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媒体文学 II 董树平诗10首+评 【249期】

新媒体文学

诗歌专辑

前沿诗人

董树平

   董树平:男,笔名:默耕。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双柏县文联兼职副主席、县作家协会副主席、蚕桑诗社社长。

   刊发于(散文选刊》《散文百家》《短篇小说》《边疆文学》《滇池》《诗林》《绿风诗刊》《海外文摘》《云南日报》《风凰生活》《中国诗人》《人民日报》海外版《作家报》《中华文学》《扬子江诗刊》《诗选刊》《百科知识》《文学月报》《鸭绿江》《中国文艺家》等报刊。入选《中国散文精致读本》《全国最美的散文》《中国新诗百年精选》《华语诗歌年选》等多种选本。荣获“中华文学奖、《散文百家》千字文奖”等文学奖项。出版文学作品集六部,主编民刊诗歌报《心境诗歌》。


董树平 哀牢山中鲜活的档案 (组诗10首)

1. 档案6号

哀牢山是我心中的神

佛龛、灶台、天地棚、后土诸神

都在其身

不敬哀牢山,不足以称孝子

我跪在青松毛上

从作揖开始,从磕头开始

从点燃一炷香的慈悲捻度

读神不像翻书

敬神摒弃虚浮

哀牢山疼我

赐予笔尖研磨

 2.  档案7号

一幅画,寸板浅发

肖像权和署名,没盖日戳

镶金边的框,眼神饱和

寒霜陆续抵达

一支烟必须补充炭火

金刚纂大概率活不过二十年

也应该留一幅画。开花那阵子

针刺尚未长成时

效仿木乃伊做个纹身

两幅画分开来挂

面对书籍和热茶

我们谈谈光阴

 3.  档案8号

神灵心中有,枝头仰望

一块地放一只守地公公

投名状递给桑花

吐出两公里长的丝,蚕的答辩词

剪刀是一名巧舌妇

激活枯枝的青春期

翻挖土壤,勾兑阴阳术

土地流淌相同的血脉

DNA从稻草人身上提取

4.  档案9号

大铁锅像一眼温泉

一锅水,煮两种心情

鬼牵草在孕期,不缠人

猪圈门徐徐打开

尖刀蒙住半只眼

七八双手,铁钳一般

只是把自己种在地里

接受露珠,农家肥,芜杂和童话

苞谷一遍遍被催熟

5.  档案10号

树影高过体重,我低头走路

骨碎补儿音不清,略去十个字

分袋包装。医嘱是手抄版

剪掉长指甲,撒谎的那部分

事物如果不长骨骼

荒草的崇高

可以用麻绳捆半年

我把路分段走

每一截都挂在墙上

 6.  档案11号

从一粒种子身上体会血性

人情世故。冰霜雪雨的鞭策

田埂是最复杂的枢纽站

铁轨腾飞,蛇皮口袋穿行车皮

汗水提炼纯度

茧子堆积千层饼

抓一筐汗水给土地

有机成分冒出长长的气泡

石头失去撑伞的惟一机会

奔驰的巷子,腾出时光造伞

7.  档案12号

从小苦练飞镖

针毡草出类拔萃

擅长打游击,针灸手法

刺猬身,玫瑰编织担架

一口气活下来

针毡草在一个季节里走完一生

度日如年的赠言都来不及写

许多事物没有我们想象中葳蕤

这万籁俱寂的山林

草木本无心

 8.  档案13号

悬崖上寻找偏方

苔藓度过蜜月期,能站起来

脚趾骨切割路面

采药人向猿猴借胆

骨碎补是煎药的那只罐子

与骨碎补替换筋脉

重口味的风湿病

疗程用鞭子抽

将一座山拆散是最好的处方

各类鸟兽和植物

多一些担当,血性流畅

9.  档案14号

一盆炭火的生计

度以绳,灰烬二两

听歌或喝茶,各饮情怀半盅

手画星空,开满山坡

火盆里掸烟灰

相逢天涯而忘我

掩饰炽热。捉文字下酒

越烧越旺叫火塘

一曲《映山红》

添柴人反复在唱

10.  档案15号

温一盆炭火

烘匀称呼吸。一厢情愿地冷

天气被骂疼,咧嘴而不言

诚实用水平仪测试

麻木和惊悚

相对于痛风的盐碱地

随时长一茬枯槁

棉袄成了炭火的座右铭

垒田埂,睹住箫孔

闷笛只能由蚯蚓吹奏

      中国新媒体文学诗歌评鉴      

惟庄

评鉴诗人

鸟儿发声的感动

   ——评董树平的诗《描述鸟语》

惟庄

描述鸟语

董树平

弃婴逗留屋檐

枝条往窗外横生。被雾蒙住眼

翻翻歌单,嚎叫

气温垂直下降,不方便敲门

乌鸦和喜鹊串供

来年互换皮囊

供养鸟的树桩,黄土已埋到腰际

患上老年痴呆好多天

鸟儿瞅瞅烟圈

索性打开喉咙

抽烟也显得神经过敏

放雾一条生路

    寒蝉鸣泣之时,收纳了许多复杂含义,促进人们生出无限广阔的遐想。号称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他所写的《在狱咏蝉》诗篇中,表述出了“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多少还是有点风生水起,心情沉重,在落魄之下,一种失望心绪的感慨。拟人化的“寒蝉”若想寄托什么志向,力图奋发有为被降到冰点了,表达“予心”的高洁能否助我?谁都没有这个把握,用一只“寒蝉”自况,像不像无稽之谈。虫鸣况且如此指望不上,鸟声将何为呢?

鸟语花香回应着,扑鼻而来,世俗人却听不懂,用心感受尚可。“弃婴逗留屋檐”的遗弃感,伤神又伤身,寄人篱下,留在了别人的屋檐之上,鸟鸣再震耳,满身都是孤独,孤独的使人厌倦。“枝条”伸长,都不是屋内的事情,靠自我消化横生枝节,在“枝条往窗外横生。被雾蒙住眼”绵密地说辞之中,视网膜一片昏暗,眼睛一如迷糊,辨识不了视觉器官与听觉的通感效应。鸟语,自此转化了以后,不可捉摸。届时,耳朵根子还不太清净,也可拔高几分,“翻翻歌单,嚎叫”的语意里,假想到优雅的某一个高度,但不能够如愿以偿,与一堆堆“歌单”逐个对应,这鸟语,怎么听都不动听,如何“描述”皆无济于事,耳畔隐隐地传来了“嚎叫”声,比杀猪的声色更为难听,却也不得不听。

     鸟语总归是鸟的心声,它表意中的幻想,贮存在耳外的一任风中,牵扯人们的心肺。人类听不懂鸟说的话,可是鸟儿们自己能听得懂。

“气温”永远变化,寒来暑往,鸟语不绝于耳。叩击心扉的“敲门”之音,或是惨淡无垠,或者是,一种不可描述的生态万象,把不同类型的两个物种贴近了很多,迫不得已,彼此做着心灵的沟通。“乌鸦和喜鹊”的意义相左,在模仿人的“串供”格式化里,各表现各自的激动,一忧一喜,启示着人生不能避免的互补作用。鸟语,非同一般,搁置于人的思维定式中,哪怕是“互换皮囊”了,互通有无,分毫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站立“树桩”的鸟儿,与树木建立了感情,不可分离。一抔又一抔“黄土”的掩埋,岁月年轮奔突里,掩盖到了“腰际”的部位,灰心到无意自持,只好慢慢殒灭吧,丧失了正常的智商,无奈的“患上老年痴呆”,驻足于深陷黄土内。鸟儿发声,感动一时。举目“瞅瞅烟圈”的四望轮回,继续沉默无言还有什么意义,随性“打开喉咙”,用力嘶鸣着,唱出自己的心声,岂不更好呢。

    鸟鸣听得多了,独自蹲下来“抽烟”,随着“眼圈”一个个腾空而起,愁绪与踟蹰将要回归内心,认真听取鸟儿发出的鸟语。一支烟熏得人“神经过敏”了,惯于听鸟语,听下去吧,不是人言与虫鸣,在烟雾缭绕的晚上,放松心情,也在“放雾一条生路”,不会感到有点抑郁。愁绪满怀,人寄托鸟语申诉,鸟语感化在人的心间。

评鉴诗人

惟庄

惟庄,原名何伟征,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某机关单位。出版诗集《新启蒙诗选》《一次步行的起始》《半分甜度》及散文集《碎步之轻》《月亮湾下》《似鱼儿游动》《追忆那一个古老现场》等。荣获第二届上海诗歌节创作一等奖、江西省谷雨诗歌奖等文学奖项。

诤言,或者绝世的经书

  ——读董树平的诗《洞见》

 李耀斌

洞见

董树平

一棵歪着脖子的树

憨憨的枝桠,落叶殷实

没有平滑的皱纹,心已空

一群树虫忙着搬家

树上停留过的鸟

不止三百六十五只

它们做着法事

各自觅食,各自盘算荒野

倘若诤言可以教化一只鸟

歪脖子树是一版绝世的经书

还有一棵歪脖子树

其实是生长在月亮之上

有乾坤,藏玄机

察洞见,煮日常

偷看月亮的时候

歪脖子树整了整衣冠

    董树平的诗《洞见》描绘的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小景:原野上,或者村子旁,具体在哪里,并不重要。一棵歪脖子树被什么掏空了,作者说“心已空”,但“枝桠”尚“憨憨”,“落叶”尚“殷实”。在这棵树上,“一群树虫忙着搬家”。注意:是“树虫”,也就是说,它们原来是“吃”这棵树的,“现在”没得“吃”了。“树上停留过的鸟/不止三百六十五只”,作者说这些“鸟”“做着法事”,“各自觅食”,“各自盘算荒野”。这当然是作者的想象和生发,但无论如何,这棵树上的鸟面对着这样一棵被“掏空了”的树,无论如何,也和那些“树虫”一样,是在这棵树上真的“待不下去了”,古语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何况这些也许互相没有牵连关系的“鸟”,这时候,不“做法事”,不“各自觅食”、“各自盘算荒野”才怪呢。这是作者看到的景物,这也实际上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景物,只是因为它常常进入我们的视野太频繁,早已造成了我们的“视觉疲劳”,所以我们对它“视而不见”,而对于诗人董树平来说,就是“洞见”——直接看见,因为诗人不会“视觉疲劳”,诗人总是在极力地“发现”。这也许就是这首小诗取题目为“洞见”的原因之一。

     其二,这棵“歪脖子树”早已“心已空”。因为“心已空”,树身上一定有从里向外“穿透”的地方,也就是说,一定有“洞”,这让一棵树“心已空”的“洞”,更易“引人注目”,当然,看见这棵树,看见这个“景物”,自然形象化为一种“洞见”了。

     其三,作者“洞见”的就是“诤言”,就是“绝世的经书”。作者说:“倘若诤言可以教化一只鸟/歪脖子树是一版绝世的经书”。“诤言”能不能“教化一只鸟”,但这棵树一定是“一版绝世的经书”,它在大地上醒目地站着、打开,让人心里发颤。

     读到这里,我想起了宁夏著名诗人杨森君有一首题为《残》的诗,“取景”和这首诗一样,但立意截然不同,但是,杨森君的小诗《残》,绝对“残”得令人心里发颤,不妨引述如下:“树空了/风来之前/一树的叶子/还在讨论/如何顶住”。

    《洞见》在前面可以说是“写实”,写“看见”,写“地上”,但后面,笔锋一转,开始“写虚”,写想象,写“天上”,写“月亮”,这样,诗便在思想上艺术上形成一种虚实交映相互映衬的艺术美,而且,“后面”的更是“前面”的推进和深化。

     作者在后两节说:“还有一棵歪脖子树/其实是生长在月亮之上/有乾坤,藏玄机/察洞见,煮日常”。这便是作者的第四个“洞见”。月亮之上,“有一棵歪脖子树”也即“月桂树”,有一个“吴刚伐桂”的神话传说,“吴刚伐桂”,本身就是“天帝”对“吴刚”的惩罚,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在这里就不必展开。这里,作者凭借想象,把神话传说渗透在诗里,让诗的氛围更美更迷人,让诗的思想和境界得到进一步的开掘和深化,让这首小诗真正抵达“绝世的经书”,立在地上,“有乾坤,藏玄机/察洞见,煮日常”,警示世人。

评鉴诗人

李耀斌

李耀斌,笔名沉石,曦斌,网名石头,号一粒尘。宁夏西吉人,诗人、评论家。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散文诗》《诗选刊》等。著作三本:《河是水的衣裳》《左手和右手的舞蹈》《山河谣》。

新媒体文学诗讯

同题诗

新媒体文学同题诗《风语》2021年1月15日周五晚8.00--9.00群内收稿,精选优秀作品推荐报纸副刊。请参与的诗人保证质量,避免错字,入选平台后平台择优刊出。(注:同题诗不超20行)

名家 前沿

名家、前沿诗人诗歌10首,简历(300字)、照片(横板一张)。平台精选一首朗诵,并附加评论,作者可以自荐也可以推荐。精选评论(千字)届时新媒体文学平台推送.审稿、收稿主编:孔坤明13600474442(电话/微信)。

平台诗群

新媒体文学平台开设诗群、诗社专栏,现代诗15-20人。每人20行内精品诗歌一首、简历200子内一份;组稿诗社社长或主编的生活照片一张,诗社介绍500字内。组稿诗社、诗群可在下方平台留言或联系审稿、收稿主编:孔坤明13600474442(电话/微信)。

赞赏说明

新媒体文学个人专辑赞赏作品20元以上60%归作者所有,10%归朗诵者,20%归评论者,10%用于平台运作,费用到账后给付。(注:20元以下含20元作品不发放专辑稿费,合集不发放稿费)

●关注新媒体文学,让你的人生更精彩 ●

新媒体文学II 刘向东10首+评【245期】

新媒体文学II 冯岩 封城日记组诗10首【248期】

《中国新媒体文学诗萃》诗集出版发行【208期】

新媒体文学 II 回眸 2020 【242期合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家诗歌:董树平的诗
胡宏济 读诗有感
【诗艺花苑】董元奔:最好什么也别说(外二首)
女诗人||【董丽丽的诗】
中国当代诗人档案|著名女诗人潇潇
华夏精短文学北京分会专刊(2020•64):诗五首(作者:赖群森/张忠山/书乐/董凤欣/陈蓉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