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近青年医学博士崔群建
2011-8-18 09:07| 发布者: 周聪| 查看: 926| 评论: 2|原作者: 谭瑛 |来自: 南阳日报
摘要: 一个敬业的医学博士,一个在医学领域奋力跋涉的年轻人,一个紧紧跟踪国内外神经外科领域前沿动态的外科医生,崔群建,一个看得见、学得来的我们身边的榜样!
崔群建在病房向患者询问情况
初次见面,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崔群建给人以儒雅、沉稳的印象,36岁的他洋溢着职业的干练和奋斗的激情。采访崔群建,连续约访了四次,都因为他突然有危重病人要手术而推迟,有两次手术结束时已是凌晨三四点。问他经常这样吗?他轻松地说:“习惯了。每天晚上被喊回医院几次抢救病人,在我们外科可是司空见惯!”
作为神经外科医师,崔群建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手机24小时开机,从不怠慢一个来电。就在接受采访时,他也会说声“稍等”而认真地接听病人或家属的电话咨询。他说,电话信息关系着病人的安危,外科医生就是要24小时在线。他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冬季特别冷的一个晚上,3次被从热被窝里喊起来顶着刺骨寒风赶往医院抢救病人。大年三十晚上,他从下午6点进入手术室,两台手术直到初一早上4点多才结束。最难忘的是有次连续3天,他都在医院抢救治疗病人,家中小女儿还以为爸爸出差到外地了,等第二天见到爸爸,盼喜交集的女儿委屈哭了。
2002年,事业顺风顺水的崔群建为提高自己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毅然报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2007年又顺利考上该校博士研究生,师从国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朱贤立教授、赵洪洋教授,研究微侵袭神经外科。
攻读博士期间,他经常夜以继日,白天参加博士阶段课程学习或参加手术,夜间为了获得实验数据,往往做实验到凌晨。他熟悉各种先进仪器的操作及细胞培养、免疫组化等生物医学实验技术,并且担任《医学信息〈医药版〉》杂志编委。在提升科研水平同时,非常注重临床技能的提高,可熟练完成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操作。
2010年7月,崔群建面临他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博士毕业,同窗好友先后都壮志满怀去赶“孔雀东南飞”的热潮了,导师也极力推荐他到珠江三角洲的发达地区工作,那里提供了比南阳优厚得多的工作、科研、生活条件。面对不菲的薪资,崔群建没有动心,他决然选择了最需要自己的地方——故乡南阳。他说,在他之前曾经有同事博士毕业后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发展,这也是人之常情。医院培养了他十多年,他的每一步都渗透着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和支持,还有急危重病人家属们期盼目光也萦绕心头,我实在不忍心让他们失望……
收拾好简单的行李,怀揣着“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而获得的博士学位,带着数年苦读钻研来的新知识新能力,崔群建回到了他熟悉的市中心医院外科。医院珍惜这归来的博士,给了他施展抱负的天地。一年来,崔群建积极投身到神经外科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及时将掌握的新技术运用于临床实践,造福患者。他说,作为医生,最大的满足就是看到病人康复出院,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
由于神经外科的病源特殊,送来的病人大多是车祸外伤、脑血管病突发、脑瘤等急危重病人,病情紧急,甚至每一分钟都是生死两重天的考验,而最让医生压力重重的还有巨大的医疗风险。崔群建说,医生其实也和运动员相似,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少出差错,给病人尽量完美的抢救和治疗,医生需要不断学习和钻研,可以说一生都是要“练功”的。病人从急诊室到病房从病房到手术室再回到病房治疗直至病人最后康复出院整个治疗过程都有风险存在,作为外科医师都要考虑到。只有平日里多学习、多思考、多钻研,掌握规律,守正创新,破解难题,不断积累成功案例,才能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少一点风险,多一分成功。
去年一个寒冷的冬夜,科室急诊入院一个84岁高龄的脑出血病人,颅内出血量达120毫升,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按理说病人双侧瞳孔散大深昏迷肺部感染,高热39℃,生命体征不稳定手术风险性极高。但看到病人家属渴求的目光,崔群建经过短暂犹豫,决定哪怕有一线希望都要尽最大的努力抢救。由于年老体弱,病人抬入手术室刚进行了全麻气管插管,就测不到血压,经过紧急抢救,病人血压略有提升。时间就是生命,崔群建迅速进行锥颅钻孔置管抽吸血肿,先后在血肿前后端和对侧脑室前角放置了3根引流管,分次抽吸血肿并注入尿激酶溶解血凝块。崔群建精湛的技术使病人安全地下了手术台,经过一个时期精心治疗,患者最终痊愈出院。病人家属拉着他的手激动地说:“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并把2000元红包硬塞给他。崔群建一再婉拒,但家属态度坚决,他只好收下,随后他请护士长帮忙把钱存到病人的账户上。
在同事眼中,崔群建是一名勤于钻研的医生。神经外科主任刘建生说,我们神经外科专业涉及的学科比较复杂,手术要求非常精细。在这个比较浮躁的社会背景下,崔群建能够静下心来,潜心钻研医疗业务,仅这一点就很难得,值得大家学习。护士长王新华说,崔医生为人诚恳,最大的特点就是敬业,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心装着病人安危。据介绍,崔群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业余时间钻研了许多目前国际先进的科研课题,如《柚苷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预防治疗价值及其机制研究》。该研究对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价值及其机制方面具有创新性,是目前第一篇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相关论著已发表于医疗权威期刊《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他还从实践中总结创新,先后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
在病人和家属眼里,崔群建是一位医术精湛、和蔼可亲的好医生。南召县皇路店镇的张强说,他曾因车祸致颅内大面积出血,被送入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时,已不省人事。经过崔群建医生的手术治疗,很快清醒,并且恢复了劳动能力,目前在镇上经营一家空调专卖店。南阳理工学院的梁旭峰说,作为一名患者家属,他感谢崔群建博士和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精益求精的医术和春天般的服务……
面对患者,崔群建有一颗大爱之心。他说,南阳是张仲景的故乡,医生治病救人就应该像他那样有一颗济世仁爱之心,不分贫富贵贱、亲疏远近。在面对可能有的医疗风险时,他始终为患者的生命着想;面对诱惑,他始终把医德操守看得贵重。对待每一个病例都力求做到一丝不苟,对待每一个病人都高度热情、高度负责,赢得了患者的信任。一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过精心治疗逐渐恢复了意识,遗留了肢体偏瘫的后遗症,他坚持登门巡诊一年多,送医送药上门治疗。遇到经济条件不好的病人,他从细节入手降低医疗费用,能用便宜药物治疗的疾病决不用昂贵药品……
“勤奋工作,善待病人,我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崔群建说他一直认为自己很平凡,做的都是平常事,虽然他也认可医疗事业本身是一项很有价值的事业。“喜欢做医生。”他这样解释自己。他说,因为父母都曾在医院工作,从小耳濡目染医生治病救人行为,一直对医生这个崇高的职业心向往之。十几年来,他已经记不清救治过多少患者,但他始终清楚地记得那些特殊的病例和救治过程,在接受采访时他一再提及那些难懂的医学名词和概念。他说,病人痊愈出院是对医生最大的肯定、最好的报答、最高的奖赏。他也坦言,职业生涯中也免不了有过黑暗的时刻,那就是医生尽了全部心血、最大努力,但还是回天乏力,他说这个时候是他心中最痛苦、最郁闷、最灰暗的时刻……
据市中心医院院长李玉东介绍,该院近年来筑巢引凤,实施人才引入机制,先后吸引了200余名硕士、博士前来建功立业,崔群建就是这个青年专家群体的一个缩影和优秀代表。他表示,今后医院还将着力对中青年专家的培养,给他们压担子、加责任、创造机会,鼓励他们积极钻研医学业务,成为各专业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早日成为享誉全市乃至全省的名医名家。
一个敬业的医学博士,一个在医学领域奋力跋涉的年轻人,一个紧紧跟踪国内外神经外科领域前沿动态的外科医生,崔群建,一个看得见、学得来的我们身边的榜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呼吸化为空气》
铭记:健在的开国将军涂通今,长征中的医生,建国后的博士将军
【衡道丨对话】辛伟:人生第三个27年,我想为自己换个思路换个活法
叙事医学里的人文关怀——评《用心:神经外科医生沉思录》
癌症患者的重生之路:医生,只求你能认真的看一眼我的检测单
医生凌锋:我是如何当好一名科主任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