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在现场:走进“被建议撤销”的地震局

我在现场:走进“被建议撤销”的地震局

中国新闻 央视网 2014年05月28日 11:12 A-A+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地震局究竟在做些什么工作?是否只预报地震?……这些问题被社会所关注,其中也反映了大家对地震局工作的相对陌生。

  央视网(记者王甲铸 报道)2014年全国“两会”上,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建议“撤销国家地震局”,这引发社会各界热议。朱列玉的理由是:“国家地震局负有监测预报地震的责任,财政预算达40个亿(2013年)却无法预测地震,没有履行好法定职责,因此建议撤销该部门。”

  这件事被强烈关注的背后,反映出大家对地震局工作的相对陌生。那么,地震局究竟在做些什么工作?是否只预报地震?5月10日,在纪念汶川地震6周年暨 “5.12”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周来临之际,央视网记者对全国多地的地震局进行了探访。

  地震局的工作有三大体系

2014年全国“两会”上,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建议“撤销国家地震局”,他的理由是:“国家地震局负有监测预报地震的责任,财政预算达40个亿(2013年)却无法预测地震,没有履行好法定职责,因此建议撤销该部门。”

  各省地震局为中国地震局直属单位,被垂直管理,由省一级地方政府授权承担该省防震减灾工作,依法履行防震减灾主管机构的各项职责。此处“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各省、直辖市出台的“地方防震减灾条例”。

  地震局的主要职能便是上述简单4个字——“防震减灾”。但在陕西省地震局副局长王恩虎的眼里,他们的工作并不仅仅“防震减灾”这4个字那么简单,应扩展为16个字,所谓“3+1”体系,即“监测预报”、“震害预防”和“紧急救援”,另外还包括“科技支撑”。

  朱列玉及部分网友要求撤销地震局的依据是 “地震局无法预测地震”,但这一依据的职能只是地震局工作三大体系之一“监测预报”中的“预报”部分。更何况,“现阶段科技水平是否能够准确预报地震”还是一个未知数。

  北京市地震局宣传教育中心主任邹文卫向央视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五项主要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北京市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协助北京市政府规划部门制定防震减灾方面规划、计划;建立北京市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立震灾预防工作体系,协助建设部门搞好抗震设防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紧急救援体系与宣传教育。不难看出,此五方面依旧以“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三方面为重心。

  监测预报主要回答三个疑问

陕西省地震局台网中心里,十多台电脑24小时监测震情。

  那么,这三大工作体系又分别包含哪些内容呢?

  陕西省地震局副局长李炳乾日前在陕西省政府网站进行访谈时,用三个疑问句简要概括“监测预报”的主要内容:“地震监测预报主要回答三个问题,即哪里地震了?哪里破坏最重?哪里会发生地震?”前两个问题属于“监测”,后一个问题属于“预报”。

  在陕西省地震局,监测工作主要由位于其办公大楼8楼的陕西省地震台网中心完成。中心24小时承担震情值班工作,需要对周边地区发生的3级以上地震通过监测来判断地震发生在哪里,地震破坏有多重,然后迅速向局领导、省委省政府值班室以及中国地震局值班室进行报告。

  “‘5.12地震’之后,刚开始都以为都江堰最严重,这就是监测台网密度不够造成的误差。” 王恩虎以此举例说明地震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而公众最为关心的地震预报则由预报中心来完成。中心通过地震前兆台网提供的基础数据,对地震趋势作出科学判断,并提出长、中、短、临及显著地震事件后的趋势预测意见。王恩虎副局长介绍,此处长、中、短、临分别指10年、1-2年、3个月,和10天。

  “地震预报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下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我们只能做到对于一些特殊的地点,特殊的地震类型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是距离社会公众所期望的准确预报的要求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李炳乾在上述访谈中表示。

  北京市地震局宣传教育中心主任邹文卫也向记者表示:“现阶段地震预报不过关,虽然离实际应用还差得很远,但我们还要坚持研究探索,争取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他认为,不能因为地震预报工作不过关,在科学探索上就不进行了。科学探索的前提是监测体系的建立,没有这些体系,科学探索无从谈起。

  央视网记者在多地地震局采访调查后了解到,在监测预报体系中,地震局还要完成多个方面的工作,比如年度危险区域划分、及时平息地震谣言、确定重点地震监视防御区、制定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以及还要为国防、外交、军事等领域提供服务。“每一项工作都需要长期观测和数据积累,凝聚心血。”王恩虎说。

  震害预防工作往往为外界所忽视

图为北京市地震局内景。

  震害预防指地震发生之前应做的防御性工作,包括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两方面。在陕西省地震局,这一工作主要由震害防御处、陕西省工程地震勘察研究院等机构负责。

  工程性防御措施是指对新建、扩建、改建工程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防。非工程性的防御措施是指旨在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和避险能力,做好抗震救灾准备等方面的预防活动。?

  然而,地震局所承担的这一部分工作,往往为外界所忽视。

  对于特殊地段或特殊建筑,比如建筑一个核电站或大型桥梁,需要单独做安全性评价。地震部门将这种有针对性地对于一个地区将来地震灾害情况作出判断叫做“地震烈度区化”。“对于这样的建筑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抗震标准建造,我们会为建设部门提供依据。”邹文卫说。

  “房子要建结实,但是要建多结实,烈度从8度到9度,预算要增加到多少,还要适合当地的地质情况,未来50年发生地震的概率有多大,要根据这个来建房子,这些也要我们地震局来做。”陕西省地震局监测中心主任舒优良介绍。

  例如,河北省地震局就曾为曹妃甸、京唐港、高速公路建设及核电选址等千余项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场地进行过地震安全性评价,确定了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要求。

  此外,地震预警也是震害预防的一部分。地震发生之后,在地震波到来之前发出警报(电磁波比地震波的速度快),利用这短暂的哪怕几秒钟,也可以采取一些恰当的紧急处置措施,减少地震可能引发的此生灾害,比如关掉天然气阀门等。

  央视网记者探访的当日,在陕西省地震局8楼的台网中心,就曾突然想起一阵急促的地震警报。

  应急救援谁来组织?

图为陕西省地震局应急指挥中心。

  地震发生后,震中在哪里,破坏有多大,该启动什么级别的应急响应,谁来组织救援,谁去救援,哪里发生次生灾害的几率比较大等这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都被称为“应急救援”。救援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而地震局则是这其中的主管单位。以陕西省地震局为例,它管理全省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承办陕西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

  除此之外,作为地震局三大工作体系之一,应急救援还需要地震局负责建设管理地震应急预案体系,组织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检查,组织地震应急演练,管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指导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建设、培训,指导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地震灾害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地震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系统建设等大量工作。

  “万一地震来了,各个单位应该怎么做。不能慌了手脚,没有指挥,”邹文卫说。

  “地震发生后,往往会有一个‘黑箱时段’,就是外界什么都不知道,而我们需要在这段时间内根据地震速报,在第一时间对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涉及范围、涉及场所、人群等等进行评估,同时这里还是一个获取灾情信息的平台。”陕西省地震应急中心主任姬建中介绍,灾情的评估和实时获取的灾情信息都将对地震应急救援指挥提供帮助。

  预案的制定和执行,也是这部分工作的一部分。以河北省地震局为例,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震应急和紧急救援的动员机制,石家庄市还在全国率先组建了第一支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这些工作平时很难被看到。可一旦地震发生,就会发生巨大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加强防震减灾能力建设?中国地震局回应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定西市临洮县交界发生3.0级地震
汪洋要求在地震预报上有所突破-中国新闻
中国地震预报系统调查
云南省2011年年中地震趋势会商会在昆明召开
市地震局机构设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