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伯华治疗小儿咳嗦应固护胃气
□ 倪玉婷 孔伯华名家工作室



小儿体质特点

  《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篇:“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小儿气血脏腑、骨肉筋脉都处于娇嫩状态,生理功能尚在发育当中,生长迅速,与成人有许多不同。《颅囟经·脉法》:“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也。”《医学正传·小儿科》:“夫小儿八岁以前曰纯阳,盖其真水未旺,心火已炎,故肺金受制而无以平木,故肝木常有余,而脾土常不足也。”《温病条辨·解儿难》:“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首次将小儿称为“稚阴稚阳”之体。由于脏腑娇嫩,生理功能尚不十分健全,易受喂养状况、环境因素影响,寒热虚实变化明显。《万氏家藏育婴秘诀》:“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热为火同肝论,娇肺遭伤不易愈。”《医学衷中参西录》:“盖小儿虽为少阳之体,而少阳实为稚阳。”总体来说,小儿体质特点包括:肝常有余,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不足。

小儿咳嗽特点

  当外邪入侵小儿身体时,容易伤及肺、脾、肾,并且”易感易变,易虚易实。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在祛邪的基础上补益脾肺。由于小儿身体发育的特殊性,特别是5岁以下的小儿多不会咳痰动作,常使痰液潴留气管,反复吸入,以致咳嗽频作,甚至痰鸣喘息,不得躺卧,更有甚者导致憋闷、口唇青紫,古有探吐导痰之法,但是现在基本已经废弃。医院多给予雾化,效果差强人意,更予以输液抗炎,导致闭门留寇,外邪深伏,以致脾胃俱伤,病情迁延,体质更伤,势必病情反复,如此恶性循环,遗害深矣。

儿科特点

  古代医家将小儿科称为“哑科”,认为小儿病最难治。这就是哑科的难处,第一,问不清。第二,小儿好动,很难安静摸脉。这就要求儿科医生有特别强的耐心及责任心。

体会

  笔者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多年,深感儿科医生之不易,特将治疗小儿咳嗽感悟略述如下,如有谬误,敬请指正。首先要注意固护小儿阳气。小儿为“纯阳之体”但又是“稚阳”,现在人们的生活环境、食物当中寒凉太过,加上医院每每输液、抗生素等的使用更让小儿阳气受伤匪浅,因而在小儿咳嗽治疗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固护阳气。与此同时又会面临小儿外感容易寒热虚实变化的问题,小儿病变迅速,易化火化热,因而要特别小心用药的寒热配伍,甚至要求用药须要有预见性,根据小儿个体情况合理调整药物的寒热配伍,这也就要求医者要熟悉病程发生发展过程,对每种邪气对不同体质小儿影响程度有个预判。最后是用药要照顾脾胃,小儿“脾常不足”,现在物资丰足,小儿于家庭都是宝,少有饮食缺乏者,大多是有积滞,日久耗伤脾胃,因而小儿咳嗽,尤其是久咳、反复咳嗽者,要注意“土不生金”的因素。

验案举隅

  案一

  2019年10月16日来诊:
张某,3.5岁,反复咳嗽3个月。经过儿童医院抗菌消炎、雾化吸入等治疗后好转,但稍不注意又反复,现白天咳嗽多,有痰难咯出,活动时明显,鼻塞,纳眠可,二便调。查:一般可,咽稍红,双扁桃体Ⅱ度肿大,鼻黏膜淡白,可见鼻痂,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沉弦滑。

  处方:生麻黄4g,炒杏仁(后下)8g,生石膏(先煎)10g,前胡10g,川贝4g,炙百部10g,炙紫苑10g,炒莱菔子15g,苏子10g,地龙6g,茯苓15g,炙甘草10g。6服,水煎服。

  2019年10月24日二诊:药后咳嗽明显好转,偶尔咳嗽,偶有鼻塞,纳眠可,二便调,查:一般可,双扁桃体Ⅰ度,鼻黏膜淡红,可见少许鼻痂,心肺(-)。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有力。

  处方:白芷10g,炒杏仁(后下)8g,前胡9g,炙百部10g,川贝母3g,炒莱菔子15g,蝉蜕6g,芦根15g,炒枳壳10g,柴胡6g,炙甘草10g。7服,水煎服。

  该患儿反复咳嗽,多次于医院抗菌消炎、雾化吸入等治疗,症状可以缓解,但不日又反复,首诊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味,症状明显好转,二诊随病情调整用药,2次而愈,至今1月余,随访未再复发。

  案二

  2019年9月28日首诊。
患儿林某,5岁,咳嗽2天,有痰,白天基本不咳,夜间咳甚,纳眠可,大便干,日2次,舌淡红,苔白厚腻,脉弦滑细。

  处方:生麻黄4g,炒杏仁(后下)8g,生石膏10g,前胡10g,炙百部10g,川贝母4g,炒莱菔子15g,蝉蜕6g,焦神曲15g,炒枳壳15g,生苡仁15g,炙甘草10g。4服,水煎服。

  该患儿外感后咳嗽,用药寒温兼顾,既固护小儿阳气,又防外邪化热,兼顾脾胃,4服药痊愈。

  按:咳嗽病因复杂,古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临床表现也纷杂难辨,作为“哑科”医生,小儿病最难治,然而小儿生机旺盛,病变迅速,用药恰当,痊愈也最为迅速。笔者体会首当要注意的就是“固护阳气”,其次对疾病进展有预测,预先切断传变途径,三是注意保护脾胃,在此基础上组方立法要不拘一格,“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临床随证运用诸法,效果显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种治疗小儿咳嗽的水性外用中药贴
博采众方,唯求一效(3)
一种治疗小儿肺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小孩咳嗽痰多支气管炎处方
【小儿百日咳】【组成】白屈菜、百部各10克,天冬、北沙参各8克,白前6克,川贝母3克。【用法】水煎服...
【小儿肺炎】【组成】葶苈子3克,牛蒡子、杏仁、橘红、莱菔子各6克,炙紫苏子、川贝母各4.5克,大枣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