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劑臨床能力十日衝刺班2015050401

方劑臨床能力十日衝刺班2015050401

 

我们上个礼拜讲到哦,第一味本草哦,讲到桂枝,那么,伤寒杂病论里面的桂枝我上次有讲到这个,药品切割部位的问题,所以呢其实我们今天啊,如果要配桂枝汤这一类的方剂的时候,我们在药局通常药单写桂枝的话,药局该包给我们是那个它的树枝的细尖尖,也就是所谓的桂枝尖,那这样子的话,它的药气是稍微淡一点点的,所以在用的时候呢,你要开多一点也没有关系,甚至比说桂枝汤,如果我们煮一碗的量,我们台湾习惯就觉得说,张仲景的那个剂量换算过来的一碗量,是开三钱,那你如果开到,五钱六钱大概都是可以的,因为浓一点点药性会比较像汉代的桂枝,当然你要直接开便宜肉桂也是可以,像小建中汤里面如果你一贴药开这个重量的桂枝,你直接跟药局讲说给我便宜肉桂,药性可能会比较接近,那么,在张仲景的书里面,有一些时候桂枝加重量哦,是要,它要的那个药性其实比较像今天的肉桂,那今天的好肉桂是相当的贵,那我们平常是这样,比如说,我上次有讲一个方剂,当然同学不一定日常会用到,就是有一个方剂叫做桂枝加桂汤,就是桂枝汤里面把桂枝从张仲景的三两加到五两,那这是治疗说一个人虚了以后啊,他的心阳不能够镇住他的肾水,于是这个人会有一个身体感,是觉得他的肚子里面啊,好像有什么一坨东西,一坨气一样的东西,从小腹这样往上窜,那这个,气往上面窜的症状我们称之为奔豚,就是跑小猪,上次有讲到一下,那,感觉到这个奔豚气往上窜的时候,张仲景的方剂是用桂枝加桂,就是把桂枝的量从三两加到五两,这是汉代的书里面的五两,但是我们今天如果要开这种治奔豚的桂枝加桂汤的话,其实常常就是,一次份的汤药里面啊,就是加好一点的肉桂,加个一钱半左右,效果就差不多了,同学懂得那个意思吗,就是顶好的肉桂它的浓度就足以往下压了,那因此呢,这个地方的不确定性,比如说,有一帖方剂啊,我们今天叫做八味丸或者是八味肾气丸或者称之为桂附地黄丸的东西,那这个,八味地黄丸这个方子里面,张仲景原来的书里面是写加桂枝,可是现在的做药的工厂也几乎都是用肉桂了,所以,就是大概了解一下我们的中药材的使用部位的微微的差距可能会造成它的,就是古代跟今天方剂的药味名称不是很一样,那有这种药味名称不是很一样的部分呢,还有一个药,就是这个枳实,中国人不是说,好像有一个成语故事是说,橘子过了淮河就变枳,对不对,就是那个橘子会长得比较小颗然后肉比较少,那枳实这味药呢,如果是张仲景写枳实的这个东西的话,今天我们写药单就写枳壳就可以了,因为,枳实是这样,它的嫩果子,我们台湾叫做“曾亚(音)”的东西,它里面是果肉的部分是非常少的,所以它晒干了以后,它是扎扎实实的那个切片,那个这个今天的枳实。可是它长熟了之后,果肉的部分就多了,那晒干了切片切片就是中间是空空的,那就是今天的枳壳,可是张仲景要开的话,开张仲景方的话,他写枳实的就开枳壳就可以,因为张仲景那个时代似乎是没有流行用这种“曾亚(音)”这种嫩果子,并没有,那反而是今天,如果张仲景说枳实的,你就老老实实的就以为照字面开的这个嫩的东西的话,那这种嫩的哦,反而往下冲的力道太强,就是你真的照仲景的剂量开的这个枳实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变成那个人气一直往下掉,那用久了之后有可能会造成水泄或者是脱肛的现象,就是因为它那个忘下面打的力道太强了一点,所以这个是古方跟经方啊我们有一些药味上面要做一些微微的调解的。

那至于我说桂枝汤里面的桂枝是把心阳补强了,然后桂枝本身又是有祛风的效果,所以从动脉管推出去的,当然我常常说脉管这个字,因为桂枝的药性也可以说走在血管,也可以说走在正经的这个经脉上,所以到底是能量还是经脉还是肉体有形的血管,我觉得都有,所以我姑且称之为脉管这样子啊,那,那么芍药呢,跟桂枝形成的相对呢,像我自己直接用西医的药理来说芍药说不定同学反而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如果我们用了芍药这味药啊,基本上,身体里面所有的比较大一点的管状的部位都会松开来,或者再说得更龟毛一点的话,就是,用了芍药以后啊,构成我们肠胃道的那个平滑肌会松开来,那肠胃道的平滑肌松开来的时候,第一个你肚子绞痛就不会痛了对不对,可是在古方的世界也说芍药是个活血药,那为什么松开来的药性会是活血的呢?因为它让你的肠胃道的平滑肌松开来以后,你那些最大根的静脉也会开开,那最大根的静脉开开的时候,这些中间轴身体的静脉开开了之后,它就会从末稍的血管把血拉回来,你知道这边打开了,那边就水被吸上来了,好像是这种抽水的这种原理,所以一旦用了芍药,静脉管的血都会被往里面拉,所以呢,中国人到后代的方剂,会说芍药是养肝血的,你想想看,因为肝藏血对不对,就是你睡觉的时候,这样肝里面血多一点,肝比较舒服。那如果你用了芍药,血都往中间轴拉了,是不是肝血就比较多了,那所以呢,因为芍药的这种,好像,又有养血的效果然后但是它本身往里面拉的时候,又有通血的效果,那非常彰显它这个药性的方子呢,张仲景的书里面有一个方,像这种左左右右的方我们带过一下,同学日后听笔记要记就记一下,日后听录音要记就记不记就忘了也没有关系哦,就有一个方叫芍药甘草汤,那芍药甘草结构第一个用处是当你的肚子在绞痛的时候用芍药甘草就会松开不痛,然后呢芍药甘草还常常再加一味药,加这个补阳的药,加附子,让它药性再暖一点,芍药甘草附子汤,因为我们现在其实很多人的体质都偏寒,所以加了附子用起来会比较舒服,所以月经的时候,肚子,如果下腹绞痛,你就开一点芍药甘草附子汤,如果你是寒性体质的话,通常会感觉相当感觉不错,那,这个芍药甘草附子结构呢,在后代又叫做去杖结构,有一个汤叫做去杖汤用了这个结构,什么叫去杖结构呢,就是有一些,老人家,我要说有一些啊,就是不是每一个,就是有一些老人家他在走路的时候会觉得脚疼,而且他那个疼法哦,是大腿不疼,过了膝盖,越往下越疼,到了脚踝脚背这个地方最疼,那这一种的疼痛的画面感,就是上面没有这么疼,越下面越不舒服,到了下面这里最疼,那这个通常是他的静脉哦,没有办法把血拉上来,就是慢性的仿佛是淤血一样的东西沉积在脚这一带,所以这一种的脚疼,当然张仲景的原书芍药甘草结构是治疗什么,是治疗小腿抽筋的啦,那意思大家同学能够明白对不对,可是这种小腿抽筋,急性的你用芍药甘草结构是可以立刻的把小腿抽筋松开来,但是如果是慢性的抽筋,你就要往两个方向想啊,所以现在我又等于岔题教抽筋了啊,那就是不断的有点可以岔就岔,我们现在是方剂学,乱塞,那这个治疗抽筋的话如果你是睡着了会抽筋的话,这个是在五脏那个版图就是所谓的肝血不足的抽筋,就是阴虚抽筋,那肝血不足的抽筋,你只要在睡前啊,稍微吃一点点,你要用芍药甘草汤也可以,不然有一个时方也不错用,叫做加味逍遥散,有听过吧,不用写黑板吧,那加味逍遥散就是有一点润肝养肝血的,微微的,但是就是那么微微的,你科学中药只要吃差不多两公克左右,也不要多,通常睡着抽筋的那个状况就可以得到改善,那但是,还要一种人有另外一种抽筋,不是睡着的时候抽,是游泳的时候抽,有没有这种的?那游泳的时候抽筋呢,就代表你的经里面本来就有湿,所以它一遇到湿的东西就难受,那,这个时候呢,张仲景的方里面有一个,薏苡附子散,薏苡就是薏仁,薏苡附子散用炮附子跟薏仁打成粉,然后吞粉末,那这个薏苡附子散它原来的主治呢是治可能是我们今天说的风湿性心脏病,我说可能是的意思,因为张仲景用药是用症状来开的,不是用西医的病名来开的,那这个薏苡附子散在后面的胸痹篇里面的一个方,它说这个人有的时候会心绞痛,而他那个心绞痛是偶尔觉得胸口会紧一下,但是又不是随时随地都在发,偶尔会胸口绞紧一下,就是那种偶尔绞紧一下的心绞痛,张仲景的用药的方法就是说这个心脏的这一块可能是有湿气淤在那边了,所以呢,就用薏苡附子散治这个偶尔抽一下的心绞痛,但是这个血管这种脉络里面有湿气的让它绞一下,那跟游泳抽筋不是同一件事嘛,对不对,所以,如果是游泳的时候的抽筋就用薏苡附子散而不是用芍药甘草汤了,那所以这个芍药甘草汤治疗这个脚哎呀动一下脚踝啊脚背啊特别难受,上面好一点,这种老人家的这种脚腿不好,那这个方好用,而且这个方的结构里面你还可以再外挂一点点东西,比如说活血的,乳香,没药,可以挂一点点啊,就是我们现在讲外挂的原则,就是张仲景讲这个几两这个三两这个几两那么多的话,你外挂的药反正永远比那个方剂里面最小量的药还要小一点就对了,就是不要对,多了就把那个方改歪掉了,所以外挂的药就开其他的药的差不多的剂量,用量最小的那味药的一半以下就没关系,那这个芍药甘草汤加乳香没药的结构当然也有的医家认为说这个时候如果用赤芍药不用白芍药的话,这更加有活血的效果,可是赤芍药有活血的效果却比较没有往里面拉的效果,所以不然就赤白各半就好了,那这个赤白各半这样子开,哎,这样的结构,赤芍白芍各半然后这个样子的结构,治什么呢?比如说,有的人,就是偶尔发生的故事情节,我妈妈发生过一次,她有一次在冰箱冷冻库拿一只冰冻的全鸡,然后不小心手滑砸到脚背上,砸伤了,然后呢就用这个东西把它把淤血拉上来散掉,那当然,我们江湖上也有一说,说这样子把血往上拉的药对不对,用在那个静脉曲张是不是也可以呢,对不对,有些人她年纪大了,这个静脉这个地方就,像这边一根一根蓝蓝绿绿的血管都好清楚突出来,那,我这样说好了,你可以用这个结构啊,不要太大量,稍微喝一个礼拜,然后你看这个礼拜有没有血管开始退掉,那有的话就代表你用对了,没有的话反正也喝不伤人,大概是这样子,但是如果你喝了之后退了之后,发现不喝了它又回来了,这样子的话就有另外一个说法,这是代表就说,那个静脉曲张是因为你的肌肉里面,有湿气,那要抽肌肉里面湿气呢,比较好用的药物是用食疗,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菜市场买的那个黄豆芽,那黄豆芽烫熟了,每天呢,就午饭用半斤黄豆芽煮熟了以后拌沙拉吃,这样子可以去肉里面的湿气,就是这样的食疗比起你煮药可能要效果好一点点这样子,当然你不想吃那么多把它煮到药里面也是可以了,(老师那个黄豆芽那个豆是硬硬的哪一种,不是一般的豆芽菜。)就是一般炒菜的豆芽,有黄豆的豆芽就是这样子,所以这个是讲一讲芍药在这个事情上大概的药性啊,所以,大家想到芍药就想到它把静脉的血拉回来,然后顺便可以做的事情,这样这样都会有一点关系,另外呢,在无形的能量的世界来说芍药的话,那芍药就会有一种,好像在张仲景的世界里,比如说,有桂枝有芍药的汤剂结构里面,你会很明显的看到,芍药会把这整个药物的作用长于往内收,而桂枝会往外推,所以桂枝汤有一个加减方叫做桂枝去芍药汤,或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同学笔记就写桂枝汤去芍,或者是去芍再加附,这两个汤都可以,因为如果你的体质是比较冷的,会有怕冷的感觉的时候加点附子也比较好,当然加了附子你那个药汤就要炖久一点了,这个书里面讲到这个桂枝去芍药汤是治什么呢?是治本来是一个桂枝汤证,可是这个人可能喝了冷东西或者怎么样,把这个桂枝汤证给冲得陷进来了,我们叫做内陷,就是本来应该在表面打的感冒跟正气的争斗被陷到中间来了,那有一点轻微的内陷的时候啊,那这个人桂枝去芍药汤的主治是桂枝汤证里面再加一个胸口闷,那个这个胸口闷又代表这个病邪已经陷进来了,于是你就要拿掉芍药减除桂枝汤的封印,让这个桂可以把这个疾病场域推回去,所以这个时候就出现桂枝去芍药汤,如果还怕冷的话,就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那这个结构同学应该可以了解吧,思考上不会太复杂,那这个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或者,桂枝去芍药汤的主治会对到哪一类人的体质呢?就是有一些人心脏不是很好哦,他遇到天气冷的时候容易胸口发闷的,天气冷容易胸口发闷的人,那很适合的就是这个桂枝汤去芍结构,那这也是很安全的,就是也吃不坏的,那刚刚讲的那个,桂枝加桂汤,不去芍药而加桂,那这个样子的话就刚刚讲的治奔豚,对不对,治肚子觉得有一坨东西往上冲的。张仲景的方的那种让人学方剂觉得很龟毛的地方就是,真的就是差不多的结构,就是少一点多一点,药性的走法就完全不一样,而临床吃起来的感觉也真的是完全不一样,所以等于是我们现在介绍芍药这一味药的时候,好像有一些相关的什么芍药甘草附子汤我们顺便讲了,那同学日后再慢慢回头整理笔记。

那这个对于这个药物的场域的大或者小那同学也理解一下,这两味药巧法,那至于就是,上次又讲到介绍这个桂枝汤的谱系的时候,有讲到一个,桂枝救逆汤,就是桂枝汤去了芍药,在加相当重的龙骨跟牡蛎,因为加普通量的龙骨跟牡蛎那个叫做,桂枝汤加龙骨牡蛎就是桂枝龙牡汤,那加更多的龙骨牡蛎就是治火逆,就是人的身体受到了异常热的刺激,气血脱位。那这个火逆证的桂枝去芍药加龙骨牡蛎汤,这个去芍药是因为在龙骨跟牡蛎已经好重了,所以在有芍药扯住就背不动了,为了它的载重量的问题。那上次讲到一个出了大汗以后,脉沉迟身疼痛的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新加汤,那那个人参生姜新加汤也是有了人参在那边补水啊,这个药也变得比较重了,所以芍药就不要了,它的载重量的问题,那另外呢,像是我们刚刚讲到,之前讲到说治疗每一个细胞单颗水肿,所以这个人身上鼓起来的时候摸起来的是短短短,好有弹性的,因为,普通的水肿就按下去你的肉不会那么快跳起来的,可是完全这个有弹性的一按就跳起来那种真正的水肿,就是细胞内水肿,那个是桂枝汤结构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那这个叫做转气汤,那这个转气汤呢,它的芍药去掉就有一种这个东西跟另外一个响度的对比,就是我们中医有一派认为说,一个细胞里面哦,你如果一个汤里面芍药跟桂都有的话,你芍多桂少,细胞就会吸收东西进来,桂多芍少的话,细胞就会吐东西出去,这是一个,有这么一派是这么讲的,那像是我们的这个超级,这个经方里面的超级大补药小建中汤就是,桂少而芍多,就是桂枝汤里面芍药加重一倍再加麦芽糖,这样的一个基本盘的用药逻辑,那当然这个用药逻辑,同学记不得都不要紧张,因为呢,这是一个语言学的实验啊,就是,比如说完全没有学过英文的人哈,如果你给他十句到二十句,某一种文法的句子,你不让他懂文法,只让他把这个句子背熟,然后你再让他造句,他造的句子几乎都是合乎文法的,就是所谓文法这种东西是完全可以潜意思自己归纳吸收的,只要它有它内在的逻辑,我们人的无意识的脑就能够处理那个内在的逻辑,那我现在,多说这么一点点,只不过是跟同学讲,张仲景的方是有他内在的逻辑的,所以你一个一个的方开久了之后接下来你就会很自然的创出其他的方了啊,所以这个东西以后各位同学的医术要再进步的话,我觉得自己这些方剂用着用着就会进步,而且我自己也觉得说,这个天下的中医老师是非常多的,而且很多其他老师的医术我也非常尊敬的,就是我很喜欢他们的医术,但是,我会觉得,对于一个学习者来讲,我觉得一开始学伤寒论是比较好的,就是你开始学伤寒论,你对那每一味药都有感觉了之后啊,你再去看别的老师的东西会非常容易偷到,你知道么,就是我觉得我的这个课程可能不能在这30小时冲刺班里面把各位给训练成神医,但是非常有希望把各位训练成神偷,就是能够变成神偷就实在是太好了,因为就见一招偷一招就可以了,那,那这个芍药啊,我刚刚讲到说,有人认为说,赤芍药比较活血,白芍药比较不活血,不过白芍药往内拉的力道的确比较强的,而张仲景时代并没有特别强调芍药在用的时候要炒,可是今天我在开芍药的时候,都会写炒,比如说,我开药单会写炒白芍,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今天的台湾的人,肠胃基本上比较虚一点点,那生的白芍药还是太寒了,所以很多人用了生白芍就会拉肚子,所以我就,还是用炒白芍,虽然不是张仲景强调的事情,但是今天大家的体质就是,可以稍微斟酌一下,像那种白芍特别多的方,比如说小建中汤好了,那,有的人吃小建中汤也会觉得大便变得有点偏软,那这种时候你就还要加一些去矫它的药物,就比如说你可以在里面再外挂一点点干姜了,外挂一点点让脾比较活泼比较暖的什么白豆蔻啦之类的东西,让它的药性稍微暖一点点,这是因为这个人本身就已经有太阴到少阴之间的那种体质了,所以,这个药物,一般性的补药,他吃了还是觉得好像有点偏阴偏湿的感觉哦,那,这个地方知道一下,呃,我们不知道我们此刻就可以先把把芍药放过去了,那当然,芍药的药味啊,后代的人啊,很喜欢,后代的本草书很喜欢说芍药的味道是酸的,说是,因为酸是收的,因为中国后代的本草学家认为酸味是让东西收缩的,对不对,所以就会以为,无法不把芍药称之为酸的药,但是芍药这个药材,实际上你吃起来是没有什么味道,闷闷的,硬要说的是微苦的,那么神农本草经也是写它是微苦的,没有说它酸的药性,而我觉得芍药的这种,好像扩张大的静脉血管把血拉回来这个收缩感,好像跟那个酸收的感觉不完全一样对不对,甚至酸等于收这件事件,基本盘就是一个错误的设定,就像如果有一个算命先生说,哎呀,这位先生你本命缺金,所以你应该做金融业才能补金气,那这个是有错误的对应,你知道那种感觉,就是moneymoney那个金不一定是五行里面那个金哦,对不对,这是算命学可能会有人钱是水有的人说钱是木,不一定是属金的。所以酸对到收缩这件事情本身也是一个,非常非常有问号的符码错误对应,因为我们说,金气就是,金气木气,我们讲金气是容平对不对,木气是曲直对不对。这个,它的本意并不是收缩而是别的东西,那你要看到酸的药性的话,就是你如果要说这个酸味的药跟这个辛味的药的差别,比如说,你要是酸味的药有收缩的效果,很明显会有的是五味子,但是五味子是酸中带辛的,就是酸味里面有一点微微的辣感,那五味子的话,就是如果你的肺的气要散掉,要把你这个胸口要散失的气把它束回来不要让它散掉,代表性的方,生脉散,生脉散是比较多的麦门冬,跟稍微少一点的人参或者粉光参,跟更少一点的五味子,这个方也就顺便教了啊,只要是多中少这个比例就会有效,人参、党参、或者粉光参都可以,然后再少一点的五味子,那这个药就是人如果,哎呀好容易就是胸口发虚发喘的时候,把这个散失的胸中大气收回来的方,因为,生脉散,我跟大家讲,用经方的人会用到生脉散是这样子,是因为经方里面会很明显让人胸口整个虚掉的药物一个是麻黄一个细辛,就是麻黄跟细辛都会很明显的让人胸口虚掉,像,本来这个胸中大气比较虚的人,用的药方里面有麻黄的或者有细辛的,常常用完之后就觉得胸口整个空掉,觉得人有一点慌慌的,当然我们上个礼拜的课有讲到,桂枝甘草汤主治是想要把手插在胸口按住,那这个是心阳虚了,那这个用经方里面本来的方来治疗这个心慌慌心阳虚啊,这个是用桂枝甘草汤,当然我们刚刚岔题讲到那个桂枝去芍药加龙骨牡蛎救逆汤,它的主治叫做卧起烦,卧起惊狂,或者狂惊啊,就是桂枝救逆汤,就是睡觉睡醒之前都特容易被吓到,当那个时候是用桂枝去芍药加龙骨牡蛎救逆汤,是特别从睡梦中惊醒,那个人特别睡觉睡不安,整个人会慌乱容易好像被吓到,就大概就是这一类的,那这种胸口的气散失的状态,生脉散也是我们常常用救这个,就是你用了这个细辛或者麻黄类的药物的时候,你的胸口的气虚掉了时候会用来收敛这个胸口的气,有这个五味子呢就可以把胸口的气收回来,当然哦,生脉散,因为是收胸口的气,那我们中国人认为人的心,有有形的心跟无形的心,那无形的心也算是胸口的气,所以那种非常早期的老年痴呆,就是这个人哦,他开始散神,就是你跟他,我上次讲到说人因为心力交瘁而晃神是用归脾汤对不对,上礼拜讲过,那但是如果这个人开始是那种,你跟他讲话啊,他就,没什么反应的,那你赶快搭一下他的这个左手的寸脉,就是这个左手寸脉是心嘛,心脉,如果他左手的寸脉有一个脉象是,你这一片皮肤按在那个地方,觉得他跳跳的那个脉的点啊是东一点西一线,就是心脉是散乱的,跳起来的感觉是不在同一个点的,那这一种的脉,生脉散特别的有效,就是一旦他这个气收回来之后,那就会让那个人回过神来,效果也还蛮快的,那这也是胸中大气耗散会有的现象之一,当然生脉散以后啊,教过的很多汤,就是比如真武汤我们常常搭生脉散用,就是顺便补一补肺中之气,那生脉散原来的主治我想,不要说主治,我说用途好了,比如说生脉散我觉得很好用的用途,一是抗中暑,就是这种比较凉润的麦门冬,用这个人参五味子收在这边,基本上生脉散我们从前给它的外号叫做可以吃的冷气机,就是当你有吃生脉散的时候,走在大太阳底下,你会发现别的人哦都拼命的往屋檐底下躲,然后呢或者撑伞,然后你有吃生脉散就会觉得说,有那么热吗?就你感觉到温度比别人少两度左右,可以吃的冷气机,另外一个是,可以取代你一段时间的心肺功能,就是如果你是那种闲的没事做的无聊家庭主妇要去跳那种什么有氧运动的话,对不起好像我很贬低你哦,的确在贬低了,就如果你要去跳,什么要把腰练瘦你要练拉丁有氧,那以我们这些一般平人的资质,他那一个钟头的拉丁有氧课,差不多啊,就是过了二十分钟你就完全处于硬顶的状态了,就觉得哦,只是那个老师还不倒下,我也不好意思倒,对不对,但是这个时候呢,你如果有吃生脉散,再去跳那个拉丁有氧,你就会发现你撑得过了,就它可以代替你一部分的心肺功能,所以游泳的时候可以省力,那代替你一部分的心肺功能,什么地方超有用呢,就如果你要去,西藏那种地方观光,怕得高山症的时候,就先吃,然后就一直吃一直吃然后就可以代替心肺功能就不容易高山症,这是临床非常有效的方法,回来不会怎样,就是补药的药性就是把它用掉,然后它就代替你那一部分的心肺功能,所以做运动啦,或者抗暑啦,这个药方是非常好用的,当然,用了粉光参药性就会比较凉,用党参或者人参药性就会暖一点点,那你可以选择你自己觉得刚刚好的,用的种类的药,因为有的人体质非常寒的,他用了粉光参呢冒冷汗,但是有的人就不会,粉光参就是西洋参花旗参,那个比较冷一点。(生脉散加保元汤跟生脉散加补中益气汤有什么差别)我觉得补中益气汤也是把人的表面的气场巩固起来的药嘛,所以应该可以给生脉散再加强它的药物的强度的那种感觉,那其实生脉散加保元汤,保元汤结构是黄芪人参甘草跟肉桂,保元汤就是所谓的补气总方,三份的黄芪,二份的人参,然后一份的炙甘草跟零点五份的好肉桂,就是人要气嘛,黄芪补表面的气,人参补中间的气,甘草补里面的气,肉桂补底下的气,就是什么气都给你补了,那生脉散跟保元汤加在一起简称生脉保元汤,就是这个人觉得没力了这个时候就会觉得有力,那生脉保元汤我们助教什么时候会用呢,唱卡拉0k的时候会用,因为他们很喜欢抢麦克风飚一个通宵的,那这种时候,生脉保元汤可以让他拥有不败的对战实力,(……)我觉得你的这个故事情节可能需要更仔细的分辨,就是因为有的人心的心律不整她刚好是所谓的,有一个很滋阴的方子等一下会教到的,就是,炙甘草汤证,就有很多生地黄的炙甘草汤,那,如果是这种很阴虚的心理不整的话,我说如果,如果是很阴虚的心率不整的人哦,他如果吃到这种补气的药不见得会比较舒服,然后,还有一种呢是,很阳虚阴实的心率不整,那那个人通常都有脾阳虚的问题,就脾阳虚脾阴实,就是有平胃散证,就他的脾胃太湿寒了,所以这种的也不适合用这种生脉,因为本来生脉散就不是对到心率不整的方,只是保护胸中大气的方,所以就是没有对到的,就心率不整这两个方里面就是比较有机会对到多一点,那,那至于说刚才我岔题说五味子这个酸收的药性哦,它的确是可以收敛元气,把这个肺散掉的元气收起来,把肾要散掉的元气收起,所以张仲景的有一些把肾气动到的方里面,多半都会有五味子,像是小青龙汤里面有五味子,那是要收住肺气收住肾气,然后小青龙汤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病人虚掉不能继续用了,那就会改用另外一个方来收摊,那张仲景用来收摊小青龙汤的方子叫做苓桂味甘汤,这个我们这本书里面没有,那是金匮要略本里面有,那苓桂味甘结构就是苓桂跟甘草的结构帮忙继续把那个湿痰清掉,但是呢,剩下就用五味子来收住他的气来让他不要狂咳嗽,就不再用什么麻黄之类的东西去散它了,苓桂味甘结构我们家莹莹是非常爱用的,如果有机会你们在私下问她好了,这个所谓的酸味药的问题,像是,酸味药,如果是木是曲直之气,把相反的元素粘合在一起让它变得更强,比如说有一味药叫做山茱萸,山茱萸跟吴茱萸不一样,吴茱萸是很苦臭的药,山茱萸是只有酸味,山茱萸吃起来像什么呢,像是那个没有加过糖的小红莓,就是什么别的味道都没有,就是酸而已,那,这个东西的酸味,山茱萸在临床是怎么用么,民国初年的张锡纯啊,看到病人快要虚脱的时候,马上就用大剂量,比如说今天的五两那么重的山茱萸煮水给他灌下去,然后就发现这个要往生的病人哎哟灵魂被黏住了,又不往生了,这是黏住人的肉体跟灵魂,当然这个人要虚脱而死,如果是一般方剂学的开发是开人参附子的参附汤,把他补阳气,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可是呢,张锡纯就发现用不是很补的药的这个山茱萸,也可以把这个人的这个要跑掉的灵魂把他黏住,那这个是很会用恶搞招数,然后呢,可是,那如果你要说其他的酸味呢,比如说乌梅,乌梅呢,像厥阴病的乌梅丸就是用乌梅对不对,或者说厥阴温病的乌梅白糖汤证,那那个都是人的阴跟阳要分开来了,你马上用乌梅把它黏起来,是不是,也是把阴跟阳黏起来的味道属酸,那你说五味子的那个收住肺气收住肾气,其实也可以说有这个调性,但是,这一种,AB的这种酸的药性,或者反过来说辛味药都有把AB分开的药性,比如说寒气进了身体,麻黄可以把寒气拿出去,分开,或者是人的任何有水的地方有寒气的话,水中之寒要把它分开的是细辛这味药,所以呢,芍药的药性我觉得,很可以,客观来说就是很可以单独讨论,因为它跟其他的那个酸味药的那个作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而且古时候的本草书,神农本草经我之前也提到过芍药利小便,那后代方不会要拿芍药利小便,可是张仲景的方剂里面很明显用到这个效果的,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我说这个主证是后脑勺僵而且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就是可能尿得少可能尿不顺并且觉得胃这个地方有一点闷痛,后脑勺僵小便不利胃闷痛,那个是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那这个结构框架就是,把这个胃这个地方吸收不下来的水扯下来,那另外一个会把胃这上面这个地方吸收不了的水扯下来的方,叫做甘遂半夏汤,这个是不常用的方,听听算了好不好,书上有啊,那甘遂这味药是很凶的去痰水的药,就是有痰水淤积在上面,然后这个人呢上面塞的很难过下面一直拉肚子,那那个拉肚子是一个无效的代偿反应,就是他身体想要把那个痰水拉掉可是扯不下来,那你就用,甘遂跟芍药的结构帮助把这个痰水扯下来,这个书里面有,同学有个大概印象,人生偶尔万一遇到的时候再翻书就好了,眼前就不讨论了,那另外一个把这个水拉下来有清除作用的是真武汤,那个是水从吸收到代谢整个循环都帮你强化一遍的汤,那还有一个汤,我说桂枝汤的小阳旦汤,它的对面是小阴旦汤,小阴旦汤,黄芩白芍甘草生姜大枣,芩芍组的那个,所谓的,张仲景的这本书里面叫黄芩汤那方,那这个黄芩汤这个方子哦,就是,在临床上面用起来的感觉,这个我们讲义上面也有黄芩汤,我就讲到的时候带过之后就不细讲了,就是这个人他的状态是这样子的,拉肚子的时候,他的感冒的症状是拉肚子,然后呢,拉出来的大便不是狂泻,就是一阵一阵有一点稀这样出来,然后大便是有一点烫屁股,微微的有一点偏稠,所以你会觉得他的大便那个泻是热泻不是冷泻,像那个理中汤四逆汤的泻就是纯粹的水泄,你就知道是冷泻了,那这个微微偏臭,然后肚子绞痛得很难过的这个黄芩汤证的人哦,你把他的右关脉,就把他的脾胃脉,通常都可以把到这个右关脉啊相当汹涌,就是跳很有力,就是又滑又洪,相当汹涌的右关脉,可是啊你把这个去了桂枝的,只剩芍药的桂枝汤,把那个桂枝换成那个一般说是清上焦热的轻飘飘的那个黄芩,换上了之后,你要这碗汤喝下去哦,那个病人的脉你再把就觉得好好玩哦,就是他原来那个好汹涌的右关脉啊,就像是皮球在泄气一样这样子“咻”这样平下去,就是他这个地方原来塞住的热,芍药把那个黄芩的药性就这样扯进去,然后清里面的热,然后就,整个这个脉象就像泄气一样平下去了,然后呢人就会觉得肚子松了不绞痛了,然后拉肚子也渐渐停了,那感觉就非常戏剧化的,也是就是,我要说的就是说,芍药这个药性哦,你放在跟桂枝一起的药方里面,你感觉不到它有那么强的往里面扯的药性,可是你一旦去掉了桂枝,只用芍药的时候,这个药往里面扯的那个力道非常清楚,从脉象上面一把就会把得出,真的是扯得很凶的药,所以就是说,看起来温吞吞软绵绵的药其实就是并不是省油的灯啊,就是这种感觉。

那么桂枝汤的另外一个药物,中间轴的药物叫做甘草,而且张仲景的伤寒论里面的甘草大部分都是用烤过的甘草,所以写作炙甘草,而我们的那个伤寒论跟金匮要略的传本因为是不同时代的编篡出来的,比如说伤寒论的流传可能是宋朝,金匮要略是那个,就是我们的中医史是假设,原来有一部书叫做伤寒杂病论,现在已经失传了,可能那是一个竹简,然后有人把这个竹简里面挑出跟感冒有关的部分,形成一本伤寒论,那剩下来的杂病的部分,后来又拼成一本金匮要略,这样的一个故事情节,那我们现在有的传本呢就是,伤寒论比较早的版本是明朝的赵开美复刻的宋本伤寒论,所以,伤寒论我们现在得到的版本是宋朝的版本,然后呢,金匮要略啊,是元朝的邓真编篡的,所以是元本金匮要略,就是元朝本,所以就是金匮要略要更晚成书,而在注解伤寒金匮的注家就发现一件事,说伤寒论里面的方剂用甘草都写炙甘草,就甘草都写炙,那金匮要略都没有写,也就是,后来的注家会想说,这到底是,抄金匮要略的那个编辑者漏抄了那个炙还是张仲景本来的意思真的是,凡是治感冒都是用炙甘草,治杂病都是用生甘草,就是各位同学你觉得呢?其实啊,严格来说,并不是伤寒论里面都用炙甘草,伤寒论里面有一个方是用生甘草,就是治扁桃腺发炎的桔梗甘草汤是用生甘草,所以你就会知道,即使是伤寒论里面,如果要用到甘草的消炎的这个效果的话还是会用生甘草,所以,(桔梗甘草汤那个位阶已经不是治感冒了。)对是杂病了,对对对,那用生甘草有一个很明显的主轴,就是,甘草这味药的药性,你直接这样幻想就会很简单,甘草的药性非常像是一个西药叫做类固醇的东西,那么,类固醇这个药物有两个面向,我们如果用生甘草的话,它采取的是类固醇的消炎的这个面向,就是中国人认为这个越甘的药越有什么,越有缓和的效果,所以如果你用了,就是发炎这种很剧烈的身体活动,你用了类固醇,它就会缓下来,就是整个发炎症状会平缓下来,所以喉咙痛,少阴喉咙痛这个发炎哦,其实这个的发炎不是一个真正的热症,因为我们之前介绍六经提纲的是有讲过说,少阴病其实是个能量不足,不是一个能量过多的病,所以它的喉咙发炎除了你要治好这个少阴病之外,你消炎的药也不能用寒凉药,用了人就更虚更糟糕了,所以就用这种完全没有寒性但是有消炎效果的生甘草是适当的,所以这就是模拟今天说的西药的类固醇的药效来用生甘草,那至于说用炙甘草,有一个有趣的点是,后代的医家用炙甘草,比较不强调这个面向,后代医家用炙甘草比较强调的是,很多别的药放在一起,甘草可以调和诸药的药性,像个和事老一样,就是让这个药性比较不凶猛,当然这个药性是有的,比如说像麻黄汤里面有放一点甘草,只放一点不放多,好像是一两,好像,很少,但是呢一两的甘草是干嘛的,让麻黄不要太凶,因为麻黄汤里面的麻黄已经足以制造出四十到六十颗的摇头丸,真的凶起来的话也可以吃到人立刻往生的,甘草本身是一个让毒性不要发作的缓性的药,让它缓下来的那个药效是非常明显的,比如说有一个汤,宋本的四逆汤,我为什么不说桂本,因为桂本有加人参,宋本没有加,宋本的四逆汤是甘草干姜附子对不对,那一个人很阳虚的时候,用附子补阳气,用干姜加强那个暖度,那这个甘草干姜附子的四逆汤在临床就是这样子,如果这个人真的是阳虚到,已经快要死掉了,如果你不加甘草的话这个人会怎么样?一下就喝了那个只有干姜跟附子的话,这人就会觉得哇心脏忽然变有力了,然后用力的跳然后变往生,但是呢,有了甘草,只要有一点点,那个药效就是绵长缓缓的保持那个药效,就跟凶狠的药一起用,炙甘草可以让它平缓下来,这是一个面向,但是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更多时候用甘草,用它的药性是用来什么,补气,就是张仲景常常说一句话,说气虚就加甘草,但是甘草补气的药性哦,从何而来呢,就是我们后代都会觉得人参好像比较补气,其实人参补气也是错啊,人参是补精神不是气,这个精气神的分野以后有机会再讲,说不定不会讲到,但是,或者说黄芪补气,那黄芪是补少阳相火到人体表面整个磁场的气,那当然人体表面整个磁场,中国人说肺与皮毛相表里,所以当然也会补到肺气了,对不对,那是黄芪的补气,那甘草的补气是什么呢,是这样子,各位同学以你们一般的中药常识哦,看到甘草会觉得甘草是补气药吗?应该不会吧对不对,但是张仲景非常强调甘草是补气的药,而这件事情是有科学的根据的,怎么讲呢,就是人啊会觉得自己很疲倦很没力啊,好像肌肉瘦弱拉,性功能不怎么了,就是所有的这种虚虚弱弱的感觉,如果说西医的检证,会发现人会失去活力这个东西主要的理由是他的肾上腺把身体里面的胆固醇转化成类固醇的机能偏弱,也就是肾阳虚的人,他的,中医说的肾阳虚就是肾上腺的一些机能不好的人哦,人体里面本来吃东西吃到肥油类的东西里面那个胆固醇啊,转成人体自己的类固醇的时候,你知道人体自己的类固醇能够让人怎么样,长肌肉有活力,然后性欲旺盛,性能力之类之类,就是那种,所有的活力都在人体自己制造的类固醇,那如果你今天这个人是感冒了生病了,那根本就是全身系统都忙不过来,他的身体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类固醇的时候,他就会呈现出那种失去活力的状态,那这种失去活力的状态,张仲景就称他为气虚了,那既然这样子的话,那直接给他一点类固醇不是很好吗?所以就是,类固醇消炎的面向是生甘草在负责,那烤过的炙甘草是负责类固醇的这个增强活力的面向,那当然都会有一点点类固醇的副作用,就是甘草剂偶尔用用增强活力是不错,但是用得太长期了,也一样会有所谓的月亮脸,水牛肩的问题,就是甘草还是太甜,以跟人体的水分的互动来讲,越甜的药越会把那个水黏住,所以人反而会有积水的现象,所以不是常用,而是短期用,但是即使是短期用哦,也很好的一点就是它的的确确比西药的类固醇副作用要小,所以,这个大概知道,而,刚刚讲过的是甘草形而下的药性,而甘草还有形而上的药性,就是张仲景的书如果你真的要好好的补气的话,张仲景的书用炙甘草往往是用到3两之多,可是呢,张仲景在桂枝汤里面或者很多方里面,甘草只用到二两,那这个二两甘草不上不下的,你想想看,三两甘草补气,一两甘草让凶狠的药变缓慢,对不对,那二两甘草是干什么的?历代的本草学家,以及是近代的本草学家,去检证这个事情的时候,就会发现有几个方里面不放甘草的,比如说真武汤,比如说乌梅丸,比如说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那那些不放甘草的方,跟有放甘草的方,在作用的时候人类的身体感有一个不一样的感觉,就是,有放甘草的方,那些药物是有一个地平线的,就是它有一个空间的上下的坐标轴,就是几味药知道自己往上走,几味药知道自己往下走,但是不放甘草的方,那些药都是自己去找病,失去方向性,就是不知道地心引力在那一边,所以中国人的象征符号认为,甜味是属土的味道对不对,那土就是一个地平线,对不对,有甘草的药物,药方有二两甘草的仲景方,那些药都知道哪里是上面哪里下面,我要往上走还是往下走,但是没有甘草的药方,往往那些药就不知道那里往那里了,就是乱走,它的方向性是不定的,所以,建立中间的坐标轴,这是甘草一个在形而上的药性,那至于是这个药性为什么会产生,对不起,我想目前的我们的科学还不能够检证这个部分,只是知道有这个特质存在,所以这是桂枝汤的第三味药的甘草,那我觉得桂枝汤啊,叫做小阳旦汤,真的很像在写一个旦字耶,就是桂枝跟芍药划一个大圈圈,生姜跟红枣划一个小圈圈,然后中间有一个地平线,是不是很像一个旦字,所以那时候我第一次教桂枝汤啊,在2006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我那个小小班啊,刚好有很多同学是练那个导引术的,然后他们练导引的听了桂枝汤就觉得,原来吃药是吃内功哦,就是一个药里面有一个内功图,你知道吗,就是桂枝从动脉出去,然后从静脉回来,然后生姜把那个能量从脉管里面推到脉管外面,由营入卫,然后红枣呢把脉管外面的气变精致再收回脉管里面,从卫入营。所以就是每一贴汤药吃进来其实身体都是借由这些草木的药性的导引啊,小小的练了一个小规模的内功的感觉,在中国人的药这个字是蛮有意思,就是音乐的乐上面加一个草对不对,像这个地方是那个时候是古时候打鼓的鼓,就是一个木架子上面放了乐器就这样敲啊敲啊敲,那现在是把这些做一个交响乐的这些东西全部都放在一个植物的框架里面,然后让植物以他们这些象征物的讯息来引导我们人体的气血的运行,因为我们在开中药的时候,内在在构思的时候是用这样一个象征物,或者我说不是真正的真相但是可以用的,所谓的童话故事这样开药,所以我就觉得,我说的话是非科学的,甚至不一定是事实的,但是要开中药我们必须要用这样的童话故事的角度去推动这些药性,才能形成所谓的内功,这是,吃药就是吃内功,然后其他的药会用不同的内功,比如说我们常常会讲到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那就是当你身体里有很多不好的能量黏在你身上的时候,这个药方可以像什么,大水冲你的全身,就好像有一个人打一个什么三丰神掌把你身上不好的能量都散掉,这样了啊,就是有不同的打法,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

那么,接下来讲到生姜这味药,那中国人又有一句关于生姜的药性的谎话了,我要强调是谎话哦,就是说,中国人说啊,孕妇不要吃生姜,因为吃了生姜小孩子会有六根脚趾头,这是谎话,但是你想姜是怎么长得,一坨姜旁边再长一坨姜在长一坨姜这个样子,对不对,就是它会这样子,而且姜的纹理啊,你在做菜切姜的时候,顺着纹理切很好切,逆着纹理切很难切,对不对,所以,姜的药性呢就是,让你的其他药物的能量,比如说桂枝的能量这样子出去的时候,遇到了姜就会怎么样,就会分叉,就是本来在脉管里面运行的这个桂枝的药气,如果没有姜的话,因为有一个汤证叫做桂枝芍药黄芪汤或者桂枝芍药知母汤,这些不放姜的时候,那个药性就乖乖的走在脉管里不会出来的,所以,如果我今天要吃桂枝汤治风邪治感冒好了啊,哎,我不放生姜,那这个桂枝汤喝下去,哇,一队这个打风邪的这个抵抗力的兵就坐在捷运上,然后呢,病邪呢就在捷运站外面,过站不停,byebye,没有人下车是没有用的,所以大概是这种画面,所以要放姜,要有姜才能把这桂枝的那个能量从大血管里面岔到这个孙络里面,分岔出来,所以这是姜在这个方剂里面扮演的主要的药性,那么下课时间到了,我们去休息继续回来讲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7.16)大柴胡汤
桂枝汤应当这么用,疗效才最佳!
桂枝汤证的病机与治则
【大医传承】张仲景这张方子像一首诗一样,他绝不用群药!
桂枝汤的大结构经方中的药物组「桂 6
脾胃调好了百病不沾,张仲景强健脾胃第一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