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调查研究与报告撰写不能“两张皮”

2018-09-04 21:58

近段时间,在和某地基层同志交流过程中发现一个高频率词汇--“调研报告”。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本是服务决策和工作的好事,写调研报告也很正常,但是他们却“苦不堪言”。原来,是上级部门到基层开展调研工作,调查研究也如期开展,报告却指定这些基层同志来“代笔”,反复删改达到“上级要求”,致使调查研究最终沦为新的“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

深入调查,研究之后再撰写报告,一环扣一环,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如果领导只管调研,报告却由基层干部来写,不仅认识上有偏差,写不到领导的心坎去,也失却了调研应有的基本意义。

领导的调研文章由基层干部“代笔”,本质上还是务虚懒惰的工作作风所致。有的领导习惯了“动口不动手”,时刻摆出一幅高高在上的姿态,认为自己是作决策的、干大事的,对写报告这样的“小事情”,根本不屑于顾。一声招呼,就将任务甩给了基层干部,自己只需要坐收调研报告成果。

或许,领导在具体的调研过程中,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有了自己的想法,甚至对今后的工作改进有了清晰的认识。但对具体的报告撰写者,人年轻工作经验不足,看问题的程度也不深,写出的东西自然与领导内心的想法相距甚远。之所以大家都默守这种“潜规则”,主要还是应付的心态在作怪,使调研报告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众所周知,深入基层调研,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写出高质量的成果报告,为科学决策、工作安排提供参考和依据。一纸报告随便找个人写了糊弄人,不仅难以发挥决策参考作用,甚至还可能令决策误入歧途,造成负面影响。

调查研究与报告撰写不能“两张皮”,关键要领导干部改变工作态度,改掉四肢不勤的习惯,不仅要当好指挥员,还要当好战斗员,不仅嘴巴能讲出来,还能通过文字写出来,真正成为能写会道的能者,给普通干部当好示范,切实推动工作实干苦干。

文字材料全由别人代劳,久而久之,文字撰写功能就会荒废,陷入“会说不会写”的尴尬。及时纠正到位,实打实地干,才是工作应有的态度。(作者:冷酷到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内学者给出大兴调查研究的十条建议
搞调研真话不好讲?调研报告难出彩?这样做!
治治调研“虚浮症”
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工作制度
调查研究要善于“望闻问切”
调研不是“表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