重新将刺杀列入训练科目,就连基本用不到这个技能的海军北海舰队2014年入伍的新兵也重新恢复了拼刺训练。这都是为了培养战士们的战争精神,重塑“刺刀见红”的军人气概。

在我军未来预设战场中,诸如城市战,岛屿攻防战等作战地域较为狭小的类型都难免会爆发短兵相接的战争,白刃战仍旧是不可幸免的。如果无法适应这种最原始最血腥的战争,军队保持战争意志和继承优良传统就无从谈起。即使是美俄等外军也仍旧保持了刺杀训练在内的白刃战训练科目。

谈到现代战争中的白刃战,2004年在伊拉克巴士拉,20名上刺刀的英军在白刃冲锋中一举战胜了100多当地武装就是一例。当然现代意义上的白刃冲锋已经是包含了近距离射击,手榴弹等在内的一个综合科目。但即使如此,这次白刃战的胜利仍旧证明战争精神对于军队的意义并不过时。

图中是我军王牌部队,54集团军某装甲步兵旅的战士们在参加演习归来后进行刺杀训练。可以看到不仅使用了会喷出“鲜血”的假人,这些人高马大,按照欧美人身高设计的假人身上穿着的还是美海军陆战队MARPAT丛林迷彩,这次刺杀训练模拟的对象是谁一望而知,保持敌情意识十分重要。

刺刀上凝聚的是战争精神,是军人不畏强敌的精神。无论以后的步兵战术如何进化,他们手中的步枪变成什么样子,未来的解放军战士入伍之后,拼刺刀仍旧是他们的必修课,枪口下方的刺刀座也会一直保留。明天是5月8日,小编没有忘记,相信大家也没有忘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狭路相逢勇者胜——中国军用刺刀传奇(军刺篇)
【每天老照片】-1万-6013- 抗日战争中为何一方没有子弹后,双方都默认要拼刺刀?
这个兵器比日军刺刀更厉害,被称为百兵之王,为啥后来被淘汰了
大刀真能拼过日军刺刀吗?八路老兵:一个排直接被日军一个班挑翻
战争的最终手段:刺刀白刃战,拼的就是你死我活!
拼刺刀过时了吗:20名英军刺刀打败100名伊民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