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声律启蒙】七虞(一)

七虞(一)

《声律启蒙》自古以来是训练儿童声律的一种练习教材,是启蒙的必修课,以便更容易掌握对仗对韵的规律。而对仗对韵便是格律诗的基础,因此,学好《声律启蒙》对于掌握韵律是十分有利的。更加之,《声律启蒙》中蕴含大量的古典词汇和历史典故,对于传统文化的积累也有相当大的作用。丰富的词汇量和传统文化,便是诗词创作的源泉。

我们这节学习的是“七虞韵”,首先来看看“七虞韵”的三个自然段都有哪些内容:

七虞

金对玉,宝对珠,玉兔对金乌。孤舟对短棹zhào,一雁对双凫。横醉眼,捻吟须,李白对杨朱。秋霜多过雁,夜月有啼乌。日暧园林花易赏,雪寒村舍酒难沽。人处岭南,善探巨象口中齿;客居江左,偶夺骊lí龙颔hà下珠。

贤对圣,智对愚,傅粉对施朱。名缰对利锁,挈榼qièkē对提壶。鸠哺子,燕调雏,石帐对郇xú厨。烟轻笼岸柳,风急撼庭梧。鸲qú眼一方端石砚,龙涎xián三炷博山垆。曲沼鱼多,可使渔人结网;平田兔少,漫劳耕者守株。

秦对赵,越对吴,钓客对耕夫。箕裘对杖履,杞梓对桑榆。天欲晓,日将晴,狡兔对妖狐。读书甘刺股,煮粥惜焚须。韩信武能平四海,左思文足赋三都。嘉遁幽人,适志竹篱茅舍;胜游公子,玩情柳陌花衢qú 

“七虞韵”又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知识点,需要我们用六节课的时间来进行细致地分析和解释,希望大家能够保持热情,坚持学习和积累。

首先来看第一自然段:

金对玉,宝对珠,玉兔对金乌。孤舟对短棹zhào,一雁对双凫。横醉眼,捻吟须,李白对杨朱。秋霜多过雁,夜月有啼乌。日暧园林花易赏,雪寒村舍酒难沽。人处岭南,善探巨象口中齿;客居江左,偶夺骊lí龙颔hà下珠。

内容不多,而且,我们今天只学习上半段:

金对玉,宝对珠,玉兔对金乌。孤舟对短棹zhào,一雁对双凫。横醉眼,捻吟须,李白对杨朱。

我们还依然是逐句进行注解:

金对玉,

金和玉,在古典诗词对句,以及曲赋文章中,是关联度特别高的两个字,比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许多成语当中也会经常连用,比如:金玉良缘、金科玉律、金口玉言等等。

“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孔雀东南飞》汉乐府。

金英分蕊细,玉露结房稠。”——《九日奉陪令公登白楼同咏菊》唐·卢纶。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红楼梦·红豆曲》清·曹雪芹。

在《红楼梦》里,金、玉两字用得极多,就是人名中也频频出现,宝玉、黛玉、妙玉、红玉、夏金桂、金钏、金莺等等。玉是珍贵的,精光内蕴,宁碎不折是其美德;而金却相对寻常,光华外露,易弯权变是其本性。因此,名中含玉者,多为秉性纯良,却带有未经雕琢的天然性格,于那样现实吃人的社会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皆以悲剧的命运收场,是为玉碎。而名字中含金者,大多世事洞明,善于筹谋,结局虽然也是悲剧,但总比“玉”笑得长久,是为瓦全。

整部书,字里行间皆有文字机关,不仔细读,就可能忽略了其中的内容。曹雪芹更是设置了“金玉良缘”这一关节,其中以贾宝玉的“玉”与薜宝钗的“金”两锁相合,以及贾宝玉的“玉”与史湘云的“金”麒麟相合,暗伏其姻缘。只可惜,在宝玉的心中只认可纯粹真情的“木石前盟”,完全忽视这两段伪饰浮华的“金玉良缘”,最后空留下一场悲欢离合“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宝对珠,

宝和珠,也同样常见于笔端,比如:珠光宝器。

同样于《红楼梦》中,珠的使用也是非常之多了,人物有贾珠、珍珠、瑞珠、宝珠,亦或是“护官符”中的“白玉作堂金作马,珍珠如土金如铁。”道尽了世间的富贵以极。而贾家西府的“荣国府”的正厅“荣禧堂”中的对联上写道:“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换烟霞。”

对于生长在“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中的贵公子贾宝玉而言,一切的金、玉、珠玑皆是尘土,虽说,在小说中几乎通篇都是金玉宝珠,然而,却处处流露出苦行僧的枯寂与冷清。这便是曹雪芹想让大家透过极尽繁华而看到的荒凉,用这样反衬笔法,警醒世人。

入国自献宝,逢人多赠珠。”——《送海南客归旧岛》唐·张籍。

宝钗去尽中年病,珠履来疏晚节贫。”——《挽方孚寺丞二首》宋·刘克庄。

宝台高处金莲色,珠树中间玉佩光。”——《钟山法会诗》明·同庵简公。

金、玉、珠、宝,虽然是古体诗词中常用常见的字,但是其文人诗中还是会有一些人去故意规避的,必竟在文人眼里是最俗不可耐的字。如果传统文化底蕴不是特别深的新人,这四字运用起来未必会得心应手,不如不用或者慎用。但是,如果文字工底深厚,其运用得当还是完全可以出彩的。

玉兔对金乌。

玉兔,又叫月兔,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据说,在月亮上的广寒宫中,陪伴嫦娥仙子的,有一只毛色如玉的白兔在月宫中终年捣药,因此,世人也常常将“玉兔”做为月亮的代称,就和广寒宫、蟾宫、婵娟等等一样,都可以代表月亮。那么月亮中的玉兔是哪里来的呢?

【吴刚伐桂】

典出《山海经·海内经》云:“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

同通“通”,指私通。吴权,即吴刚,西河人。

是说,炎帝的孙子叫伯陵,伯陵与吴权的妻子阿女缘妇私通,阿女缘妇怀孕三年,这才生下鼓、延、殳三个儿子。殳最初发明了箭靶,鼓、延二人发明了钟、罄,制定了乐曲和音律。

传说,炎帝的孙子伯陵,趁吴刚离家求仙学道的三年间,与他的妻子私通,还生下三个儿子。被吴刚知晓后一怒之下杀了伯陵,惹怒了炎帝,被发配到月亮上砍伐不死之月桂树。然而,月桂树随砍随合,吴刚每一斧砍下的枝叶马上就会长回树上,经过了这么久,吴刚仍然没有砍倒月桂树。

吴刚的妻子心存愧疚,命他的三个儿子分别变化成蟾蜍、玉兔和蛇飞上月宫陪伴吴刚。为了能帮助父亲早日砍倒月桂树,玉兔便不停地把砍下的枝叶捣碎。唐朝白居易《中秋月》中有:“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后世传说,唐明皇漫游月宫的时候,得到了吴刚的招待,而见到的吴刚面容憔悴,斧头已经生满了斑锈,破旧的衣衫也因为没有人缝补而破烂不堪。明皇听到鼓、延时常演奏的音乐,便将其记录下来,回到人间后,创作了《霓裳羽衣曲》。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玉兔、月兔、金蟾、银蟾皆是月亮的代称:

银轮玉兔向东流,莹净三更正好游。”——《对月》唐·姚合。

“金丹九转徒可闻,玉兔千年空捣药。”——《春愁曲》宋·陆游。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八月十五看潮五绝》宋·苏轼。

金乌,也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鸟,传说在太阳之中住着一只三足乌,它便是太阳的精魂,所以,在许多古典诗词当中,我们都会看到有关“金乌”的词汇,其实,指代的是太阳。古人注意到乌鸦喜欢停留在烟雾中,因而认为乌鸦是与火有关的神鸟,再加上乌鸦通体漆黑如炭,如同从火中化生,因此,被认为是火神的化身。而太阳是世间一切火种之源,因此便将乌鸦与太阳关联起来。

【太阳神鸟】

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写到:“汤谷上有扶桑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意思是,汤谷上长着一棵扶桑树,十个太阳就栖息在这株树上,一个太阳刚刚回来,另一个太阳则起身出去,十个太阳都是由乌鸦托载的,因而成为了太阳鸟的称谓。

沈阳的图腾是“太阳鸟”,这个是沈阳的朋友以及满族同胞们都应该知道的。为什么呢?因为,满族是游牧与丛林文化的民族,有着原始的太阳崇拜与鸟图腾崇拜。在满族的传统里,乌鸦叫乌鹊,是满族人民的神鸟,传说是乌鸦救了战火中的清太清努尔哈刺,因此,满族有祭祀乌鸦的习俗,满族女子的“两把头”下面的拖尾形状,便是乌鸦的尾巴。

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春愁》唐·韩琮。

“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李花赠张十一署》唐·韩愈。

金乌玉兔长飞走。争得朱颜依旧。”——《秋蕊香·梅蕊雪残香瘦》宋·晏殊。

玉兔、金乌,一指月亮,一指太阳,其意象都是时光,日月穿梭,时光流逝,玉兔与金乌的交替中,我们也会从年青的芳华走向垂老的暮年。古人用“金”与“玉”来加以形容,也是表示其珍贵之意。

孤舟对短棹zhào

棹,是一种划船的工具,形状和船浆差不多。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说,时而乘坐有布篷的安车,时而划一叶小舟。辗转于山水间寻找幽深的山谷,于崎岖中经过繁茂的青丘。每一句皆是对自由的歌咏和向往,表达着诗人归隐后的快意和舒畅的情怀。

“春歌弄明月,归棹落花前。”——《采莲曲》唐·徐彦伯。

孤舟短棹都抛却,直得朱泾水逆流。”——《船子和尚赞》宋·释心月。

“泝水秋风扬短棹,穿林落日击孤舟。”——《野宿》宋·傅察。

孤舟、短棹,往往描写的都是隐士的情怀,于明月夜下,一叶扁舟停泊在堤岸柳荫之中,短棹横在船头。舟外,有江、有月、有花、有柳;舟内,有灯、有酒、有香、有茶……

一雁对双凫fú

凫,一种水鸟,俗称“野鸭”,常群游于湖泊之中,能飞。

【双凫一雁】

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羁留在塞外牧羊。这个我们在“苏武牧羊”的典故中讲过,就不重新再讲了。后来,他托使者带信飞雁传书于上林苑,终于返回故国。临归国之时,他在《苏武与李陵诗四首》中的一首诗中有:“双凫俱北飞,一雁独南翔。”后人也常常用“双凫一雁”的成语来感伤离别之情。

典故出自《汉书·李广苏建列传·苏武》:“初,武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苏武与李陵皆是西汉武帝时人,一文一武,几乎同时落难匈奴,都在异国他乡历尽磨难,交情非比寻常。公元前81年(汉昭帝始元六年),汉朝与匈奴达成和议。当苏武回国之际,李陵置酒为苏武送行,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层,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异域之人,一别长绝”,陵起舞,两人互相唱和,用诗歌表达嘱托、祝愿和依依不舍之情。“苏李诗”就是在这样一种假托的背景之下题为苏武和李陵所作的一组诗歌。

“直似王陵憨,非如宁武愚。今兹对南浦,乘雁与双凫。”——《登荆州城楼》唐·张九龄。

“草暖沧洲,潮平别浦。双凫乘雁方容与。”——《踏莎行·凉叶辞风》宋·贺铸。

“余光远映双凫外,残影半落孤鸿边。”——《潇湘八景画·渔村夕照》明·朱瞻基。

关于“苏李诗”的作者和写作年代,历来有所争论。但现在一般认为,“苏李诗”是东汉后期文人假托苏李之名所作,写作年代应该跟《古诗十九首》相差不远。现在能够确认的“苏李诗”合起来共有二十二首。但最为熟悉的,是南朝萧统《文选》卷二十九所收的李陵的《与苏武三首》和苏武的《诗四首》,这七首通常被举为“苏李诗”的代表作。

孤舟短棹,描写的是纵情山水的洒脱;一雁双凫,表达的是别离之际的伤感。

横醉眼,捻吟须,

横醉眼,指的是醉酒后,用迷离的眼神看人的样子。有轻慢,不在意的感觉,有时也比喻女人醉后的妖娆阿娜。宋代赵彦端的《鹧鸪天·萧莹》中有:“盈盈醉眼横秋水,淡淡蛾眉抹远山。”

捻吟须,指捻着胡须思考,琢磨着诗词的字句,指代很认真很专注且倔强执著的样子,有时也比喻夫子的才情和学问。唐朝卢延让《苦吟》诗中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雨竹似人扶酒病,风松学我捻吟须。”——《同邓孤舟林片雪二友晚吟三首》宋·白玉蟾。

“知己尚堪抬醉眼,从僧似欲剃吟须。”——《次韵灵鹫清长老二首》宋·方回。

“半湿垂垂粘醉帽,全轻冉冉上吟须。”——《落花十绝》宋·冯时行。

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写尽了做为一个文士、诗人,在创作的过程中要经历多少内心的挣扎,才能得到千古流传的佳作。然而,这两句的意境却并非原创,而是化用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苦吟诗人】

贾岛作诗一向是“苦吟”派,不惜耗费巨大心血,花费精力工夫。其诗多荒凉枯寂之境,寒苦之辞,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著名的“推敲”的典故,便是这位苦吟诗人的杰作。他因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而骑驴误闯入时任京兆尹的韩愈的仪仗,被押送至韩愈面前。当韩愈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便亲为其确定成“敲”字,两人也因此结为好友,成就了一段佳话。

而贾岛的令一首《送无可上人》诗:“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其中在“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的后面,贾岛自注一首小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被后人激赏,甚至较原诗更闻名于后世。如方回赞为“绝唱”,纪昀评为“果有幽致”,可证其苦吟诗人的执著与坚持。

作诗亦如修行,不经历一番枯寂寒苦的磨练,实难成就精绝的造诣。反观当今现世,作诗如批发市场的廉价商品,极难有登大雅之堂的精美之物,也与诗人太过轻视诗词,不愿意为其付出心血的原故。虽然说,未必人人要效仿贾岛、卢延让之辈苦吟自缚,但,实在应该仔细推敲后,再行发表。与其滥而次,不如少而精,才是学诗作诗之正道。

李白对杨朱。

李白,字太白,是唐朝伟大而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世人称为“诗仙”。李白的诗风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意境高远。

【一毛不拔】

杨朱,战国初期魏国的哲学家。他主张“为我”,反对墨子的“兼爱”精神和儒家的“泛爱”思想。在《孟子·尽心上》中有:“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说,杨朱这个人是取“为我”的思想,就算拔一根汗毛也能利天下,那么,他也不愿意去做。后来有个成语“一毛不拔”就是从这来的,形容这个人极度自私。

一毛未许杨朱拔,三战空怀鲍叔知。”——《傅岩叟见和用韵答之》宋·辛弃疾。

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宋·黄庭坚。

“百斗未曾酣李白,一毛原不拔杨朱。”——《樵孙茂斋芷香三明府更番治具招集鸿雪轩亦岁暮一乐也席上口占》清末·金武祥。

【杨朱悲岐路】

典出《荀子王霸》:“杨朱哭衢途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杨朱为此而哭泣。后常以“杨朱哭”、“世间歧路”、“泣歧路”等等,引作典故,用来表达对世道崎岖的担忧,以及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或者是在歧路的离情别绪。

 “人谁怜李白,我欲泣杨朱。”——《寄杨州教胡石斋·其一》元·陈孚。

“岐路杨朱泪,江湖李白杯。”——《送李献吉归汴》明·穆孔晖。

“明月夜郎愁李白,飘风歧路泣杨朱。”——《落花次沈石田韵五首·其二》清末·曹家达。

而从字面意思上看呢,李白,杨朱,两者皆是人名,而同时,人名又都是植物名称加颜色组成的,因此,字面也很相对。

这一节典故比较多,但都是比较经典易懂的,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及时掌握,并且得以运用到诗词的创作当中去。以前也提过,虽然说诗词创作未必完全需要依赖典故,有时立意高远深刻,佳句奇文频出也是同样精彩。但有典故进行压轴且运用得当的话,总是会有画龙点精,提升格局之妙,何乐而不为呢?利用前人的智慧和才华,能够为自己的作品锦上添花不是更好吗?

2019-5-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声律启蒙》——神话诗语说七虞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卷上·七虞1
《声律启蒙》七虞之一解析
菜鸟学古诗之虞字诀
金对玉,宝对珠。玉兔对金乌:《声律启蒙》精讲第十九
声韵启蒙(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