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卫生:少女的心理特点,保持健康的心理

心理卫生

少女正处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从依赖走向独立的「挣扎」之中,必然要经历自我重新发现的徬徨和痛苦,但却充满前所未有的超脱和兴奋。为了铸造新的自我,她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使自己带着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脱颖而出。

少女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是少女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从孩提时代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生理的突变,使少女除了具备一般青年心理外,还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心理变化,两者常常混杂在一起,形成了少女青春期特有的心理状态。

由于青春期带来的身体质和量的变化,使少女开始呈现成年女性所特有的母性温柔、娇媚、和蔼、怕羞、喜欢打扮及好奇心强等现象,并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为对自身生理变化的过分关注。但由于对自身特殊生理变化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极易对这些变化产生种种不安和困惑,从而引起感情的激烈波动和情绪的不稳定。这些波动的感情、不安定的情绪与生理变化互相影响,其结果又产生了一种连少女自己都无法应付的、难以控制的冲动,并成为许多苦恼的根源。

有时,少女会把自己正在经历着变化的部分隐藏起来,不让别人看见,尤其是对逐渐隆起的乳房十分敏感,为使之不突出,常强迫自己采取收胸弓背的姿势,或穿着窄小的内衣将其紧紧束缚起来,以达到掩盖的目的。但她们又常常将自己的生理变化与别的少女进行比较,以此来鉴定自己是否发育正常。有时,她们又刻意打扮自己,浓妆艳抹,穿着不适合自己肤色、体型、年龄的服装,给人一种不协调、不舒适的感觉……。

月经的初潮给少女带来了成人感,打破了童稚时代那种无忧无虑的、充满着对成年人和对外界事物好奇的心境,使她们感到自己也有了“秘密”,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是孩子了。由于缺乏卫生常识,她们有的对月经初潮产生恐惧和疑虑;或由于羞于告人,她们又学会了处理自身变化的本领,从中得到了锻炼。

随着月经规律性的来潮,体内激素的周期性变化,少女的心理常常出现激烈的动荡。多数少女在月经前数天及经期的头一二天,心理体验的敏感性增强,表现为情绪呈现两极性的不稳定:愉快与悲哀、平静与烦躁、喜欢与厌恶等交替出现。

日本关忠文在《青年心理学》一书中将青年情绪的一般特征分为四个方面:

(1)强烈、粗暴的方面与温和、细腻方面共存。

(2)情绪极不稳定,是变动的,但又是固执的,有时会发展成为自我封闭式的。

(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4)成熟的与不成熟的情绪共存。

当少女在月经周期中心理体验敏感性较强时,情绪以强烈、粗暴方面的居多;不稳定的变动幅度大;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时可出现情绪混乱,总觉得心里仿佛有什么愤怒需要发泄,但又不知道愤怒的是什么;不成熟的情绪较突出。而当月经周期中心理体验敏感性较低时,则情绪以温和、细腻方面居多;不稳定变动幅度较小;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成熟的情绪较多。这种两极性的情绪表露,一般要持续到青年后期,也就是性发育成熟以后才渐渐趋于稳定,并以间接的、为社会承认的方式表露。

随着智力和心理的显著发展,给少女的情绪带有价值的特点,很多人把自己的热情转向科学、艺术、道德之类的文化价值,在少女的精神世界里出现了高尚的情操。

这一时期,少女们看待人生的价值也从富于幻想转入现实。因为她们发现了新的自我,并不断地把新的自我与外界进行平衡,从而通过实际努力和集中自身的能量,为未来去从事艰苦卓绝的工作。这便是青年自我的再认识过程。

少女在完成对自我的再认识过程中,除了成人的自我意识外,还有“女性”的自我意识。她们在决定自己的职业理想时,很容易受社会的影响。她们的父母、兄弟、亲戚、男友的意见,甚至女友之间的协商,都可以改变她们的初衷,使她们放弃自己所喜爱的专业,而去从事一项别人喜欢她做的事,并可以一改再改,以符合那种“贤妻良母”式的温顺的、受赞扬的角色。这大概便是女子缺乏主见、难出成绩的原因之一。

这一时期,少女的自制能力也有了提高,冲动性的行为逐渐减少,并能按照社会规范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自觉遵从社会文化对女性提出的“角色规范”的要求,去努力完成“角色期待”。

此外,随着性的发展,性意识开始萌发,懂得了情感交流并意识到两性关系。于是对往日过从甚密的异性先是表现出疏远、回避,而后接近,最后又会情窦初开地追求异性,并尽量以腼腆、矜持、温柔、多情等特有的魅力,或以“皇后”式的尊严吸引对方,甚至过早地谈情说爱、坠入情网。

总之,青春期是少女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狂飙时期”。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日新月异的变化,认识情绪、意识的急剧演进,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人际交往中形成的“自我意识”,使少女的人格逐渐形成,思维能力迅速提高,独立性、自觉性、创造性显著增强,成才的愿望愈益迫切。

然而,少女的心理仍然存在着不成熟、不稳定的一面。比如,她们感叹人生、感慨人情世故,但在需要抉择时却又往往举棋不定;她们虽然能够体验、甚至比较清楚地描绘自己的感受和心理矛盾,但又缺乏分析其原因的能力,也不大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她们既意识到必须保持精神上的独立,以平衡自己的心理,同时又希望有所依赖,或得到别人的帮助以慰藉自己。

有的少女看待问题片面,对社会上的一些阴暗现象产生消极心理;有的则过分强调自我认识、自我情感、自我行动,甚至主观设计自己的现在和将来;有的少女在顺利时,感情冲动,忘乎所以,遇到困难时则丧失信心、悲观失望;有的则交往障碍,人际关系紧张……。

因此,少女们必须加强心理卫生常识的学习,正确对待自身出现的种种变化,减少因无知所致的情绪冲突及精神困扰,注重塑造健全的人格,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


保持健康的心理

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部分。什么是心理健康?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的人?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心理学家探求已久的课题。

精神病学者麦灵格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最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俱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心理学家波孟说:“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

两位学者都强调了社会环境、个人心理的协调平衡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标准。

当然,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并不是要求所有的人都变成同一个模式。因为心理活动的特点因人而异,千差万别,即使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其心理活动的方式也很不一致,尤其是被称为“多事之秋”、“狂飙时期”的少女时期。在这一时期,少女的生理功能,特别是性腺功能尚处于发育完善的阶段,新的成熟女性的各种生理平衡尚未完全建立。这一生理特征导致少女情绪不稳,多愁善感,对周围事物观察方式和反应方式特殊、心理活动变幻莫测的特点、所以必须根据她们的心理状态来衡量。

一般说心理健康的少女,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首先,必须智力正常,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为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少女也不例外。

其次,必须与大多数人的心理一致,并且符合年龄的心理要求。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着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特点。对于少女来说,天真活泼、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富于幻想才是符合她们年龄特点的心理要求。

第三,必须具有完整的人格。能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统一的、协调的思想和行为,胸怀坦荡,言行一致,情绪稳定,意志坚强,行动有自觉性和果断性。

第四,对现实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和社会环境协调一致,时刻意识到自己对国家和社会所负的责任,并根据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努力掌握知识和技能,以促进社会的进步。

第五,具有正常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地、积极地对不同人际关系作出不同的心理反应。与人交往,不卑不亢;既善于理解别人与被别人所理解,并为人所接纳,在集体中有自已的朋友。

第六,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弱点和短处,只有这样,才能愉快地悦纳自己,采取适合自己能力的行为。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并发展健康的心理呢?

首先,应该学习基本的哲理和道德的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只有在正确的哲理和道德观的指导下,才能使少女变成一个高尚的人。并真正认识到人生的价值,体会到人生的快乐。反之,一旦陷入错误的哲理和道德的迷途,就会感到精神空虚,并失去驾驭自己的能力。

俗话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一个高尚的人不论遇到多大的事情,都能用辩证的方法去认识它,处理它,这种人永远是心胸开阔,知足常乐;而一个思想方法不正确、处处只为自己着想的人,即使是遇到微不足道的事情,也会走极端,使小心眼,终日耿耿于怀、患得患失,自寻烦恼,使自己经常处于无穷无尽的心理矛盾之中。所以,正确的思想方法和道德观是少女健康心理的基本要素。

其次,要科学地、客观地、勇敢地面对现实,适应现实。现实生活不都是花团锦簇、五彩斑斓的,而常常充满了大大小小的矛盾冲突;人生道路也不都是宽阔平坦的,而常常有阻碍与曲折。当少女受到挫折时,不悲观,不失望,而是从中去寻找光明的、温暖的、令人鼓舞的一面,从而鼓起勇气和信心去克服困难,改善环境,协调自己和环境的关系,保持正常的心理反应。

第三,能和周围的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人自幼就有倾向于和他人交往的秉性,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生活。当与人交往受到阻碍时,孤独感就会引起情绪的不安和焦虑。一个心理健康的少女,自幼就要学习并培养与他人保持良好关系的习惯。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逐渐学会以诚恳、平等、谦虚、宽厚的态度对待别人,学会尊重别人的权益和意见,也学会容忍别人的短处和缺点。在与人交往中,处处与人为善,并信任、尊重他人,不要轻易对人表示忿怒或怨恨的态度。只有尊重和信任别人的人,才能得到人家的尊重和信任。

有的少女不懂得这个道理,与人交往过于随便,语言尖酸刻薄,盛气凌人,甚至不分场合出口伤人。更为可悲的是,她们往往缺乏自审力,对这种态度漫不经心,不以为然;而当别人回报以相同态度时,她们却又不能容忍。长此以往,她们就会与人格格不入,陷入落落寡欢的孤独之中。所以少女在与人交往时要善于进行必要的反省。

第四,要充分了解自己,愉快地接纳自己,即要有自知之明。一个人生活在客观环境中,就要使自己和应。能全面了解自己的人,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多能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并能理智地避免去做那些力所不及的事,这样才能少失败,也少烦恼。但每个少女又必须努力发挥自己的身心潜能,通过大胆的拼搏去进取。过高估计自己的人往往好高骛远,结果却所愿不遂;而过低估价自己的人却又常常错过了近在眼前的许多有利条件和时期,使自己终生一事无成,并经常处于自苦、自危、自惭、自卑、自惑等不良心态的困扰之中,甚至走上自毁的道路。所以,少女应该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愉快而满意地接纳自己,在充分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谋求自身的发展,使自己不断趋于完美。

第五,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要能经受得起悲痛、欢乐等刺激。每位少女都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其情绪经常地要受着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天气的阴晴冷暖、家庭的和睦、学习成绩、朋友关系等等,均可使少女情绪发生变化。突然而强烈的情绪打击,可使人精神崩溃,致人以疾病。心理健康的少女,必须有较强的自制力,必须培养自我疏导、自我超脱的精神;学会抑制内心情感的起伏,和客观保持平衡,以求得有效的适应。

第六,注意劳逸结合。学习、工作要适度,业余生活要丰富多彩。因为心理是大脑的机能,大脑是心理的物质基础,要获得健康的心理,首先要保护脑和神经系统的健康。而适度的劳逸对于保持心理健康极为重要。

总之,心理健康的少女应该襟怀坦荡,目光远大,热爱生活,信心百倍,还应该孜孜不倦,奋发上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生健康教育》教案(八)
八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六年级小学生的身体特点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讲演稿
【女性健康1000问】心理健康
应激反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