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识 | 老JT邮票:从长城山茶'双加字'辨伪问题说起(超详细多图)

集邮者因为有你,所以精彩
集邮者导读

头条:数据 | 大小版'换算套票'发行量你知道吗?部分单枚小版套票数已超过大版的套票数!

文二:刊于'上海集邮'-关于联合国2016年《曼谷邮展特别小全张》介绍(发行量12000枚)

文三:推荐阅读 | 老JT邮票:从长城山茶'双加字'辨伪问题说起(超详细多图)

文四:推荐阅读 | 谈谈集邮的心态


来源:集邮吧邮ST文醜,感谢 授权集邮者平台发布,分享集邮知识,传播邮谊友谊!


提起JT中的双加字,集邮者可谓又爱又恨。金光闪闪的加字配合小型张图案,称得上锦上添花。但也是这个技术含量不高的加字,使得防伪问题非常突出。网上关于辨伪的说法众多,有的语焉不详,有的复杂难辨,有的甚至相互矛盾。更有甚者,说什么市面上大部分都是假加字,真品难觅芳踪……

双加字的防伪问题过去一直是个让我头疼的事情,由于集大全的需要,它又是个绕不过去的坎,所以只有静下心来,先学习,再下手。

在此要感谢各位贴吧前辈,在贴吧学习了几年,我个人真是收益匪浅。下面我来谈一谈对双加字辨伪的一些心得,以及由此引申出的一些看法。

PS:由于我对小型张品相要求较高,至今未能集齐JT大全,不过随着长城加字的入册,距大全只有一步之遥了,单差一枚大眼妹。本着不主动,不强求,稍安勿躁,宁缺毋滥的原则,等待属于我的大眼妹吧,


首先是一些误区。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一些辨伪者喜欢在加字的字型,宽度上做文章。什么哪一个字哪一笔划是什么形状。我觉得这种比较晦涩难懂,除了区分一些低仿外,于辨伪没有大的意义。

单看赵涌上不同的加字张,字体粗细就不一,“民”字等也有糊笔和不糊笔之分。我个人觉得烫印油墨深浅都有可能,不能以上述理由作为辨伪依据。

之前众吧友把颜色深浅作为判断加字真伪的依据,认为加字一定比不加字颜色深,如果不是,那么必为假加字。我认为这种判断基本可行。实测,长城加字必定比不加字颜色深,再次验证了这个民间辨伪的真理。

但是在实际辨伪中,一般集邮者不可能随时拿着长城不加字张去做对比。单独的一枚长城加字怎么判断呢?前段时间 @DT饮马江湖 吧友已经说的很清楚了,长城加字右下角的“J41(1-1)1979”金粉部分并非二次烫印,而是与原票一次采用影写版印刷而成,只有上边的“里乔内第31届国际邮票展览会 1979年”才是二次烫印。影写版的金和烫印的金,以及胶板的金有着本质的区别。

烫印的金有压痕,反光呈类似镜面效果,而影写版的金墨层厚实,质感不同。在放大镜下可见影写边缘锯齿特征。

影写版的金粉与胶板金粉的差别主要在影写金粉厚实,迎光蹭亮,而胶板金粉迎光则要暗淡得多。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科大小全张和套票,由于小全张是胶板印刷,套票是影写版印刷,无氧化的胶板金粉永远不可能比影写金粉闪亮,所以有些想找和套票金粉一样闪亮的科大小全张的吧友,我觉得可以放弃了。

造成长城加字和不加字颜色差异的原因,我觉得是分批印刷。查阅目录可知,长城普通张是1979年6月25日发行的,而长城加字张则是在两个月后的8月25日发行。

我没有掌握确切的资料,但从普遍存在的两种小型张色差来看,有理由相信它们是分批印刷。

从这个角度讲,长城加字辨伪是非常容易的,只需要看右下角志号是否为影写版金粉即可。我想也是因为容易辨伪,所以同样是10万的发行量,长城加字型张的市价比山茶加字高出了1000左右。

有人说上茶加字价格较低,所以假的不多,不用担心,而长城加字价格较高,所以赝品也多,应当格外小心。

我觉得这句话刚好说反。山茶加字的市价低于长城加字也许正是由于赝品太多造成的。而长城之所以价高反倒是因为不易造假,一票难求的原因。

再说说山茶。很多吧友比较了手里的山茶加字和不加字后,得出山茶加字型张边框颜色比普通张颜色更深,并有不少实例佐证。

我在比较了一些山茶加字与不加字后,认为这种说法不完全可靠。

一些山茶加字边框颜色更深的实例。

但我手上从吧友处好的山茶加字,以及赵涌上一些拍品,加字与不加字却没有明显色差。

查阅目录可知,山茶花加字与不加字为同一天(1979年11月10日)发行。而山茶加字的字体全部是小型张印好后二次烫印的,从资料上似乎找不到普通山茶M和山茶加字M是分批印刷的依据,那么它们的这种色差,会不会是个体或者一部分的特例,而并非全部情况呢?

关于山茶加字M的真假,是否可以边框颜色深浅作为一票否决?是否要回归到对加字字体、色泽的研究上呢?

另外,从字体看,山茶加字M至少存在笔画粗细版本两种,是两种版本都为真,还是其中一种为假呢?

希望各位吧友,特别是手中有来源稳当的加字M的吧友不吝赐教。

最后,对于邮票辨伪我想说几点:第一,邮票辨伪应该坚持事实说话,不能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比如山茶加字M是否有多个版本,多种字体?如果有,应该取得证据支持,并详细分析不同版本的特征,如果没有依据,则最好避免以确定的语气提及。

第二,邮票辨伪应该有固定标准,不能夸大主观,糊弄玄虚。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印象,二十年多前的辨伪书籍,很少有讲解影写版和胶板区别的,往往给个局部放大图,比较细微特征的不同。然后告诉你,这个图案字体清晰的是真票,这个模糊的是假票。初学者看完一头雾水,这样的书我看了十年,不如在贴吧一个月的收获大。这种不从定量指标分析的书和文章,就叫故弄玄虚。

第三,邮票辨伪应该推广普及,不能语焉不详,敝帚自珍。贴吧有很多吧友写的辨伪文章就很有实用价值,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hul002 关于猴票的辨伪文章http://tieba.baidu.com/p/4087387376

孔启军 关于咕咚小本辨伪文章 http://tieba.baidu.com/p/4315504160

这类文章的特点是研究系统,图文并茂,以事实说话,具有操作性。

实际上,我认为邮票辨伪,包括识别人为等,其实并不是特别好深的技术,比起大学里边的专业课程,这些实在要浅显易懂得多。但是很多懂的大神不屑于讲解,或者不愿意讲解,于是就以“一眼假”、“要上手才知,讲不清楚”来糊弄新人。我觉得这是不可取的。

集邮作为一门相对专业的小众爱好,集邮知识的普及能够极大地提高新人的参与热情。比如看了这篇帖子,新人都能辨别长城加字M了,原来不敢下手的现在敢下手了,我觉得这是好事情。再一个,新人多懂了集邮知识,也就不会因为雕刻版背墨,正常色差,或者影写套印不齐的问题,以为买到了次品或者假票,纠纷也就少很多了。

无论如何,我希望懂集邮,爱邮票的人越来越多。不然,你们都不玩了,我花这么多时间金钱收集到的邮票找谁炫耀?以后我归西了,子孙后代拿了我的遗产,找谁接盘?对不


推荐阅读:回复以下关键字发行量行情软折】【稿合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关于85-91的JT邮票票张
2023年新邮都打“骨折”了,编年票无聊至极!邮友不如去玩JT票!
珍贵的早期JT小型张
从小爱科学小型张邮票价格高昂之谜
【年度字典•中国集邮】摇•乱•贵•微•混•疯
集邮的十个理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