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茄子、马铃薯生产技术

子在我国已有一百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一利可以干鲜结合,周年供应,经济实展的蔬集它的鲜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等。茄子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对降低和调节人体血液中胆固醇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茄子喜欢较高的温度,害怕塞冷,其生长期间的适宜温度为20-30℃。对光照强度和长度要求较高,光照延长,则生长旺盛,尤其是在苗期,如果在24小时光照条件下,则花芽分化快,提早开花。对土壤含水量的要求也比较高,一般不要低于14%,能保持在14-18%之间最好。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但以富含有机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上生长最好,它适于在微酸性到微碱性的土壤上种植。

茄子露地栽培,在北方地区可分为早茄子和晚茄两种。早茄子栽培为早春青苗,晚霜后定植于落地,其前茬为越冬荣或冬闲地,也可与早甘蓝、大蒜、水萝卜等间作套种。后茬又套种芹菜和栽大白菜等蔬菜;如连秋栽培,根据倒茬早晚,播越冬菜或冬闲。晚茄子一般晚春育苗,由于选用茬口不同,定植期有早有晚,其前茬为春甘蓝、洋葱、大蒜等。

茄子的育苗与茄果类蔬荣基本相同,但茄子幼苗生长缓慢,对温度要求高,催芽困难,可采用70-80℃高温烫种,烫种后在定滥下浸种24小时,然后将种皮上的粘液反复搓洗干净,置25-30℃下催芽。茄子播种后,土温最好保持在15℃以上。土温过低,根系发育不良,易发生病害。在当前冷床育苗的情况下,为防止夜温过低和保持较高的土温,以白天温度在25-30℃,夜间10-15c为宜。床土宜肥沃,速效性氮肥应保持在100ppm以上。移苗期不宜晚于真十字期,幷保持较大营养面积和争取较长的光照,茄子苗期一般为90天左右,以幼苗具有10余片叶幷见小花蕾时定植为宜。

茄子的病需管多,有黄萎病。立枯病等。这些病害多为土壤传播,所以最忌连作,一般应实行五年轮作,以意蒜类为前作时、病害较轻。茄子根系再生能力弱,应注意深耕重施基肥,一般每亩施优质基肥10000-15000斤。茄子栽培有平畦和垄作,垄作有利于灌溉和排水,利于防病和防倒伏。茄子的定植时期一般在平均气温17℃左右时开始。栽植密度,早熟品种每亩约栽植2500-3000株,中晚熟品种每亩约2000-2500株。各地的栽培经验是,在一定范围内加大密度,结果数增多,产量大幅度增加

茄子是连续结果宋收的蔬菜,要求肥水条件高,要获得高产,整个生长期都要保证充足的肥水供应。在对茄和四母斗相对膨大时,应根据雨水情况每隔4-6天浇一次水,使士壤湿度保持30%左右。进入雨季后,应及时排水,防止沤根烂果。茄子喜肥,缓苗后结合中辨顺沟施入类干3000-4000斤,在对茄和四母斗膨大期各追粪稀和氮素化肥一次。茄子不易徒长,对蹲苗措施的要求不太严格,但为了提高土温,促进根系发育,在浇过水后,仍要抓紧中耕2一3次,第一、二次宜深锄苗垞四周的土壤,以后几次又浅锄土表,每次中后要结合培土,把裁植沟逐渐培成垄台,以促进不定根的发生,并有利于排水和防止植株倒伏。茄子从开花到果实食用成熟期约有20-25天。采收的标准是根据萼片与果实相结合的地方所形成的白色或紫色带状环的宽空而定,果实生长意快,带状环就愈宽;环色加深,则说明果实生长缓慢,应及时朵收。

作为留种子的茄子,要在植株上充分成熟,才能采收,一般开花后50-60天,果皮兰褐色时收种果,后熟7-9天,使种子与果肉分离,切去果实两端,而留中间,捣烂果肉而取出种子,取出洗净,先阴干,然后再晒。凉晒时避强的阳光,如阳光过烈,会使种子失去发芽力。


马铃薯又叫土豆,在我国北方种植面积大,分布广,在华北是秋淡季的重要蔬菜。它的营养成分完全,食用部分为初生组织,极易消化吸收,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马铃薯喜欢冷凉气候,高温对块茎形成极为不利,块茎在4℃以上就能萌动,萌发适温为12-16℃,块茎发青适宜土温为16-18℃。一般在结薯初期土填适宜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末期50-60%。马铃薯是喜光作物,在生育期间,一般在每天11-13小时的光照下蒸叶发达,光合作用旺盛,块茎产最较高。马铃薯最适宜于表土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通气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如黑沔土、沙壤土等。块茎还适于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马铃薯不易连作,也不宜与其它茄科作物轮作。其栽培地必须深耕细耙,镇压保墒。由于马铃薯生青期短,前期、中期的吸肥量占总需肥量的75%,应重施底肥,底肥占总施肥量的四分之三,施用有机肥作底肥时,如能同时增加化肥作种肥,刚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马铃薯应适当早播,一般应在晚霜前20-25天,气温稳定在5-7℃,10厘米土层温度达7-8℃时,可作为当地的播种适期。酸性土壤可早播,春化处理或催芽的块茎出芽早可稍晚播。播种前15-20天,应取具有本品种特征,无病斑的块茎作为种墓,置于溫暖处催芽。催芽的方法有多种,一般以较低的温度为好。催芽的第一步是在温度为15-18℃,对秋薯可提高到20-25℃,空气相对湿度在60-70%的暗室中持续7-10天促芽萌发。芽萌发后,维持12-15℃的温度和70-80%的相对湿度,同时给予充足的日照,经15--20天后,形成0.5--1.0厘来的绿色粗壮阳生芽。栽福前1一2天切块,使切口完分意合。喜块不宜过小,一般在2b -30克左右,拌带有1一2个芽眼。切块时遇到病薯要将切刀用3%的石碳酸水浸泡5-10分钟消毒。

马铃薯的播种方法以不播后起垄最为普逼,方法是在深翻耙平的地块上,按行距开沟,沟深10一12厘米,以等距放入种薯,随后盖上土粪,覆土镇压,覆土厚度为6-8厘米,播后成浅沟,符合深播浅盖的要求。其优点是深播能减轻春旱的威胁,可以增加节薯部位的节数,浅盖有利于提高地温,早出苗。春播早熟的马铃薯一般种植密度为株距20-25厘米,行距为55-65厘米,每亩保苗4500-6000株。

播种后幼苗出土前,根据土质和气候条件分别进行耢地或铲地,以保证出土前覆土厚薄相宜,土层疏松幷消灭杂草。苗高6-10厘米时进行查田补苗。幼苗前期应促地下带地上,即出苗后到七、八片眞叶前,植株小,生长也慢,需水量少,一般以早铲、早趟、深松垄沟,深越浅覆土为主。对三类苗可穴施硫銨等氮素化肥2-5克,幷结合灌水以提苗。幼苗后期匍匐茎开始形成后,应促地上带地下。为了促进茎叶生长形成较大的叶面积,应促控结合适当灌水,这对早熟种尤为重要。并依据幼苗生长情况追施速效性氮肥或加旅磷钾肥,继续铲趣,逐渐加厚培土层,马铃薯现蕾后,要进行灌水,水后要深锄行间,适当进行控水,封垄前最后一次培土、要做到垄背要宽,垄沟要深,垄台要高。开花后要加大水肥供应量,特别是开花后的头几水,对产量影响最大,不能间断施肥,种类以磷、钾为主,配合氮肥。结薯后期注意排涝和防止叶片早衰,有条件时可予采收前一月用10%硫酸钾和1%的过磷酸钙,每隔十天交替喷雾,进行根外追肥1-2次。

马铃薯可在植株大部茎叶由缘转黄,达到枯萎,块茎停止膨大的生理成熟期采收,也可根据需要在商品成熟期采收。收获要抢在雨前,选晴天进行,收获时要尽量减少伤口,避免日光曝晒,以免成染病害,影响贮存。一般春播夏收的在7月上旬一7月中旬收获;一季作地区早熟种在8月中下旬收获,中、晚熟种在九月中旬收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早熟马铃薯的栽培管理技术
【马铃薯】温度和湿度对马铃薯影响原来这么大!
【薯技】马铃薯种植公式:产量=肥料 湿度 温度
立秋过后露天蔬菜种植巧管理
早春马铃薯保护地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种植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