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文经典】《世说新语》德行篇(十七)王戎和峤同遭大丧

(17)

【原文】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①。王鸡骨支床 ,和哭泣备礼②。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③?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④。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⑤。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注释】

①王戎:字濬冲,晋代人。受命征伐吴国,吴国平定后,封爵安丰侯。任光禄勋、吏部尚书,因母亲丧事离职。服丧期间,不拘礼制,饮酒食肉,但面容憔悴。

和峤(qiáo):字长舆,任中书令、尚书,因母亲丧事离职。服丧期间,谨守礼法,量米而食,不多吃饭,但不如王戎憔悴。

大丧:父母之丧。

②鸡骨支床 :指骨瘦如柴,意同下文的哀毁骨立。

③刘仲雄:名毅,字仲雄,为人刚直,任司隶校尉、尚书左仆射。

卿:君称臣为卿。

数(shuò):屡次;经常。

省(Xǐng):探望。不:同否。

④哀毁骨立:形容悲哀过度,瘦弱不堪,剩个骨架立着。

⑤生孝:指遵守丧礼而能注意不伤身体的孝行。死孝:对父母尽哀悼之情而至于死的孝行。

【译文】

王戎和和峤同时丧母,都因为尽孝得到赞扬。王戎骨瘦如柴,和峤哀痛哭泣,礼仪周到。晋武帝对刘仲雄说道:“你经常去探望王戎、和峤吗?听说和峤过于悲痛,超出了礼法常规,真令人担忧。”仲雄说:“和峤虽然礼仪周到,精神状态没有受到损伤;王戎虽然礼仪不周,可是伤心过度,伤了身体,骨瘦如柴。臣认为和峤是生孝,王戎是死孝。陛下不应为和峤担扰,而应该为王戎担忧。”

【赏析】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生而尽孝,死而尽礼。这是儒家一直推崇的关于孝道的观点。“礼”是重点,那么,“礼”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礼貌吗?显然不是的。那么,“礼”究竟是什么呢?

“礼”是一种信仰,是从内心深处而起的情感,是无条件、无借口的甘心。而不是表面的周道和敷衍,更不是物质和语言的虚伪和浮华。

在尽孝的问题上,便是真正从内心深处的用情与否。王戎大丧,是真的动情地悲痛,甚至忘了尽礼,因此刘仲雄说他是“死孝”。而和峤亦逢大丧,哀而尽礼,因此刘仲雄说他是“生孝”。两者于情而言,都是真诚而令人感动的,王戎的孝让人觉得于礼数上欠缺,而和峤的孝更另人敬重和传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语系列课件模板-哀毁骨立.ppt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17、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
文章
鸡骨支床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 卷二百三十一
每日一成语:哀毁骨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