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基学习笔记连载---肺脏篇
userphoto

2022.10.28 内蒙古

关注

肺脏,在五脏里面,它的作用是最直观的。

假如我们把人体给打开,你会发现肺脏直接连着两根大气管,然后一路往上通向鼻子。这样它的作用就非常明确,是来主持整个呼吸工作的,中医所谓“肺主气司呼吸”。

这一点和现代医学对肺脏的认识,完全一致。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古今中西医都知道,肺脏是主呼吸的,但是认识的方式和角度,还是不太一样的。

现代医学是从纯粹解剖生理的角度来看。

而古代中医呢,则是加入了丰富的联想和思辨。

比如,我们在说心脏的时候,心脏外面有个骨架,中间有靠垫,里面有个薄膜,被保护得严严实实,就像古代的君主一样。

那么,站在君主身后,一左一右的两个肺脏,又像什么呢?

对了,肺脏的位置,就相当于站在皇帝身边的两个宰相,一个左丞相,一个右丞相。那宰相的作用是什么?是来主持国内生产建设的大局的。

可是肺脏它只不过是一个呼吸器官,怎么就主持大局了呢?

1、肺主治节

可千万别小看呼吸这件事。

呼吸是什么?

呼吸就是气的一出一入,一升一降的过程。

而气的这种升降出入运动,对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我们常说,“人活一口气”。这个气,说到底,其实就是呼吸。也就是说,有没有呼吸,是直接和生死联系在一起的,你说重要不重要?

而肺脏的作用就在于,为呼吸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节奏。

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肺主治节”。

“治节”,治疗的治,节约的节。“治节”这个概念,一直都有点争议。通常的认识,就是肺脏主持治理和节制。

治理什么?节制什么?怎么治理和节制的呀?都很难真正说清。

所以,我自己的理解,更倾向于认同另外一种解释:就是主持人体的节律。

我们身体上,节律性很强的运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呼吸,一个是心跳。这两个节律,是一时一刻都不能离开的。不过,心跳的节奏很难把握,或者说几乎就没法儿把握。我们没法控制自己的心跳,让它快一点,或者慢一点。心跳有自己的节奏。

但呼吸就不太一样,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调节或者控制,呼吸的节奏和深浅。

这种方便,对我们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相当重要。

比如,当我们遇到一些急事,紧张焦虑,心慌意乱,这时候你可以去留意一下自己的呼吸,你会发现,自己呼吸的节奏是很乱的。一会儿快一会儿慢,一会儿深一会儿浅,很不均匀。为什么?因为紧张的时候,我们的神是慌乱的。

而神一乱,气也会随之变乱。

就像一个皇帝,心浮气躁,乱发脾气,动不动就把底下的官员给骂一顿,那文武百官会怎么样?肯定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样治理国家,国家就太容易出乱子了。那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肺主治节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你不是心烦意乱吗?不是呼吸不匀吗?那我们就先努力把呼吸调匀了试试。我们前面说,呼吸是很容易自我调节的。只要我想让呼吸慢下来,再均匀一点,呼吸就可以变慢,变均匀。

而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随着呼吸节奏的平复,慢慢地,整个人就会安静下来;而那种慌乱的状态,也就慢慢缓解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还是回到刚才打的比方。现在皇帝乱了,文武百官也是一团糟。

这时候,如果有两位德高望重的宰相站出来,稳住局面,文武百官就有了主心骨,混乱的形势也就可以慢慢地稳定下来。而随着大局已定,皇帝自己也就有机会慢慢冷静下来,恢复理智了。

这时候宰相的作用,就相当于一根定海神针。即使皇帝一时慌乱,整个国家的生产生活,仍然可以平稳地进行。

正因为肺主治节,主持人体一身气升降出入的节奏;而气运动的平稳,又会帮助神安定下来。

所以,当我们经常性地做呼吸练习,平时就调整好自己呼吸的节奏,对我们心神的安定,培养我们的定力,或者说专注力,都会非常有帮助。我们看到儒家也好,佛家、道家也好,在教人修行的时候,总爱使用呼吸的法门。

从中医的角度看,这也是有道理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西医的认识方法,有很大差异。同样是肺主呼吸,在中医眼里就会多出那么多深刻的见解。

而这些见解的底层逻辑,就是中医把人当做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个独立运转的零件。

实际上,肺脏还有一个作用,更能体现出中医的整体观,也就是所谓的“通调水道”。

中医说到水的代谢,往往会把三个脏单独拎出来讲:就是肺、脾、肾。

肾脏主水,脾主运化,都和水有关,也都不太难理解。

但是肺脏和水有什么关系呢?

2、通调水道

中医对水液代谢的认识,有点像一个小型的现代供水系统。

中间是一座高高的水塔,水从地面泵到水塔上,再从水塔上靠压力输送到各家各户;最后,用过之后的废水,再通过下水道排到污水处理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刚刚讲到的肺、脾、肾三个脏器,分别扮演了一些角色。

肺脏就相当于那个水塔;脾脏,就主要负责把水从地面泵到水塔上;肾脏,是整个系统的管理员。

我们每天喝下去的水,那些精华的部分,我们称为津液,会通过脾气向上传,传到肺,所谓的“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在接收到这些津液之后,会像喷雾一样,居高临下,把这些津液布散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来濡养周身。最后,这些津液用过之后成了废水,会继续向下,聚集到膀胱,所谓的“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在这个水液代谢的过程中,有脾、有肺、有肾、有膀胱,而肺所在的位置,是最高的。

既然在最高的位置,当然要承担那些最高级的工作,非常重要,但是一点都不累。

比如,在水塔上负责开水龙头。像泵水这种又苦又累的活,都让脾脏干了。肺在上面,只需要把水龙头打开,让水流下来就可以了。这工作听上去是不是特别爽?工作量不大,权力可不小。

我要是不高兴,把水龙头一关,大家都没水喝。

其实肺脏要做的事,可没有那么简单。

你想,水龙头,可不是只有开关两个选项。

放水,是可大可小的。所以,这是一个比较精细的活,需要掌握全局,来安排调度。这份工作做得好,我们的身体就会感到滋润,又不会被大水漫灌。

那要是做的不好呢?

举个例子。生活中常见一个现象,天凉的时候,喝很少的水,就会一趟趟跑厕所,解小便。这种小便,往往颜色很清,像白水一样,量又非常多,为什么?

天凉的时候,我们身上有两个部位,会直接受到影响:一个是皮毛,一个就是肺。皮毛这不用说了,直接就暴露在自然界里面。而肺脏呢,通过时刻不停地呼吸,也是直接和外界相连通的。

对肺脏来说,受凉就会消耗自己的阳气;你得御寒。可是这阳气本来是有用的,是用来负责调节水龙头大小的。

现在阳气被消耗了,水龙头咋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水龙头打开,不管了。本来嘛,天凉的时候,家家户户用水是相对比较少的。水龙头打开一点就够了。

现在可好,水龙头大开着,水哗哗地往下流。结果呢,这水还没来得及去洗菜、洗衣服,就直接冲到下水道里了。

有人问,喝得水不多,哪来的那么多小便呀?你可别忘了,肺脏主持的,可是一个水塔。

水塔里,一直是有存量水的。你现在把龙头打开,短时间里这些存量水也都流出来了,下水道里,肯定就要水满为患了,这是说肺脏把水龙头打开,不管了。

如果是把水龙头关上,打不开了,又会怎样?中医里有个“醍醐揭盖”的方法,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后面我们学方剂的时候,还会讲到一张很有名的方子,叫做三仁汤。到那时,我们还会再详细说。

今天我们还有一大块重要内容没学,就是关于外感病。

3、内伤外感

刚才咱们讲过,肺脏因为要主持呼吸,所以会时时刻刻与外界之间保持联系。

在五脏里面,也只有肺脏有这个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让肺脏得外感病的机会非常多。

我们感冒了,三天两头没好,最常见的症状,就不是拉肚子,也不是心口疼,而是咳嗽,就是因为从外面来的邪气,进到肺脏里了。

问题是,我们每天都在呼吸,肺也一直都在和外界连通,外界的邪气经常会有,寒呀,热呀,燥呀,湿呀,但是我们好像并没有经常感冒啊?

这里,我们就要表扬—位同学,叫做卫气。保卫的卫。

从名字我们就能看出来,这个卫气应该是保卫身体用的吧?

不错。卫气,就像我们身体里的卫兵,每天都负责把入侵的邪气赶走。我们有时候受了凉,打个喷嚏就好了;或者有个小发烧,也没吃啥药,睡一觉就好了,这些都是卫气的功劳。

问题是,有卫气保护,我们怎么还会感冒咳嗽呢?

《内经》里讲过一句话,专门来解释这个问题,叫做“形寒寒饮则伤肺”。

说一个人,一方面穿衣服穿得少,冻着了;一方面还喝凉水,把里面给冰着了。

这样“两寒相感,中外皆伤”,肺脏就扛不住了。

这是什么道理?受凉没事,再加上喝一口凉水就不行了,为什么呀?

记不记得,刚才咱们说,卫气是干什么用的?是身体里的卫兵,他负责保家卫国,对不对?

但是别忘了,当国家内部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地震,洪水,抗险救灾也是离不开子弟兵的;

假如一个国家内部出现了叛乱,要平叛,就更离不开军队了。

如果一个人内部出现一些状况,比如大冬天喝凉水,把脾胃给冰着了;这时候正在和寒邪作战的卫气,就得抽调出一部分,到脾胃来帮助驱赶寒邪。

如果从卫气的角度来看,外面有寒邪,里面也有寒邪,这就是两面作战。

要知道,两面作战,可是兵家大忌。

这种情况下,卫气打胜仗的机会就会明显减少了。

而邪气一旦侵入,肺脏也就首当其冲,受伤了。

这是说喝冷饮。实际上,生活中要实现这种对卫气的两面夹击,方法还是很多的。

比如说:吃太多,积食了,卫气就得回到胃肠,去帮助消化;遇到些烦心事,一个人生闷气,卫气也得跑过去,帮助疏解气机;上火了,嘴上长了一个大溃疡,卫气也得冲过去,帮助疗伤。

卫气可真是个好同学呀!有困难,找卫气。

不过,这也提示我们,如果身体有些不舒服,要休息;至少也要注意,别再受凉。因为这时候,卫气已经很辛苦了,外邪很容易趁虚而入。

好了,今天我们学习了肺脏。

中医认为,肺脏除了负责呼吸,还有两个重要的作用:

一是肺主持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节奏,来掌握气机运动的大局,所谓的“主治节” 。

二是把津液布散到周身,来濡养各个脏腑器官,所谓的“通调水道”。

肺脏与外界直接连通,所以如果体内的气乱了,外邪就会很容易趁虚侵入到肺脏,引起咳嗽。

肺胀,我们就学到这里。

作者:昀·紫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防病养生正当时!肺脏养生,重在调肺气,养肺阴
肺的功能的与作用
咳嗽解(一)寒邪外袭致咳嗽
【吐故纳新肺主气 经脉气血此经始——手太阴肺经】
卫当“出于上焦”
养生绝学:肺不好的人,气虚水肿,常喝一碗汤,养肺补气更长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