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经济,关于理想化

需求就是一种欲求。在经济行为中欲求也好、需求也好,都是一种逐利行为。出售商品服务的人追逐的是金钱利润;而购买商品服务的人追逐的就是所购商品所带来的使用便利!后者同样也是一种逐利行为,只不过所追逐的是一种利于自身的使用便利或功能。
我们世俗价值观所主导的经济行为无非就是以满足他人的需求来维护我们自身的欲求。其具体行为无非就是供与需。供者与需者都是在追逐一种利于自身的东西!故都是一种逐利之欲。
供者的逐利之欲取决于需者对商品使用便利性的追逐——即需者的逐利之欲!但需者和供者一样,也是要考虑自己对所需商品服务的金钱支付成本的!那么需者对商品使用便利的追逐趋势变旺了,应该是由于需者对相应商品的支付成本降低了所致吧?(这里不包括某些刚性的需求)
那么需者支付成本的下降,应该是包含两种情形:一,商品服务的出售价格降低了;二,需者的个人经济收入确实是明显提高了!不知对否?
个人以为:大部分经济体的商品市场价格总体上是相对稳定的!不知对否?(我不懂经济,纯属个人看法,谢谢)所以,需者对商品支付成本的降低,主要就是体现在需者的个人经济收入的有效提升上了!由此我又想到了那个关于比特币的逻辑模型!
比特币的逻辑模型简而言之,就是:系统局部的适当升值配合系统整体的适度贬值,就会导致该系统逐渐趋于稳定并最终走向几乎绝对的稳定!
好吧,这个模型显然也是适用于经济系统的。所以一个经济系统符合这个逻辑模型就会逐渐走向稳定;反之,一个经济系统不符合这个逻辑模型就一定是不稳定的了!(我想,其他系统也应该一样吧?)
经济系统大概就是分为:整体经济和个人(局部)经济吧?故依上述模型,个人(局部)经济的适当升值协同整体经济的适度贬值是可以让整个经济系统走向持久稳定的!
个人或局部的经济应该就可以理解为个人或各种团体的经济收入吧。而整体经济,自然就是全球、全国的经济收入吧?以一个国家为例,既然经济行为就是供与需!那么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应该就是供者的收入加上需者的收入了吧?其中的一个事实可能是:属于供者的企业主、投资人、大商户等群体应该就是一种少数人的群体了;而属于需者的普通大众,工人,市民等阶层就是一种大多数的群体存在了!另外,我以为政府可能也应该划分为供者的范畴!因为人们需要这个政府,这个政府才有存在的意义。故人民很显然是需者,而政府自然就是供者了!只是政府提供的是一种服务。而政府更需额外重视的服务对象,应该是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当然,政府同样也是服务与企业主与投资者的!两者并不需要产生冲突或矛盾。
那么个人或局部经济的适当升值协调以整体经济的适度贬值,可使经济系统走向稳定。前者应该就是个人经济收入的有效提高。至于整体经济的贬值,我想:整体经济由供者经济与需者经济组成。那么应该就是社会财富的主体拥有者——即供者的经济适度贬值吧?所以,若是考虑到系统经济的市场前景的话,那么整体经济的贬值应该就是指政府经济的适度贬值了(因为供者经济可能包括投资者的经济和政府的经济)。也就是说,这可能意味着政府性质的收入压缩!也就等同于去提升政府以增加居民经济收入为目的的政策性有效支出(我想这一举措也许应该成为一国政府的主要任务吧?也包括其他民生层面)。不知可否这样理解?这样或许就符合前面所提到的那个逻辑模型了!系统也就应该会趋于一种稳定态了。
另外,我对西方世界也并不了解,但我可以假设!(应该可以吧?)那么,假设美国10年来普通民众的个人经济收入涨幅不明显,改善不大!那么即使美国这10年来的整体经济是稳步成长的,但我们依然可以据此来判断其经济系统可能是不稳定的!因为此情形不符合前面所提到的逻辑模型!那么,不稳定就一定会出问题(应该对吧?)。所以,其经济“出问题”可能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即周期性经济危机!其实他们的经济危机不就是其经济系统整体上的”自动“贬值吗??不知对否?
今天早上听了几首歌,有《俄罗斯国歌》、《喀秋莎》、乃至《国际歌》。歌曲下面的评论区里有一句话:"共产主义可能的确过于理想化,也许的确是实现不了......"。对此,我个人觉得,曾经或是此时的很多中国人都会觉得改革开放之前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所拥有的共产主义观念确实是有些过于理想化了。有些国人对此似乎是有点耿耿于怀、甚至是有一点不能释然的,所以有些民众在面对西方及港台人的谈论乃至质疑之时,似乎是会沉默以对、有所回避的。但我觉得其实是没有这个必要的,我们完全可以更加自信一些。因为以上所写的东西,完全说明了一个事实:诚然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共产主义理想是有许多的问题的、有些理想化的;但我想说的是——西方的资本主义政经体系,很明显地也是同样的过于理想化了!(以“过于理想化”来质疑中国,只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最后,我觉得,那个时代的问题是出在了某种对立。共产主义理想其实是一种体现了无私精神的价值观。但若是其中强调了某种对立,那么可能就不够无私了。比如:计划经济与世俗价值观的市场经济的完全对立!无私的价值观是不会去排斥世俗价值观里的私欲的!这就是它是一种无私价值观的原因。但无私的价值观必须处于主导地位并发挥调控的作用!且无私不能走近对立。另外,在如今的西方世界中,您看到的是无私呢?还是对立呢?
个人想法,仅供参考。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建立系统思考模型,找到复杂背后的简单逻辑
六种常规思维模式解析
系统思维,结构化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到底有什么区别?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一——模型化和理想化方法(转)
「行动」逻辑层次——用系统思考统整身心
当代科学的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