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络中心协同目标瞄准(NCCT) 在网络化协同电子战中的应用(下)
userphoto

2023.05.29 河南

关注

基于NCCT实现组网定位后,应对时敏目标的概率将会呈网络中平台数目的指数增加,足见NCCT在时敏目标攻击中的重要性。网络化多源情报融合在时敏目标攻击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如下图所示(图中是以攻击固定目标为例)。图中,黄色的方框列出的是美国几种典型的武器系统(导弹/炸弹)在时域、空域的使用门限,即在什么样的空间精度、时间精度情况下可以使用该武器。可以看出:单个平台情况下,其发现、定位、跟踪精度几乎无法引导任何的武器系统;两个或三个平台组网的情况下,则已经可以引导为数不多的几种武器系统;而一旦实现信号情报、地面移动目标指示雷达、图像情报等的融合,则发现并定位目标的时间将大幅缩短,几乎可以引导所有的武器系统。简而言之,随着融合的情报类型越来越多,针对时敏目标的打击则越来越有效。

从上述描述可分析得出,若要实现NCCT网络功能,则需要如下几方面技术或系统:一套系统级的协议;动态数据融合能力;动态收集、报告与任务分配能力;一个规则集。具体来说,根据美军对NCCT先进概念技术演示验证(ACD)的描述并结合相关信息,NCCT包含如下系统。   

宽带数据链,采用多平台通用数据链(MP-CDL),在机载和地面ISR平台之间提供一个网络中心环境,旨在满足数个网络客户(机载或地面客户)与一个位于中心的机载终端(中央机载终端)之间、以及与其他客户之间的交互要求。

ISR传感器管理器(ISM),其功能是通过自动上传和更新ISR任务分配信息,可以使NCCT作战行动实现同步,这种任务分配信息基于作战规则、指挥优先级、特殊指令和空中任务指令。这种信息包括多传感器、多要求的交互规则,这些规则可以引导自动或人工的战术、技术和程序。另外,ISR传感器管理器还可以在指挥和ISR节点上调用。

网络控制单元(NCE),提供前端连通性。这在网络通话的全双工宽带通信网络中得以实现,该网络既满足机载视距和近空海上节点的通信要求,又能满足超视距节点的本地接口要求。网络的逻辑运算基于IP技术,可以提供多传感器、多要求的协同连接,从而极大地降低对用户通信的要求。

NCCT网络控制器(NNC),在各个用户节点上提供统一的通用控制,主要负责数据记录与网格锁定以及交互(即传感器的同步)。它保证可以应用通用规则集、通用测地和时间参照体系,在网络内应用通用表达模式和共享的通用数据库。

平台接口模块(PIM),把共享的ISR节点及指挥节点的不同技术结构和作战结构与网络互连。

NCCT数据融合引擎(NFE),主要通过关联与相关、信号情报融合、信号情报/对地移动目标显示融合等技术实现数据融合功能。

NCCT在“舒特”中的应用分析

NCCT先进概念演示项目过程中,NCCT可连接的平台包括了多型ISR平台,如下图所示。具体到电子战领域,NCCT连接的主要平台包括美国空军的C-130“高级侦察员”飞机和RC-135V/W“联合铆钉”飞机等ISR飞机,此外还包括EC-130H“罗盘呼叫”电子战飞机、F-16CJ对敌防空压制(SEAD)飞机。上述这些飞机在NCCT网络的支持下,在美国空军多次的联合远征军演习(JEFX)、“红旗”演习中演示了美国空军“舒特”计划的各种应用能力。尽管在“舒特”一章中简单介绍了NCCT的应用原理,但在场景方面的描述不多,本部分即主要以场景方式对NCCT在美国空军“舒特”计划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在NCCT网络的支撑下,“舒特”可以“攻击”或影响/塑造敌方网络中的“目标集”(包括链路、节点或终端),具体包括:射频和地面链路、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服务器、IP地址、手机、天线、雷达、微波中继器、卫星通信接收机、收发信机等。

       “舒特”作战概念规定了如下三方面主要功能:利用子节点分析软件来确定敌方C4I网络中的高价值节点,并将其作为高优先级、高价值目标;利用分布式作战体系架构将相关规划单元(如空中作战中心、联合信息作战司令部(JIOWC)等)联合起来,以便其以协同的方式为需要中断或监视的网络目标开发执行计划并建立模型;利用“舒特”的联合网络图形用户界面(GUI),所有用户都可监测计划的执行,并为正在进行的活动状态提供近实时(NRT)更新,持续评估/更新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在各自的权限(交战规则)内根据不断变化的战场条件重新指导作战行动。

为实现上述功能,“舒特”协同需要多方面获取数据,其数据来源包括现代化情报数据库、NCCT、联合目标瞄准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作战数据库、国家航空航天情报中心数据、综合广播服务等。

综上,在NCCT支撑下,“舒特”计划的应用流程如下图所示。可见,NCCT在“舒特”计划中的功能可总结为三点:实现对活动目标的快速精确定位,“多个传感器、一个态势图”,实现网内情报数据的共享。具体来说,其应用过程可描述为:“EC-130H、RC-135V/W、“高级侦查员”飞机利用NCCT组网后,在其他有人机和无人机的配合下,各种ISR信号情报通过网络传输,立即给出敌方通信辐射源的位置,并对其进行识别。通过对敌方通信辐射源的定位,外加“高级侦查员”的无线入口扫描功能,可以获取进入敌方战场信息网络的入口,以便更直接地获取敌方的通信情报和电子邮件的情报,并采取相应的信息攻击手段,达到舒特计划的目标。

结   语

至此,美军战术数字信息链路(Link系列)、通用数据链(CDL)在网络化协同电子战领域的应用的描述已经告一段落,在此顺便总结一下。上述不同类型数据链在网络化协同电子战中的作用不尽相同,如下图所示。简单来说,Link系列数据链主要实现的是“连通性电子战”能力,而TTNT/NCCT数据链则主要实现的是“协同性电子战”能力。

 “连通性电子战”能力体现了网络中心战在电子战领域具体落地的萌芽,其观点也比较“朴素”,即在电子战典型系统、平台之间利用传统Link系列数据链等连通性手段连接起来,先解决“电子战系统连接”的有无问题。这种能力对网络化协同电子战领域的主要贡献就是系统地探究了“组网究竟能够为电子战带来哪些新增益”这一基本问题。

 “协同性电子战”能力体现了网络中心战在电子战领域的成熟与深化。即在解决连通性的基础上,根据所连通的具体电子战平台、系统,打造既能支撑互操作、融合等需求(如射频级、中频级融合等需求),又能支撑定制化能力需求(如电子攻击、战场网络攻击等)的协同能力。此外,“协同性电子战”能力还为更加广义的“电子攻击-火力打击一体化协同”(即美军所谓的“协同交战”能力)奠定了基础。

总之,电子战的网络化协同实现主要有两种途径:如果“网”的发展不能满足电子战的要求(如带宽不足),那么就采用“电子战将就网”的方式,先实现连通性;如果“网”的发展能够满足电子战的要求,那么就采用“网将就电子战”的途径,以实现协同性。

简而言之,在网络化协同电子战领域,“网”与电子战之间的关系可视作“食材与食物”的关系:食材稍逊就做家常菜,食材新鲜就做大餐,实在没有食材,大饼卷馒头就面条也不是不能凑合。

撰  稿:张春磊  张冬晔

审  稿:程邦仁  王京涛

制  作:常   余

监  制:邢剑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军欲实现“杀伤网”,C4ISR或演变为SNAI
战术情报目标访问节点(TITAN)
临近空间投放!美军想从敌后的高空气球上发射无人机蜂群
美陆军提升未来联合作战能力分析
美国空军远征作战指挥中枢——机载指挥控制系统及其“铁三角”协作体系
人工智能时代的网络信息体系:C4ISR将精减为SNAI(传感器 网络 人工智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