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四项基本观念, 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

(一)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即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亦即认为人与自然界不是敌对的关系, 而是具有不可割裂的联系。所谓合一, 指对立的统一, 即两方面相互依存的关系。天人合一思想在春秋时即已有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里认为, 礼是天经地义、即自然界的必然准则, “天经”与“民行”是统一的。这里天是对地而言, 天地相连并称, 显然是指自然之天。孟子将天道与人性联系起来, 他说:“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孟子·尽心上》) 孟子认为人性是天赋的, 所以知性便能知天。但孟子没有作出明确的论证。《周易大传》提出“裁成辅相”之说, 所谓裁成辅相, 就是使天地之化接受人的范围, 使万物委曲成就。《文言传》提出“与天地合德”的理想, 与天地合德即与自然界相互适应, 相互调谐。
汉代董仲舒讲天人合一, 宣扬“天副人数”, 陷于牵强附会。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四字成语, 在所著《西铭》中以形象语言宣示天人合一的原则。但也承认天与人的区别。人是自然界所产生的,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可以认识自然并加以改变调整, 但不应破坏自然。“天人合一”的观念, 与西方所谓“克服自然”、“战胜自然”有很大的区别。在历史上, 中西不同的观点各有短长, 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取得了改造自然的辉煌成绩, 但也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时至今日, 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统一, 确实很有必要。

(二)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相对于宗教家以神为本而言的, 可以称为人本思想。孔子虽然承认天命, 但怀疑鬼神, 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提高道德觉悟, 而不必求助于鬼神。孔子更认为应重视生的问题, 而不必考虑死后的问题。孔子对于鬼神采取存疑的态度, 这种思想观点可以说是非常深刻的。
以人为本的思想, 后汉思想家仲长统讲得最为鲜明。仲长统说:“人事为本, 天道为末, 不其然与?”他提出“人事为本”, 是儒家“人本”思想的最明确的表述。所谓以人为本, 不是说人是宇宙之本, 而是说人是社会生活之本。
佛教东来, 宣传灵魂不灭、三世轮回的观念, 一般群众颇受其影响, 但是儒家学者起而予以反驳。范缜著《神灭论》, 提出形为质而神为用的学说, 彻底驳倒了神不灭论。
宋明理学中, 不论是气本论、理本论或心本论, 都不承认灵魂不灭, 不承认鬼神的存在, 而都高度肯定精神生活的价值。受儒家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 宗教意识都比较淡薄。在中国文化中, 有一个以道德教育代替宗教的传统。虽然道德也是有时代性的, 但是这一道德传统仍有其积极的意义。

(三) 刚健自强

先秦儒家曾提出“刚健”、“自强”的人生准则。孔子重视“刚”的品德, 他说:“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 刚毅即是具有坚定性。孔子弟子曾子说的“临大节而不可夺”, 即是刚毅的表现。《周易大传》提出“刚健”、“自强不息”的生活准则。《彖传》云:“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日月星辰运行不已, 从不间断, 称之曰健, 亦曰刚健。人应效法天之运行不已, 而自强不息。自强即是努力向上, 积极进取。儒家重视“不息”, 强调不懈的努力, 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在古代哲学中, 与刚健自强有密切联系的是关于独立意志、独立人格和为坚持原则可以牺牲个人生命的思想。孔子肯定人人都有独立的意志, 他说:“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又赞扬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同上《微子》) , 即赞扬坚持独立的人格。孔子更认为, 为了实行仁德可以牺牲个人的生命, 他说:“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同上《卫灵公》) 孟子进而提出“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这所谓“义”, 包括人格的尊严。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 这是刚健自强的最基本的要求。
先秦时代, 儒道两家曾有关于刚柔的论争。与儒家重刚相反, 老子则贵柔。老子贵柔, 意在以柔克刚, 柔只是一种手段, 胜刚才是目的。贵柔乃是求胜之道。孔子重刚, 老子贵柔, 其实是相反相成的。

(四) 以和为贵

中国古代以“和”为最高价值。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 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 (《论语·学而》) 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同上《子路》) 区别了和与同。和同之辨, 始见于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的言论中。《国语》记述史伯之言说:“夫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 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 尽乃弃矣。”不同的事物相互为“他”, “以他平他”即聚集不同的事物而达到平衡, 这叫做和。这样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以相同的事物相加, 是不能产生新事物的。春秋时齐晏子也强调和与同的区别。他以君臣关系为例说:“君所谓可, 而有否焉, 臣献其否, 以成其可。君所谓否, 而有可焉, 臣献其可, 以去其否。”这称为和。如果“君所谓可”, 臣亦曰可;“君所谓否”, 臣亦曰否。那就是同, 而不是和了。能容纳不同的意见, 兼容不同的观点, 才能使原来的思想“成其可”、“去其否”, 达到正确的结论。孔子所谓“和而不同”, 也就是能保留自己的意见而不人云亦云。“和”的观念, 肯定多样性的统一, 主张容纳不同意见, 对于文化的发展确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儒家宣扬和的观念, 《周易大传》提出“太和”观念。所谓太和, 是指自然界万物并存共育的景况。儒家认为, 包含人类在内的自然界基本上是和谐的。《中庸》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 这正是儒家所构想的“太和”景象。孟子提出“人和”, 他说:“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所谓人和, 指人民的团结。人民的团结是胜利的决定性条件。“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这是今天仍然必须承认的真理。
儒家以和为贵的思想在历史上曾经起了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融和、加强民族文化的同化力的积极作用。中华民族是汉族和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多元化的统一体, 中国文化也是多元的统一体。多元的统一, 正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所谓“和”的体现。所谓“和”, 不是不承认矛盾对立, 而是认为应该解决矛盾而达到更高的统一。
如果采用新的术语, “天人合一”应云“人与自然的统一”, 或者如恩格斯所说“人与自然的一致”、“自然界与精神的统一”。“以人为本”, 应云人本主义无神论。“刚健自强”, 应云发扬主体能动性。“以和为贵”, 即肯定多样性的统一。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精湛思想, 亦即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所在。
来源: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党的文献,2006(01):94-9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以和为贵
【罗辉】儒家辩证法之矛盾规律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