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修炼太极拳的以气运身





练太极拳的好处有很多。练太极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可以修身养性。太极拳的以意行气和以气运身是练习太极拳的基本功。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练习太极拳的以意行气和以气运身,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一)以意行气


  很多著名的大家都在自己的著作中说明了太极拳练气的重要性。


  心如将军发令,意为传令,气为兵;将军一出令,则士卒皆听命;清气上升行于手,浊气下 降行于足,气皆行到指头,乃正气之上行下行似两橛,其实一气贯通也。


  因之谓以意行气,所以练太极拳要用意,行气,不能用力。每一动作 ,先要意动,然后形动,这样纔能做到所谓:“意到气到,气到劲到。”所以说:太极拳的锻炼方法是用意不用力的。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心就是要凭借自己的喜欢来做事。


  这个“心”字可以说指的就是“脑”有时把“心意”连称为一词,因之以意行气,也可以说以心行气。


  所以太极拳的用意,可以解释为脑的想象作用。“心”古称主思虑,也就是脑的代称,“意”字可解释为“意 识”,即精神现象,所有如知觉、记忆、想象,都是“意识”,与“心”字同义,所以“用意”就是用脑来想象。


  因之太极拳的用意,如果说意欲行气,就要作行气的想象,久而久之,这个想象力就能支配生理作用,真的有气在行,这就是以意行气的方法,说来很简单,但是实行起来,不太容易,先要心静,心静则意专而诚,纔能见功。


  练习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要天天注意向外内收。


  这样日日锻炼,先由用心注意而成自然,渐渐练架子每一动作, 祇要意念上想到某一部位,就可产生气的活动,这就是做到了意到气到。


  陈鑫说:“学者上场打拳,端然恭立,合目息气,两手下垂,身桩端正,两足并齐,心中一物无所著,一念无所思,穆穆皇皇,浑然如大混沌无极景象。


  故其形无可名,名之曰无极,象形也。”又说:“打拳上场后,手足虽未运动,而端然恭正之中,其阴阳开合之机,消息盈虚之数,已俱寓于心腹之内。


  此时壹志凝神,专主于敬,而阴阳开合,消息盈虚特未之形耳,时无可名,亦名之曰太极,言此以示学者,初上场时。


  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如此而后可以学拳。”这是陈鑫从太极拳方面来解释“无极”和“太极”,也就是说明心静用意。


  练太极拳时,在未动之前,要端正姿势,呼吸自然,意存丹田,摒除杂念,耳如不闻,视而不见,是处于一种无思无虑的状态。


  然后觉得全身都安排妥了,俗语所说的都“落位”了,同时自己觉得已经心平气和了,然后可以开始动作。既动之后,要全神贯注地不断用意来引导每一动作。


  动作过程中,内部与外形的开合虚实,和旋转变换时要上下相随与内外合一,都是用意来指导完成的。


  初学拳时,由于要边想边做,往往顾此失彼,精神容易紧张,经过相当时间的练习,等到动作熟练以后,思想就能专一,心意自然会静下来,达到心静用意地步,不论在健身和技击方面,纔能得到效果,所以这个心静用意的原则,在太极拳锻炼过程中,始终要遵守的。


(二)以气运身


  心静用意是练太极拳的首要原则,上面已经把如何叫作“意”,和用意的方法说明了。如果能够用意,就能行气,再进一步讲以气运身,先要说明的,“气”是什么﹖


  所谓:“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气”,不是我们平常那种肺呼吸的空气的“气”,是一种内气,是在人身经络中通行的气,中医称作“元气”或“正气”,认为是从母胎中秉承下来的一种先天气。


  这种“气”陈鑫称作“中气”,他解释为人所秉受于天,本来之元气,称之谓“太和元气”,是一种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气”,是一种不刚不柔,至当却好的“正气”。


  陈鑫又说:“气之在体,无不充周,而其统率在心,心气一发,能先听命者,肾中之志;心机一动,志则顺其心之所向,而五官百骸皆随之而往焉。”此即说明“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道理。


  练习拳架时,如意欲将手向前按时,就先要有向前按的想象,如要欲沉气,就要有气沉到腹腔深处的想象。


  这样认真地天天心静用意练习,功夫日久就会使有关部位的神经有着相当程度的兴奋状态,导致气血循环加速,经膜和毛细管扩张,开始觉得发热、发胀或出汗,手指肚平时比较饱满。


  渐渐手臂也觉得软绵膨胀,有时有麻酸的感觉,指尖有时有针刺的样子,这是开始换劲的阶段,所谓旧力渐去,真劲渐生的开始。


  再下功夫,手前按时指尖觉有无数微针似乎从指尖内往外透发,背脊和臂腿中似有气流在流转,这就是到了所谓“意之所至,气即至焉。”的境界。


  也就是做到了“以意行气,以气运身。”亦就能意到气到,气到劲到了。


  劲是从锻炼中得来的,是无力的力;人的本能用力的力,是无须锻炼的,但是力是呆拙的;锻炼出来的劲是灵活的,力是僵硬的,劲是有弹性的;力是像铁棒,劲是像钢炼,这是大概的比喻。劲是从功夫中产生,不是勉强可以获得。


  因为功夫的深浅是无限量的,所以劲的究竟也就很难说了,因此上面所说的一些感觉,不过说明练太极拳已经走上了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正途,进入了心静用意的大门,功夫的深浅,尚在自己的练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隐士谈神意气系列之二
42式太极拳完整慢练,感受以意领气,以气运身的精髓
武式太极拳练功阶段
太极拳的8大神奇养生作用!
太极拳的终极目标
太极拳的内在修养与心理调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