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理解

大家都听说过人们耳熟能详的那句佛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不懂佛教,基本上接近于一窍不通吧。闲来无事的我也假装去想了一下,内容如下:
最近觉得自己似乎又有了点领悟:有色则会趋于无情,无色则偏向有情;有情自然无色,无情也就不自觉地有色了。也许我理解的不对,但也可供参考吧?
那么什么是色?色的本义似乎就是指人的一种视觉感知,就是一种印象或感觉吧?而我们的感觉基本上就是指我们身体的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的感受以及由这些感受所带来的想法吧?大概如此。
人的感觉大概就是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吧?而由它们所带给我们的想法可能就是我们所谓的欲望了!也就是说我们所追求的欲望可能只是为了去满足我们自身想要的某种感觉。欲望大概也可视为一种感觉吧?因此色的范畴大概就是指一些感觉乃至欲望吧?
我观察到,人心中有欲或多欲了,人就会偏向无情;人若少欲或寡欲,就会趋于有情!而人心中有情,则自然而然地少欲了;人若迈向无情了,那也就马上转向欲望了。也就是说,欲多则情少,少欲则有情!
以前没有仔细想过。现在一想,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很显然,欲望(感觉)与情感其实可能是一种相对!它们具有相对性。应该是一种阴阳关系吧?正如阴多就是阳少,阳亢则会阴虚。它们是同一个道理。
于是我想到,当一个人有情之时,但心中情感却无处寄托,会发生什么?我自然又想到了“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道理!情感与欲望(感觉)是相对的,所以当一个人情感上升而无所寄托之时,那么他(她)就只能通过增加对欲望的追求来平衡自己日益多余的情感了!为什么?因为: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是一个道理。而他(她)的这种做法则成了一种本能了!
由此我又想到了,我们恐怕不应对那些早恋的少男少女们过于苛责。我们所制定的某些规范可能也并没有那么合理!我想,与其多欲,不如有情!因为,须知情感积压而不得疏泄的话,人也就会走向多欲了!而人人若皆是如此,那么整个社会岂不是也就变得多欲而无情了?而且此欲是会衍生出彼欲的!不知对否?
因此许多社会上的现象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大概不是你因为无情而多欲了,就是他因多欲而无情了吧?大概如此。不是因你,就是因为别人!
关于空,空就是一种虚。佛家有言:空,就是无常,无恒。我个人觉得,色基本就是种感觉或欲望。且我也看到了:多欲也就近于无情了。所以,“色即是空”难道不是指多欲就是无情吗?也就是说,“空”是不是就相当于是“无情”呢?因为我深知上天的道理、天道就是一种有情!而非无情。
沉迷、深陷欲望与天道相悖,也就脱离了天道了!那么,遵循天道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天道不就是要趋向一种和谐稳定的有序状态吗?因此,天道所求是与无常、无恒相对而言的!天道所要求的是一种和谐美满的稳定常态!
最后,天道是一种有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情是什么?爱的感觉,情的归属,性的欲望
那些情感与欲望里的纠结
"以情养生"
婚后遇到灵魂伴侣怎么办?两个过来人的回答,透彻又现实
人生道理,生活点滴(504)
四十岁少欲,五十岁忌情,精明人到了中年,都明白这个道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