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立寒:浅谈情绪与分别心
userphoto

2022.10.17 北京

关注
作者:郑立寒
来源:了不起的郑立寒(ID:zheng-li-han)

01
情绪是怎么来的,它跟分别心有什么关系?

先讲一个故事。

有一天在群里聊天,看见了某个小伙伴的话,我没有回复。

当时其实心里窜出一团火,可能是感觉被指出「问题」,很不舒服。

尤其看见她建议说让我看看《坛经》,说定慧是一体的,还截了一张图,心里瞬间产生了一些评判,「说的都是理论层面东西……」

当然也知道对方动机是好的,但是,给我的感觉是,在硬邦邦地讲自己的道理,而且感觉我的某些东西遭到了否定,感受没有被理解。

当时其实想要反驳,不知道为啥没有,可能觉得,不适用自己的建议,可以不用参考和采纳,也有可能是出于其他顾虑。

本来这件事已经翻篇了,但是后来我回想起跟同学聊天的事。

当时她说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我辩解了一下。她问我,是否感觉不舒服?

然后我就去思考:我去辩解一件事是出于什么动机?

觉得对方理解错了,然后我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觉得对方的观点错了,我觉得自己的认知才是对的?(争夺权力)

如果是一个我认可的人指出我的问题,我是否还会产生情绪呢?

比如,十一参加农禅时,其实我内心非常期待明奘师父能指出我的问题。(这个想法也很有趣)

因为他指出过其他师兄的问题,其他师兄都心服口服,而且他们都有改变。

那时我觉得,指出问题是对我的一种提点。而且也认为,明奘师父的修为高于我之上,他能提点我,对我是好事。

在生活中,为啥其他人指出我的问题,我心里产生情绪呢?尤其是,你感觉还不如你的人?

因为我觉得,你自己没有做好,然后就教导我,心里很不服气。

大概也有一种傲慢之心。

对别人硬邦邦地指出我的「错误」「问题」,也会不舒服。

有感觉没有被理解,也有感受不被尊重,我的心里话还没有完全表达出来就被拍死了,被指出错误也间接否定了我的某些东西。

不同的人做出同样的行为(都是出于好心),我竟然产生了不同的念头和情绪,中间差别是什么?


是不是我认为,提点一个人,给别人建议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意味着,我比你懂得多,我的经验比你丰富。

所以,如果我认为对方经验确实丰富,懂得比我多,就不会产生「不服气」的感觉。

如果我认为对方不如我,还跟我讲道理,心里就会不服气。

这中间差别是什么呢?

分别心。

是我把不同的人区别看待了。

我觉得别人比我修为高,值得给我提点。修为比我低,不配给我提点。

根据别人的外在成就来区别看待。

分享一段话:

黑塞写的《悉达多》里,悉达多发现,追本溯源,导致痛苦的是人的情绪。一切情绪都生起于自私。

换句话来说,情绪都与执著于自我有关。

虽然情绪看起来很真实,但不是一个人本具存在的一部分。

当某些特定的因与缘聚合在一起的时候,情绪就会生起。

情绪是外在环境作用于身体的一种反应。

比如,当你认为某个人在批评你、忽视你,或者剥夺你的利益时,你就会产生情绪。

在接受、陷入这些情绪的当下,我们就失去了觉知和清明,我们“被鼓动”了。

因此,悉达多发现了他的解决方法——觉知。

(关于觉知的相关文章:
郑立寒:如何监控自我对话?如何一直保持觉知状态?
如何深度提高觉察力?四念处
觉察力到底是什么?如何提高觉察力?
聊聊「觉察力」
郑立寒:你能听到大脑产生的声音吗?如何开启觉知之路?

如果你认真地想要根除痛苦,你必须培养觉知,留心你的情绪,并且学习如何避免被鼓动起来。

如果你像悉达多一样地检视情绪,试图找出它们的起源,你将会发现它们根植于误解,因此根本上是错误的。

基本上,所有的情绪都是一种偏见,在每一种情绪之中,都存有分别心的成分。

如果我没有分别心,没有将人分为修为高低,是否可以对所有人的指点一视同仁?

因为我存在分别心,将人区别看待,并且用外在成就来衡量一个人,所以,我觉得对方比我好,比我优秀,也就更乐意听意见。

如果我觉得对方不如我,跟我差不多,那就很难去认真采取建议。

02
当然情绪跟认知有关系(情绪ABC原则),认知跟个人经验有关。


人很容易有一些先入为主的观点,暂且称之为「偏见」吧。

比如之前我对佛学非常非常多的偏见,因为看见我爷爷每天供养,我外婆吃斋,还有其他人每次去寺庙都要恭敬礼拜一番。

但是,从这些人身上,我没有看见智慧。反而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愚昧」。

尤其是我看过一部印度电影《偶滴神啊》,里面涉及到了普通人如何看待宗教。


大家去拜佛,主要是出于交换目的。我用一些食品、金钱来换取某些心愿的实现。
他们不是爱神,而是怕神。


我害怕未来出现不好的事情,从而求神拜佛去避免。

其实在跟一个人相处时,我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个人成长背景。

换句话来说,一个人的思想和观念是他生活背景的一种体现。

你不能单从他的语言和行为方式去了解他,更需要去考虑他的生活背景。

就像「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最近跟人沟通有个比较深的感触。一定要让对方把话说完,或者引导对方说完她想要说的话。因为话藏着能量。

有时我跟某些人沟通不愉快,最根本原因是,能量没有流动起来。要么是别人说得多,我一直在倾听,要么是我在说,别人不感兴趣,或者其他的。

包括跟我妈妈沟通,我也发现了这个事,一定要让她说完,先给她提供情绪价值,她觉得自己被理解了,自己的话被认真倾听了,才会更愿意倾听我的话。

否则,她想说但是没能说完,她的能量被堵塞了,就会以另外形式释放,我们交流一定会不太愉快。

因为我比较懂心理学,所有,对我来说,沟通要先让对方说完,在对方释放完她的能量后,我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就会比较流畅。

语言是能量的显现,如果阻碍对方表达,能量也会受阻,沟通也会受阻。阻碍对方表达的方式很多,比如打断别人话,插入自己话题,直接评价贴标签,给建议,敷衍了事等等。

放下自我的倾听也是一种爱。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啦~

情绪     如何爱自己     沟通     自我成长    
金钱关系    恋爱      出轨     离婚           
婆媳矛盾    育儿
免费领取:杨凤池老师的「梦与意向音频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康是根本,千万别让别人偷走你的能量。
如何走出精神内耗?
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 ?
走了个心
当你付出的时候
怎么看破内疚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